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3129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docx

云南财经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资料

第一章、食品安全

第三节食品安全性

一、相关概念

问题: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食品质量:

(食品中)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食品安全:

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食品卫生: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三者区别:

1、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卫生

2、食品质量包括感官质量、营养质量和卫生质量等。

3、食品质量可以用好坏来形容,是个中性词,是一个度的概念,而后两者不能。

4、食品安全是对最终产品而言,而食品卫生是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是为保证食品安全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5、与食品卫生相比,食品安全更强调食品标签的真实全面和准确,更强调食品的认证和商标管理,更注重食品使用方法的特殊性,更关注个体的差异。

相对安全与绝对安全

绝对安全:

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

相对安全:

一种食物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

二、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1、生物学危害

1)细菌、2)真菌、3)病毒、4)寄生虫

2、与营养有关的疾病

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

3、痕量化学物质

1)天然存在的、2)被毒性物质污染的、3)被有意无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4、食品添加剂

5、物理危害

6、新开发食品及新工艺产品

7、食品加工、贮藏、包装过程

8、假冒伪劣产品

三、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2、现状

病牛病、二恶英、O157中毒事件、苏丹红、非典、SAS病毒。

国内大事

1987年上海甲肝大爆发。

1996年云南假酒事件。

1998年山西假酒事件。

1997年6月底到7月上旬,云南思茅地区发生群众自行采食蘑菇中毒事件。

1999年1月,广东省46名学生食物中毒。

同年6月,又有34人中毒,中毒原因都是食用带有甲胺磷农药残留的“蔬菜”。

2001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60多人食用了含有“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

003年3月19日辽宁小学生豆奶中毒

四、相关理论体系

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的卫生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食品安全的认证体系

食品安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风险分析原则

五、食品安全性的监控措施

1、食品安全性控制与人类食物链的关系

(1)自然链

(2)加工链

2、建立和完善确保食品安全性的社会管理体系

3、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的类型

名称相关气体

1.汽车尾气CO,NOx

2.酸雨SO2,NOx

3.温室效应CO2

4.臭氧层空洞CFCs(氟利昂)

其他:

光化学烟雾,沙尘暴……

二、主要污染物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污染物为: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TSPTotalSuspendedParticles)。

二氧化硫(SO2)燃煤及油等含硫物质燃烧

氮氧化物(NOx)汽车尾气排放

可吸入颗粒物(TSP)煤烟,工业,建筑,交通粉尘

三、什么是酸雨?

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是由废气中的SO2和NOx造成的。

经过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分别转变成H2SO4和HNO3。

酸雨的危害

对水质的破坏、江河湖泊鱼类死亡;对土壤的破坏、土壤贫瘠化;植物生长危害、植物枯萎死亡;历史古迹破坏、建筑被侵蚀;人体健康危害、导致各种疾病等

如何防治酸雨?

1、控制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2、积极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脱硫技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

第二节水体污染

一、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体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水体自净

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状态的过程。

二、自净作用:

物理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可沉性固体逐渐沉至水底形成污泥,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则因混合稀释而逐渐降低浓度。

化学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络合、氧化还原、沉淀反应等而得到净化。

生物自净:

在生物的作用下,污染物的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或消失.

三、水体中的污染物

水体污染包括无机和有机有毒物质、耗氧有机物、石油类、放射性物质、热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等。

病原体污染物

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以及制革、洗毛、屠宰业和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

病原体污染的特点

(1)数量大,

(2)分布广,(3)存活时间较长,(4)繁殖速度快,(5)易产生抗药性,很难绝灭,(6)传统的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及加氯消毒后,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耗氧污染物

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植物营养物

植物营养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5升高的物质。

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有毒污染物质

有毒污染物质是指进入生物体后累积到一定数量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化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暂时或特久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有毒污染物对生物的综合效应:

相加作用两种以上毒物共存时,其总效果大致是各成分效果之和;协同作用,两种以上毒物共存时,一种成分能促进另一种成分毒性急剧增加:

拮抗作用,两种以上的毒物共存时,其毒性可以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

有毒污染物类型

(1)重金属、

(2)无机阴离子(3)致癌有机物质、(4)一般有机物质

石油污染

石油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混合物。

石油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清洗石油运输船只的船舱、机件及发生意外事故,海上采油等均可造成石油污染。

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是由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核动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降落到水体的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开采、提炼和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酸、碱、盐无机物污染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是由工矿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造成。

水环境中污染物,总体上可划分为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第三节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一)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天然放射性核素分成两大类,其一为宇宙射线的粒子与大气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如14C、3H等,其二是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核素及其衰变产物,如238U、235U、32Th和40K、87Rb等。

(二)食品中的人工放射性物质

核试验,使地球表面明显地增加了人工放射性物质。

且为放射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核动力工业中如核电站的建立和运转,可产生放射性裂变产物。

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

一般来说,放射性物质主要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其中食物占94%-95%,饮用水占4%~5%),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的较小。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

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一)有害物质的生成、

(二)营养成分的破坏、(三)致癌物质的生成、(四)食品中的诱导放射

(五)伤残微生物的危害

二、金属物、玻璃物和其它异物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金属物

1、来源

金属物造成食品的危害是物理性安全危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食品中的金属物一般来源于各种机械、电线等,它的产生可归因于多种原因,如食品加工制造工作中由于疏忽引起的,在食品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也可能是人为的故意破坏而引起的。

2、危害

消费者最终食入这些食物中的金属物,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口腔的割伤,咽部的划伤等,一些进入体内的金属物如不能及时排出,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取出,这些都将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和折磨,严重的还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

3、预防和控制

对于这类物理危害应该通过适当的工艺来消除这些危害,避免通过运输和储存环节使生产好的食品受到污染和影响,来自员工的有意破坏更可怕,而且难监测,对于这一点,只能靠良好的管理和提高员工的素质来保证。

应要求员工严格按照GMP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玻璃物

1、来源

玻璃物造成食品的危害也是物理危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产生原因和金属物危害产生的原因相似,玻璃危害物的来源主要是瓶、罐等多种玻璃器皿以及玻璃类包装物。

2、危害

玻璃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划伤,割伤,一些进入人体的玻璃物也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取出。

3、预防和控制

和金属物相似,另外需要加强对玻璃材料包装物的检查。

三、其它异物

如石头、骨头、塑料、鸟粪、小昆虫等,如果不加以控制,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第四节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污染物类型

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①化学污染物。

②物理污染物。

③生物污染物。

④放射性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1、污水灌溉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

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2、酸雨和降尘

  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

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

3、汽车排气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固体废弃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土壤的污染源

1、污水灌溉;2、大气污染;3、化肥;5、农药;6、固体废物

中国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

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

1、累积性;2、不可逆转性;3、难治理;4、辐射污染

第三章、转基因食品与安全性

一、什么是转基因?

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

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转基因技术”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包括传统育种、细胞及原生质体融合、杂交、诱变、体外受精、体细胞变迁及多倍体诱导等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并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特殊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好处一:

对健康有保障。

比如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就会减少玉米身上的伤口,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就不能去侵犯它,这就减少了微生物侵害的几率,对我们的健康是一个保障。

好处二:

拥有我们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素。

和非转基因相比,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尤其是未来一些转基因食品,增加了一些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素。

这些营养素很多是我们身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对我们大有好处。

好处三:

减少了农药残留。

在抗虫或者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栽培和种植的时候,可以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残留。

1、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

2、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

为什么会对转基因食品有恐惧心理?

据专家分析,转基因食品在基因重组与改变过程中,可能产生某种毒性、过敏性,生成抗营养因子,引起营养成分改变。

为什么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性分析而不要求对常规育种的品种作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原因:

常规有性杂交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

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新组合、新性状能否影响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还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哪里?

1、食物安全性因素

(1)转基因产物的直接影响:

包括营养成分、毒性或增加食物过敏性物质的可能;

(2)转基因间接影响:

经遗传工程修饰的基因片段导入后,引发基因突变或改变代谢途径,致使其最终产物可能含有新的成分或改变现有成分的含量所造成的间接影响;

(3)植物里导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虫功能的基因后,它是否也象其他有害物质一样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4)转基因食品经由胃肠道的吸收而将基因转移至胃肠道微生物中,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环境安全性因素

(1)转基因生物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产生超级杂草的可能;

(3)种植抗虫转基因作物后可能使害虫产生免疫并遗传、从而产生更加难以消灭的“超级害虫”;(4)转基因向非目标生物漂移的可能性;

(5)其他生物吃了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畸变或灭绝;(6)转基因生物是否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等。

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最大理由:

转基因食品并不会比常规育种有更多的危险,恰恰相反,更大的危险是世界上60亿人口中还有12亿人仍在温饱线上挣扎。

转基因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来加快传统育种的过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较多的国家: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墨西哥、西班牙、法国、南非

优点主要在农作物方面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

1 转基因作物本身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2 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

3 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4 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5 抗生素标记基因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6 转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问题

1.安全广受质疑,却加速了商业化进程

2.没有核心专利,恐吃粮食也交专利费

3.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

现在国内都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第一批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是:

大豆:

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玉米:

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油菜:

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棉花种子;番茄:

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转基因生物的种类?

“转基因生物”是指遗传物质基因被改变的生物,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

目前已经进入食品领域的三类转基因生物包括:

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最多,最重要)、转基因微生物

转转基因工程的特点

生物的基因可以在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四大系统间进行交流、改良和培育新产品,促进快速生长,缩短育种年限;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抗逆性(抗旱、寒、涝、热、病毒和虫害等);大大降低成本;产出口味更佳的食物。

基因工程在植物性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改良植物食品的食用品质、改变油料作物、改变淀粉组成及含量、增加土豆中氨基酸含量、提高谷物食品的赖氨酸含量、改良植物食品的食用品质;提高玉米、小麦中的色氨酸含量

提高小麦烘焙性能、改变大豆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脱除豆腥味;增加果蔬贮藏、保鲜性能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回答公众疑问、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

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划分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划分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的影响类型、划分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等级、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等级、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和建议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检验的五项原则

(1)如果两者本质是相同的,用传统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对转基因食品评价。

(2)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别,用集中于对产生差别的因子进行评价。

(3)如果氨基酸序列与已知蛋白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是同系物,则要进行毒理学实验。

(4)如有蛋白质产生了抗营养作用,或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则要进行营养学评价。

(5)如果两者完全不同或没有可比的传统食品,则要特别设计动物模型试验证明其无毒后,还须进行人体营养学试验。

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

标记基因的用处?

转基因作物在实验室阶段经常要用抗生素作为抗性标记进行筛选;选择标记基因用于植物遗传转化中促进转化细胞、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的生长。

常见标记基因:

抗卡那霉素基因、抗新潮霉素基因、抗草甘膦基因、GUS报告基因

公众为什么关心标记基因的安全性?

尽管国际社会认为大部分常用的标记基因是安全的,但仍有一部分标记基因的安全性未能确定

标记基因涉及的安全性问题:

标记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直接毒性;蛋白代谢产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蛋白质的过敏性和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

标记基因的评价内容

标记基因有无直接毒性、任何DNA都由4种碱基组成、DNA在小肠中仅有200mg、标记基因DNA在结肠中仅有0.3-1pg,在消化道中是微不足道的、DNA在消化道中很快被降解、WHO、FDA实验证明食物中的转基因DNA本身无安全性问题

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1、鉴定食品中有无转基因成分的方法

(1)利用转入目的基因所表达的特殊性状鉴定转基因食品----最简便的方法,如富含b—葫罗卜素的转基因“金色水稻“,低糖高甜玉米等。

(2)针对目前的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包括ELISA、层析、双向电泳及免疫印迹方法等

(3)针对转基因食品特的共有DNA成分的检测方法;植物细胞转入的基因成分一般包括启动子(Promotor)、报告基因(Reportergene)、目的基因(targetgene)、终止子(terminator),其中启动子和终止子为表达目的基因所必需。

2、鉴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性质的方法

对于某一特定食品原料或未深加工的食品:

(1)通过一系列的ELISA,检测已知的转基因蛋白质产物,以确定其中含何种转基因成分。

(2)多重PCR技术----能同时检测多个已知目的基因,为了明确转基因成分源于食品中何种配料:

3、测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的方法

(1)ELISA方法:

可对其中的转基因蛋白产物进行半定量

方法:

通过测定一系列梯度含量GMF标准品的酶反应OD值,绘制标准曲线后,即可通过测定食品样品中的转基因蛋白产物酶反应OD值进行定量。

(2)PCR技术:

目前GMF的定量仍基于此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o1ymeraseChainReaction,简述PCR)技术.

测定基础:

食品加工过程中核酸变性程度不及蛋白质

其主要步骤为:

1、运用化学手段对DNA提取;

2、设计并合成引物;

3、进行PCR扩增;

4、克隆并筛选鉴定PCR产物;

5、DNA序列分析。

特点:

此类方法在实验室阶段基本成熟;只是要对不同物种、品种的不同性状基因研究具体的条件;

但它对设备及技术要求较高;费时;准确性也需进一步确定。

(3)“DNA芯片”技术

方法:

通过微加工和生物化学技术,使成千上万的基因集成在lcm2的芯片上,将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analyticalsystem)。

此方法于80年代提出设想,90年代进行实质性科研.现在进行的商业化生产芯片主要在医学上应用,且品种极少。

特点:

可以预见,它在转基因作物上的应用普及将极大地提高分析的自动化和速度,并降低成本和污染等。

第三章、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与建设

第一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

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的生长地,是—个由生物、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是指对已经确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一、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任务

绿色食品考察、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故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任务是为其产地的环境质量监测和质量评价作技术准备

二、产地环境质量的现场调查

1.外源污染与产地环境要素的现场调查

(1)污染源调查内容

(2)空气质量调查(3).水质调查

2.内源污染调查

(1)肥料

(2)植物保护(3)农用塑料残(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5)农业废弃物(6)农业生物物种

3.污染源影响预测

三、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1.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1)一级生态环境由产地周边环境构成

(2)隔离带生态调查

①土地资源利用调查、②气候资源调查、③隔离带的结构调查、④生物多样性调查

2.二级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在产地内的二级生态系统,即农田生态系统,由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及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部分

调查内容

①产地的地块调查、②辅助能量投入调查、③农产品调查

3.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

4.天然产地的选择

5.生态调查评估内容

(1)边缘效应评估、

(2)二级系统评估、(3)三级系统评估、(4)发展绿色食品与资源的协调性评估

四、畜禽生产环境的选择

(1)圈舍外环境条件

(2)圈舍内环境条件

①空气条件:

温度、湿度、空气流速、②污染物浓度:

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

③AA级绿色食品对种畜、种禽的环境条件规定、④圈舍的建筑材料

⑤绿色食品的畜禽饲料生产产地的规定

五、绿色食品水产品养殖区的选择

选择时遵循的原则:

水源充足,常年有足够的新鲜水量;水温适合不同鱼种的养殖;池塘进、排水方便。

尽可能选取比较完整的水体,以利于生产控制和污染防治。

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区附近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海水养殖区应选择潮流畅通、潮差大、盐度相对稳定的区域,不得靠近河口,以防洪水期淡水冲击,盐度大幅度下降,导致鱼虾死亡,以及污染物直接进入养殖区,造成污染。

交通方便。

第二节绿色食品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