ISO程序文件培训及检验员考试题.docx
《ISO程序文件培训及检验员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程序文件培训及检验员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程序文件培训及检验员考试题
ISO14001程序文件培訓及工艺员、检验员考試題(3)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50分
1.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
a、确保;
b、通过对各加工工序中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以确保各加工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c、通过对产品的最终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并为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客观证据。
d、,验证产品达到规定要求,以确保满
足顾客的要求。
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了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各类检验规程,明确、检测
频率、、、、等。
3.企业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
量环境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
4.不合格品的分类
a、严重不合格:
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等不合格以及存在环境有害物质超过标准规定;
b、一般不合格:
。
5.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采用等。
6.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仓库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检验员对不合格应填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具体执行《MRB评审规程》。
a、对一般不合格品可拣用时,;由检验员进行检验,;
b、一般不合格品作让步接收时,。
7.当产品出现客户投诉时,由商务部填写,同时抄送综
合办体系工程师。
质量部根据投诉信息组织分析不合格原因,责成责任单位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体系工程师。
8.当供应商的来料连续出现二次相同的质量问题,或来料虽检验合格但上线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时,或来料质量月度考评不合格时,由质量部对供应商,采购部协助质量部。
针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所采取的纠正预防可以。
9.进货验证
1)进货检验由。
验证不合格时,将物料放在不合格区域,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2)检验员根据检验规程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经检验合格后。
10.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等方式,根据“采购技术文件”中规定的物资重要程度,在相应的规程中规定不同的验证方式。
11.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
1)首检。
每班,经操作工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做好记录,首检合格,操作者继续生产;首检不合格,操作者、生产车间、检验员一起分析原因,调查后,重新生产,再次进行检验,若仍未找出原因或重新生产的首件仍不合格,向生产部汇报,一起找原因,再生产一件,直至合格为止,再继续批量生产。
2)过程检验。
对于设置检测点的工序,,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
3)互检。
,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操作人员拣出的不合格品应该。
4)巡回监视。
生产过程中,,根据要求进行抽检,并形成记录;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率接近公司规定值时以及产品质量有异常波动时,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当不合格率超过部门质量目标规定值时,应发出“”,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在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
12.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
1)处理方式有等。
2)对于检验员判定的一般不合格品,应:
可以立即返工的,发出《返工/返修通知单》,返工/返修应按质量规定执行,,重检不合格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报废处理。
当,才能办理让步接收,让步接收需得到高层领导批准,并应取得顾客同意。
3)检验员检验,由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具体执行《MRB评审规程》。
4)对生产、交付过程中如有环保要求的产品出现异常时,应向质量部经理、管理者代表报告,采取以下措施:
a.。
b.。
c.。
d.。
4)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重大质量问题对待,除执行4.3条款有关规定外,由质量部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商务部应及时与顾客协商处理的办法以满足要求,如同类问题产品有发往其他客户的,商务部也应向其他客户通报此质量问题。
13.质量统计
1)质量统计的定义,质量统计是一门科学,它是。
2)质量统计的内容:
。
3)质量统计的原则:
。
4)质量统计的工作步骤:
4.1);
4.2);
4.3)统计分析:
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求做到观点明确论点准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
14.抽样检验
1)概念:
就是,并根据结果对整批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定。
2)抽样方案的分类
2.1)按对产品的质量指标保证程度可分为:
。
2.2)按对产品质量保证程度可分为:
标准型抽样检查、挑选型抽样检查和调整型抽样检查。
2.3)按抽样检查的目的可分为:
、、定型抽样检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抽样检查。
2.4)按检查次数分类:
。
3)调整型计数抽样检查的实施程序
1)确定产品质量标准
明确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界线,划分不合格品的类别。
2)确定检查水平
检查水平共有三个一般检查水平:
Ⅰ、Ⅱ、Ⅲ和四个特殊检查水平:
S—1、S—2、S—3、S—4。
2.1)三个一般检查水平
a无特殊要求,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Ⅰ。
b,可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
c,可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Ⅲ。
检查水平Ⅲ比Ⅱ高,Ⅱ比Ⅰ高。
2.2)四个特殊检查水平
在产品及检查费用较高等情况,如果宁可增大使用方风险而减少样本量,则采用特殊检查水平。
因此这种检查水平一般要在过去产品已积累了足够的技术资料、质量资料。
经分析,确信在批内个体之间的质量波动较小时,才能使用。
3)规定AQL值(单位为%)
一般是根据历史数据估计过程平均,以此值或略小一些的值定为AQL。
AQL值是。
4)确定抽样方案类型
一般只考虑选一次抽样方案或二次抽样方案。
5)样本大小字码检索。
6)抽样检查方案检索。
二、简述题50分
1、简述质量检验工作内容。
2、简述质量检验工作职能.
1)保证的职能
2)预防的职能
3)监督的职能
4)报告的职能
3.简述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4.简述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三、岗位考核20分
1.针对本人所主要从事的产品检验,描述检验的工作过程。
ISO14001程序文件培訓及检验员考試題(3)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
a、确保未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不投入加工或使用;
b、通过对各加工工序中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各加工工序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c、通过对产品的最终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并为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客观证据。
d、对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达到规定要求,以确保满
足顾客的要求。
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了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各类检验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
频率、抽样方案、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3.企业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
量环境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环境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不合格品的分类
a、严重不合格:
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不合格以及存在环境有害物质或有害物质含量超过标准规定;
b、一般不合格:
个别或者不影响产品主要性能的不合格品。
5.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采用拣用、返工、返修、降级使用、退货等。
6.检验员在物料上贴红色标识,仓库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检验员对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评审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具体执行《MRB评审规程》。
a、对一般不合格品可拣用时,由检验员组织车间全检,初选合格的由车间送检;由检验员进行检验,拣出的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
b、一般不合格品作让步接收时,使用部门作好状态标识。
7.当产品出现客户投诉时,由商务部填写“顾客投诉登记表”发放至质量部,同时抄送综
合办体系工程师。
质量部根据投诉信息组织分析不合格原因,责成责任单位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体系工程师跟踪完成情况并对有效性进行验证。
8.当供应商的来料连续出现二次相同的质量问题,或来料虽检验合格但上线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时,或来料质量月度考评不合格时,由质量部对供应商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单”,采购部协助质量部要求供应商改善并回传报告。
针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所采取的纠正预防可以通过其下一批或后续的来料进行验证。
9.进货验证
1)进货检验由采购部办理送检交检验员检验,合格时在送检单上签章,仓库保管员负责入库。
验证不合格时,将物料放在不合格区域,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2)检验员根据检验规程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经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并在送货单上盖检验员专用章。
10.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分析、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根据“采购技术文件”中规定的物资重要程度,在相应的规程中规定不同的验证方式。
11.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
1)首检。
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更换模具),或调整工艺,操作者、原材料后,生产的首件产品,经操作工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做好记录,首检合格,操作者继续生产;首检不合格,操作者、生产车间、检验员一起分析原因,调查后,重新生产,再次进行检验,若仍未找出原因或重新生产的首件仍不合格,向生产部汇报,一起找原因,再生产一件,直至合格为止,再继续批量生产。
2)过程检验。
对于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加工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由检验员依据检验规程进行抽验,检验合格的由检验员认可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操作人员拣出的不合格品应该有专职检验员复审确认并记录。
4)巡回监视。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视,根据要求进行抽检,并形成记录;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半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率接近公司规定值时以及产品质量有异常波动时,检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车间负责人注意加强控制;当不合格率超过部门质量目标规定值时,应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在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
12.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
1)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
2)对于检验员判定的一般不合格品,应:
可以立即返工的,发出《返工/返修通知单》,返工/返修应按质量规定执行,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并记录,重检不合格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报废处理。
当不合格品不影响顾客使用时,才能办理让步接收,让步接收需得到高层领导批准,并应取得顾客同意。
3)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作好标识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由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具体执行《MRB评审规程》。
4)对生产、交付过程中如有环保要求的产品出现异常时,应向质量部经理、管理者代表报告,采取以下措施:
a.清查不合格产品的原辅材料,进行隔离标识。
b.对在制品、成品隔离标识。
c.组织验证,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d.对已经发出的不合格产品应通知需方,采取不合格追溯。
4)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重大质量问题对待,除执行4.3条款有关规定外,由质量部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商务部应及时与顾客协商处理的办法以满足要求,如同类问题产品有发往其他客户的,商务部也应向其他客户通报此质量问题。
13.质量统计
1)质量统计的定义,质量统计是一门科学,它是就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及有关情况进行收集、理和分析的过程,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质量统计的内容: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的理论和方法。
3)质量统计的原则:
实事求是。
4)质量统计的工作步骤:
4.1)收质量资料,要求做到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和经;
4.2)整理质量资料,要求应用科学的方法;
4.3)统计分析:
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求做到观点明确论点准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
14.抽样检验
1)概念:
就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抽样方法,从一批提交检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份产品作为样本,对样本逐个逐项进行检验,并根据结果对整批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定。
2)抽样方案的分类
2.1)按对产品的质量指标保证程度可分为:
计数抽样检查和计量抽样检查。
2.2)按对产品质量保证程度可分为:
标准型抽样检查、挑选型抽样检查和调整型抽样检查。
2.3)按抽样检查的目的可分为:
逐批抽样检查、质量监督抽样检查、定型抽样检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抽样检查。
2.4)按检查次数分类:
一次抽样检查、二次抽样检查、多次抽样检查、序贯抽样检查。
3)调整型计数抽样检查的实施程序
1)确定产品质量标准
明确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界线,划分不合格品的类别。
2)确定检查水平
检查水平共有三个一般检查水平:
Ⅰ、Ⅱ、Ⅲ和四个特殊检查水平:
S—1、S—2、S—3、S—4。
2.1)三个一般检查水平
a无特殊要求,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Ⅰ。
b当允许降低抽样方案的鉴别能力时,可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
c当需要提高抽样方案的鉴别能力时,可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Ⅲ。
检查水平Ⅲ比Ⅱ高,Ⅱ比Ⅰ高。
2.2)四个特殊检查水平
在产品及检查费用较高等情况,如果宁可增大使用方风险而减少样本量,则采用特殊检查水平。
因此这种检查水平一般要在过去产品已积累了足够的技术资料、质量资料。
经分析,确信在批内个体之间的质量波动较小时,才能使用。
3)规定AQL值(单位为%)
一般是根据历史数据估计过程平均,以此值或略小一些的值定为AQL。
AQL值是指为平衡一系列提交检验批的质量,而规定的一个界线值。
4)确定抽样方案类型
一般只考虑选一次抽样方案或二次抽样方案。
5)样本大小字码检索。
6)抽样检查方案检索。
二、简述题
1、简述质量检验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即工作步骤)
质量检验是一个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明确质量要求
根据产品技术标准明确检验的项目和各项目的质量要求。
在抽样检验的情况下,还要明确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案,使检验员和操作者明确什么是合格品或合格批,什么是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
明确掌握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
2)测量试验
规定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检测产品,得到质量特性值和的结果。
3)比较
将测试得到的数据同质量要求比较,确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4)判定
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单个产品是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批量产品是合格批或不合格批。
5)处理
根据判定结果,对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分别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5.1)对单个产品是合格品的放行,对不合格品的打上标记、隔离存放、处置。
5.2)对批产品决定接收、拒收、筛选、复检等。
6)反馈
记录所测得的数据,经过整理、统计、计算和分析,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质量信息反馈,以便掌握产品质量现状,正确评价产品质量水平,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改进。
2、简述质量检验工作职能.
1)保证的职能
即把关职能。
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合格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入,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2)预防的职能
通过检验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的项目和不合格的产生。
3)监督的职能
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法规及检验制度、文件的规定,不仅对直接产品进行检验,还要保证生产质量的条件,如人、机、料、法、环、工艺纪律等是否符合规定进行监督。
4)报告的职能
把在检验中收集的数据、信息做好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改进设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提供依据。
3.简述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1)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一起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2)综合办编制“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各次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能完成者,要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3)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变更,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简述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1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半成品监视和测量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2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检验记录,合格品发放合格证,车间交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3出厂时依据检验规范进行监视和测量,合格后填写“出厂检验报告”并交付顾客。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4除非得到相关授权人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批准,否则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因顾客批准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
a.这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b.这类特例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满足顾客的要求。
4.5监视和测量记录
4.5.1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记录应表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5.2监视和测量记录由质量部负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