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支作业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0837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支作业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采支作业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采支作业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采支作业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采支作业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支作业课件.docx

《采支作业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支作业课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支作业课件.docx

采支作业课件

第一节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煤矿生产技术

(一)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二)煤层的埋藏特征

1)煤的形成与煤系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

在地质历史中的成煤时期,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沼泽底部,在厌氧细菌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变成泥炭,伴随地壳的下沉,泥炭层被上覆沉上覆沉积物越来越厚,导致地温逐渐升高,地压逐渐增大,使原来疏松多水的泥炭受到压紧、脱水、胶结、聚合等一系列变化,从而转变为密度较大、较为整里的褐煤。

褐煤在地下深处受到高温和高压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变随着泥炭的堆积形成泥炭层。

积物覆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烟煤、无烟煤。

在煤形成的一定时期内,其顶部底部或煤层中往往会形成其他的一些沉积岩层,这些含有煤层或煤线的沉积岩层叫煤系。

煤系又称含煤地层。

2)煤层厚度

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煤层厚度。

根据煤层厚度结构不同,煤层厚度分为总厚度、有益厚度和可采厚度。

总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间各分煤层厚度和各夹层厚度的总和;煤有益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间各分煤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是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厚度或煤分层厚度之和。

煤层厚度是影响采煤方法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煤层厚度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将煤层分为极薄煤层(厚度为0.3-0.5m)、薄煤层(厚度为0.5~1.3m)、中厚(厚度为1.3~3.5m)、厚煤层(厚度为3.5~8m)

在煤矿生产中,地下开采时,习惯上将厚度大于8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3)煤(岩)层产状

煤(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称为煤(岩)层产状。

倾斜煤层的产状可以用煤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煤层的产状要素,如图2-1所示。

(1)走向。

倾斜煤(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如图2-1中AA'。

走向线是煤层面上的一条水平线,其两端延伸方向为煤层的走向。

走向表示煤层在水平面上的延展方向。

(2)倾向。

在煤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层面倾斜向下引出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如图2-1中OC。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煤层倾斜一侧的方向为煤层的倾向。

(3)倾角。

倾角是指煤(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最大锐角,如图2-1中的a。

煤层倾角对采煤方法的选择影响极大,一般来讲,倾角越小,开采越容易;倾角越大,开采越困难。

4)煤层顶板与底板

煤多以层状的形态赋存于地下,并与上下岩层有明显的分界面。

位于上、下两个界面之间的煤及其间所夹的酐石层称为煤层;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煤层的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称为煤层的底板。

根据顶板在煤层开采中垮落的难易程度及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将顶板由煤层依次向上划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伪顶是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薄层岩层,厚度一般在0.5m以下,岩性多为炭质页岩。

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常随着采煤工作面移架或回柱工序的完成而自行均落的岩层。

厚度一般可达几米,岩性多为较易垮落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

基本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一般长时间内不易自行垮落,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当达到一定悬露面积之后才垮落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组成。

根据煤层底板的性质、煤层底板与煤层的关系,煤层底板由

煤层向下分为伪底、直接底、基本底。

伪底是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而软弱的岩层,岩性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多为0.2-0.3m

直接底是位于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硬度较低的岩层,一般无明显的层理。

直接底的厚度一般不大,通常为泥岩、页若或黏土岩。

若直接底为黏土岩,遇水后会发生膨胀,造成巷道底部隆起,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基本底是位于直接底之下的比较坚硬的岩层,常为粉砂岩、砂岩和石灰岩等。

2.地质构造

由地壳运动造成的岩层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称为地质构造。

可分为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1)单斜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壳表层中的岩层绝大部分是倾斜的,极少数是水平的或接近水平的。

在一定范围内,煤层或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且倾角变化不大的煤(岩)层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称为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形态的一部分,或是曲的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2)褶皱构造

岩层受地壳构造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呈现一系列波状弯曲,但仍保持了若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叫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中岩层的任何一个弯曲叫褶曲。

褶曲是组成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

褶曲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在形态上一般是一个中间向上凸起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两侧倾斜。

向斜在形态上一般是一个中间向下凹陷的弯曲,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

背斜或向斜凸凹部分的顶部称为褶曲的轴部,两侧称为褶曲的翼部。

背斜和向斜在位置上往往是彼此相连的。

3)断裂构造岩层受力后遭到破坏,形成断裂,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叫断裂构造。

根据岩层断裂后两侧岩块有无显著位移,可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

若干有规则组合的裂隙将岩石分割成一定几何形状的岩块,这种裂隙的总体称为节理

断层是断裂面两侧的岩层产生明显位移的构造变动。

断层部位岩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是一种常见的重要地质构造现象。

断层在地壳中分布广,形态和类型多,规模与分布因地而异。

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探与煤矿生产中査明断层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对于寻找断失的煤层、合理安排巷道布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矿井开拓矿井开拓方式实质上是根据煤田的实际地质情况设计出来的井巷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井硐形式,将矿井开拓方式分为平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

1.平硐开拓

处在山岭和丘陵地区的矿区,广泛采用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作为井硐来开拓矿井,这种开拓方式称为平硐开拓。

采用平硐开拓时,一般以一条主平硐开拓井田,担负运煤、出研、运料、通风、排水、敷设管缆及行人等任务;而在井田上部回风水平开回风平硐。

当地形条件允许和生产建设需要,且又不增加过多的工程量时,可以在主平、回风平硐之外,另据排水、排矸等专用平硐

采用平硐开拓时,平硐硐口的地势要平缓,有足够的面积布置工业场地,且硐口位置不受洪水、滑坡、雪崩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硐口到主要交通干线要便于铺设铁路或尽可能利用其他机械化运输设备。

另外,平硐开拓的上山部分应有足够的可采储量。

2.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是我国矿井广泛采用的一种开拓方式,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按斜井与井田内划分方式的配合不同,可分为集中斜井(有的地方也称阶段斜井)和片盘斜井采用斜井开拓时,一般以一对斜井进行开拓。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大小不同,井筒装备也不一样。

对生产能力小的小型斜井,可以只装备一个井筒,采用单钩串车提升;对中小型斜井,可以装备两个井筒,主井用双钩串车提升,副井用单钩串车提升;对中型斜井,主井有条件时可采用带式输送机,副井则采用串车提升;大型斜井的主井宜装备带式输送机,在其一侧应设检修用的轨道,副井可采用双钩串车提升;对生产能力很大的特大型斜井,主井应采用强力带式输送机或钢丝绳带式输送机,为减少通风阻力和解决辅助提升的不足,可以多打一两个斜井,装备两个副井。

按照井田再划分方式及阶段内的布置不同,斜井开拓可以有单水平分带式、单水平分区式、多水平分区式、多水平连续式等多种开拓方式。

对于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井简不需特殊法施工的缓倾斜和倾斜煤层,一般可采用斜井开拓。

3.立井开拓立井开拓除井筒形式与斜井开拓不同外,其他基本都与斜井开拓相同,既可以在井田内划分为阶段或盘区,又可以划分为多水平或单水平,还可以在阶段内采用分区、分段或分带布置。

采用立井开拓时,一般以一对立井(主井及副井)进行开拓,装备两个井筒。

井筒断面根据提升容器尺寸、井筒内装备及通风要求确定。

4.综合开拓一般情况下,矿井开拓的主副井都是同一种井筒形式。

但有时会在技术上出现困难或经济上出现效益不佳的问题,实际矿井开拓中往往会有主副井采用不同的井硐形式,这就是综合开拓。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综合开拓可以有立井与斜井、立井与平硐、斜井与平硐等。

(三)巷道分类

1.按空间特征分类物

1)垂直巷道

(1)立井。

指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巷道,又称竖井。

立井是进人入煤体的一种方式。

立井按用途分,有位于井田中央担负提煤任务的主立井,担负全矿人员、材料、设备等辅助提升任务的副立井,担负矿井通风任务的风井等。

(2)暗立井。

指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垂直巷道,又称暗立井。

一般用来连接上下两个水平,担负由下水平向上水平的任务。

暗立井也分主暗立井和副暗立井。

(3)溜井。

指用来从上部向下部溜放煤炭的垂直巷道,又称溜井。

2)水平巷道

(1)平硐。

指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又称平硐是进入煤体的方式之一。

平硐按所担负的任务不同,有主平、副平硐之分。

(2)平巷。

指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又称平巷。

开在岩石中的平巷叫岩石平巷,开在煤层中的平巷叫煤层平巷;按用途分为运输平巷、行人平巷、进风平巷或回风平巷等;按服务范围分为阶段(水平)平巷、分段平巷和区段平巷等。

(3)石门。

指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与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又称石门。

按用途分为运输石门、进风石门、回风石门等;按服务范围分为阶段石门、采区石门等。

(4)煤门。

指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煤层平巷,又称煤门。

煤门长度取決于煤层厚度和倾角,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厚煤层中才掘煤门。

3)倾斜巷道

(1)斜井。

指有出口直接能到地面的倾斜巷道,又称斜井,也是进入煤体的方式之一。

按用途分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井;按所在岩层层位分为岩石斜井和煤层斜井;按空间特征分为顺层斜井、穿层斜井、反斜井和伪斜井。

(2)暗斜井。

是指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用来联系上下两个水平并担负提升任务的斜巷,又称斜巷。

暗斜井也分主暗斜井和副暗斜井。

(3)上山。

指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位于开采水平之上,连接阶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的倾斜巷道,又称上山。

按用途分为运煤的运输上山和运送材料、设备的轨道上山;按服务范围分为阶段上山和采区上山。

(4)下山。

指下山与上山相对应,只是下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下,其作用与上山相同。

除此以外,斜巷还有行人斜巷、联络斜巷、溜煤斜巷、管子道等。

2.按用途分类

巷道按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可分为以下三种

(1)开拓巷道。

指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又称开拓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阶段(或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2)准备巷道。

指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又称准备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等。

(3)采煤巷道。

指为工作面采煤直接服务的巷道,又称采煤巷道,如区段平巷和开切眼等。

(四)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指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配合的总称。

采煤方法包括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

采煤系统是指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掘进和采煤顺序的合理安排及由采区供电、通风、运输、排水等生产系统共同构成的完整的煤炭开采系统。

采煤工艺是指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通常按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采煤系统构成情况,将采煤方法划分为壁式体系采煤法和柱式体系采煤法。

除少数小型矿井外,我国绝大多数煤矿采用壁式体系采煤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是工作面沿煤层倾向方向布置,在采煤工作面的上方和下方沿走向分别布置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掘进开切眼使上下两平巷连通构成工作面,并沿煤层走向从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或下山)方向回采。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回采工艺与走向长壁采煤法基本相似,不同点是采煤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

即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走向布置主水平大巷,在大巷两侧沿倾斜向上山或下山方向掘进工作面的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掘至采区边界后掘开切眼使两斜巷连通构成工作面。

二、采煤工艺

采煤工艺由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五个主要工序组成:

破煤是将煤炭从工作面煤壁上釆落下来。

装煤是将采落下来的煤炭装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内。

运煤是将工作面采落的煤炭运出工作面。

支护是将破煤后暴露的工作面顶板空间用支护材料或设备支护。

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的工作面,处理采空区是回柱(或移架)放顶;在全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的工作面,采空区处理是回柱充填。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采煤工艺有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和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

(一)爆破采煤工艺

爆破采煤工艺是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

其工艺过程包括爆破落煤及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人工挂梁支柱、移置输送机、人工回柱放顶等工序。

1.爆破落煤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连线及爆破等工序组成。

1)炮眼布置常用的炮眼布置如图2-3所示。

单排眼就是沿工作面只打一排炮眼,一般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双排眼就是沿工作面布置两排炮眼,两排炮眼的具体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等,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

煤质中硬时可采用对眼,煤质软时可用三花眼,煤层上部煤质软或顶板破碎时可用三角眼。

三排眼也称五花眼,用于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或煤质坚硬煤层。

为了满足爆破装煤及爆破进度的需要,除对炮眼排数有以上要求外,对炮眼的深度和炮眼的角度也有要求。

(1)炮眼的深度取决于工作面一次的推进度、顶板岩性和煤的硬度等,一般为1.0-1.2m,最大可达2.0m。

工作面炮眼的深度要保持一致,以免影响炮眼的利用率、爆破效果和煤壁的平直。

(2)炮眼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80°,煤软时取大值,最大可取90°,煤硬时取小值。

为了防止崩倒支架,应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线朝向两柱之间。

(3)当煤层较硬、黏顶性强时,上排炮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10°。

(4)为了不留底煤,又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下排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20°。

2)装药、连线与爆破

炮眼的装药量要根据顶板岩性、煤层软硬程度、炮眼深度及位置,并结合生产经验和相似条件来确定。

一般底眼的装药量为150-600g。

顶眼与腰眼可适当减量,以节省炸药消耗和增加块煤率。

药装好后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封堵炮泥。

炮采工作面炮眼一般采用串联的连线方式。

爆破时有先顶眼后底眼、先底眼后顶眼及顶底眼同时起爆三种顺序。

第一种爆破顺序在爆破装煤工作面应用较多。

采煤工作面每次起爆的炮眼数目应综合考虑顶板稳定性、输送机的启动及运输能力、工作面安全情况而定。

条件好时可同时起爆数十个眼。

如果条件差、顶板不稳定,每次只能起爆几个眼,甚至采用留煤垛间隔爆破的办法。

同时起爆的炮眼数既不要超过顶板最大允许暴露面积,又要考虑输送机的最大运输能力防止发生输送机压机或断链事故。

2.装煤与运煤

1)爆破装煤

炮采工作面米用单体液压支柱及铰接顶梁所构成的单体支架支护工作面,在单体支架的掩护下,可以把输送机推移到贴近煤壁,利用爆破时的爆破力将煤炭自动抛入副板输送机内,称为爆破装煤。

爆破装煤率一般可达31%~37%。

2)人工装煤

炮采工作面爆破后装不到输送机上的煤主要有煤壁与输送机之间散落的煤、崩落或撒落到输送机采空侧的煤。

炮采工作面的这部分煤要由人工装到刮板输送机上。

人工装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是炮采工艺的缺点之一。

炮采工作面的运煤由刮板输送机来完成。

3.工作面支护

我国正规炮采工作面都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

支架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正悬臂齐架直线柱和正悬臂错梁三角柱两种。

后者现在用得较少。

4.采空区处理

随着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顶板悬露面积会越来越大,为了工作面的安全及正常生产,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处理。

根据顶板特征、煤层厚度及保护地表的特殊要求等条件,有多种处理方法,最常用的是全部垮落法。

全部垮落法适用于直接顶易于垮落或中等稳定顶板,具体做法是:

当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一定距离后,主动撤除采煤工作空间以外的支架,使直接顶自然垮落。

当工作空间达到最大控顶距时及时回柱放顶,使工作空间只保留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控顶距。

与普通机械化采煤一样,最小控顶距时应有三排支柱,以保证有足够的采煤工作空间,最大控顶距时一般不宜超过五排支柱。

通常推进1或2次放一次顶,即三排、四排或三排、五排管理顶板。

一次放顶的宽度就是放顶步距,等于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的差。

因为炮采工作面的回柱放顶工作人工操作,危险性较大,所以在操作时应该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执行。

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埼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

第二节岗位责任制

采煤作业过程中,采支作业主要包括超前处理、端头支护工作面回采支护、工作面推移输送机、工作面综采移架、工作面回柱放顶、工作面放煤、工作面支架更换立柱、工作面钻眼、工作面装卸料、巷道维护、支架拆装及联网作业等13个岗位责任制。

一、超前处理工岗位责任制

(1)两巷超前支护工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熟知作业规程,掌握操作规程。

(3)去工字钢棚子时两人要配合作业,使用好临时支护;人员要确保站在安全的地方。

(4)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支架布置方式布置支架。

(5)施工前要把管线放下,保护好,工作完毕后要及时吊挂整齐,不得砸伤管线。

(6)负责及时更换超前支护失效的支柱和损坏的顶梁、十字架。

(7)工作完毕后经质量验收员验收方可收工。

端头支护工岗位责任制

(1)该工种必须学习作业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开工前准备好工具和本班所需物料。

(3)端头施工时必须两人配合作业,人员站在倾斜上方并使用好临时支护。

(4)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架设支架。

(5)负责更换上下端头处失效的支柱和损坏的金属顶梁。

(6)负责清理工作地点的活煤和杂物。

(7)负责工作地点的电缆及管线的吊挂。

(8)未经质量验收员验收,严禁收工

三、工作面回采支护工岗位责任制

(1)对本段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2)必须熟知本工作面的各项规程和安全措施,照章办事,严禁违章蛮干,杜绝事故生。

(3)发现有冒顶、掉渣、透水等预兆时采取措施立即处理。

(4)工作中做好自保、互保和联保。

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人机对话安全确认法。

(5)分段大工对安全负主要责任,上班必须为下班打好基础。

(6)时刻注意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中是否运有物料、点柱等发现后及时发出停机信号。

四、工作面推移输送机工岗位责任制

(1)推移输送机工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推移输送机工必须掌握本工种的作业规程和支架操作规程。

(3)推移输送机前要详细检查输送机连接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4)推移输送机工执行好相关安全技术措施,防止输送机下滑

(5)输送机要移成直线,不得出现“鼓肚”、高低不平现象。

(6)推移输送机要正规操作,保持输送机完好工作状态。

(7)对在生产过程中输送机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当班专职维修工汇报,遇有特殊情况要向当日值班领导亲自汇报。

五、工作面回柱放顶工岗位责任制

(1)放顶工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放顶工工作时必须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3)放顶时必须两人配合工作,先里后外,先柱后梁,先铁后木,一人观顶,一人放顶,放顶人员要听观顶人员指挥。

(4)搞好材料回收,严禁埋压与丢失。

(5)特殊时期、特殊地段放顶时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中的规定。

(6)严禁进入老空内掏取物料,顶板来压时必须停止放顶,撤出所有人员。

(7)采煤与放顶不得平行作业,做到自主保安。

第三节风险预控

一、风险预控基础知识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煤矿作业中,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人井人员乘罐笼过程中存在着提升钢丝绳断裂并且同时防坠器失效、罐笼坠入井底的风险;立井提升过程中存在过卷、松绳、断绳等各类风险;斜井串车提升过程中存在矿车掉道、矿车撞人和跑车的风险;井下水平巷道机车运输过程中存在触电、掉道、撞人或撞坏支护设施的风险。

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现场岗位中的风险进行预先辨识、风险评估,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减少、控制风险,使风险降到人们可接受程度的一系列活动,称为风险预控管理。

风险预控管理的基本原理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通过探求风险发生、变化的规律,认识、估计和分析风险对安全生产所造成的危害,运用计划、组织、指导、管制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

(二)风险控制方法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煤矿整个过程中,对煤矿各个生产系统、生产环节中的各种危险源进行预先辦识,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减少和控制风险,并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人、机、环管”(即人员、机电设备、环境、管理)的最佳匹配,防止风险转化为事故,实现本质安全,做到安全生产。

现场作业人员应坚持做到本质安全型员工。

煤矿作业现场风险预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员工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安全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等。

(2)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主要以各种制度规范煤矿从业人员的行为,如操作人员的手指口述、现场班组长验收签字、安全检査工检查等。

(3)落实操作程序。

在现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工种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制订出详细的操作程序,不论任何人,在同一岗位上完成某一工序时都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执行,。

这就避免了违章操作和误操作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执行操作标准。

以《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依据,对每一项工作都制订出操作标准,提高操作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各岗位风险及控制

(一)超前处理工岗位风险及控制

1.超前处理工岗位风险

(1)顶帮是否有掉渣、片帮危险。

(2)点柱是否歪扭。

(3)点柱初撑力是否符合要求。

(4)巷帮受力外鼓是否造成弯柱。

(5)裱帮背顶是否严实。

(6)瓦斯、煤尘是否有爆炸危险

2.超前处理工岗位风险的控制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控制控顶距,严禁空顶作业

(2)按规定打好点柱,点柱初撑力要符合要求。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维护。

(3)处理顶帮掉渣、片帮危险前先将周围加固,人员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将顶上松动的煤或矸石敲掉,施工时必须打好护帮板。

(4)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巷道高度不低于1.8m,其他采煤工作面不低于1.6m。

(5)超前支护主要是提高采煤工作面超前压力范围内的巷道支护强度,减少巷道变形量,确保上下安全出口的高度、宽度符合规定,因此超前支护不得小于20m,初撑力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6)加大瓦斯、煤尘的检查力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做好综合防尘工作,搞好通风管理,把瓦斯、煤尘控制在规定的浓度以下,确保安全生产。

(二)端头支护工岗位风险及控制

1.端头支护工岗位风险

(1)顶板是否掉渣,煤壁是否片帮。

(2)使用设备、点柱、工具是否完好。

(3)管路连接是否牢固。

(4)施工人员站位是否正确。

(5)支护梁是否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