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3443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docx

第七章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七章踝及足部筋伤

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是由胫、腓骨的下端的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组成的蜗状关节。

胫骨下端内侧向下的骨突称为内踝,胫骨下端后缘向下突出者称为后踝,腓骨下端的突出部分称为外踝。

外踝比内踝窄,但较长,其尖端在内踝尖端下0.5cm,且位于内踝后约lcm。

内、外、后三踝构成踝穴,即距小腿关节窝。

距骨是下肢唯一的一个没有肌肉附着的骨块,位于踝穴内,分体、颈、头三部,有6个关节面。

距骨颈部覆有骨膜,为主要营养血管进出部。

距骨体前宽后窄,其上面的鞍状关节面与胫骨下端的凹形下关节面相接,其两侧关节面分别与内、外踝的关节面嵌合。

距骨体下部有三个关节面,与跟骨的相应关节面对合。

距骨头的关节面和舟骨构成距舟关节。

胫腓两骨下端被坚韧而有弹性的骨间膜、胫腓前、后韧带及横韧带连结在一起。

当距小腿关节背屈时,因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胫、腓两骨可稍稍分开;跖屈时,两骨又互相接近。

距小腿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距小腿关节的前后韧带较薄,这样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距小腿关节的屈伸活动。

距小腿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比较坚强。

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分深浅两层。

浅层为胫跟韧带,止于跟骨载距突的上部。

深层呈三角形,尖朝上,基底朝下,止于距骨颈、体的非关节部分。

外侧副韧带不如内侧韧带坚韧,分为三束,即跟腓韧带(外束)和距腓前、后韧带(前束、后束)。

除关节、韧带之外,肌腱也加强距小腿关节的稳定性,如后方有跟腱、前方有拇长伸肌和趾伸肌,前内方有胫骨前肌,后内方有胫骨后肌,外侧有腓骨长、短肌。

距小腿关节的活动范围因人而异,一般足背屈可达20度~30度,足跖屈可达40度~50度。

当距小腿关节背屈时,腓骨旋外、上升并向后移动,踝穴增宽1.5-2mm,以容纳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同时胫腓韧带相应紧张,距骨内、外侧关节面与内、外踝关节面紧密相贴,距小腿关节稳定,故在足背屈位受伤时每易造成骨折。

而足跖屈时,距骨体较宽部分滑出踝穴,其较窄部分进入踝穴,腓骨旋内、下降并向前移动,踝穴变窄,距骨呈与两踝关节面仍然接触,但胫腓韧带变松,距小腿关节相对不稳定,故容易发生韧带损伤。

距小腿关节的功能主要是足背屈、足跖屈与负重,处理踝部损伤时,必须考虑到距小腿关节的这两种功能,既要保持其负重的稳定性,又须注意其活动的灵活性。

足骨共有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它们由骨间韧带、足底韧带和背侧韧带所约束。

足的内缘形成一个平衡良好的机械弓形结构,依靠静止性支撑和动力性杠杆负重,并使人体向前移动。

足背筋膜很薄,呈膜状;足底皮肤很厚,耐磨,并附有一层结实的纤维脂肪,其下层有强大的足底腱膜,中央较厚,两侧较薄。

在足背,趾短伸肌起于跟骨上外方,向下分为四股,内侧者附于拇趾近节趾的基底,而其他三股则在第2、第3、第4趾的背侧,与趾长伸肌一起,伸至足趾。

足底的趾短屈肌可分为三组。

这些肌肉协助足的外展、内收和屈曲、伸直。

足部结构的排列足以持重,保持人体稳定,并能行使站立、行走和跑跳功能。

人体的重量由距骨承担,然后分散到其他25块骨上。

这些骨排列成两个足弓,即纵弓和横弓。

足弓不仅依靠不同形状的骨结构相互接合,同时还依靠韧带和足的内在肌和小腿长肌的肌力来维持,这样就能使足适应任何动作。

第一节距小腿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

距小腿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胫腓韧带。

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上方起于内踝,向自下呈扇形附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是一条坚韧的韧带,不易损伤;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止于距骨前外侧的为距腓前韧带,止于跟骨外侧的为跟腓韧带,止于距骨后突的为距腓后韧带;胫腓韧带又称下胫腓韧带,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骨间韧带,是保持距小腿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

距小腿关节扭伤甚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多。

临床上一般分为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两大类,以前者多见。

【病因病机】

多因行走或跑步时突然踏着不平的地面或上下楼梯、走坡路不慎踏空;或骑自行车、踢球等运动中不慎跌倒,使足过度内翻或外翻而产生踝部扭伤。

跖屈内翻损伤时,容易损伤前外侧的距腓前韧带;单纯内翻损伤时,则容易损伤外侧的跟腓韧带。

外翻姿势损伤时,由于内侧韧带比较坚强,较少发生损伤,但可引起胫腓韧带撕裂。

若为直接的外力打击,除韧带损伤外,多合并骨折和脱位。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有明显的距小腿关节扭伤史,伤后踝部疼痛、功能障碍。

损伤轻者仅局部肿胀,损伤重者整个距小腿关节均可肿胀,并有明显的皮下瘀斑,皮肤呈青紫色,跛行步态,伤足不敢用力着地,活动时疼痛加剧。

内翻损伤者,外踝前下方压痛明显,若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则外踝前下方疼痛;外翻扭伤者,内踝前下方压痛明显,强力作踝外翻动作时则内踝前下方剧痛。

严重损伤者,在韧带撕裂处可摸到有凹陷,甚至摸到移位的关节面。

(二)检查

足内、外翻试验将足内翻及外翻时,如发生疼痛,说明内侧或外侧韧带损伤。

(三)X线检查

距小腿关节正侧位摄片,可以帮助排除内、外踝的撕脱性骨折。

若损伤较严重者,应作强力内翻、外翻位的摄片,可见到距骨倾斜角度增大,甚者可见到移位现象。

(四)鉴别诊断

踝部骨折局部压痛明显,可有骨畸形、骨擦音等,X线摄片检查有骨折征象。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损伤严重、局部瘀肿较甚者,不宜行重手法。

对单纯的踝部伤筋或部分撕裂者,可使用理筋手法。

患者平卧,医者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握住足尖部,缓缓作距小腿关节的背屈、环屈及内翻、外翻动作(见图7-1),然后用两掌心对握内外踝,轻轻用力按压,理顺筋络,有消肿止痛作用。

再在商丘、解溪、昆仑、丘墟、太溪、足三里等穴按摩,以通经活络。

 

恢复期或陈旧性距小腿关节扭伤者,手法宜重。

特别是血肿机化、产生粘连、距小腿关节功能受限者,则可施以牵引摇摆、摇晃屈伸等法,以解除粘连,恢复功能。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早期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七厘散及舒筋丸。

后期治宜舒筋活络、温经止痛,内服活血酒或小活络丹。

2.外用药初期肿胀明显者,可外敷消肿化瘀散、七厘散、双柏散之类。

中、后期肿胀较轻,可外贴狗皮膏、伤湿止痛膏。

并可配合活血舒筋的中药外洗,如骨科外洗一方、骨科外洗二方。

(三)固定治疗

理筋手法之后,可将距小腿关节固定于受损韧带松弛的位置。

若为韧带断裂者,可用管型石膏固定,内侧副韧带断裂固定于内翻位,外侧副韧带断裂固定于外翻位,6周后解除固定,下地活动。

若为韧带撕裂伤可用胶布固定,外加绷带包扎,外翻损伤固定于内翻位,内翻损伤固定于外翻位,一般可固定2~3周。

(四)功能锻炼

外固定之后,应尽早练习跖趾关节屈伸活动,进而可作距小腿关节背屈、跖屈活动。

肿胀消退后,可指导做距小腿关节内翻、外翻的功能活动,以防止韧带粘连,增强韧带的力量。

(五)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对距小腿关节损伤的中、后期,关节仍疼痛、压痛较局限者,可选用泼尼松龙12.5-25mg加1%普鲁卡因2~4ml作痛点封闭,每周1~2次。

2.手术疗法陈旧性损伤外侧韧带断裂,致距小腿关节不稳或继发半脱位者,可坚持腓骨肌锻炼,垫高鞋底的外侧缘。

功能明显障碍者,可行外侧韧带再造术,选用腓骨短肌代替断裂的外侧副韧带。

陈旧性损伤内侧韧带断裂者,可切开进行韧带修补术,术后均采用石膏外固定6周。

第二节跗跖关节扭伤

跗跖关节是跗骨与跖骨之间的关节,是由第1、第2、第3楔骨和骰骨与第1~5跖骨组成的一组微动关节。

关节的背面及足底面均有长短不一的韧带将足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有的韧带构成关节囊的一部分。

跗跖背侧韧带所受压力较小,较薄;跗跖足底韧带所受压力大,因而较坚韧,而维持足弓的重要韧带还有跟舟韧带、跖长短韧带、内侧韧带和足底腱膜。

跗跖足底韧带的主要作用是拉紧跟骰和跟跖,防止关节脱位。

内侧韧带一方面稳定胫距关节,不使其分离,同时亦向内上拉紧跟骨,使其不向外翻,间接地防止距骨下陷、内倾,限制足前部的外展。

足底腱膜为一坚强腱膜,犹如弓弦维持足弓,同时保护足底的肌肉和血管、神经。

由于足的内翻机会多,故外侧的跗跖关节损伤比较常见,而且常合并跗跖关节的错缝或脱位。

【病因病机】

多由道路不平时,行走不慎,或上、下楼梯时踏空、内翻致扭伤,亦可在运动中如跑、跳等情形下扭伤。

在足内收、内翻时,可使跗跖关节韧带撕裂,以至部分或全部跗跖关节错缝及半脱位。

由于关节的错缝及韧带撕裂,可出现局部疼痛剧烈,血肿较明显。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外伤后,局部明显肿胀、疼痛,足的活动功能受限,不敢着地走路。

足内翻损伤时,第4、第5跖骨关节处压痛明显;足外翻损伤时,第1楔骨与第1跖骨组成的跗跖关节处疼痛明显。

作足的内、外翻检查时,上述相应损伤位置处疼痛增加。

(二)X线检查

一般无骨、关节损害征象,轻微的骨错缝X线摄片亦难以显示。

(三)鉴别诊断

内翻损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有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其压痛部位主要在第5跖骨基底部。

X线摄片显示骨折,可资鉴别。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扭伤早期可采用理筋手法。

患者平卧,伤足伸于床边。

助手用两手固定踝部,医者两手握住足的跖骨部位,先作对抗拔伸,然后在拔伸下作轻微摇摆,再作足内翻跖屈,外翻背屈,后再用理筋手法理顺筋肌。

术后患足适当包扎固定,卧床休息2周,尽量少下地活动。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早期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用活血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中、后期治宜舒筋活络,服用舒筋活血汤。

2.外用药早期可外敷消肿止痛膏,每日1剂。

中、后期外洗舒筋活血洗方,每日1剂。

(三)其他疗法

局部封闭疗法中后期仍有疼痛者可采用泼尼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2ml作痛点封闭。

每周1-2次,2-3周为1疗程。

第三节跟腱断裂

跟腱由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肌腱合成,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止于跟骨结节,能使距小腿关节作跖屈运动,承受负重步行、跳跃、奔跑等的强烈牵拉力量而不易被拉伤。

一般地说,跟腱的完全性断裂临床并不多见,然而一旦损伤,则严重影响距小腿关节功能。

多发生于20-40岁男性,临床上分为完全性断裂与不完全性断裂。

【病因病机】

直接暴力伤多为刀、铲、斧等锐器直接切割所致,造成跟腱开放性断裂。

断裂口较整齐,腱膜也多同时受损伤。

间接暴力伤多由于跟腱本身存在的病理变化引起,如职业性运动损伤造成的小血管断裂、肌腱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跟腱钙化等,再受到骤然猛力牵拉,如从高处跳下前足着地或剧烈奔跑等,均可使跟腱受过度牵拉而产生部分甚至完全性的跟腱断裂。

断端可参差不齐,一般损伤在跟腱的附着点以上2~3cm处,腱包膜可能完整。

多见于演员及运动员。

直接与间接暴力所致的联合损伤多发生于跟腱处于紧张状态时,如足部受到垂直方向的重物砸伤,加之小腿三头肌的突然猛力收缩造成的跟腱断裂。

局部皮肤挫伤较严重,周围血肿较大,或跟腱断端参差不齐。

较常见于产业工人。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开放性损伤,易子诊断,肉眼可见到跟腱部断裂。

闭合性损伤,局部有明显肿胀,疼痛,跖屈无力,不能踮脚站立,跛行,外观可见跟腱部失去原有形态而凹陷。

(二)检查

1.外观局部有压痛,断裂处可摸到裂陷,肌腹上移。

检查小腿腓肠肌,嘱患者跖屈距小腿关节时,看不到肌腹的收缩反应。

2.提跟试验患者不能提跟30度(距小腿关节跖屈60度)站立,仅能提跟60度(距小腿关节跖屈30度)站立,为试验阳性,说明跟腱断裂。

因为提跟30度是跟腱的作用,而提跟60度站立是胫骨后肌和腓骨长、短肌的协同作用。

(三)X线检查

X线摄片可排除距骨结节部的撕裂性骨折。

(四)鉴别诊断

跟骨骨折表现局部压痛、叩击痛,或有骨擦音、畸形等,X线检查有骨折征象。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对跟腱部分撕裂者,可将患足跖屈,在肿痛部位作轻轻地按压、揉摩,并在小腿三头肌肌腹处作按摩,使肌肉松弛以减轻近端跟腱回缩。

完全性或开放性跟腱断裂手术后期,可于解除外固定后在局部施用按压、揉摩,以及在小腿三头肌部作按压、揉摩,促进功能恢复。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早期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选用续骨活血汤、七厘散、活血丸、舒筋丸等,后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壮筋续骨丹以补肾滋肝。

2.外用药后期可配合运用中药外擦、熏洗,如海桐皮汤外洗,跌打酒外擦等。

(三)功能锻炼

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作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外固定解除后在医生指导下作距小腿关节的屈伸活动及行走锻炼。

(四)其他疗法

手术疗法对新鲜的完全性断裂或开放损伤,宜早期手术治疗。

术后膝关节屈曲、距小腿关节跖屈位,管型石膏固定4~6周。

第四节跟腱滑膜囊炎

跟腱止点的前、后部和前下部各有微小的滑膜囊,跟腱滑膜囊炎是指上述滑膜囊积液、肿胀和炎性反应。

40-60岁者多发,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病机】

外伤、慢性劳损、感染或骨刺的刺激均可引起本病,故从病理上可分为外伤性、感染性和慢性劳损性三种。

外伤性滑膜囊炎主要是由于外伤长期的刺激,如长途跋涉、奔跑、跳跃,使跟腱周围受到牵拉、摩擦,而引起滑膜囊炎。

感染性滑膜囊炎主要由急、慢性炎症所引起。

慢性劳损性是由于跟腱、滑膜囊的退行性改变,或穿鞋过窄,反复摩擦,导致滑膜囊的慢性炎症,囊壁增厚,囊腔积液。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跟腱附着部肿胀、压痛,走路时因鞋的摩擦疼痛加重,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胀,触之有囊样弹性感,局部压痛明显。

(二)X线检查

X线摄片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距小腿关节侧位片上可见跟后方的透亮三角区模糊或消失。

病程长而影响行走者,可见局部脱钙、骨质稀疏表现。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劈法患者俯卧床上,患侧膝关节屈曲90度。

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的小鱼际部,对准滑膜囊用力劈之。

以达促进局部气血流通,消肿止痛的目的;或击破滑膜囊,使液体消散吸收。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治宜养血舒筋、温经止痛,内服当归鸡血藤汤。

2.外用药外用八仙逍遥汤熏洗患足,或外用熨风散作热熨。

(三)固定疗法

一般不需外固定,但急性期宜相对静止休息,症状好转后仍宜减少活动。

且可在患足鞋后帮内衬置海棉垫,以减少与跟腱部位的摩擦。

(四)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可在局部用泼尼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3~5ml作囊内注射,每周1次,3-4次为1疗程。

2.手术疗法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者,可做滑膜囊切除术。

手术时须将跟结节的后上角突起部切除,以防术后复发。

第五节跟腱炎

跟腱是小腿三头肌的延伸组织,附着于跟结节,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

在小腿三头肌收缩时,有屈小腿、提足跟和固定距小腿关节及防止身体前倾等作用。

跟腱炎是指跟腱及其周围组织(脂肪、筋膜、滑膜囊)因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炎症。

【病因病机】

引起本病的原因有直接暴力,如跟腱突然受到直接外力的撞击、挤压、钝挫,造成跟腱本身及周围的充血、水肿等;有间接暴力,如人体在弹跳、急跑中,由于小腿三头肌用力过猛,急剧收缩,造成跟腱的撕裂、捩伤,以致跟腱周围充血、水肿等;跟腱长期与周围组织摩擦也可造成慢性的局部炎症性改变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急性损伤即见跟腱周围肿胀、压痛,距小腿关节屈伸可引起疼痛,作足跖屈抗阻力试验疼痛加剧。

后期可见跟腱周围变硬,距小腿关节屈伸受限,此时疼痛可能减轻,但距小腿关节活动不便,上、下楼梯时更觉困难。

(二)检查

小腿三头肌抗阻力试验令距小腿关节背屈后加阻力于足掌,再让患足跖屈,患足跟腱部疼痛,即为小腿三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

(三)X线检查

晚期X线摄片或可见跟腱周围的钙化影。

(四)鉴别诊断

闭合性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多发生于年轻人,一般在骤然运动或劳动时,因足用力跖屈所致,感觉跟腱部位骤然疼痛,有受沉重打击之感。

此后走路时跖屈无力,检查时发现在跟腱止点上约3cm处有压痛,断裂处可摸到凹陷,足跖屈功能丧失,伤腿单站立时不能抬起足跟。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早期局部肿胀较甚,可用拇、食两指在跟腱两侧轻揉推擦,以通经活血,消肿止痛。

可反复操作,每日1-2次。

中、后期肿胀消退,但跟腱局部变性硬化,则可使用提、推、拨、按等法。

手法应轻柔,不能过重,因此时肌腱变性、钙化,手法过重可人为造成跟腱断裂。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早期损伤可内服活血丸、跌打丸、七厘散,中、后期可服用舒筋汤。

2.外用药早期外敷双柏散膏、四黄膏,中、后期配合骨科外洗二方外洗。

(三)其他疗法

1.理疗手法治疗后可配合理疗,如使用超短波、磁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的修复,恢复肢体功能。

2.局部封闭疗法后期患者,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可局部注射泼尼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3-5ml,每日1-2次。

第六节踝管综合征

踝管综合征是指胫后神经通过距小腿关节内侧之纤维骨性隧道(踝管)受压时而产生的综合征。

踝管系距小腿关节内侧之纤维骨性隧道,长约2~2.5cm。

其顶部由屈肌支持带构成,两侧和底部由距骨和跟骨的内侧面构成。

踝管内有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腱、胫后血管、胫后神经以及拇长屈肌腱,肌腱周围有腱鞘。

在神经、血管和肌腱之间,有纤维间隔和少量脂肪、结缔组织。

胫后动脉通过内踝后面,在屈肌支持带下面发出分支,供应足内侧皮肤。

胫后神经通过踝管后发出的足底内侧神经,支配拇展肌、5个趾短屈肌、第1蚓状肌和内侧三个半脚趾的感觉;足底外侧神经则潜入拇展肌深面,通过拇长屈肌腱旁的纤维弓,然后经过足底面,支配跖方肌、小趾展肌和外侧的一个半足趾的感觉。

从上述局部解剖情况来看,若胫后神经、血管在踝管内受压,可产生两个分支的相应症状。

(见图7-2)

本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年龄在15~30岁之间,男性多见,多数为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者。

 

【病因病机】

产生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踝部扭伤、骨折畸形愈合、局部慢性劳损或由于足的外翻畸形,致屈肌支持带紧张性增加,加重了对胫后神经、肌腱的压迫,造成腱鞘水肿、充血,鞘壁增厚,体积增大,以致挤压管内胫后神经而产生踝管综合征。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轻者常在行走、久立或劳累后,内踝下方有不舒服的感觉,局部有压痛。

较重者足跗部和跟骨内侧出现感觉异常或麻木,踝管部有梭形肿块,叩压可引起明显疼痛,并可向足底放射,足趾皮肤可有发亮、汗毛脱落、少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征象,甚或有足部内在肌萎缩现象。

(二)检查

1.神经干叩击试验叩击或重压内踝后面胫后神经出现疼痛及麻木感觉即为阳性。

2.止血带试验在小腿双侧扎止血带,充气后使压力维持在收缩压以下,阻滞静脉回流,而动脉保持通畅。

患肢足底如出现疼痛与麻木感觉为阳性。

(三)X线检查

晚期X线摄片可在距骨内侧显示有明显的骨刺形成。

(四)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如坐骨神经痛、周围血管病、跖间神经纤维瘤、跖底胼胝、急性纵弓扭伤或足底筋膜炎及局部风湿样病损相鉴别。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早期可在内踝后作推揉摩擦,并嘱患者自行推揉、摩擦,起到活血、通络、止痛作用。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方选舒筋活血汤、大活络丸。

2.外用药外敷可用活血消肿药物如消肿化瘀散、金黄膏、五虎丹等。

另可配合骨科外洗二方,进行熏洗、热敷。

(三)其他疗法

1.局部封闭疗法可用当归红花注射液2ml,或泼尼松龙12.5mg加1%普鲁卡因3ml,作踝管内注射,每周1~2次,2-3周为1疗程。

2.手术疗法经保守治疗1-2个月后仍无好转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术后仍可酌用中药外洗。

此外,还可选用理疗、电疗、针灸、肢体抬高等方法治疗。

第七节腓骨长、短肌腱滑脱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是指腓骨长、短肌腱滑脱至外踝前方的一种疾病。

腓骨长肌起于腓骨小头及腓骨上2/3的外侧面和小腿深筋膜,肌束向下移行于长的肌腱,经腓骨短肌的后面,行于外踝的后方,经腓骨肌上支持带的深面、跟骨外侧面的滑车突下方和腓骨肌下支持带深面的骨性纤维管,弯至足底内侧。

腓骨短肌位于腓骨长肌的深面,起自腓骨外侧面下2/3和前后肌间隔,其肌腱与腓骨长肌腱一同下降,先居其内侧,后居其前方,然后行至外踝后方,经腓骨肌上支持带的深面,沿跟骨外侧面向前行,止于第5跖骨粗隆。

正常情况下,腓骨长、短肌腱一起通过外踝后侧的腓骨肌上、下支持带深面的骨性纤维管向前进入足部外侧。

若支持带断裂,肌腱滑出浅沟,则产生滑脱。

【病因病机】

常见于运动损伤,如在滑雪、滑冰、踢足球等剧烈运动中,足处于轻度内翻位,当受到突然强大背屈的外力时,引起腓骨肌猛烈地反射性收缩,腓骨肌腱冲破其上支持带的限制,滑向外踝前方。

或由于腓骨肌上、下支持带及骨性纤维管韧带发育不良,或慢性损伤产生退变,使韧带变脆,往往在足急剧内翻背屈而腓骨肌又紧张之下,可造成骨性纤维管韧带断裂,腓骨长、短肌腱向前滑脱。

急性损伤常易被漏诊或以踝部扭伤而误诊。

至晚期,每当踝背屈时,腓骨肌腱滑向外踝前方,伴有弹响、疼痛,当踝跖屈时则可自行复位,临床上称为习惯性腓骨肌腱滑脱。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急性损伤时出现跛行步态,外踝处疼痛、肿胀,于外踝前方可触到移位的腓骨肌腱,并有明显的压痛。

慢性期足部易发生疲劳,局部疼痛或有肿胀,轻度跛行,屈伸足时可听到肌腱滑动响声,并可触到滑脱的肌腱及压痛。

(二)X线检查

X线摄片一般无异常表现,但有时可以发现外踝后缘有小的撕脱骨片,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对新鲜滑脱患者,可用手法复位。

患者仰卧,一助手固定小腿中、下段。

医者一手握住足跟,另一手握住足的跗跖关节部,先拔伸、摇晃距小腿关节,然后使足跖屈外翻,握足之手的拇指从外踝的前上向后下方推脱位的肌腱,使其复位。

之后使足内翻背屈,按压肌腱之手再用力沿肌腱走向,向上方推按,使肌腱回纳复位。

(二)固定治疗

手法复位之后,可用海棉垫压住外踝后方,并以胶布贴紧,外加绷带包扎并用内、外侧超距小腿关节夹板固定,可固定于轻度外翻位、跖屈位4周。

亦可用短腿管形石膏固定。

(三)药物治疗

1.内服药早期可内服七厘散、活血丸,中、后期可服用舒筋丸或壮筋续骨丹、八珍汤等。

2.外用药早期可外敷双柏散膏、接骨散等药物,后期可外贴狗皮膏、麝香关节止痛膏,亦可配合中药外洗如骨科外洗二方。

(四)功能锻炼

早期主要锻炼股四头肌和足的跖屈,去除外固定后可穿加高鞋跟的矫形鞋进行步行锻炼,逐渐恢复足的正常功能活动。

(五)其他疗法

手术疗法对早期损伤手法治疗无效者,或早期因延误治疗转为慢性习惯性滑脱者,均可采用手术修补、复位治疗。

术后距小腿关节固定于中立位4~6周,解除外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

第八节跟痛症

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总称,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诸病源候论》述:

“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

”说明劳累过度、肾气不足可引起腰脚痛。

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从解剖上看,足跟下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皮肤,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又称脂肪垫。

在脂肪垫与跟骨之间有滑膜囊存在,足底腱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内侧结节前方,而跟健呈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

此外,足的纵弓是由跟、距、舟骨及第1楔骨和第1跖骨组成,而维持纵弓的足底腱膜,起自跟骨结节,向前伸展沿跖骨底面附着于5个足趾的脂肪垫上,再止于趾骨骨膜上。

它们的关系有如弓与弦,在正常步态中要承受跖趾关节背屈、趾短屈肌收缩、体重下压之力,且均将集中于跟骨结节上。

上述的各种解剖结构和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素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某些持久的站立、行走的刺激,均可发生跟骨周围的痛症。

(见图7-3)

 

跟痛症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跟后痛,主要有跟腱滑膜囊炎(见第七章第四节)、跟腱止点撕裂伤,痹证性跟痛症。

②跟下痛,主要有足底腱膜炎、跟骨下滑膜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肾虚性跟痛症。

③跟骨病,如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髓炎、骨结核,偶尔也有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所致,但跟骨病不属于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