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4244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刘台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学科:

数学

班级:

一年级

执教教师:

马俊丽

学年度:

2015~2016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

(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题:

《认识平面图形》(共4课时)(第1课时)

总序号:

001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画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及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画一画,揭示概念。

(1)出示长方体积木。

提问:

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长方形

老师用长方体积木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物学具,照老师的样子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

(3)把小组中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并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

(4)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图形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并按顺序板书它们的名称。

2.仔细观察,感知特点。

(1)自己观察,两人互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汇报交流:

长方形是有的边长,有的边短。

正方形是4条边一样长。

三角形有3个角,三条边。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

圆是没有角的……

学生如果还说出其他特征要给予肯定。

如: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一样……

(3)重点区分圆和球。

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球,沿横截面切开,让学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

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记忆想象。

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贴在黑板上。

②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这四种图形的样子。

(老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想)

③让学生闭眼,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图形,由学生判断它的表面的形状。

④出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让学生辨认。

(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物体。

先两人一组说,再集体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1题,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可在小组里说说。

老师巡视指导。

要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如有的学生经常说:

“铅笔盒是长方形的。

”或者说:

“铅笔盒的这一面是长方体。

”老师要及时纠正,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先让学生自由想象,利用所学的图形画他们想画的东西,老师不要干涉。

最后把画出来的图片展览、交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都用了哪些图形。

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3.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先让学生自由观察画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然后老师提要求把图中的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涂成下面各自对应的颜色(或涂你喜欢的颜色,注意相同的图形涂相同的颜色)。

4.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  )里。

先让学生自己填,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

5.练习一的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图,自己完成。

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

6.练习一的第6题,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1)老师说要求。

(2)学生动手圈。

(3)集体交流。

如哪个题争议较大可拿实物亲自画画。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课后反思:

 

课题:

《平面图形的拼组》(共4课时)(第2课时)

总序号:

002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

2.认识七巧板,并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3.在认识、拼组图形的基础上,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七巧板,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老师出示右图。

提问:

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说一说可以

怎样分类。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分类方法一:

把由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分一类,把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分为另一类,共分成两类。

分类方法二:

共分为五类,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五大类。

2.按序号分别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这几个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正方形,它就是七巧板)

3.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和这些平面图形做朋友,学习更多的知识。

老师板书课题:

平面图形的拼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用图形摆一摆。

你能用手中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些更大的三角形或其他图形吗?

用长方形呢?

老师提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如果这两个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的,还能这样拼吗?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2)用手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自己动手进行拼摆。

学生可以按老师提供的图样,也可以自由想象、自主探究。

集体汇报时,要求学生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2.教学例3。

(1)出示七巧板课件,老师指七巧板上的每个图形,学生说出它的名称。

老师总结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2)用七巧板上的图形拼三角形,可以怎样拼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准备好的七巧板进行拼摆。

集体汇报时,要求学生说一说用了几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题:

《练习课》(共4课时)(第3课时)

总序号:

003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

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

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

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

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第一单元测评》(共4课时)(第4课时)

总序号:

004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

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课时安排:

17课时 

 

课题:

《十几减9》(共17课时)(第1课时)

总序号:

005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若干、小棒3捆。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

9+2=     9+4=      9+8=     9+7=

二、探究新知

1.课件显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气球图。

老师提问:

小丑带了许多气球,数一数有几个。

过了一会儿,小丑卖了一些气球(课件动态显示),并问:

卖了几个?

课件显示文字:

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这时课件显示:

还有几个?

(通过观察感知,解决问题)

(1)还有几个气球?

你是怎么想的?

请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2)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5-9=

(3)15减9该怎样计算呢?

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哪个同学能想出不同的方法。

老师巡视。

(4)汇报。

15减9等于几?

你们是怎么想的?

①点数结果,一个一个地数出还有6个气球。

②想加算减,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

③用“破十法”算。

先用15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9=6,还有6个气球。

老师:

还有哪组跟他们的方法一样?

请你到讲台上来摆一摆。

刚才我们是先从10个圆片中去掉9个,还剩1个,板书:

10-9=1,再把1个圆片和5个圆片合起来,是6个,板书:

1+5=6。

老师追问:

为什么把1和5相加呢?

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呢?

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老师总结)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算完后,集体订正。

3.“做一做”第3题。

四、课后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十几减9练习课》(共17课时)(第2课时)

总序号:

006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破十法”。

2.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游戏导入新课。

“凑10游戏”:

同桌之间做游戏,如甲先说:

“我出9。

”乙快速做出反应:

“我出1,9和1凑成10。

二、基本练习

1.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空。

(练习“凑十法”)

如13-9= ,我是这样想的:

把13分成3和10,10-9=1,1再加3等于4,所以13-9=4。

即10-9=1,1+3=4。

2.填空。

(练习“想加算减法”)

 (  )+9=12    4+(  )=13    15-9=(  )

 3+(  )=129+(  )=13(  )+9=15

 12-9=(  )(  )-9=46+(  )=15

3.

(1)求和。

              

(2)求差。

4.小白兔有15个萝卜,如右图,送给小黑兔9个,还剩下几个萝卜?

学生读题列出算式(15-9= ),说明列式的依据。

(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再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拿走这9个萝卜。

学生甲:

从装有10个萝卜的筐里直接拿走9个,这时筐里还剩下1个,把这1个萝卜和筐外面的5个合起来,就是剩下的6个萝卜。

学生乙:

先把筐外面的5个拿走,还差4个,再从筐里拿走4个,就剩下6个了。

(连减法:

15-5-4=6)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2.练习二的第2题。

3.练习二的第3题。

老师可以用活动的数字卡片做成课件。

动态、有规律地出示这10道题,也可以按题中的顺序出示。

在学生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十几减9的差和被减数有什么关系?

(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四、课后反思: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课后反思:

 

课题:

《十几减9练习课》(共17课时)(第3课时)

总序号:

007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3-9=    7+6=    4+8=    18-10=    4+9=

17-9=14-9=18-6=11-9=17-10=

5+9=4+15=2+9=16-9=18-9=

(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2.用8、9、10、17中的三个数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首先判断从这四个数中选择哪三个数,再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3.在○里填上“+”或“-”。

 9○8=1   13○10=3   7○5=2    9○8=17   13○9=4

 7○9=1614○9=57○5=12 14○9=5

二、基本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15-9= 

 

2.

(1)做加法。

          

(2)做减法。

3.在○里填上“>”“<”或“=”。

 13-9○9        2+5○16-9        4+8○12-9

 7-5○1212-10○10-106-5○19-10

 15-9○67-1○15-917-9○4+0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9-4=   16-9-3=   10-10+9=   12-9+5=

 17-7-9=   14+4-9=   8+5-9=    4+7-9=

5.看图列式计算。

车上原来有14人,下去9人。

车上还有多少人?

 ○ = (人)      

三、思维训练

☆+☆=18  △+☆=10  △+□=15  ☆=?

  △=?

  □=?

 

课题:

《十几减8》(共17课时)(第4课时)

总序号:

008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

11-9=   8+7=   5+6=   14-9=

8+5=7+4=16-9=7+7=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课件动态显示(或挂图)例2。

老师提问:

小熊猫一共有几个风车,

学生回答:

12个。

课件显示文字:

有12个风车,卖了8个。

这时课件显示文字:

还剩几个?

通过观察感知,解决问题。

还剩几个风车,你是怎么想的,请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2-8=

(2)如何计算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学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①依靠摆学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②看图,用点数的方法算出答案。

③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2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4,所以12-8=4。

④想加算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

8+4=12 12-8=4

所以可以这样算出差。

⑤连减的方法,算出答案。

12-9=3,12-8=4(少减去1个,就得4)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做有针对性地指导。

让学生多说一说,多摆一摆。

老师再追问:

为什么要把2和2相加?

(3)大家说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道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既让学生理解了“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又让学生体会了“想加算减”方法的优越性。

2.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这3组题)

4.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

学生继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赛一赛。

16-8=   11-9=   19-10=   15-9=   12-8=   13-8=

18-9=15-8=13-8=14-8=17-8=15-9=

2.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7+8=15(  )   11-8=4(  )   9+6=3(  )

 4+8=2(  )   15-9=6(  )   16-9=7(  )

3.游戏“对口令”。

游戏由3人完成,甲先说2个数,乙根据这2个数做加法或做减法,直接说出得数,丙说出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四、课堂总结:

谈谈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十几减8练习》(共17课时)(第5课时)

总序号:

009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重点难点:

熟练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谁都能算对。

 12-8=  12-9=  8+6=  14-8=  16-9=  8+9=

 13-8=14-8=11-8=15-8=17-8=15-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老师板书“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2.找朋友。

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再把这几个算式重新整理,可以有几种方法?

方法一:

把得数相同的算式归为一类。

方法二:

把减数相同的归为一类。

①  ②

3.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老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二、课堂练习。

1.练习三的第2题。

2.算一算,填一填。

三、思维训练。

育红小学一

(1)班有20人去秋游。

有17座的车2辆,有6座的车2辆,有4座的车2辆。

(1)可以怎样租车?

(2)怎样租车空座位最少?

 

课题:

《十几减7、6》(共17课时)(第6课时)

总序号:

010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掌握“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12-8=    12-9=    3+8=    14-8=

4+9=    15-8=    16-8=    17-9=

2.导入新课。

课件动态显示(或挂图)例3。

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和金鱼)

两个小朋友都给大家提出了问题?

你们能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为什么这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列式:

13-7= 13-6=

(2)如何计算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学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①依靠摆学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②看图,用点数的方法算出答案。

③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3中的10减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是6,所以13-7=6,红的有6条。

同理:

先用13中的10减去6,等于4,再把4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7,所以13-6=7,黑的有7条。

④想加算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两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7+6=13,13-7=6,13-6=7,所以可以这样算出差。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做有针对性地指导。

让学生多说一说,多摆一摆。

2.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集体订正)

3.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这3组算式)

老师追问:

看到这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呢?

(还可以想到:

8+5=13 13-5=8 13-8=5等)

4.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3题。

学生继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口算。

12-6=   13-6=   15-7=   14-6=

12-7=   14-7=   15-6=   15-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8+=15  6+=12  9+=16

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