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0943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docx

广西玉林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广西玉林议论文阅读9篇(2003—2018)

孟子:

我们的文化宝藏

鹿义霞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

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

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

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著而坚定,焦灼而真诚。

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缕缕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

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

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

听:

“诸侯之宝三:

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

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著,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每当读到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

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

“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

浩然正气。

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

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

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

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

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15.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含标点限60个字内)(5分)

16.孟子作为我们的文化宝藏是一个丰富的多面体,你最喜欢文中所介绍的哪一个孟子?

为什么?

(含标点限120个字内)(5分)

17.文中说:

“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

浩然正气,”请你引用在课本中学习过

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相关语句作为这句话的论据并作简要的分析论证,(含标点限120个字内)(4分)

 

【参考答案】

15.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16.示例一:

我喜欢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

因为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

示例地二:

我喜欢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

孟子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的民众拥有高贵的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7.示例:

孟子崇尚正气,他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是浩然正气的重要表现,孟子心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这是孟子的义之所在,为此,他奔走天下,游走列国。

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2018广西玉林)

我不苟同

(1)在对待事物时,人的思维总是有惰性的,总喜欢向别人思考成熟的方向靠拢,这种惰性会使人的思维定势定向,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苟同他人的观点,应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A)去探索,就有可能找到新颖的观点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①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

(2)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李远哲,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运用了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几何题,老师给了他零分,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说:

“下节课你到讲台上解题,做对了,我给你改分。

”第二天,李远哲走上讲台,边写边讲,说出

了他的全部解法,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了他满分,由此可见,要想有一番成就

就不能苟同于他人的思想,就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3)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一分为二的,②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

就像人们看待马谡,总是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这是正确的。

但难道他自愿守街亭是逞匹夫之勇吗?

他对形势高瞻远瞩(B)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

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既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英勇!

战败后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回蜀营。

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国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这又是何等壮烈啊!

③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而是为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

由此可见,他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我们不应苟同于他人,而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4)是否具有“不苟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C)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D)。

(5)亚里士多德说得好: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综上所述,④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更不能迷信前人。

我们应在思考问题时迸射出逆向思维的火花,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纪。

9.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改为:

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B.②句改为:

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我们的思维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

C.③句改为:

所以我认为马谡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也给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

D.④句改为:

我们不应该迷信前人,也不应该苛求前人。

11.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苟同别人,坚持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B.作者在第(3)段中根据自己的名著阅读积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和评价马谡,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思考作为文章的论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C.文章中“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清,标题与下文不相统一,“我不苟同”应改为“我们不应苟同”才符合文意。

D.第

(2)和第(3)段的最后一句都应改为独立另成一段,使结论与材料及论证分开,起到更能突出和强调结论的作用。

 

【参考答案】

9.A(应用顿号)

10.D(D中的句子不应修改,因为强调的是“我们不应该迷信前人”,应该放在后面。

11.C(这里的“我”有“我们”的意思。

(2018广西玉林)

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

〔美〕乔·昆南陈丹丹译

阅读的人生是一场没有地图的冒险,旅途中遇见的知音有时出乎你的意料,其中也许包括你的孩子。

我的两个孩子打小都热爱阅读,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所以我们可以交换彼此关于阅读的趣闻逸事。

比如,我们对高中的课程安排都有着很强的厌恶。

我15岁的儿子把《双城记》带回家以后,就一直咬牙切齿。

这是他的暑假阅读作业。

据他所说,对狄更斯的阅读强行军枯萎了6月、毁灭了7月、摧残了8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嘿,我说,二者必居其一,干脆点好吗?

”他在暑期报告里这么写。

于是,9月报到那一天,当他的老师告诉开会的家长们,我们才华横溢、热情满满的孩子们是多么热爱狄更斯,我就知道她是在骗人。

我不管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孩子恨死《双城记》了。

几十年来,好心的教育学家一直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

也许这些书是我们文明的基石,但它们显然一点都不好玩。

美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超过4本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14岁时被迫痛苦阅读《呼啸山庄》留下的情感创伤。

我就一直没能从阅读《还乡》的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

不仅因为托马斯·哈代阴郁的视野、令人窒息的文笔让我觉得阴冷、窒息,还因为那是我头一回见识老师无限残忍的力量。

如果我的老师还有一丁点儿人性的话,就应该让念高中的我们读《麦克白》或者《高卢战记》,起码它们会多维持一会儿男孩子的兴趣。

但是,强迫我们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此书的作者又是个从不允许一丝阳光洒进作品的19世纪作家,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

离当年我被逼着向哈代投降已过去了45年,但“臭名昭著”的暑假阅读清单仍然存在,真是奇怪。

我不是说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读书就一定是坏事:

补充文化就像补充维生素,强迫要比放任来得效果好。

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个社会已经抛弃了其他高尚的文化准则,但为什么学生仍然允许成年人毁掉他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些毫无意义的花言巧语,或者《炼金术士》这种麻痹心灵的媚俗小说?

但是,这个体系似乎还运转得不错。

前阵子,我在我认识的高中生里开展了一次不太正式的调查,让他们评价过去几个假期里读过的书。

调查的结果令我感到震惊。

和我交谈的孩子们过去几个假期读的书还是可以算作“好”书一类。

不过他们没有因为这些书而激动得冒泡,他们用“嗯,还挺好玩的”来形容《贝奥武夫》。

但是,没有人提到过《还乡》这本仍然出现在众多阅读清单上的书。

学生没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承认喜欢老师让他们读的书。

不过他们说,如果能让他们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

后来,就连我儿子——在大学读古典文学——似乎也意识到,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

“我很讨厌《双城记》,但读到最后我改变了看法,”几年之后他告诉我,“我不喜欢里面的人物,历史背景也是胡扯。

但看到西德尼·卡顿被推向断头台,我赞叹这个结局不错!

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真心喜欢这本书了。

“你还重读了《双城记》?

”我大吃一惊,“你不是一直在抱怨这本书有多么可恨吗?

“不错,”他回答道,“是没有《远大前程》好,但是最后25页很惊艳啊。

儿子的坦白令我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对暑期阅读的一切看法了。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5.请解释文章标题的含义。

(含标点限60个字内)(4分)

16.根据文意,你认为作者会如何“重新评估”自己对暑期阅读的看法?

请写出3点。

(每点含标点限40个字内)(6分)

17.文中表达了不同人关于暑期阅读的不同看法,你最赞同其中哪一个观点?

为什么?

(含标点限80个字内)(4分)

 

【参考答案】

15.(4分)阅读的经历如同不带地图的旅行,没有固定的线路和方向,人们对阅读的感受和看法随着阅历的进程会出现出人意料的变化。

(意思对即可。

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

16.(6分)对高中的课程安排很强的厌恶感应该改变;老师说孩子们热爱狄更斯,不一定是骗人;孩子恨死《双城记》的感觉不一定是真的;好心的教育学家安排暑期阅读不是破坏孩子们的暑假,暑期阅读对孩子是一种宝贵的经验;老师强迫学生读后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不是残忍,而是好事。

(必须是文中我原来的而不是他人的看法。

原看法1分,新看法1分。

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

17.(4分)说出最赞同的观点(如:

好心的教育学家强迫孩子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是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学生阅读没有一丝阳光的作家的作品,这种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读第二遍的时候就真心喜欢这本书了)1分;说明理由3分

(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

(2017广西玉林)

阅读的人生是一场冒险

【美】乔•昆南陈丹丹译

阅读的人生是一场没有地图的冒险,旅途中遇见的知音有时出乎你的意料,其中也许包括你的孩子。

我的两个孩子打小都热爱阅读。

如今他们已经长大,所以我们可以交换彼此关于阅读的趣闻逸事。

比如,我们对高中的课程安排都有着很强的厌恶。

我15岁的儿子把《双城记》带回家以后,就一直咬牙切齿。

这是他的暑假阅读作业。

据他所说,对狄更斯的阅读强行军枯萎了6月、毁灭了7月、摧残了8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嘿,我说,二者必居其一,干脆点好吗?

”他在暑期报告里这么写。

于是,9月报到那一天,当他的老师告诉开会的家长们,我们才华横溢、热情满满的孩子们是多么热爱狄更斯,我就知道她是在骗人。

我不管其他学生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的孩子恨死《双城记》了。

几十年来,好心的教育学家一直在破坏孩子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红色英勇勋章》这类小说。

也许这些书是我们文明的基石,但它们显然一点都不好玩。

美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超过4本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14岁时被迫痛苦阅读《呼啸山庄》留下的情感创伤。

我就一直没能从阅读《还乡》的痛苦经历中恢复过来。

不仅因为托马斯·哈代阴郁的视野、令人窒息的文笔让我觉得阴冷、窒息,还因为那是我头一回见识老师无限残忍的力量。

如果我的老师还有一丁点儿人性的话,就应该让念高中的我们读《麦克白》,或者《高卢战记》,起码它们会多维持一会儿男孩子的兴趣。

但是,强迫我们写一篇完整的读书报告,此书的作者又是个从不允许一丝阳光洒进作品的19世纪作家,这种强硬的手段对学生太残忍了。

离当年我被逼着向哈代投降已过去了45年,但“臭名昭著”的暑假阅读清单仍然存在,真是奇怪。

我不是说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读书就一定是坏事:

补充文化就像补充维生素,强迫要比放任来得效果好。

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个社会已经抛弃了其他高尚的文化准则,但为什么仍然允许成年人毁掉他们的暑假,强迫他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些毫无意义的花言巧语,或者《炼金术士》这种麻痹心灵的媚俗小说?

但是,这个体系似乎还运转得不错。

前阵子,我在我认识的高中生里开展了一次不太正式的调查,让他们评价过去几个假期里读过的书。

调查的结果令我感到震惊。

和我交谈的孩子们过去几个假期读的书还是可以算作“好”书一类。

不过他们没有因为这些书而激动得冒泡,他们用“嗯,还挺好玩的”来形容《贝奥武夫》。

但是,没有人提到过《还乡》这本仍然出现在众多阅读清单上的书。

学生没什么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承认喜欢老师让他们读的书。

不过他们说,如果能让他们安静地阅读,而不是像验尸一般分析解读,那就好了。

后来就连我儿子——在大学读古典文学——似乎也意识到,暑期阅读总的来说是种宝贵的经验。

“我很讨厌《双城记》,但读到最后我改变了看法,”几年之后他告诉我,“我不喜欢里面的人物,历史背景也是胡扯。

但看到西德尼·卡顿被推向断头台,我赞叹这个结局不错!

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真心喜欢这本书了。

“你还重读了《双城记》

”我大吃一惊,“你不是一直在抱怨这本书有多么可恨吗?

“不错,”他回答道,“是没有《远大前程》好,但是最

后25页很惊艳啊。

儿子的坦白令我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对暑期阅读的一切看法了。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5.请解释文章标题的含义。

(含标点限60个字内)(4分)

16.根据文意,你认为作者会如何“重新评估自己对暑期阅读的看法?

请写出3点。

(每点含标点限40个字内)(6分)

17.文中表达了不同人关于暑期阅读的不同看法,你最赞同其中哪一个观点?

为什么?

(含标点艰80个字内)(4分)

(2016广西玉林)

论言谈

【英】培根

有些人的讲话,只图博得机敏的虚名,却并不关心对真理的讨论。

仿佛语言形式比思想实质还有价值。

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某种陈词滥调,而其意态却盛气凌人。

这种人一经识破,就难免成为笑柄。

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

同时又是那种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

这种人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

单调无聊的谈话会令人生厌,因此,善于言谈者心善幽默。

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对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

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别人的令人同情的苦恼,等等,决不应用作话题加以取笑。

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刻薄,便不足以显示自己聪明,其实这种习性应该加以根绝。

谈话中善于提问,必能多有受益。

而所提问题,如果又恰是被问者的特长,那就比直接恭维他还有利。

这不仅能使听者获得教益,也能使被请教者感到愉快。

但提问应当掌握好分寸,以免使询问变成盘问,使被问者难堪。

作为客厅中的主人,应当使在座的每个人都分享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免有人产生被冷落之感。

遇到有人独占谈局,主人就应当设法将话题转移。

还要记住,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

因为如果你对于你有所了解的话题不动声色,那么下次遇到你所不懂得的话题,你保持沉默,人们也不会以为你无知。

关于自己个人的话题应尽量少讲,至少不要讲得不得当。

我有个朋友,他总用这样的话讽刺一个自吹自擂的人,说:

“此公真聪明,因为他居然对自己无所不知。

”人只有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宣扬自己,才可以不招致反感。

这就是以赞扬他人优点的形式来衬托自己的优点。

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好像一片原野,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

而不要成为一条单行道,只能容纳自己一个人。

谈话时切不可出口伤人。

我有两位贵族朋友,其中一位豪爽好客,就是喜欢骂人。

于是另一位便经常这样许多询问那些参加过他家宴会的人,“请说实话,这次席上难道没有人挨骂吗?

”等客人谈完,这位贵族就微笑着说:

“我早猜到他那嘴,能使一切好菜改变味道。

”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当了解:

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

不善答问者是笨拙的,但没有原则的诡辩却是轻浮的。

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

能掌握此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

(选自《培根随笔》有删改)

1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

18.作者认为与人交谈应注意避免哪些错误?

请写出5点。

(每点含标点限5-20字以内)范围内(5分)

19.请你写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作出文中划线句子表达的观点的论据。

(含标点10个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7.(3分)与人交谈要讲究艺术。

(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

18.(5分)

(1)说的是陈词滥调,意态却盛气凌人,

(2)拿宗教、政治、伟人及别人的苦恼加以取笑。

(说话刻薄)(3)询问交成盘问,使被问者难堪。

(4)自吹自擂(5)出口伤人(6)讲话太绕弯子(7)讲话太直接(8)独占谈局(9)无原则的诡辩(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序不论,含标点超出规定字数评0分。

19.(3分)示例1:

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在一个朋友饭局中拿毛泽东及其政治开玩笑(2分),视频流出后引发广泛争议而被停职(1分)。

示例2:

新加坡一名16岁少年因在网上发布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去世的虚假消息(2分)而被捕并被判入狱1年。

(1分),示例3:

法国《查理周刊》因刊载讽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2分)2015年1月遭极难分子袭击,12名包括主编在内的工作人员遇难(1分)示例4:

掌别人的残疾来取笑(2分),会招来众怒和抨击(1分)。

(说出完整的事件2分,说出后果1分)

(2015广西玉林)

奢华与教养

梁文道

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

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是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

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

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定位它为“低调的奢华”。

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味,再将品味等同于奢华。

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味”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印象之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味,他们是这么说的:

“某某的家居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味”,“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二十年”。

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做品味,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味。

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十来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

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能再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

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心机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拂尘抹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用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

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十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经过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的爱惜物用。

这叫做绅士。

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苟花钱,朝秦暮楚。

他的品味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它的人格性情或许却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

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

“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字眼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味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味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

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