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4305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docx

职业教育心理学师资班复习题

师资班《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

(2)研究教学法则和学习规律。

(3)研究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

(4)研究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活动、人际互动机制和规律。

3、什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院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

4、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1)职业教育教学情境。

(2)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互动系统。

(3)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实质。

(2)教育性原则:

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都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有教育意义。

(3)整体性原则:

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资料分析,观点确立中,从全面发展联系的角度出发,防止片面、静止、孤立的分析问题。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它的研究结果要付诸教育实践,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者必须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6、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2)调查法:

通过和学生谈话、家访等方法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方法。

实验法:

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3)个案研究法:

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4)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做出结论,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

第二章职业院校学生心理

1、简述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2)学习动机不强。

(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4)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2、简述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情感心理问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力较弱。

(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3)挫折容忍力弱。

(4)情绪体验消极。

3、简述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人际心理问题。

(1)社会性交往萎缩。

(2)异性交往的行为偏差。

(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

(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

(5)网络交往失度。

4、简述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择业心理问题。

(1)依赖退缩心理。

(2)紧张焦虑心理。

(3)思维定势心理。

5、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快乐而高效的适应能力。

具体表现为高效率、有满足之感、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6、简述心理健康标准。

(1)正视现实。

(2)正确的自我评价。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情绪健康。

(5)人格完整和谐。

(6)智力发育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8)顽强的意志。

(9)适应能力强。

7、简述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3)学生主体性。

(4)整体性发展。

8、简述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内容。

(1)一年级:

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二年级:

了解自我的情绪、性格特征,提高自我意识,认识社会。

(3)三年级:

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9、简述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1)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

(2)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宣传力度。

(3)把教育教学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4)进行专门的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进行必要的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6)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

10、简述学生学习动机(目标)教育的内容。

(1)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明确的学习目的或目标。

(2)鼓动学生主动参与竞争。

(3)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4)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11、简述学生学习策略辅导的内容。

(1)教师应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2)帮助学生明确元认知。

(3)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

(4)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

(5)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

12、简述学习过度焦虑的调适和训练的基本内容。

(1)认知辅导。

(2)松弛训练。

(3)自我暗示。

(4)劳逸结合。

13、简述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的方法。

(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

(2)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的自信心。

(3)教育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信念和世界观。

14、简述学生恋爱观教育与辅导的内容。

(1)开展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

(2)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4)引导学生正视异性交往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5)重视对已经恋爱学生的教育引导。

(6)加强对女生的教育。

第三章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心理

1、什么是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2、什么是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

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

职业教育所要求的、与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密切关联的教师心理品质的总和。

3、简述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影响学生积极、乐观情绪的建立。

(4)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4、简述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要素。

(1)文化心理素质。

(2)社会心理素质。

(3)专业心理素质。

(4)人格心理素质。

5、简述新型教师角色内容。

(1)民主型的组织者。

(2)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3)学生学习的协作者。

(4)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6、简述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教师角色有合理的认知。

(2)人际关系良好。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

(6)积极、乐观、开朗。

7、简述职院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教育改革。

来自知识更新、制度严苛、教育管理体制滞后等方面的压力。

(2)人际关系。

来自师生、同事、领导等方面的压力。

(3)社会因素。

社会福利待遇偏低,国家重视教育而忽视教师福利,教师还没有完全甩掉“穷教师”或“穷教授”的角色和命运。

(4)个体因素。

人格因素、个人社会生活因素。

第4章职业教育学习心理

1、什么是学习?

学习:

有机体通过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的在知识、态度、行为或行为潜能上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变化。

2、简述学习(内容)的分类。

(1)陈述性知识。

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2)程序性知识。

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开车技能。

(3)表现性知识。

表达和行为活动技能。

3、简述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1)复述策略。

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反复识记的过程。

(2)精加工策略。

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例、推理或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3)组织策略。

发现部分、整体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4、简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方法。

(1)树立知识有用的观念。

(2)陈述性知识有助于学习其他知识。

(3)陈述性知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5、简述职院学生技能的培养方法。

(1)陈述性知识学习阶段。

主要认识“是什么”和“为什么”。

(2)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阶段。

在认识“是什么”、“为什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怎么办”和“怎么做”。

(3)形成技能阶段。

内化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操作和应用方法,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6、简述迁移及其分类。

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的分类。

(1)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

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干扰影响作用。

(2)根据迁移的影响顺序,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7、简述促进职业教育迁移的教学方法。

(1)精选教材内容,促进普遍迁移。

(2)注重理解,促进知识的保持。

(3)创造与应用情景相似的情境。

(4)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迁移动机。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6)依据学习迁移,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8、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刺激-反应(S-R)的联结与教育。

9、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措施。

(1)从重视“教”到重视“学”。

(2)从含糊的目标到具体的行为目标。

(3)从常模参照性评价到标准参照评价。

10、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学习论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12、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教育措施。

(1)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

(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

(3)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

(4)重视强化的功能。

(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

13、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观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自觉学习的人。

教学的任务:

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14、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措施。

(1)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使用学生契约。

(4)同伴教学。

(5)分组学习。

(6)探究训练。

(7)程序教学。

(8)自我评价。

第5章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

1、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又称学习的动力。

2、什么是需要?

需要:

有机体感到某种缺失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3、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1)直接学习动机和间接学习动机。

(2)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

(1)引发作用。

(2)导向作用。

(3)维持作用。

(4)调控作用。

5、简述学习动机强化理论基本观点。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提出刺激-强化理论。

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结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的可能性。

6、简述学习动机强化理论具体行为原则。

(1)经过强化的行为倾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奖励策略。

(3)采用小步子原则,分阶段设定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的表述。

(4)及时反馈。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用。

7、简述学习动机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归因理论认为,人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自己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获得成功时进行内部归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8、简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理论基本观点。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人们的能力信念越强,他们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坚持的时间就越强。

9、简述学习动机的成就动机理论基本观点。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意向(高成就动机者)和避免失败(低成就动机者)的意向。

面临的困难不同时,高成就者对成功的强烈愿望大于对失败者的恐惧,能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因此面临选择时他们常常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

10、简述学习动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基本观点。

自我实现的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源泉,需要的满足是由低级到高级的。

11、简述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方法。

(1)设置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2)进行归因指导与归因训练。

(3)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

(4)发挥期待效应。

(5)提高学生自我意识能力。

12、简述职院学生外部动机的调动方法。

(1)有效实施外部的强化。

A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B采用小组强化。

C把握强化的度:

耶基斯和多德森定律。

D变化强化程序。

E针对学生的需要强化。

(2)合理使用奖惩。

A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认识。

B表扬与批评要公正客观及时。

C表扬与批评要适度。

D表扬时指出缺点,批评时肯定优点进步。

E运用表扬和批评时要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性别、年龄特征等因素。

(3)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4)开展适度的竞赛活动。

(5)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

第6章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1、什么是态度?

态度:

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和行为倾向(Behavioraltendency)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简述构成态度的三个成分的内容。

(1)认知成分:

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

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3)行为倾向成分:

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3、什么是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

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4、简述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

(1)顺从。

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不一致。

(2)认同。

在思想、感情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3)内化。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简述职业态度的功能。

(1)它是构成职业行为倾向的稳定的心理因素。

(2)职业态度具有动力性。

(3)职业态度的激励作用。

6、简述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态度的特点。

(1)社会性。

(2)间接性。

(3)稳定性。

(4)价值性。

(5)指导性。

(6)协调性。

7、简述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

(1)家庭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质等方面都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父母的职业是影响青少年选择的直接因素,父母的职业态度不同,使的孩子的择业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学校教育。

学校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的主要场所,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系统的职业态度教育,他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继续与提高。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了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如社会制度、国家法律、社会群体、社会交往、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

当社会环境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个体的态度也随之逐渐会发生某些变化。

社会环境变化越大,个体的态度变化也越大,甚至出现不一致性改变。

(4)个体心理因素。

个性与工作越匹配,人们越能获得满意,个性的结构决定了一个人职业的选择,不同的职业偏向于不同的个性。

8、简述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的方法。

(1)转变职业观念。

A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看待职业差别。

B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观,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C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角色观、寻找竞争和道德的最佳结合点。

(2)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A配备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和职业指导课老师,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B加强职业指导兼职队伍的建设。

C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3)营造良好的职业态度环境。

A营造积极的职业院校学生人际关系。

B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C优化家庭环境,为职业院校嘘声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4)加强就业指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A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修养。

B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人必备的人生计划与安排。

总之,职业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长期、渐进和反复的过程。

第7章职业教育教学心理

1、简述教学的含义和性质。

(1)教学含义。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个性的交互活动。

(2)教学的性质。

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2、简述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

发现教学法:

又称问题法或探索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回答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情境教学: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

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简述个别化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策略主要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掌握学习。

程序教学:

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联系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掌握学习:

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5、简述课堂管理的策略。

(1)明察秋毫:

指教师使学生知道,他注意到了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没有漏掉任何一件事。

(2)一心多用:

同时跟踪和监督几个活动。

(3)整体关注:

教师使尽量多的学生投入适当的班级活动中。

(4)变换管理:

教师采用适当而灵活地进度并多样化的变换活动。

第8章职业素质测评

1、简述素质及其要点。

素质:

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概念要点:

第一,素质首先是教化的结果。

第二,素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第三,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第四,素质具有可塑性。

2、简述职业素质及其主要特征。

职业素质:

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职业情况等方面。

职业素质具有的主要特征:

第一,职业性。

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

第二,稳定性。

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第三,内在性。

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么样做是不对的。

第四。

整体性。

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

第五,发展性。

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形和稳定性。

3、简述职业素质测评的意义。

(1)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2)推动人才资源开发。

(3)在人力管理工作中具有激励效用。

4、简述心理测验法种类。

(1)智力测验。

包括斯坦福-比内量表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验、瑞文标准推理量表测验等。

(2)人格测验。

包括艾森克人格量表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验等。

5、简述职业兴趣测验的种类。

(1)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测验。

(2)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6、简述评价中心技术法。

评价中心技术是将各种不同的素质测评方法相互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测评技术。

评价中心技术具有综合性,情境模拟性,全面性,可靠性,动态性,预测性等特点。

7、简述面试法及其形式。

面试法又称面试测评。

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一种特点场合下测评者和被测评者面对面的交流、观察为主要沟通方式的原则测评方法。

通过面试可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职位要求。

面试形式主要有问题式面试、压力式面试、随意式面试、情景式面试、综合式面试。

8、简述职业素质测评的实施程序。

职业素质测评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分析和决策阶段、检验和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

(1)确定测评的目的和测评对象。

①确定测评目的。

②确定测评对象。

③准备好测评的材料。

(2)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和测评工具

(3)选择测评人员

(4)测评人员的培训

(5)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6)测评操作程序。

①标准化的指导语。

②合理的测评时限。

③控制协调测评活动。

④搜索并记录测评信息。

分析和决策阶段。

对测评数据进行定量或定性统计分析,并作出录用决策。

检验和反馈阶段。

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录用人员上岗之后,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反馈给决策部门。

第九章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

1、简述个性差异及其内容。

个性差异:

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方面的差异。

2、简述气质及其类型。

气质:

一个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气质在人的个性中是最稳定也是最突出的特点。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3、简述性格及其分类。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是较难改变的。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成两大类型:

外向型和内向型。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将人类的性格划分为两大类型:

生产的倾向性和非生产的倾向性。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和法国心理学家里巴特等人按照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何占优势,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4、简述能力及其分类。

能力:

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紧密联系着。

能力通常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基本能力,通常是指那些在各种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例如: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也称为智力或知能。

特殊能力是指在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如数学计算、音乐绘画、形象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以及某种实际操作相联系的动作体系,如飞行员、打字员、汽车驾驶员等特殊能力。

5、简述兴趣差异的具体体现。

(1)兴趣广度的差异。

(2)兴趣目标的差异。

(3)兴趣稳定的差异。

(4)兴趣效能的差异。

(5)兴趣客观性的差异。

6、简述职业选择的心理障碍。

(1)自我认知失调。

(2)焦虑与恐惧心理。

(3)悲观怯懦。

(4)消极冷漠与自卑。

(5)依赖心理。

(6)从众心理。

7、简述自我心理调适技巧。

(1)自我反省。

面度择业,除了客观分析就业环境外,应当明确自己适当的定位,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自己的劣势。

(2)正视社会现实。

(3)挑战自我,主动出击。

(4)转变观念,合理定位。

(5)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挫折。

(6)自我安慰。

(7)情绪转移。

(8)适度宣泄。

8、简述促进职业心理健康的策略。

(1)指导学生了解自我。

帮助学生认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完善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理念。

(2)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毕业生做好定向、定点、定位、定心的工作。

(3)提供心理咨询指导。

开展就业技巧指导,心理辅导需要做到职业指导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