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docx
《完整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
重大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艾滋病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
第一,获得性:
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
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
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2、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4、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尽管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艾滋病应该针对症状,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治疗,如得了肺炎,就要及时把肺炎治好;得了感冒,要抓紧把感冒治好。
而且,目前已经有了抗病毒治疗方法,尽管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但可以有效抑制它的繁殖,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
5、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6周出现。
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50%-75%。
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2)无症状感染期:
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
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艾滋病期:
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
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立即死亡吗?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
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
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7、怎样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
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一是只有一个相互忠诚、没有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二是每次性生活都正确使用安全套.
8、性病可以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吗?
是的.因为许多种性病会造成生殖部位炎症或溃疡,使皮肤或黏膜破损.如果这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对方精液中或阴道分泌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
所以,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如果担心自己感染性病,去医院进行检查是最可靠的办法。
得了性病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千万不可自己乱用药,或者到街头游医那里治疗,这都可能延误病情,后患无穷。
还有些人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彻底治疗,而是在症状一消失就自行停止治疗,这样往往不会彻底治愈,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9、正确认识安全套
安全套既能避孕,又能预防性病、艾滋病。
但是,只有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才安全。
使用安全套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清生产厂家、有效期。
安全套的包装盒上会标明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以及使用期限。
没有标明这些的安全套可能是不合格的.
(2)过期的安全套不能使用,颜色变黄了或橡胶发硬了的也不能使用。
10、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套?
(1)注意安全套的有效期、生产厂家、合格证;
(2)准备两个以上的安全套,如果性生活时安全套破裂,能够立即更换新的;
(3)小心地撕开包装袋,注意不要划破安全套;
(4)用一只手将安全套顶端的小球捏扁,另一只手将安全套向阴茎根部逐渐展开;
(5)在阴茎勃起、没有接触对方性器官前就套上安全套,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体液接触;
(6)射精后在阴茎未软时,立即取下安全套。
一手捏住安全套口部,小心撤出,将安全套口打结,避免精液溢出,并防止阴道液沾到手上;
(7)一个安全套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用过的安全套要妥善处理,如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桶。
11、吸毒者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
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
此外,毒品使吸毒者的体质下降,增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的可能性。
12、什么是毒品?
毒品通常指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苯丙胺类毒品(如冰水毒、摇头丸等)。
毒品的种类繁多,初步统计,受各种国际公约、条约管制的达400多种.鸦片类毒品有鸦片(大烟)、吗啡及海洛因(白粉),它们都具有毒性,易成瘾。
毒品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长期吸食或注射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易怒、呕吐、颤抖等症状,易使人产生幻觉,使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并可导致精神失常,使用过量会造成中毒死亡.
13、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输血创造了很多起死回生的奇迹。
但是,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
我国现在已经有法律规定,所有医疗用血液都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保证安全用血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对安全用血也要起监督作用: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不要为了所谓的”增加抵抗力”而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14、为什么提倡义务献血?
血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很多病人都需要血液或血液制品拯救生命。
怎样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呢?
这就需要大家到正规血站参加义务献血.正规血站会对所有的献血者进行体检,不合格者被淘汰。
只有这样,血液才干净,用血的人才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偿献血者献一次血,不仅向用血者捐献了一颗爱心,而且为我国控制艾滋病蔓延做出了一份贡献。
15、艾滋病病毒会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吗?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分娩过程中和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传播的可能性为25-40%,一般为30%左右.
16、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服用阻断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
生孩子时,可采用剖腹产。
孩子出生后,要人工喂养.
17、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18、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到哪里去检测?
一般来说,可到具有初筛资格的县以上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做HIV抗体检测,确诊须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
19、什么时间去做检测?
应在高危行为后的0、6、12周、半年时检测HIV抗体,半年以后仍未检测到HIV抗体,则认为未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叫”窗口期",虽然HIV抗体在感染2周后就可以出现,但这时身体里还没有产生足够量的抗体,可能无法检测出是否已经受感染。
有了高危行为就去检测可判断是否有既往感染。
"窗口期"尽管可能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这段时间过性生活,要使用安全套.
20、检测结果能保密吗?
检测机构和医生必须为你保密.如果泄密,你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
21、怎样对待身边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
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
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如果别人对他们感到恐惧,我们可以带头到他们的家里去,跟他们握手,帮助他们收庄稼,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惧感。
22、怎样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既要承受亲人患艾滋病的巨大痛苦,又要承担对病人的照顾和料理,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要像对待其他一切不幸的家庭一样,给予充分的同情、关心和帮助。
这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安全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3、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
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生活和情绪可能会受到很大干扰。
但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等于是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有很长的潜伏期,感染者潜伏期内跟健康人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要延缓发病时间.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保持免疫力不下降太快,艾滋病病毒数量不增加太快:
(1)接受事实,不自暴自弃,保持心理的平衡和乐观的情绪;
(2)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
(3)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4)如果你的身体状况良好,完全可以继续工作.有工作、能劳动,既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可保持经济的来源;
(5)坚决改变高危行为;
(6)保证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
(7)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过有规律的生活.这样将会大大延缓艾滋病的发作,延长寿命。
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战胜艾滋病病毒的。
2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怎样与人相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除了要善待自己,还应善待他人,只有不歧视自己,才不会被别人歧视:
(1)要将病情如实告诉自己的性伴侣。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照样还有性的需要,也可以过性生活。
但是,应该将自己的感染情况告诉对方,并一定要坚持安全性生活的原则,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样就不会把病毒传染给对方;
(2)除了告诉性伴侣和医生,可以不向其他任何人透露病情,只要你不与他们发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就行了;
(3)法律规定,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犯罪行为,因此,决不能将艾滋病病毒故意传染给他人;(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剃刀、牙刷等物品;
(5)不捐献血液、人体器官和精子。
这样的行为能够使你赢得周围群众的尊重,从而有利于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义务与责任是什么?
其义务和责任是: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听从医务人员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管理;
(2)艾滋病患者应暂缓结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
(3)明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而故意感染他人者,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得捐献血液、精液、器官、组织和细胞。
2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应该怎么办?
家里如果有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不用害怕,因为日常生活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
国内外很多成功的事例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的其他成员完全可以与感染者亲密地相处而不受感染。
作为感染者家属,需要做到:
(1)夫妻性生活时应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2)分开使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容易弄破皮肤或黏膜的物品;
(3)配偶及性伴侣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测,接受医生指导.感染者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得到家人不同的关怀和支持:
在潜伏期内,主要是精神上的关怀,是真诚地接纳而不是抛弃.同时在劳动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不要使之太劳累。
要尽可能地保证感染者的营养。
家里要常备一些普通药品,如创可贴、纱布、消炎药等,注意避免发生机会性感染,有了感染及时到医院诊治。
在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像其他疾病患者一样,需要照料。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很弱,因此,照料时要特别注意不把自己身上的病菌带给他。
家里要搞好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要向医生或护士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按照医生的指导照顾好患者,并积极寻求有针对性地治疗。
27、目前政府对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优惠政策,治疗应注意些什么?
根据四免一关怀政策,政府对确诊的艾滋病人中生活贫困、无固定职业、无生活保障、低收入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抗病毒治疗须有严格的适应症,并到指定医院接受检测,达到抗病毒治疗标准则可实施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毒副反应重,漏服易形成耐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旦服用需终身服用.
28、”红丝带"象征什么?
"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心和帮助,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9、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与阻断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0年艾滋病死亡人数约300万,其中50万为15岁以下的儿童。
下一个10年,将有500万至1000万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
自从艾滋病流行以来,已有600万孕妇和超过500万的15岁以下儿童感染了HIV,其中有400万人已经死于艾滋病,90%以上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全世界每天将有1600名婴儿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母婴传播是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新生儿艾滋病病毒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在无任何干预情况下,HIV经母婴传播的自然发生率,在发展中国家为25%~40%,在发达国家为15%~25%。
尽管非洲只占全球人口的10%,但该地区的感染儿童数却占全球的近90%。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洲孕妇HIV感染率高(为40%)及高人口出生率,也未采取有效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造成的。
HIV母婴传播可通过胎盘、分娩和母乳喂养三条途径,其中分娩时感染约占70%.主要的干预措施包括抗病毒药物的应用、选择性剖腹产和人工喂养。
进行综合干预后,母婴传播率可降到8%~10%,甚至可控制在2%以内.
目前我国的HIV母婴传播资料极不详尽。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至2001年底我国累计报告母婴传播HIV感染者共55例。
在我国儿童感染HIV方面存在广泛的漏报现象,中国儿童正处于严重的HIV/AIDS的威胁之中。
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种型别?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病毒性肝炎型别众多,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至少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五种型别。
近年来还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肝炎病毒(TTV)等新型肝炎病毒。
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因食用或饮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而感染;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常经血液制品、静脉注射、分娩和性接触等方式感染.
3、转氨酶升高一定是病毒性肝炎吗?
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转氨酶升高只是肝脏损害的一种表现。
因为转氨酶不仅存在于肝组织中,其它组织和器官中,如心肌和骨骼肌等也存在丰富的转氨酶。
当这些组织和器官发生病变时,亦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此外,酗酒、熬夜、药物、寄生虫引起的肝脏损害,甚至剧烈运动后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
因此诊断病毒性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血液中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进行综合诊断。
4、旅行中如何预防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例如进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末经煮孰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食物,或饮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饮品。
旅行途中需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餐前便后勤洗手,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或含冰饮料,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或未经煮熟的蔬菜和已切开的水果。
另外,旅行启程前4星期可接种甲肝减毒疫苗,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5、如何看懂乙肝化验单?
实验室检查为确诊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依据,了解肝细胞是否受到损坏及其严重程度.常用的检查指标有:
1)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2)“乙肝两对半”,即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5种抗原、抗体的简称。
它们分别是: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为一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为一对;另一个“半”是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3)血清转氨酶,用于诊断肝病的有两种,即: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6、“两对半”阳性就是得了乙肝吗?
HBsAg阳性表示人体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状态;抗—HBs阳性表示人体曾受乙肝病毒感染,目前病毒已被清除,或曾注射过乙肝疫苗,产生免疫力;HBeAg阳性表示人体血液中存在大量的乙肝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抗-HBe阳性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意味着乙肝病毒大部分已被清除或抑制,是传染性降低的表现;抗—HBc是反映人体肝细胞受到乙肝病毒侵害的一种指标,代表人体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两对半”指标综合反映了人体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其中HBsAg阳性伴有肝功能异常.HBsAg、HBeAg和抗—HBc均阳性者(俗称“大三阳”),或者HBsAg、抗-HBe和抗-HBc均阳性者(俗称“小三阳”)可判断为乙肝病例。
7、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对HBsAg携带者的医学处理原则有哪几条?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HBsAg携带者分为三类:
1、患过乙肝而本人全然不知,仅表现为病后的HBsAg携带状态。
2、健康携带者,多次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无任何症状体征,甚至肝活检也未见病理损害。
3、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目前对HBsAg携带者的医学处理原则主要有三条:
1、保护肝脏:
绝对戒酒,避免过劳,保持心情舒畅,合理营养,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必要时可服用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肝脏营养,忌盲目用药。
2、抗乙肝病毒治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3、家庭个人卫生处理:
家庭其他成员可注射乙肝疫苗预防感染。
HBsAg携带者的生活用具、衣物等可用0.2%的84消毒液浸洗(20分钟),餐具采用蒸煮30分钟的办法消毒。
8、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病毒性肝炎关键是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甲肝和戊肝的预防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做好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加强服务行业、幼托机构及学校的卫生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潜在的传播来源.乙肝、丙肝和丁肝(包括庚肝和输血传播肝炎)的预防均应严格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家庭内经密切接触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来有效预防甲肝和乙肝.
9、为什么不要歧视乙肝病人?
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肝功能正常都不用治疗,因此有2/3的乙肝感染者只是携带病毒,和正常人一样不用服药。
现代社会的乙肝歧视现象,给乙肝病毒感染者带来很大压力,使一些根本不用治疗的病毒携带者盲目用药治疗。
这些盲目治疗使一些骗人的医疗广告有机可乘,它们打出“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乙肝、艾滋病、癌症三大顽症”等幌子,有些“专家"也热情跟捧,极力推广“转阴”药物。
这不但使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白白花了许多钱,有的还越治越坏,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
因此消除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减少乱吃那些伤人而无用的药物,减少医保和公费医疗的费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0、怎样接种乙肝疫苗?
哪些人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按0、1、6月程序全程接种三针,即首针接种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新生儿接乙肝疫苗,第一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第二针接种时间是在新生儿满1个月时,第三针是在新生儿满6个月时接种。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全程接种三针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需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μg或10μg.成人接种推荐10或20μg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部位通常为上臂外测三角肌附着处下缘肌内注射。
除新生儿第一针臀部肌内接种外,其余为右上臂三角肌。
目前乙肝疫苗的重点接种对象为:
(1)新生儿:
应当普遍接种,因母婴传播在我国是HBV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我国在1992年已经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
(2)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在乙肝疫苗供应充沛的情况下,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应列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
(3)医务人员:
医院中乙肝感染最危险部门是透析病房、化验室、急诊室、口腔科和肿瘤病房等,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接触血液,因此,对这种接触血液机会较多部门的乙肝病毒易感者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4)青少年:
青少年也可作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可以防治HBV的感染,又可以直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5)其它高危人群中HBV易感者.
11、在什么情况下应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分离出来的,其血浆中含有滴度较高的抗-HBs,经过浓缩工艺而制成的,含有200国际单位以上的称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这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有较好的免疫作用。
由于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用人血作为原料,来源困难,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
(1)阻断母婴传播,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次免疫球蛋白200U,并在出生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具有良好作用;
(2)如医生、护士等在给乙肝病人治疗、护理或采血时,不小心手指被染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刺入、吸入、溅入伤口、粘膜等,应立即给受感染人员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1个月后再重复注射1支,可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12、如何预防丙型肝炎
(1)严格筛选献血员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
通过检测血清抗HC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严格筛选献血员.应发展HCV抗原的检测方法,提高对窗口期感染者的检出率。
(2)预防经皮和黏膜途径传播
推行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
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
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
(3)预防性途径传播
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HCV感染者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对青少年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4)预防母婴传播
对HCV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5)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
13、家人感染病毒性肝炎该怎么办?
1)及时就医、隔离治疗;
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消毒和病家访视工作;
4)健康家庭成员接种肝炎疫苗,防止继发感染;
5)慢性肝炎病人应积极保肝和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不盲目相信“转阴药”;
6)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14、戊型肝炎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