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3254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

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2.韩非在《扬权》篇中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3.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4.《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决狱案例中对子误伤父的结论是:

“臣愚以……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

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魏律规定: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这表明汉魏时期的法律呈现出()

A.宗法家族的特色B.以儒入法的特色

C.同态复仇的特色D.严刑峻法的特色 

5.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同扶命。

这表明()

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道教适应社会变革需要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6.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这说明南宋()

A.社会动荡人心败坏B.书院教育非常发达

C.商业发达影响农业D.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7.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

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

A.发明本心的方法论B.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

C.理生万物的宇宙观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

8.李贽在《藏书》中说:

“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

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

他的这一观点()

A.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       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大力倡导经世致用 

9.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

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

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

材料观点反映了

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10.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11.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

这说明()

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B.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

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D.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

12.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

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

C.源于强化皇权统治的需要D.私人无法对天文作出贡献

13、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14.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

这—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

这一倾向是()

A.怪诞化B.脸谱化C.世俗化D.功利化

15.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C.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D.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16.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

岂曰画也?

”这表明他注重()

A.描绘人物形象B.逼真摹写客观事物

C.绘画布局构图D.传达主观情致神韵

17.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说: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

”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正确的理解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18.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西学中源”说。

“西学中源”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是()

A.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B.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阻力有所减弱D.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普遍理性

19.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

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

”这从侧面反映了()

A.清末新政重视教育    B.新式教育已成主流

C.官办学堂待遇更好D.新式学堂招生艰难

20. 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

这折射出()

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

21.鸦片战争时期,研究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广泛使用世界地图,如《海国图志》共收地图77幅,《瀛寰志略》有地图42幅。

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

A.政府重视对世界地图的研究B.世界地图均以中国为中心

C.部分士人有一定的世界意识D.史地著作被社会普遍接受

22.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员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因而他建议“吏部籍之以得举(举:

选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

”到1898年,京官们对这一改革建议几乎持清一色的敌对态度。

以上材料说明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最初思想渊源B.早期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C.冯桂芬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京官们在1898年一致反对变法图强 

23.严复为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展开了自己的哲学论证,他认为:

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

启发了严复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相对论D.天演论

24.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这反映了康有为()

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25.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 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

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

这体现孙中山()

A.节制资本的思想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C.关注工农的利益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 

2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

“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27.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

“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由此可知,毛泽东()

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

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8.有学者认为:

“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思想。

”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B.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2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

“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在认清楚“这件事”的基础上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同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

这反映了()

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B.文学艺术亊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3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

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

这一反差表明()

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32.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年时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建国初期的高校调整B.半工半读高校的涌现

C.“八字方针”的实施D.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33.以下是某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

”这一学派是(  )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D.自然哲学家

34.美国学者伯恩斯指出:

“希腊人赞美说,人是宇宙中最了不起的创造物,他们不肯屈从祭司或暴君的指令,甚至拒绝在他们的神祇面前低声下气。

”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批判奴隶制的民主政治B.特别强调人的价值、作用

C.否定神或上帝的存在D.认为人应该具有各种美德

35.在元杂剧《冯玉兰》第一折中有这样的台词:

“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下列西方名言中与“知书达礼”的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知识即美德”D.“认识你自己”

36.著名学者姚国华指出:

现代文明的渊源≈(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罗马人的法律制度+中国人的四大发明+希腊人的民主制度和人文精神)×日耳曼人的贵族精神。

作者旨在说明(  )

A.希腊人的民主制度是完美无瑕的B.希腊人的人文精神具有贵族气质

C.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同等重要D.希腊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渊源

37.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

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机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38.“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③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④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39.“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中间环节、中间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新旧时代都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B.两者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C.两者都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D.两者都为反对封建神学体系作出了贡献

40.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

41.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历史时期

A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B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C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宗教改革

D

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启蒙运动

42.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4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

“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在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仰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是权利平等的教士

44.孟德斯鸠在这部书中强调国家权力应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这部书是(  )

A.《十日谈》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45.“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社会主义D.启蒙运动

46.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材料体现的主张有(  )

①个人自由 ②联邦共和 ③权利平等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7.康德的道德定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

48.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49.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

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

“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

”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50.由移民建立起来的美国不存在正统文化和封建传统,对外来文明能够博采众长,吸收融合;同时为开发荒漠的北美大陆,彻底摆脱英法等欧洲国家的羁绊,实现真正的独立和富强,形成了一种坚定乐观、自强不息、讲求时间和效益的创业精神。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技术变革最初虽在英国萌发,却没有在工业母国迅速发展,而是在美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成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成就最大

B.美利坚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是推动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C.统一稳定的国内环境是美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D.美国将科学与技术完美结合推动了工业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50分)

51.(26分)公元1772年,从文化意义上说,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

这一年,在西方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大百科全书》11卷全部出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前后几千人参与此项工作,历时10年,终于编成煌煌8亿字的巨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编辑工作开始之前,狄德罗就坚决主张不让政府部门参与此项工作。

他发出这样的宣言:

“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狄德罗关在上了三道锁的房内,对任何人都不开门,他像个苦役犯那样编写《百科全书》。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二 乾隆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之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篡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材料三 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德罗为什么坚决不让政府部门参与编辑《百科全书》的工作,而要独自承担这份重任。

(6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编撰的目的是什么。

(8分)

 

(3)为什么《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

(4分)

 

(4)启蒙运动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8分)

 

52.(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

目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

(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12分)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51.[答案]

(1)因为启蒙思想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如果让政府参与,必然会失去独立性,使其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6分)

(2)《百科全书》:

汇集和宣传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精神,追求幸福人生。

《四库全书》:

实行文化专制,毁灭历史文化,愚弄人民,削弱民族战斗力,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8分)

(3)因为它为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4分)

(4)启蒙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做了舆论动员;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思。

(8分)

 

52.答案 

(1)主要内容:

民为邦本;因民利而利之;民贵君轻;君舟民水;(4分)

理想统治方式: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4分)

(2)主要思想:

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4分)

(3)本质区别:

民本思想是在君主专制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4分)

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8分)

答案

1-5BCABC6-10DBCAA11-15BCDCC16-20DCCDC

21-25CBBAA26-30CDAAB31-35CAABC36-40DAABD

41-45CDDBD46-50DCA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