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533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docx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研究

吴智刚/缪磊磊

2012-10-721:

55:

24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广州)2005年05期第43~49,54页

  【作者简介】吴智刚,博士,副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北京100871);

  缪磊磊,浙江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工作人员,博士。

(浙江杭州310025)

  【内容提要】对社区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重点。

在落实“五统筹”的科学协调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的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是城市建设中愈来愈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生态城市概念的框架下,提出了生态社区建设应该考虑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居民活动行为等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样的观点,针对城市社区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社区区别与传统社区的三性,即“社会性、地域性和共生性”,阐述了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特点与内容,并总结了一套城市生态社区构建的程式与不同类型城市生态社区构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社区/生态社区/构建

  

  随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激增、自然生态恶化等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转而用生态可持续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思考和解决城市问题。

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作了大量深入和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城市生态发展的思想和纲要,对城市生态发展的实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3]。

在实施城市生态发展的战略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通常被认为是三个关键的主体,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往往关注的是政府制定的纲要、框架和政策,而这些政策在具体操作上难以实施,或者难以为企业和个人所操作。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作为城市中的个体如何加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行列,并为城市发展作出个人的贡献,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

因此,如何指导和规范个人的行为,使之在实施城市生态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个人的行为通常通过人与人(组织)或人与环境的作用表现出来,而这种作用又往往是发生在一定的场所或空间内,这个场所或空间具有一定的共性,与具体的个人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其生活、工作或其他活动的空间等。

这样的场所或空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社区。

因此,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生态社区是人们实践生态城市的基本场所和空间,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合适的层面。

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生态社区的构建来了解如何实现城市的生态化。

  一、生态社区的内涵

  作为生态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生态社区是以生态功能为主旨,以整体的环境观来组合相关的建设和管理要素,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环境水准和生活水准,且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地[4]。

笔者认为,生态社区是指生态健康的社区,是一个能促使居民身心健康,提供居民优质生活,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精神文化不断进步的这样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区。

生态社区不仅要求社区中人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更强调人、生物和环境的共同行动或活动。

从理论上讲,生态社区意味着生态城市中以社区中人的生活选择与生活生态过程为主导,以社区中人—生物—环境这一生态链网为物质基础,以社区中人的生态伦理、情感、思维、行为、意识、知识的形、质、象、式、景、态相融合的新型社区。

  根据这一定义,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独立作用和内在联系性,笔者认为,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居民的活动,构成了生态社区作为一个开放式生态系统的整体。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而言,“物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大气、水分、土地、生物、城市或乡村、居住地等生命保障系统,也蓄积了对人们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力量。

”[5]对于城市生态社区而言,物质环境因素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社区所处地域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和社区地域所处的城市人工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则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造起来的,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具体表现;非物质环境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政治、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等非物质的意识形态等。

这些非物质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秩序,规范了人的行为,陶冶了人的性情,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社区中的人类活动即居民活动。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可归纳为“适应、认识、改造、恢复、保护和共生”这样一个过程。

居民在社区中安排和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而在社区中也会出现一些具有强烈负面效应的犯罪、骚乱等活动。

这些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一起对社区的整体质量及可持续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生态社区中,物质环境决定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居民生活的质量,同时决定了居民生活的未来。

而相对应的制度、管理和居民的参与,则是社区能良好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

居民的各种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则是实施生态社区的主观决定因素(图1)。

  附图

  图1生态社区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图

  注:

1——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非物质环境;3——居民活动。

  a——人类活动所导致物质环境的改变。

可能是建设性的,如绿洲、田园、林场等;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如破坏生态以及环境污染。

  A——良好物质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不良的环境会阻碍甚至破坏社区的发展。

  b——健全的制度和优秀的文化是人类本身特有的,它能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使社区居民的活动和身心得以良性发展。

  B——居民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制度等,从而形成了非物质环境;

  c——物质环境的变化,促使居民不断地重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制定与自然相适应的制度和产生与自然相适应的文化。

  C——不同制度的推行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物质环境,包括物质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工环境的建设。

  总之,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

它是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共同体[6]。

这一概念反映了社区的地域性和社群性的特征。

而生态社区作为生态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以生态功能为主旨,体现了社区中各种组成因素和社区本身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这里称之为共生性。

因此,生态社区具有地域性、社群性、共生性三大特征。

它是由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居民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开放式生态系统的整体:

第一,它是一个尊重自然环境,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的场所。

生态社区必须体现地域的特点,充分适应和利用周围的环境并与之相协调,使场地具有可持续性。

第二,它是一个合理的、有效利用资源的聚落。

它要求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它是一个为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的场所,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生活方式的尊重,同时也表示居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达到了良好的水平。

第四,社区中的各种组成要素构成一个开放的健康运转的生态系统,并与外部环境有能量、物质的交流和循环,而这种交流和循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

  二、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生态特征属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旧城区的环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要求,而原来阻隔城市之间的农村区域逐渐城市化,并将各城市联通成呈网络型的城市群,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日显突出,在社区的演变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悠久的老城市面临城市版图不断扩大所带来的郊区城市化的问题,同时一些新兴城市面临现代化与传统村镇在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2.居住的郊区化推动了大量的在原来郊区农用地上开发新的房地产楼盘,小则几十公顷,大则几百公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全新的社区;3.由于城市经济和生活的发展,很多城市传统的旧的街区或社区面临着更新和重建,而一些旧城区的工业地块也因为功能置换而出现新的社区建设。

因此,本文在研究城市生态社区的创建过程中,按照生态社区的特征(地域性、社群性和共生性)去划分,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边缘社区,是指城市边缘村落在城市化过程中变成的新的城市社区;2.新建社区,是指房地产成片开发新建起来的社区;3.旧城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形成时间较长的街道所构成的社区。

  这三种最常见的城市社区,从社群性、地域性和共生性三方面考虑,各有不同的特征(表1),在进行生态社区创建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建设的工作。

  表1城市生态社区的主要研究类型及其生态特征描述边缘社区新建社区旧城社区

  1)由原村民和外来人口1)绝大部分为市区外迁1)大都为长住居民,也有

  构成,其数量比通常与居民,主要目的是为了一些外来的白领人士;

  聚居人群该社区离城市中心的距改善居住环境;2)工作分就近和通勤交

  离成正比;2)以白领人士居多,通通两种;

  地2)一般就近工作;常须作通勤交通;3)居住的流动性较小;

  域3)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

3)居住的流动性中等。

4)有些是单位的宿舍区。

  性1)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1)物质环境较好,各项1)基础设施老化,缺乏现

  聚居环境不完善,社区环境较差;配套的设计完善;代生活的各种配套,缺乏

  2)居住安全性较差;2)居住安全性好;开放空间;

  3)居住区的建筑密度高。

3)维持运作的成本较高。

2)居住安全性较好;

  社3)居民的归属感较强。

  群1)原居民的联系多以家1)居民之间缺乏联系;

  性庭、族群为纽带,而流2)有很多的社区入住率长住居民的联系较密切,

  居民交流、动人口的联系以同乡为纽低,不利于社区的活动组互相认识和交流的机会

  联系带;织和交流;较多。

  2)各自之间联系较密3)与外部环境隔断,融合

  切。

性差。

  1)原居民通过村规、民1)社区的各种活动通常由1)有不少自发性社区的

  公众参与约及经济纽带参与社区开发商或管理公司组织,活动,活动促进了居民的

  公共管理的事项;缺少自发性的社区活动;融合,提高了居民当家作

  居民自治2)外来人口通常接受管2)虽然有些成立了业主主的意识;

  理,较少参与自治。

委员会,但通常工作效率2)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公

  低下,缺乏协调统一。

共参与程度较高。

  1)环境呈恶化的趋势;1)环境通常有专业的公

  环境保护2)原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司维护;

  和意识提高,外来人口的环保2)社区环保的宣传和良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强,环

  意识有待改进。

好的物质环境通常会提保工作开展良好。

  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大部分的居民都使用市全部使用市政提供的电居民都使用市政提供的

  政提供的电力、管道或力、管道煤气,太阳能电力、管道或分装煤气,

  能源利用分装煤气,太阳能的利的利用比例不断提高。

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仍

  用仍需大力推广。

须大力推广。

  1)原居民通过土地、物1)大部分属于中等收入1)分就近工作和通勤工

  业出租获取大量的收入,人士;作两种;

  经济收入外出工作的不多;2)在市区工作的占多数,2)收入情况分高收入和

  共工作机会2)外来人口多为就近工居民通常须作通勤交通,中等收入两种,低收入人

  生作,收入较少。

有时只在周末和假日才士通常能得到较大的帮

  性回到社区。

助和照顾。

  1)原居民通常参加医疗1)由于社区大都配套了多1)居民大部分参加了社会

  统筹保险,缺乏经常性种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居医疗保险,健康意识较强;

  医疗健康的体育锻炼;民能进行经常性的体育锻2)城市的运动场地和设

  2)外来人口的医疗保障炼;施为居民日常的体育运

  低,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2)医疗保险和服务较好。

动提供了方便。

  1)原住民的村规民约和

  习俗仍在一定程度和范1)引入了全新的文化概1)以原住民为纽带的社

  围发挥作用;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区文化建设和活动通常

  文化的建设2)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培育和形成社区的文化;会定期举行。

  和传统继承特色的文化和传统是文2)文化建设的任务通常是2)原住民参加社区文化

  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由发展商或管理公司去主建设较为主动。

  3)外来流动人口与原居导,居民在初期被动参与。

  民的融合性差。

  

  三、城市生态社区构建的内涵

  城市生态社区构建的目标是强化社区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基地的作用,加强社区的自我组织及自我调控能力,合理高效地利用物质能源与信息,提高生活质量的环境水准,充分适应社会再发展的需要,最终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生活最优环境的人类居住地[7]。

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三个特征:

社群性、地域性和共生性

  社群性和地域性是传统社区的主要特征。

对于生态社区,笔者加上了“共生性”作为生态社区与传统社区的主要区别。

这种共生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社区范围内各种要素的共生,二是社区本身与其外部环境的共生。

  社区范围内的各种要素,包括了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居民活动,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作用及相互联系,在生态社区中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健康发展。

在生态社区的构建中,必须将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充分认识到三者的联系,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第一,对场地的熟知,是生态社区构建的前提。

平常我们所说的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和气候的作用,用最少的消耗和对环境最小的影响去创造舒适的人工环境,实际上是生态社区构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物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否则会阻碍甚至破坏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物质环境的变化,促使人类不断地重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制定相适应的制度和产生相适应的文化。

社区的构建与自然相结合,是实现生态社区的基本前提。

第二,物质人工环境的建设,是构建生态社区的关键所在。

社区的物质人工环境的建设决定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景观。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共处,安全、舒适和高品质的生活,是生态社区追求的目标。

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取决于我们将建设什么样的物质人工环境。

社区的物质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场地、建筑、街道和基础设施等,适当技术的应用,能使人工环境的生态更加高效和环保。

生态社区的物质人工环境建设要求做到:

充分尊重场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因地制宜,适应气候;按生命的程式去设计和安排各种人工景观;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机动车的要求;社区的物质应少一点输入输出,多一点循环利用,强调其自给自足性;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能耗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社区的运作对区内和区外的环境影响减到最少。

第三,社区的非物质环境是构建生态社区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环境更多地依赖长时间的培育,而非短期的建设,运行良好的非物质环境对于一个生态健康的社区而言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其形成意味着生态社区的良性发展。

社区非物质环境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人类活动和思想的作用,而各构成要素则是这个有机系统的组成物,相互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非物质环境所涉及的项目比物质环境更广泛,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精神境界等有形或无形的内容。

第四,居民的活动和生态意识是生态社区能否实施的决定因素。

社区居民的活动导致物质自然环境的改变,为政治、法律制度及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也为科学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途径。

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是行为的规范、行动的指南,对环境的影响最终起决定性的作用。

  社区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既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又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共生共荣的一体关系。

首先,生态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健康运转的生态系统,它与其外部环境进行着能量、物质的交流和循环。

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

其次,社区范围内的生态健康是以不影响社区范围外的生态健康为前提的。

生态学认为,一个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不应以破坏和牺牲另外一个生命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

社区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复杂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的生态健康不能以牺牲其区外的环境、损害区外的生态健康为代价。

这体现了生态整体性的思想。

因此,在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中,整体性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三个层次:

自然—利用层次,社会—功能层次,文化—意识层次

  借鉴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O.Yanistky)对生态城市的描述[4],可以把生态社区的构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可以理解为自然一利用层次,该层次是社区居民活动的自发层次,是社区生态活动不断开拓和竞争平衡的过程,最终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8]。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时、空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人们对改善城市关系、增强系统整体功能的强烈愿望,这就是第二层次,即社会—功能层次。

第三层次,即文化—意识层次,旨在研究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觉的行为。

因此,生态社区的构建必须从第一层次发展到第二、第三层次上,将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进生态社区的构建中,变过去单纯的物质性的建筑物构建方式为社会、经济与自然融合的综合性构建方式。

  (三)包括三种作用主体:

个人,家庭(组织),地方政府

  个人在社区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家庭或组织的形式具体地反映和表现出来。

社区的社群性决定了当每个人要在社区中发挥作用时,首先应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其意见和建议才可能得到重视,才能在社区的范围内得以有效的实施。

而通过家庭或组织,则可以将具体的个人的建议和意愿,给予充分的表达和体现,并且以某利益团体的身份反映出来。

地方政府对社区的作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和自治的意识,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实施。

应该说,为了使三种主体充分协调地发挥其作用,提倡公众参与和居民自治是最有效的方式。

  (四)包括三种导向:

设计师,发展商(投资商),规划管理部门

  设计师在社区规划的方案及具体设计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师是以其专业的身份介入生态社区建设中的,设计师对场地是否了解,对居民的要求能否充分重视,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驾驭能力,都会对提出的生态社区建设方案产生直接和重要的作用。

发展商(投资商)是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其对社区发展的认识水平,对项目建设的回报和经济利益的重视,以及其在项目开发中的创新意识,将主导着社区物质形态和结构。

正因为如此,设计师应加强与发展商的沟通,以专业的知识为基础,使社区的设计既能充分考虑发展商的利益,又能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要求。

规划管理部门,主要是在政策的把握上对生态社区规划设计及实施起引导作用,使社区的建设能照顾和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为最终有机地形成一个提供居民优质生活、安全、便捷及和谐的社区而发挥主动积极的导向作用。

  (五)分为五个行动阶段

  第一是对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分析。

对场地的熟知是进行生态社区建设的前提,生态社区的建设,应该是自然生态、人工物质环境、历史、文化和精神建设的综合。

第二是生态技术的研究应用。

生态技术的应用,既能减少对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又能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至最低。

第三是社区规划设计。

在对场地充分了解基础上,应用各种成熟的生态技术,便可以规划出贯穿着可持续思想的生态化的社区。

第四是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

从材料的选择、运输和应用,到施工过程产生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生态社区的生态性能。

第五是社区有机组织结构的形成。

这个过程,主要强调居民的作用,要在已有的社区物质形态的基础上使社区形成为一个有机的健康生命体,使社区成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提供居民安全、便捷和优质生活的,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类聚居地。

  四、城市生态社区构建程式与措施

  对城市生态社区进行构建,不管是边缘社区、新建社区或旧城社区,首先要明确问题和目标,对社区的现状条件,包括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居民活动等内容,进行测评分析并进行预测,然后设计出不同的规划去满足未来的条件,将所作的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最后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深化至可操作层面,然后付诸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跟踪的监测和评估,不断给予调控。

具体构建程式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城市生态社区的构建程式

  生态社区构建在工程方法和技术上以生态学及其各分支的方法和技术为主导[9]。

其中重要的方法技术包括:

面向社区人的心理和人格建设的心理工程方法与技术,它以心理学为学科基础。

面向社区各类建筑和人工设施建设的建筑工程方法与技术,它以建筑学为基础。

面向社区的社会结构、功能等文化创新的社会文化工程方法与技术,它以社会学、文化学、艺术、语言、哲学等为学科基础。

  面向社区人口、生物的健康与安全的医学工程方法与技术,它以中医学、西医学、生物学为基础。

面向社区理化环境和生物的保护、利用、改造和重建的环境与生物工程方法与技术,它以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

面向社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系统工程方法与技术,它以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学、管理科学等为科学基础。

其中,计算机技术(包括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作为其信息获取、传播和管理的技术支持。

在社区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以上各类工程技术常常是结合在一起来运用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多学科方法与技术的整合系统工程。

具体来说,对于不同的城市社区类型,可以提出城市生态社区构建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见表2)。

  表2构建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社区的针对性措施建议与措施

  1)加强规划实施的力度,在规划中充分尊重和考虑原居民的传统和文化因素的延续;

  边缘社区2)重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3)充分发挥居民的公众参与作用,促进外来人口和原居民的融合;

  4)增加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居民更多的活动场所,增进居民在各个层次的交流。

  1)增加社区与外部环境的融合;

  新建社区2)与区外居民共用公共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内各种配套设施的利用率,降低社区的运作成本;

  3)增加附近就业的机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居民通勤的距离和时间;

  4)提高居民的公众参与意识,增加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社区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1)进行各种的技术改造,使社区的各种市政配套及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要求;

  旧城社区2)对局部地段进行改造,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升社区的活力;

  3)充分挖掘、保护和发扬社区的传统和文化特性,提高社区的品位,提供居民更优质的生活。

  

  (致谢:

感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许学强教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冯长春教授对本文写作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易.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J].建筑学报,1997,(4):

12-15.

  [2]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勇.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J].新建筑,1999,

(1):

12-14.

  [4]Yanitsky,O.N.,C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