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知识讲解.docx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知识讲解.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讲解
考点透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文言文的一般阅读是考查考生对课内或课外一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要求考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
(2)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准确地理解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3)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句子;(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根据该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做出正确的解释;(5)能辨识常用的通假字,并做出解释;(6)掌握古今异义的词语的翻译;(5)整体感知文段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文章流露的思想感情,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提炼文章观点等等;(6)揣摩艺术手法,分析精妙文句;(7)与所选文段相关的知识积累,如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8)结合自身实际,写出对文章的认识等等。
知识讲解
理解文中主要文言词语的含义
一、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考查范围以常见文言实词为主,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多多积累的基础上,掌握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多比较,常联系,灵活运用,结合具体语境随“句”应变,既要遵循古汉语的表达规律,又要切合不同的句子的语法特点,把特殊和一般结合起来。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是中考文言实词考查经常涉及的内容,应作为重点知识理解掌握。
(一)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
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
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附:
常见多义词例释(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
1.安
(1)安逸。
例:
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
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
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
例: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策
(1)名词,泛指马鞭子。
例:
执策而临之(《马说》)
(2)动词,用鞭子打。
例: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载(名词用作动词)。
例: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曾
(1)同“增”,增加。
例: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
例: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
例:
荡胸生曾云(《望岳》)
4.从
(1)跟,随。
例: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
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
例:
溯洄从之(《诗经·蒹葭》)
(4)依从。
例: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
例:
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
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
例:
赠从弟(《赠从弟》)
(8)向。
例: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5.得
(1)能够。
例: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
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
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
例:
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
例:
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
例:
优劣得所(《出师表》)
6.道
(1)(正确的)方法。
例: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
例: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
例:
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
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
例:
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
例: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当
(1)面对,对着。
例: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
例: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应当。
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方
(1)指面积。
例: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2)方位、方向、处所。
例: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当……时。
例:
方其远出海门(《观潮》)
(4)将要。
例:
方欲行(《狼》)
(5)正在。
例:
方出神(《童趣》)
9.国
(1)国防。
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
例:
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
例: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
(4)国事。
例:
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
例:
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10.会
(1)适逢。
例: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体会,领会。
例: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3)汇集。
例: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定将。
例:
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11.见
(1)看见。
例:
清澈见底(《满井游记》)/见渔人(《桃花源记》)
(2)拜见。
例:
徐庶见先主(《隆中对》)/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接见。
例:
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4)了解。
例: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5)认识。
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xiàn,引见。
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2.将
(1)将要。
例:
将以攻宋(《公输》)/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2)带兵。
例: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带兵的人,将领。
例: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带领。
例: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5)扶持。
例: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6)拿。
例: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7)和,与,同。
例:
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
13.尽
(1)全部取得。
例:
利尽南海(《隆中对》)
(2)尽兴。
例:
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3)尽头,到头。
例:
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4)穷尽。
例: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
(5)完,没有了。
例: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6)全,这里作动词,“吃尽”。
例: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4.具
(1)详细,详尽。
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具有。
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3)工具。
例: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4)备,置办。
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5)同“俱”,全,都。
例: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15.书
(1)字条,文字。
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2)书信。
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文书,公文。
例: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著作,书籍。
例: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5)书写。
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16.文
(1)文章。
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文字。
例:
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3)文采。
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4)刺花纹,画着文采。
例:
皆披发文身(《观潮》)
17.亡
(1)灭亡,亡国。
例: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逃跑。
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3)同“无”,没有。
例: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18.知
(1)知道。
例: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同“智”,聪明,智慧。
例: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了解。
例: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4)明白,懂得。
例:
不可谓知类(《公输》)
(5)识别,认识。
例: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觉得,感觉。
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19.许
(1)答应。
例: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2)赞同。
例: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名词,处所。
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4)代词,此,这样。
例:
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5)数词,表示对数量的估计,左右,上下。
例: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6)拟声词,音hǔ。
例:
曳屋许许声(《口技》)
20.作
(1)振作。
例: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2)奋起,有所作为。
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写。
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兴建。
例: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5)劳作。
例: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6)起。
例: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7)像……那样。
例:
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1.比
(1)靠近。
例: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2)比较,较量。
例: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及,等到。
例: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二)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
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1)程度减弱。
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2)范围缩小。
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
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2)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
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
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
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
(4)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
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主要有三种情况:
(1)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
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2)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
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
附:
常见古今异义词例释(以下内容按字词、古义、今义、例句及所选篇目顺序整理)
1.丝
古义:
弦乐器。
例: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今义:
蚕丝。
2.委
古义:
放弃。
例: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义:
委托。
3.去
古义:
离开。
例: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义:
到,往。
4.是
古义:
这。
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
表示判断。
5.举
古义:
被举荐。
例: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
举起。
6.征
古义:
表现。
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
出征,征收。
7.喻
古义:
明白,了解。
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义:
比喻。
8.豆
古义: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例:
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今义:
豆类名称。
9.就
古义:
接近,趋向。
例: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今义:
今常作副词或连词。
10.诚
古义:
确实。
例:
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今义:
真诚、诚实。
11.秋
古义:
时。
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今义:
四季中的秋季。
12.义
古义:
适宜,恰当。
例:
引喻失义(《出师表》)
今义:
正义,意义。
13.否
古义:
恶,坏。
例:
陟罚臧否(《出师表》)
今义:
表示否定。
14.猥
古义: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例:
猥自枉屈(《出师表》)
今义:
卑鄙下流。
15.庶
古义:
希望,期望。
例:
庶竭驽钝(《出师表》)
今义:
众多。
16.狱
古义:
案件。
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今义:
监狱。
17.师
古义:
军队。
例: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今义:
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8.再
古义:
第二次。
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今义:
表动作重复。
19.间
古义:
参与。
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曾刿论战》)
今义:
间隔、空隙,不连接。
20.走
古义:
跑。
例:
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
行走。
21.趋
古义:
快步。
例: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今义:
走、奔。
22.假
古义:
借,借助。
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今义:
不真。
23.市
古义:
购买。
例: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今义:
市场。
24.强
古义:
有余。
例: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今义:
强壮,强大。
25.谢
古义:
道歉。
例: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唐雎不辱使命》)
今义:
感谢。
26.亡
古义:
逃跑。
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今义:
死亡。
27.会
古义:
适逢,恰巧遇到。
例: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今义:
聚合。
28.怜
古义:
怜爱,爱戴。
例:
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今义:
可怜,怜悯。
29.开张
古义:
扩大。
例: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
30.猖蹶
古义:
失败。
例:
遂用猖蹶(《隆中对》)
今义:
凶猛而放肆(注:
现代汉语中写作“猖獗”)
31.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今义:
品质低劣。
32.晓畅
古义:
精通,熟练。
例:
晓畅军事(《出师表》)
今义:
通顺。
33.布衣
古义:
平民。
例: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今义:
用布做的衣服。
34.谨慎
古义:
严谨而慎重。
例:
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今义:
小心慎重。
35.牺牲
古义: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例: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今义:
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36.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例: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今义: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7.妻子
古义:
妻子和子女。
例: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38.绝境
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今义:
没有出路的境地。
39.间隔
古义:
断绝来往。
例: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今义:
隔开,不连接。
(三)通假字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1)“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2)“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座)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3)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
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陇——垄)
(4)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慧)
附:
常见通假字例释(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
1.说:
通“悦”,愉快。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女:
通“汝”,你。
例:
由,诲女知之乎?
(《论语·为政》)
3.帖:
通“贴”,粘。
例: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要:
通“邀”,邀请。
例: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5.厝:
通“措”,放置。
例: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6.阙:
通“缺”,①中断。
例: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②缺点。
例: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7.强:
通“僵”,僵硬。
例: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8.距:
通“拒”,抵挡,抵抗。
例: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圉:
通“御”,抵挡。
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10.诎:
通“屈”,①理屈。
例:
公输盘诎(《公输》)②弯曲。
例: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11.有:
通“又”,还有。
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2.衡:
同“横”①横放。
例: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②不顺,梗塞。
例: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適:
通“谪”,调派。
例:
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14.唱:
通“倡”,倡导。
例: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15.被:
通“披”,穿、身披。
例: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6.食:
通“饲”,喂养。
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17.材:
通“才”,才能。
例: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18.畔:
通“叛”,背叛。
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9.曾:
通“增”,增加。
例: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拂:
通“弼”,辅佐。
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属:
通“嘱”,嘱托。
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2.直:
通“值”,价值。
例:
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注:
句中“羞”同“馐”)
23.辟:
通“避”,躲避。
例: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5.辩:
通“辨”,辨别。
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26.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7.乡:
通“向”,从前。
例: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28.信:
通“伸”,伸张。
例: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29.徧:
通“遍”,遍及、普遍。
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30.简:
通“拣”,挑选。
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3)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4)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