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5054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改课堂教学.docx

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堂三篇必读文章

 

会诊课改新课堂

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

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问题等等。

正如一位教育局长所感叹的: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一:

课堂动起来了,老师怎么办?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课改实验区的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

可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

尤其是教师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

请看一个教学案例:

一位教师在上《节约用水》这一课时,有位学生指出洗车场用水很多,很浪费,而另一位学生却认为,洗车就需要用很多水才能洗干净。

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恰恰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的焦点,而教师却轻描淡写地给予简单的肯定“很好”。

如果教师能就这两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需要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矛盾,是不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据了解,这种现象在一些实验区较为普遍。

教师们反映,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真不知如何回答。

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有的给予的评价一律都是“好”。

这样,教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由此可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

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完后,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以此组织课堂教学,并相机解决其他问题。

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

专家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首先要设计好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以矫正。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

有人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

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你说,我说,大家说,热热闹闹一节课,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学生说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条有理;学生做时要边做边思考,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判断。

当然,更多的反映是,现在的课堂比以前“乱”。

深入课堂后才发现,正是这种“乱”让人看到了希望。

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而且还伴着“我说、我说”的声音,虽然学生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都始终是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实质上是变活了。

  《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8日第2版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二:

表扬越多越好吗?

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听了几节课,虽然课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

“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学生回答:

“两个。

”老师表扬道:

“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

记者看到,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

据了解,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验区很流行。

教师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一位教师说:

“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

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

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我们也要表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鼓励。

”“嗨、嗨、嗨,你真棒”,就是“表扬促进学习”?

那么,教师对学生笑一笑,点一点头,是不是表扬呢?

教师们普遍认为,笑一笑、点一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不够大,只有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们才会越积极。

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提出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地评价。

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但是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就会令人心中很是不安。

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送学生小红花、小卡片如同商家在搞有奖竞猜活动,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

还会稀罕那些小红花、小卡片吗?

对于这种情况,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

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我们不妨再听一听教师们的见解和评价:

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是对的,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

江苏一位教师认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

但是,赞赏也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

而且,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9日第2版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三:

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

然而,专家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

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某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中有14个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个别学生却发言8次。

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甚至脸上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

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参与?

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

专家的观点是:

“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厦门教育学院教师叶水湖曾作过两节课的比较。

一节数学课,讲的是《三角形的认识》,整节课教师提了107个问题,教师问,学生答,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回答得也不错,但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

另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讲的是《数的加减运算》,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动画情景,让学生就画面上的情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数学问题,整节课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

现在,新课改实验区的许多教师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有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河南省有关教育研究机构总结出五点:

看参与的主动性如何;看参与的深度、广度如何;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活动情况、情感体验情况;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

  《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30日第2版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四:

教师节奏要跟学生走

记者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采访,经常听到教师反映,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心里就塌实;反之,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反而心里没数。

这说明,教师们是在长期形成的经验和习惯支配下进行教学“改革”。

走进中小学课堂便会发现,有的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多,也很新,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最终以“教参”作为标准答案一锤定音。

为什么?

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

有一位教师在数学课上讲授试商,教师问学生:

“500除63,商几?

”一位学生脱口而出:

“商7。

”教师顿时不高兴了,为什么呢?

教师认为,既然是试商,就应该体现出“试”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说出正确答案。

还有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几排花,有红花、黄花、蓝花、粉花,然后问学生:

“哪种颜色的花多?

”一个学生说:

“我知道。

”教师立刻示意学生坐下,因为按照教师的计划,学生应该说不知道,然后沿着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教学生统计分类。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分析,给学生设定一条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径,然后设法让学生沿着这条小径认同这个答案,似乎只有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到这条小径和答案,教师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

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说明教师仍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走。

“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些谁都会说的理念,其实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

教师应当随时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

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

而这样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道理,却被教师们有意无意地疏忽了。

为此,课程专家提出建议: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当被教师的教学计划所控制,被教师的要求所制约。

对此,山东潍坊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有独到的看法。

他认为,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实现一体的过程,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

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它需要循着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三步、五环、七程序已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被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

  《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31日第2版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五:

避免走入僵化的模式

记者在实验区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

为了让学生“主动”,就兜圈子提问;为了师生、生生“合作”,就进行小组讨论;为了完成多个教学环节,课堂上就开展许多活动,占用有效的学习时间。

这表明,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轨道,但是距离新课程倡导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原因之一:

有的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

为了上好一节课,大包装,大容量,形式多而杂,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

一节课结束后,黑板上、讲台前摆得花花绿绿,学生的身上也变得花花绿绿。

不要说每天都这样上课,就是偶尔上一次,也够教师准备一番的。

原因之二:

有的教师把探究变成一种点缀,一种形式,总有一种贴上去的感觉,好像在完成一个过程、一道工序。

粗看上去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到缺乏深入的思考。

比如,新课程提倡“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

而有些教师的课只有读而没有感悟,没有欣赏,欣赏的环节被黑板上花花绿绿的图画代替了,被教师的描绘代替了。

应当明确的是,读仅仅是一种手段,感悟、欣赏才是目的。

而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展示的是手段,目的则显得不重要了。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闪现出的思维火花,就在“读”中被教师忽略了。

为此,专家提醒,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

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的地方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

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

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

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

值不值得探究?

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

对于这一问题过于片面或绝对化,反而会丢掉过去传统中非常好的做法。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环节中,而不是一种模式,教师追求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

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吗?

专家认为,不一定。

教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教师、学生、教材、其他课程资源、教学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课堂探究不可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理科课程标准中给出了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是为了使教师有整体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也可以只包含其中的部分要素,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条件来决定。

那么,是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使用探究式教学呢?

有关人士回答,不是。

新课程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它的许多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但是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它比接受性学习方式要多花很多时间,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于探究的方式。

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日第2版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六:

小组学习≠合作学习

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调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

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

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

还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

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调查表明,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如何处理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大班额怎么组织合作学习?

讨论出现分歧怎么办?

意见高度统一是不是好事?

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

低年级能不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们普遍感到困惑。

新课程为什么倡导合作学习?

有专家认为,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

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

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

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

据专家分析,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

即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

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总结出要培养学生“三会”:

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

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4日第2版

大班额:

咋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七

在实验区采访,记者走进一所初中的初一

(2)班,一间正常只能容纳四五十名学生的教室,却挤坐着78名学生。

教室里横没有缝隙,纵没有距离,学生一个挨一个,坐在长条板凳上,最前边的学生都快贴近黑板了,讲台两侧也坐着学生,教室中几乎没有通道,门也打不开。

校长一边陪记者采访,一边抱怨:

“地方太小,高个子学生都坐不进去。

应当看到,大班额给新课程实验带来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位初中校长诉苦,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学生人数过多,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操场不够用,学生只好轮流做课间操;有的音乐、美术、实验室等专用教室被占用,即使有的没被占用,七八十人一个班,实验也无法进行;一节课学生发言不过十五六个,不足班级人数的1/4,小组活动更难以开展。

记者发现,校长反映的这种情况在实验区较为普遍。

大班额背景下,怎样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当前亟须探讨解决的问题。

有专家认为,班级人数多,确实给合作学习带来困难,然而不能因为班额大就降低要求,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不是班级人数的多少。

专家进一步分析,只要有班级授课,就很容易出现统一规格教育,哪怕只有3个学生,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状态,对学习投入的情感与态度。

不提倡大斑额,并不是说班级越小越好。

实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小班化已开始进行反思,他们认为一个班级20人是不合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减弱,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还是主张班级有适当规模。

新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但有的合作学习追求形式,走过场,学生凑在一起,几分钟就结束了。

究竟怎样合作?

专家认为,前提是要有分工,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

自主、合作、探究,好像是孤立的,实际上是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眼下,大斑额问题已经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宁安市是国家级实验区,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他们决心下大力气治理大班额问题,严格控制班额人数。

他们提出限制大班额的三条措施:

严格控制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镇学校;控制学生跨学区就读;保持各校生源的相对均衡。

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转学制度。

规定中小学班额不得超过56人,此项规定纳入考核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指标。

在现有条件下,对于大班额问题,一方面要实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尽量想办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多寿路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