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583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概论.docx

《教育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概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概论.docx

教育学概论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

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

18、《教育法》规定:

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

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

30、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3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

3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

35、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

36、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

37、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

38、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

39、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

40、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

二、单项选择题

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A三三分段

B4年一贯制

C5年一贯制

D6年一贯制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1905年清政府设立(B),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B)。

A20世纪前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D)。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B)。

A规章制度

B思想观念

C优秀师资

D物资设备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D)。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A)。

A60%

B50%

C40%

D30%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D)。

A60

B70

C90

D80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D)。

A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C)。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5、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C)。

A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16、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C)。

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17、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A)。

A热爱学生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的教育家是(B)。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D)。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2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1、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

A逻辑性

B系统性

C简约性

D实践性

22、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23、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2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2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26、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A)。

A导入、详述和汇总

B导入、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27、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28、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A)部分。

A主体

B客体

C中介

D范式

29、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C)。

A任务较简单

B教学进度快

C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知识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认识错误

30、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31、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2、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D)。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D)。

A各科教学

B团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34、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35、社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A)。

A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

B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C人际关系与文明礼貌

D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

3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D)。

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3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  ),其次要抓好(  )。

A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38、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A)。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39、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0、以下评价方式中与个体内差评价不符的是(D)。

A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

B对个体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C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D对不同个体同一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包括(ABD)等。

A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

B重视学生自学

C课程设置繁重

D师生关系融洽

2、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ABD)。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文官制

D科举制

3、《学记》提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有(ABCD)。

A预防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及时施教原则

D学习观摩原则

4、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有效的影响,它可以(ABCD)。

A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

B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C促进劳动力的自身再生产

D使简单劳动力变成复杂劳动力

5、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CD)。

A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

B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方法

C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D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6、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ABC)。

A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延续与发展政治制度

C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

D教育引导政治制度的变革

7、在教育目的观上,具有个人本位倾向的教育学者有(ABCD)。

A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B存在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柏拉图

8、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ABC)。

A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B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

C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

9、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ABCD)。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10、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BC)。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1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BC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指出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是(ABCD)。

A遵守法律法规

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3、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在于(ABC)。

A由于教材知识与儿童现有生活经验、心理经验缺乏直接联系,故容易导致儿童机械被动的学习

B容易割裂和肢解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C容易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D不利于儿童获取必要的个体知识、实践知识

14、活动课程主要的优点是(ABCD)。

A课程活动贴近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能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B能有效地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逻辑经验之间的联系

C有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个人实践知识、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表

D学习过程是儿童全人格整体参与的过程,是理智与情感、思维与行动的融合过程

15、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ABCD)。

A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适应

C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16、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ABC)。

A教育学

B心理学

C学科教学法

D教育心理学

1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C)。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18、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ABC)等活动。

A独立作业

B复习

C预习

D社会实践

19、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ABCD)。

A经常性

B针对性

C多样性

D潜在性

20、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遵循的在(AD)。

A基本要求

B基本方针

C基本规律

D基本准则

2008教育学习题操练

习题操练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墨翟B.孔丘C.董仲舒D.朱熹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3.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

A.诗、书、礼、乐、易、春秋B.诗、书、礼、仁、义、智

C.德、智、礼、义、诗、春秋D.德、书、礼、乐、义、仁

4.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

A.《太阳城》B.《理想国》C.《政治学》D.《乌托邦》

6.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大教学论》C.《政治学》D.《普通教育学》

7.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学说,开辟后代在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之先河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赫拉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8.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人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拉伊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0.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贝尔

11.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12.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C.凯洛夫《教育学》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3.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14.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C.布鲁纳  D.杜威

1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培根  B.洛克  C.梅伊曼  D.狄尔泰

16.文化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培根  B.洛克  C.梅伊曼  D.狄尔泰

17.1901年,()的《教育学》刊登在《教育世界》上。

A.王国维  B.杜威  C.陶行知  D.钱亦石

18.“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一口号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

19.“人是唯一可以教育的动物”是()的话。

A.康德  B.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D.孔子

20.“白板说”的提出者是()。

A.卢梭B.康德C.夸美纽斯D.洛克

2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政治学》D.《学记》

22.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A.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杨贤江《新教育大纲》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

辨析题:

1.《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比较系统地论述教育学的专著。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名言。

3.如果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4.教育学的元研究有助于教育问题现象的分析以及教育学科的建设。

简答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何时产生的?

4.简述中国教育学概念的出现与发展。

分析论述题

1.试论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试分析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问题。

3.试分析教育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

4.试分析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2.D3.A4.D5.B6.B7.D8.B9.D

10.C11.D12.A13.A14.D15.C.16.D17.A

18.C19.A20.D21.A22.C

辨析题:

1.答:

对。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

它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世界罕见的教育思想遗产。

2.答:

对。

这句话出自《论语》,朱熹的解释是: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3.答:

错。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

迷恋他人成长,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教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但若用以表达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则混淆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对象、教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与教育的直接目的之间的关系。

4.答:

对。

教育学元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实际的教育知识,而是为了反省教育研究行为,指导教育研究行为,间接影响教育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实践。

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包括教育学的学科信念、研究范式、知识构成、话语规则以及教育学者的生存方式等。

因此,教育学的元研究有助于教育问题现象的分析以及教育学科的建设。

简答题:

1.答:

针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历来存有分歧。

一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事件和过程,指教育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思潮、观念、条件、要求等。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教育学研究应有问题意识,应善于研究教育的真实问题,并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并拥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学既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2.答: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阐明教育的诸多问题,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形成教育的一系列概念。

(2)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

(3)阐明教育的诸多问题。

(4)建立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详见主要内容)

3.答:

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将其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并列,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被看成是教育学史上的第一本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