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四中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四.docx
《山东宁阳四中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宁阳四中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宁阳四中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四
山东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四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
致远”号撞向敌舰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来侵略 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 D.寻求救国之路
3.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设厂开矿、修建铁路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4.《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
“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A.四口开埠通商B.广州贸易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5.有学者把《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A.消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6.某条约规定: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划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
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
该文物被掠夺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8.“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9.右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0.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荣的集体亮相。
与“这一集体亮相”无关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D.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
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12.“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3.你见过扯线木偶吗?
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
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海国图志》D.《临时约法》
15.右表是某校同学们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此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16.“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这首民谣应出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7.钱穆先生在他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
“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发动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提出《资政新篇》
18.五四运动具有辛亥革命时期不具备的条件,一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产业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将继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的工商业阶层在中国的社会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主要力量。
据此推断五四运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B.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清末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一战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
19.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曾阻止起义的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
……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这说明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完全缺乏组织准备B.黎元洪在外省和外国都有极大影响
C.旧军官和立宪派投机革命并窃取了大权D.起义者希望借助黎元洪的声望推进革命
20.有人将右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
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
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21.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等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
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22.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3.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它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
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的国旗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中华帝国的青天白日旗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24.下图向我们昭示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战争劫难。
这场劫难与下列哪一侵华战争相关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26.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
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此战”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
27.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28.康德说: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能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9.“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
”这段话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30.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摘录的一些学术观点,可见他们探究的历史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8分,第2题22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
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3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2分)
(2)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请为马克思的评价提供历史依据。
(4分)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
(4分)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分)
32.近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1“没有开化得中国佬”图2“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图3“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
……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
(2分)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分)
试题答案
1.C解析:
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体现更为明显。
《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列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铁路修筑权等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
故选:
C
2.A。
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依据所学可知,三幅图片都是体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重要历史事史:
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是甲午战争的重要战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是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更是把帝国主义作为斗争的矛头。
故A符合题意;B、C、D项三幅图内容都未体现。
所以应选A。
3.B。
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依据所学可,“20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指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强迫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应选B。
4.D。
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
依据所学及材料“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可知,题干反映的正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一体均沾”的内容。
这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的新权益。
故应选D。
5.C。
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应选C。
6.C。
考查《马关条约》。
依据材料“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只交所定进口税”可知,题干所揭示的内容属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
故应选C。
7.B。
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
依据所学,1856年至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攻进了北京城并火烧万园之园——圆明园,并洗劫了圆明园,造成园内大量文物的被掠夺。
故应选B。
8.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
解答此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反映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这一现象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所以应选C。
9.B10.B
11.B。
解析:
从材料中“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可知,A项说法错误;“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的设置表明,近代中国与外国交往,冲破了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政策,说明西方的殖民扩张冲击了专制主义的禁锢,C、D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12.B。
辛亥革命。
从“人间处处倡民主”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民主”,从“一朵红云旗五色”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五色旗”,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应该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与民主有关,更因为中华民国的旗帜即为五色旗。
故此题应选B项
13.D。
八国联军侵华。
题干中的漫画表明的是清政府成为了列强在华利益的代理的现象,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政府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定的《辛丑条约》,故答案选择D项。
14.B。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纲领。
依据所学可知,C项是魏源的著作;D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约法,均与题干无关。
A是太平天国初期颁布的革命纲领,适应了革命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项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15.B16.B17.C18.C19.D20.B21.B22.B23.B24.B25.A
26.C。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这激起了中华民族的不满和反抗,由此引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继而出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故选C。
27.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①是对之前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本否定;②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平等。
所以其“革命性、民主性”表现在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方面。
A、C两项是《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与B项相比,B更符合题意;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排除D。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28.C29.A30.B
31.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3分)
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分)
(2)从赞扬到否定。
(2分)
赞扬的依据:
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2分)
否定的依据:
利用宗教发动起义,没有先进理论作指导;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农民起义只是改朝换代的工具。
(2分)
(3)特点:
反帝爱国性和盲目排外性。
(4分)
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或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3分)
32.参考答案:
(1)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2分)
(2)看法:
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2分)成因:
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败没落。
(2分)外部原因:
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分)
(3)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政治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思想上:
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经济上: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经济工业化进程。
社会生活:
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8分)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等)(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
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和材料二中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这两句话是这两段材料的关键句,并且共同说了一个事情: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说明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因此,用材料二中“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可以说明中国的落后。
(2)根据图1“没有开化得中国佬”图2“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图3“中国就要崩溃了”三幅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题作答时,首先要看漫画画的是什么?
再看漫画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最后看漫画反映的问题怎么解决?
材料一的大主题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运用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没每一副漫画的小主题就得出了问题答案。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要获得发展机遇必须要获得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为中国政治民主化作出巨大的贡献:
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综合四则材料可知,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到甲午中日战争,最后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