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462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9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docx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JINHUACOLLEGEOFPROFESSIONANDTECHNOLOGY

 

垃圾填埋场

课程设计

 

金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摘要

当今社会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以北京市为例,据《人民日报》报道:

“北京周围已被7000多座垃圾山包围,其中直径50米以上的垃圾场就有5000多座”。

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利用经验交流会”上发布的信息:

“全国垃圾的历史堆存量已多达60多亿吨,侵占土地多达5亿平方米。

全国数百座大小城市,已有2/3的城市被郊区的垃圾山包围。

”由此可见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本市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自然填坑,未做防渗处理,也没有气体和渗滤液收集、导排设施,不仅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还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城郊已有的坑塘都被垃圾填满,目前已经无处可堆填,与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不协调;三是环卫设施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下,影响了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资源利用市容协调地下水污染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1.1工程概况1

1.2设计原则与范围1

1.2.1编制原则1

1.3设计依据2

第二章基础资料4

2.1地理位置4

2.2地形地貌及地质4

2.3河流水系4

2.4水文与气象5

第三章垃圾填埋场选址和总体设计6

3.1垃圾填埋场选址6

3.1.1填埋场的选址原则6

3.1.2本设计场址的选址6

3.2工程建设规模总体设计7

3.2.1填埋场类型和填埋方式7

3.2.2服务面积及垃圾产量7

3.2.3覆盖厚度8

3.2.4库容8

3.3填埋场主体工程和辅助设施8

3.3.1垃圾堤坝8

3.3.2.防洪与排水(截洪沟)9

3.3.3.截污坝11

3.3.4.防渗系统11

3.3.5.导气系统14

第四章渗滤液处理工程15

4.1垃圾渗滤液特征15

4.2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15

4.2.1渗滤液的产生量15

4.2.2调节池容积的计算16

第五章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16

5.1填埋气体的主要组成16

5.2填埋气体收集方式17

5.3冷凝液收集和排放17

5.4气体输送系统17

5.5填埋气体的利用17

第六章填埋作业工艺18

第七章配套工程19

7.1道路工程19

7.2围墙与绿化工程20

7.2.1围墙工程20

7.2.2绿化工程20

7.2.3给水工程20

7.2.4消防工程20

7.2.5防洪系统工程20

7.2.6通讯工程21

7.2.7电气工程21

7.2.8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21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21

8.1环境保护21

8.2环境监测22

第九章封场工程23

总结24

参考文献25

概述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金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主管单位:

金华城管局

*承办单位:

金华垃圾处理厂

*总投资:

2939.35万元

*项目场址:

金华城关镇东关村(东2公里处)

*总用地:

约28.2亩

*总库容:

约293.6429万立方米

*处理规模:

平均317吨/日

*服务年限:

13年

1.2设计原则与范围

1.2.1编制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贯彻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厂址和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二次污染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使工程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

本项目的编制原则是:

1)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条例)和技术标准的同时,结合当地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生活垃圾产生情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生活垃圾实行安全处置,使之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垃圾处理要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总体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态度,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确保各类设施互相协调,技术切实可行,降低垃圾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3设计依据

*《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浙发[2003]9号文件

《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

*浙江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环保局浙计收费[2002]1394号文件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金华国土资源局关于《金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意见》

*项目工程勘察报告

*金华供电局关于保证供电的《供电证明》

*金华自来水公司《关于金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供水意见》

*金华文物保护管理所《关于金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文物审查意见》

*金华消防大队《关于金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消防审查意见》

*浙江省金华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003)

*开封年鉴(2004)

*项目主管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金华城总体规划文本(1995-2010年)

*其他相关法规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9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29—91)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建设部(93)建城技字第42号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93)

*《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标准》(CJ/T3033—1996)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防洪标准》(GB50201)

*《城市防洪设计规范》(CJJ50)

*国家现行的其他标准和规范

 

基础资料

2.1地理位置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

界于东经119°14′-120°46′30″,北纬28°32′-29°41′。

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

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

2.2地形地貌及地质

为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场区为宽缓“U”型。

两岸、谷底及岸坡自然稳定,无崩塌、滑坡等不良现象,填埋区场地稳定,两岸山体雄厚,岩体较完整。

填埋垃圾后不会诱发滑坡等灾害地址现象。

主河流横贯盆地中部,除沿主河流及主要支流等陆续有厚度小于0米的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外,盆地内主要分布呈梳状丘岗的裸露红色碎屑岩。

红色碎屑岩隶属白坐统,谓之“衙江群”,详分为四段。

第一段以山麓洪基相的砂砾岩为主,其有效孔隙为12%—17%;第二段主要为不同粒径的河流相砂岩,其有效孔隙隙度为8%—14%,特征渗透率1.0毫升大西左右;第三段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多见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有效孔隙为6%—8%,特征渗透率小鱼0.05毫达西;第四段主要为河流相砂岩、粉砂岩等,偶含石膏颗粒,其有效孔隙为13%—18%,特征渗透率为1.0毫达西左右。

2.3河流水系

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和强风化岩中的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孔隙潜水,水位一般低于地面0.2~0.3m;基岩裂缝水,埋藏了不同深度的节理裂缝中,强风化层平均为2.0m,弱风化层平均为8.0米;地下水稳定水位平均位于地层下2.95m,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为0.007.填埋区地下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有明显的补给径流,排泄区域和途径。

填埋场山谷为一独立的水温地质单元,场区汇水范围内的地表水,地下均出谷口向外排泄。

2.4水文与气象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较高。

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

年平均气温在17.5℃,极端最低温度气温-9.6℃极端最高温度41.2℃。

年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最大降雨量2137.6毫米,最低降雨量为963毫米。

年平均蒸发量为1576mm。

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年平均风俗为3.9m/s。

 

第一章垃圾填埋场选址和总体设计

3.1垃圾填埋场选址

3.1.1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来考虑。

主要遵循两条原则是:

一是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

安全原则是选址的基本原则。

维护场地的安全性,要防止场地对大气的污染,地表水的污染,尤其是要防止渗沥水的释出对地下水的污染。

因此,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时场地选择时考虑的重点。

经济原则对选址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场地的经济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场地的规模、容量、征地费用、运输费、操作费等多种因素有关。

应充分利用场地的天然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挖掘土方量,降低场地施工造价。

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①应服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其建设规模应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符);②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填埋场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一般要在10年以上);③场址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稳定、气象、地表水域保护、无居民);④场址运距应尽量缩短(主要为了降低运输费用,运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0千米);⑤场址应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方便的外部交通、可靠的供电电源、充足供水条件)。

3.1.2本设计场址的选址

本设计填埋场的选址经过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的缜密的考虑而选取的。

1)从经济学上看,此填埋场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能容纳600~1200t/d的垃圾处理量;附近有一大道,距市中心仅9.87公里,场址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场址周围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粘土等。

2)从工程学方面看,场地有适当的自然地形作为填埋空间其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适当;天然地层渗透性系数达到107cm/s以下,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地质条件很好;场址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位于台风经过的地区,其暴雨发生率也较低,位于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即气象条件适当。

3)从环境学上看,场址远离专用水源补给区2000米以外,地基基础位于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米以上,对地表水、地下水影响较小,同时场址位于居民区2000米以外,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对居民区的影响也较小。

4)从政策法规上看,此填埋场的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3.2工程建设规模总体设计

3.2.1填埋场类型和填埋方式

1.填埋场类型根据某某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发育情况,选择山地填埋型。

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沟壑、山谷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的方式。

选择高差较大、城区的下风向位置,其有利于雨污水的分流与导排以及防渗系统的设置。

2.填埋方式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