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056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狂犬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狂犬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狂犬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狂犬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狂犬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狂犬病.ppt

《狂犬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ppt(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狂犬病.ppt

狗是人类的朋友!

但是,亲密应有间!

201110221狂犬病狂犬病RABIES济宁市传染病医院邵国辉201110222狂犬病狂犬病Rabiesll狂犬病(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传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病。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等。

安咽肌痉挛等。

201110223.l多数情况下,人因为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多数情况下,人因为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l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

l临床表现特征临床表现特征:

高度兴奋、恐惧不安、:

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瘫痪恐水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瘫痪而危及生命。

而危及生命。

201110224卫生部公布卫生部公布卫生部公布卫生部公布20042004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l2004年全国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年全国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3906566例,死亡例,死亡7248人,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

人,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

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淋病、甲型肝炎,占发病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淋病、甲型肝炎,占发病总数的总数的85.01%。

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狂犬。

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占病、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占死亡总数的死亡总数的82.65%。

l卫生部公布卫生部公布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l20052005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4285484428548例,死亡例,死亡1326313263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肺结核、乙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淋病、梅毒,占发病总数的型肝炎、痢疾、淋病、梅毒,占发病总数的85.66%85.66%。

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肺结核、狂犬病、艾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

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死亡总数的滋病、乙型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死亡总数的89.40%89.40%。

201110225简史简史l全世界除少数岛屿外,均有狂犬病的报道。

据全世界除少数岛屿外,均有狂犬病的报道。

据WHO估估计,每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计,每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5万多人。

大多在有狂万多人。

大多在有狂犬病流行的亚、非、拉。

在北美和欧洲狂犬病主要限犬病流行的亚、非、拉。

在北美和欧洲狂犬病主要限于野生动物中于野生动物中,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狂犬病流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狂犬病流行已久。

病犬伤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已久。

病犬伤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

发病率持续较高的省份多位于南度而居世界第二位。

发病率持续较高的省份多位于南方,北方较少。

方,北方较少。

201110226病原学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属RNA型弹状病毒。

病毒含有5个结构基因(G,N,L,P,M),分别编码5种蛋白。

其中外膜糖蛋白G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嗜神经性,还可激发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

N蛋白(核蛋白)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于临床诊断。

包膜(为薄膜)包膜(为薄膜)基质蛋白基质蛋白糖蛋白糖蛋白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垂直切面垂直切面180nm75nm201110227.患者和病兽体内的病毒为野毒株或街毒株,其特点是致病力强。

固定毒株是街毒株连续多次在家兔脑内传代后获得的毒株。

固定毒株特点为毒力降低,自然感染不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制备疫苗。

201110228lRabiesVirus201110229抵抗力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

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

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2011102210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011102211传染源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l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

l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

l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

l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2011102212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主要宿主亚洲狗,狼,猫,猫鼬猫鼬,非洲狗,豺,猫鼬猫鼬,狐狸拉丁美洲狗,蝙蝠北美洲臭鼬,浣熊,狐狸,蝙蝠加勒比海地区猫鼬猫鼬西欧狐狸,蝙蝠东欧狐狸,狗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

亚洲和非洲:

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亚洲和非洲:

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2011102213!

l在南美洲、南斯拉夫、前苏联还有带病在南美洲、南斯拉夫、前苏联还有带病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

在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

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报告有数百只吸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报告有数百只吸血蝙蝠栖息,该地区最近几年有血蝙蝠栖息,该地区最近几年有150人死人死于狂犬病。

在拉美,由于这种蝙蝠叮咬于狂犬病。

在拉美,由于这种蝙蝠叮咬造成牛患狂犬病死亡,每年达造成牛患狂犬病死亡,每年达50万只。

万只。

2011102214!

l狂犬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人传狂犬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人传人例子甚少。

这是因为人唾液中病毒数人例子甚少。

这是因为人唾液中病毒数量相当少,但这并不等于绝对不引起传量相当少,但这并不等于绝对不引起传染。

染。

1972年我国曾报道过年我国曾报道过1例经口对口呼例经口对口呼吸外引起感染狂犬病死亡的报告。

欧美吸外引起感染狂犬病死亡的报告。

欧美也有少数类似报告。

也有少数类似报告。

2011102215!

l目前国内外均已明确承认狂犬病毒可被目前国内外均已明确承认狂犬病毒可被“健康健康”动物所携带。

国内报告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动物所携带。

国内报告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平均为149(825)。

1973年印度报导年印度报导1例为健康家犬咬伤男童,例为健康家犬咬伤男童,42天后死于狂犬病者,天后死于狂犬病者,而该家犬健在而该家犬健在4年之久,并年之久,并13次从其唾液中分次从其唾液中分离到狂犬病毒。

我院收治病人中,有离到狂犬病毒。

我院收治病人中,有5条犬咬条犬咬人致病后仍健在,内有一幼犬,待患者发病死人致病后仍健在,内有一幼犬,待患者发病死亡时,该犬己长大且又生育小犬。

因此证实狂亡时,该犬己长大且又生育小犬。

因此证实狂犬病毒可在动物中隐性感染和犬病毒可在动物中隐性感染和“健康健康”携带。

携带。

2011102216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传播。

抓伤传播。

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或病兽唾液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或病兽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或经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染普通创面,或经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感染。

感染。

2011102217.l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

l1.剥狗皮:

剥狗皮:

l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而被感染,可能和体表皮肤有隐性破损而被感染,可能和体表皮肤有隐性破损有关。

国外已有多例报告,我院有有关。

国外已有多例报告,我院有2例,例,一例发病前一例发病前14个月曾剥狗皮,另一例发个月曾剥狗皮,另一例发病前病前40天剥狗皮时手指碰破。

天剥狗皮时手指碰破。

2011102218.l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

l2.从粘膜入侵:

从粘膜入侵:

l含毒唾液污染人的眼结膜、口腔、肛门含毒唾液污染人的眼结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粘膜也可造成感染。

广东报和外生殖器粘膜也可造成感染。

广东报告一例女婴,自养狗舔肛门、会阴,告一例女婴,自养狗舔肛门、会阴,23天前突然咬死家禽后被打死,后患儿发天前突然咬死家禽后被打死,后患儿发病,入院四天死亡,临床及尸检证实为病,入院四天死亡,临床及尸检证实为狂犬病。

广西报告一狂犬患儿母亲,曾狂犬病。

广西报告一狂犬患儿母亲,曾替其子缝补衣服,后发病死亡,疑为口替其子缝补衣服,后发病死亡,疑为口腔粘膜感染。

腔粘膜感染。

2011102219.l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

l3.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

l偶偶因因吸吸入入蝙蝙蝠蝠群群居居洞洞穴穴中中含含病病毒毒气气溶溶胶胶而而感感染染。

经经荧荧光光抗抗体体法法检检查查,可可在在其其体体肺肺上上皮皮细细胞胞、肺肺气气管管细细胞胞、肾肾细细胞胞中中发发现有狂犬病毒的抗原。

现有狂犬病毒的抗原。

l4.移植:

移植:

l国外有因角膜移植将供体的狂犬病传给国外有因角膜移植将供体的狂犬病传给受体而引起发病的报道。

受体而引起发病的报道。

2011102220.l综上所述,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综上所述,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体内,但也可能通过皮肤的肤粘膜进入体内,但也可能通过皮肤的隐性破损或呼吸道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隐性破损或呼吸道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检查或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检查或接触狂犬患者或进行实验时要进行严密接触狂犬患者或进行实验时要进行严密隔离,如穿隔离衣裤、鞋,戴口罩、手隔离,如穿隔离衣裤、鞋,戴口罩、手套、必要时加防护镜。

套、必要时加防护镜。

2011102221易感人群易感人群l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l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感染。

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感染。

l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病率达15%60%。

2011102222与发病有关因素有:

与发病有关因素有:

l咬咬伤伤部部位位及及程程度度:

如如头头、面面、颈颈和和手手指指、会会阴阴部部粘粘膜膜等等末末梢梢神神经经分分布布丰丰富富部部位位,或或严严重重咬咬伤伤(指指上上述述部部位位多多处处咬咬伤伤、或或组组织织撕撕裂裂,大大量量出出血血),因因潜潜伏伏期期短短易易发发病病;如如未未做做预预防防接接种种的的头头面面部部伤伤口口深深者者发发病病率率80%,伤伤口口浅浅者者3040%;躯躯干及肢体浅表伤者的发病率为干及肢体浅表伤者的发病率为15%。

2011102223与发病有关因素有:

与发病有关因素有:

l咬伤的严重性:

创口深而大者或咬伤的严重性:

创口深而大者或被同被同一狂犬先咬伤者较后咬伤者的发病机会一狂犬先咬伤者较后咬伤者的发病机会多。

多。

l伤伤口口处处理理情情况况:

按按要要求求、及及时时严严格格处处理伤口者的发病率低。

理伤口者的发病率低。

l有有无无及及时时全全程程注注射射狂狂犬犬疫疫苗苗和和免免疫疫球球蛋白:

蛋白:

及时全程足量注射者,发病率低。

及时全程足量注射者,发病率低。

l被咬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

被咬者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

2011102224儿童狂犬病的特殊性儿童狂犬病的特殊性l发病率高,发病率高,15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4040以上。

以上。

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

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

被抓伤或咬伤后,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到及时处被抓伤或咬伤后,未及时告诉监护人,未能得到及时处置,所以容易被忽视。

置,所以容易被忽视。

20111022252011102226发病机理2011102227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

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1、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2、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3、向各器官扩散期20111022281、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l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肌细胞内缓慢繁殖。

l约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