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2234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docx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可编辑版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

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

县教育局关于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进度安排根据张教电字98号文件精神,按照"十二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和标志工程暨"三通工程"的总体目标要求:

到2017年,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各级各类学校接入宽带并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与学习环境;"优质资源班班通"---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将优质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并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普遍使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

为进一步明确我县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具体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教育局对我县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具体目标进度做如下安排,以确保我县教育信息化总体目标如期实现。

全县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总体目标是:

2016年---2017年,以全县学校总数的30%--40%--30%的比例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

到2017年全面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我县"三通工程"的现状:

2016---2016年实现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安装远程教育设备101套,各中学及中心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

2016年筹建**县教育城域网,2016年建成教育城域网并开通**县教育网站。

目前我县实现"班班通"的学校有八所,其中中学四所、小学三所,幼儿园一所。

2016年预计实现班班通的学校有六所,其中中学、小学各三所。

全县需要实现"校校通"的教学点总数76个,全县教师总数4146人,学生总数61145人,班级总数1024个。

按照我县"三通工程"进度要求,2016年和2017年需要完成23个教学点实现"校校通",308个班级需要实现"班班通",1245名教师实现"人人通"。

2017年需要有30个教学点实现"校校通",408个班级实现班班通,1658名教师实现"人人通"。

2016年5月30日《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安排》

 

附送: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在学校发展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得到全面的启动。

学校信息化工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得到深入,使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延伸到学校各个角落。

一、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学校信息中心,配备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设备维护人员。

学校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人。

信息中心成员虽然都是兼职,但他们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积极履行岗位工作职责。

二、健全设施,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软硬件运行能力学校现有危机室一个,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微机,开通了办公室内部通道并外接教育网,使得学校网络教室和各办公室都能上网。

极大方便了教师使用电脑。

许多教师的备课已运用电脑处理,多媒体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地使用。

上网学习、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职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先后出台信息中心工作制度和信息中心人员岗位职责,使得学校的电脑使用正常,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学校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学校的校园网络的终端安装了网络杀毒软件,加强了学校办公室电脑的维护。

信息中心人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公开课的技术支持,确保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的顺利进行。

三、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学校开展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office和internet。

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极高。

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

在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年级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

在学校开展的教学评选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

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同样,信息技术在学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得到全面的落实。

电脑成为这些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

四、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学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开设了

三、四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动中学,学中动的主动探知、主动习得的良好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区信息技术学科竞赛活动中,多人次获奖。

五、面对困难,坚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信心学校已经重视了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但是在指导教师的校本培训上往往是低层次的反复,教师们制作的课件水平不高,很少出现比较成熟的课件,特别是能体现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良好的课件;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方面的探索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往往还是教师零星的探索。

而这一切,即需要学校增加投资,加大教师参加区级培训的力度,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采取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校本培训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同时学校信息中心也要主动与教导处进行沟通,有组织地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策略、方法等的研究,由点到面,提高教师实施学科整合的能力和意识。

困难是暂时的,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会停止,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前景是美好的,现代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教育管理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同样,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也需要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开拓性地、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在现有的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做出更有效、更高的成效。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二)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年来,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了很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借助云平台搭建了促进专业成长的教学研究平台,每双周向老师们理论学习文章,老师通过跟帖的形式撰写学习体会,达到互动交流的效益。

半年来,我们共了9期理论学习文章,文章17篇,绝大多数老师跟帖评论字数每帖超过500字,这项活动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迅速转变和提升。

2、加强学校信息化应用设备建设。

半年来,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不断更新网络设备。

新增了千兆交换机10台,10口小交换机40台为录播室和一对一数字实验班更新网络设备。

更新笔记本电脑130台,联想一体机70台,极大了提高了教师办公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硬件水平。

3、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我们借助云平台、校园网站,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加强了学校优质资源建设,通过学校内网资源库和网络空间资源库,及时更新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

目前,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已经涵盖所有学科,下一步将优秀资源整合上作出新的探索。

4、加强个人空间应用建设。

为全体教师及四年级以上学生开通网络个人学习空间,通过网络空间应用培训,让广大师生熟练掌握网络空间建设技能,不断完善网络空间资源,展示广大师生风采,引导广大师生利用空间进行教与学,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学期初,我们对师生空间进行每周一评估,通过行政手段督促师生加强空间建设,后期老师们已经养成爱读家写的习惯,我们采取了月评方式,并适时对老师们进行减负,强化对空间应用建设的研究。

目前,我校师生借助云空间共发表文章近17万,发布视频资源5000余个,发布帖子7000余帖。

5、加强一对一教学改革研究。

为推进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改革,学校新建一对一教学改革数字实验班和录播室,积极开发或购置基于一对一设备的相应教学软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6、积极开展网络应用活动。

为了让广大师生进一步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我们借助网络开展了很多活动,如第二届教师摄影比赛投票评选活动,共有33个作品参加此次评选。

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精选了优秀的师生空间、优质资源和实践作品等,搭建了展示平台。

教学资源库共建活动,收录了优质资源千余份。

网络电子书架进一步方便了广大师生借阅图书,并且这一做法在省青年报得到推介。

7、做好教育信息化宣传工作。

为营造教育信息化氛围,鼓励老师们积极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工作学习,学校每次相关活动都撰写新闻信息上报上级信息宣传部门。

同时学校也定期制作教育信息化工作简报,及时汇总教育信息化工作活动,推介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空间建设数据等,提高了师生用好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的兴趣。

8、不断完善应用平台建设。

教育信息化工作需要师生活动平台,我们以云平台为基础,组建了全体师生参与的教育论坛、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论坛和只有教师参与的各学科教研论坛。

通过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进一步整合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并与学校内网网盘相结合,打造了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通过机构平台管理栏目建设,结合我校的校园网站,打造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让管理更透明,更民主,让广大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管理学校。

9、多次承担迎接任务,充分展示学校风采。

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我们做出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承担了迎接检查、验收、参观学习的任务,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好评。

10、保障措施得力。

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

加强了信息化硬件的配备与更新力度,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物质保障。

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培训与学习,先后三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半年来,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尝试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很多问题,列举如下:

一是参与度与认可度的问题,很多老师或学生是因为领导有要求,必须完成相关任务,参与度虽高,但认可度不高,这些可以从云空间数据评估通过活动中看出。

很多老师是不评估就不发资源,或是评估时突击补发资源。

二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受限。

学校大了,组织教师培训都有难度,学生更多,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与空间应用水平关系很大,在培训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是教师应用意识不强,我们有了设备,有了两口基于一对一的数实实验设备,但由于我们的互动教学软件并不便捷,导致师生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益。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三)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

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一、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

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

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二、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20**学年我们对学校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学校概况、行政管理、教工之家、书香校园、艺教舞台和控烟专栏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

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

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

1)家校互动平台:

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

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

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

20**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三、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保证观念先行。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邀请老师对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

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

为此结合教育技术中级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老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运用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为积极争创实现数字化校园更上一层楼。

统计信息中心信息化工作总结

同煤党校信息化工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