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0551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docx

完整word版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实用温度监测系统

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1303

学生姓名:

张艺

学号:

13211075

任课教师:

刘颖

 

 

 

2015年06月10日

1实验题目及要求2

2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2

2.1实验目的2

2.2知识点2

3实验过程4

3.1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4

3.2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16

4总结与体会20

4.1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有那些创新点。

20

5参考文献21

 

 

1.电路设计及原理分析

1.1设计任务

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精密双限温度报警仪设计,在老师点拨我们自学的基础上了解了运放的作用,用了比较器,震荡电路等知识,根据找到的电路图进行仿真,调试电路,明白了温度报警的意义。

通过比较器产生“数字模拟信号”,使得在信号产生的时候,震荡电路工作产生震荡信号驱动扬声器报警。

1.2技术指标

a.当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时报警电路不工作;

b.当温度低于下限值或高于上限值时,声光报警;

c.上下限低于报警led用不同颜色;

d.上下限可调;

e.控温精度度

1℃

f.监测范围0.5℃

1.3电路原理图

图1-1电路原理图

1.4基本原理

本课设选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感应元件。

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是温度特性。

由于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中的载流子数目是随温度的升高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加的。

载流子数目越多,导电能力越强,其电阻率也就越小,因此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将按指数规律迅速减小。

这和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导电机制恰好相反,金属中的电阻值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缓慢增大的。

热敏电阻有正温度系数,临界温度系数与负温度系数之分,本实验所用的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在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指数曲线,可表示为RT=

e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与β为与半导体性能有关的常数,T为热敏电阻的热力学温度。

本课设用的比较器器件是LM324,这是一个带有四个运算放大器的芯片,其管脚如图所示。

我们选择第一组和第二组进行高低温比较。

图1-2LM324示意图

集成运算放大器A1、A2构成单门限比较器,A4构成振荡电路。

电路中的热敏电阻Rt与RV3串联,分压值为Va,分别加在运放A1、A2同相端与反相端上,与上、下限设置温度RV1、RV2的分压比较,当Va介于上限、下限电压值之间时,A1、A2均输出高电平,D2、D3反偏截止均不亮;当Va大于RV1的分压时,A2输出低电平,D3发光。

当Va大于RV2的分压时,A1输出低电平,D2发光。

任何一个发光二极管导通时A4所在电路即产生振荡,驱动喇叭发出报警声。

调整C3、R8可改变振荡频率。

调节RV1和RV2可分别调整报警的上限和下限。

当电位器上端阻值减小时,报警点下降。

当上端阻值增大时,相应的报警点升高。

调节RV3可以调整比较电压的大小,从而能根据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与环境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其他各电阻起分压作用,以便各电位合适。

该电路可以监测在一定温度下的环境,当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时会亮灯并报警,可以很好用于很多温度监测领域。

2.电路模拟与仿真

2.1仿真软件

2.1.1proteus简介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即将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

proteus 与其它单片机仿真软件不同的是,它不仅能仿真单片机CPU 的工作情况,也能仿真单片机外围电路或没有单片机参与的其它电路的工作情况。

因此在仿真和程序调试时,关心的不再是某些语句执行时单片机寄存器和存储器内容的改变,而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对于这样的仿真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间脱节的矛盾和现象。

2.1.2Proteus中EDA工具软件

Proteus软件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例:

multisim)的功能。

这些功能是:

 

(1)原理布图

 

(2)PCB自动或人工布线

 (3)SPICE电路仿真

2.1.3Proteus革命性的特点:

 

(1)互动的电路仿真

  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RAM,ROM,键盘,马达,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器件。

 

(2)仿真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ARM、等常用主流单片机。

还可以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再配合显示及输出,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

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Proteus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

2.1.4Proteus四大功能模块

 

(1)智能原理图设计(ISIS)

  丰富的器件库:

超过27000种元器件,可方便地创建新元件;

  智能的器件搜索:

通过模糊搜索可以快速定位所需要的器件;

  智能化的连线功能:

自动连线功能使连接导线简单快捷,大大缩短绘图时间;

  支持总线结构:

使用总线器件和总线布线使电路设计简明清晰;

  可输出高质量图纸:

通过个性化设置,可以生成印刷质量的BMP图纸,可以方便地供WORD、POWERPOINT等多种文档使用。

 

(2)完善的电路仿真功能(Prospice)

  ProSPICE混合仿真:

基于工业标准SPICE3F5,实现数字/模拟电路的混合仿真;

  超过27000个仿真器件:

可以通过内部原型或使用厂家的SPICE文件自行设计仿真器件,Labcenter也在不断地发布新的仿真器件,还可导入第三方发布的仿真器件;

  多样的激励源:

包括直流、正弦、脉冲、分段线性脉冲、音频(使用wav文件)、指数信号、单频FM、数字时钟和码流,还支持文件形式的信号输入;

  丰富的虚拟仪器:

13种虚拟仪器,面板操作逼真,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直流电压/电流表、交流电压/电流表、数字图案发生器、频率计/计数器、逻辑探头、虚拟终端、SPI调试器、I2C调试器等;

  生动的仿真显示:

用色点显示引脚的数字电平,导线以不同颜色表示其对地电压大小,结合动态器件(如电机、显示器件、按钮)的使用可以使仿真更加直观、生动;

  高级图形仿真功能(ASF):

基于图标的分析可以精确分析电路的多项指标,包括工作点、瞬态特性、频率特性、传输特性、噪声、失真、傅立叶频谱分析等,还可以进行一致性分析;

 (3)独特的单片机协同仿真功能(VSM)

  支持主流的CPU类型:

如ARM7、8051/52、AVR、PIC10/12、PIC16、PIC18、PIC24、dsPIC33、HC11、BasicStamp、8086、MSP430等,CPU类型随着版本升级还在继续增加,如即将支持CORTEX、DSP处理器;

  支持通用外设模型:

如字符LCD模块、图形LCD模块、LED点阵、LED七段显示模块、键盘/按键、直流/步进/伺服电机、RS232虚拟终端、电子温度计等等,其COMPIM(COM口物理接口模型)还可以使仿真电路通过PC机串口和外部电路实现双向异步串行通信;

  实时仿真:

支持UART/USART/EUSARTs仿真、中断仿真、SPI/I2C仿真、MSSP仿真、PSP仿真、RTC仿真、ADC仿真、CCP/ECCP仿真;

  编译及调试:

支持单片机汇编语言的编辑/编译/源码级仿真,内带8051、AVR、PIC的汇编编译器,也可以与第三方集成编译环境(如IAR、Keil和Hitech)结合,进行高级语言的源码级仿真和调试;

 (4)实用的PCB设计平台

原理图到PCB的快速通道: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一键便可进入ARES的PCB设计环境,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先进的自动布局/布线功能:

支持器件的自动/人工布局;支持无网格自动布线或人工布线;支持引脚交换/门交换功能使PCB设计更为合理;完整的PCB设计功能:

最多可设计16个铜箔层,2个丝印层,4个机械层(含板边),灵活的布线策略供用户设置,自动设计规则检查,3D可视化预览;多种输出格式的支持:

可以输出多种格式文件。

(5)与Multisim的比较

Multisim可以支持模拟电子电路的仿真,在数字电路仿真方面逊于Proteus;反过来,在模拟电路仿真方面,Proteus弱于Multisim。

但在不含大量晶体管等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仿真效果还是较为准确的。

如果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模拟电路的仿真,则最好选择Multisim。

2.2创建电路模拟图

在proteus中创建如下电路图2-1所示:

(热敏电阻用电位器代替以便仿真)。

图2-1实验电路图

2.3元件列表

元器件列表

元件名称

数量

备注

LED-GREEN(绿发光二极管)

1

LED-RED(红发光二极管)

1

LM324(运算放大器)

1

POT-HG(可调电阻)

3

2K两个,5K两个

RES(电阻)

13

CAP(电容)

4

0.01uF两个,0.1uF一个,4.7uF一个

NTSD0WF104(热敏电阻)

1

Speaker(喇叭)

1

Battery(直流电源)

1

2.4仿真记录与结果分析

2.4.1电路图绘制

原理图编辑窗口(TheEditingWindow):

顾名思义,它是用来绘制原理图的。

蓝色方框内为可编辑区,元件要放到它里面。

注意,这个窗口是没有滚动条的,可用预览窗口来改变原理图的可视范围。

预览窗口(TheOverviewWindow):

它可显示两个内容,一个是:

当你在元件列表中选择一个元件时,它会显示该元件的预览图;另一个是,当你的鼠标焦点落在原理图编辑窗口时(即放置元件到原理图编辑窗口后或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点击鼠标后),它会显示整张原理图的缩略图,并会显示一个绿色的方框,绿色的方框里面的内容就是当前原理图窗口中显示的内容,因此,你可用鼠标在它上面点击来改变绿色的方框的位置,从而改变原理图的可视范围。

模型选择工具栏(ModeSelectorToolbar):

主要模型(MainModes):

1*选择元件(components)(默认选择的)

2*放置连接点

3*放置标签(用总线时会用到)

4*放置文本

5*用于绘制总线

6*用于放置子电路

7*用于即时编辑元件参数(先单击该图标再单击要修改的元件)

配件(Gadgets):

1*终端接口(terminals):

有VCC、地、输出、输入等接口

2*器件引脚:

用于绘制各种引脚

3*仿真图表(graph):

用于各种分析,如NoiseAnalysis

4*录音机

5*信号发生器(generators)

6*电压探针:

使用仿真图表时要用到

7*电流探针:

使用仿真图表时要用到

8*虚拟仪表:

有示波器等

2D图形(2DGraphics):

1*画各种直线

2*画各种方框

3*画各种圆

4*画各种圆弧

5*画各种多边形

6*画各种文本

7*画符号

8*画原点等

4.元件列表(TheObjectSelector):

用于挑选元件(components)、终端接口(terminals)、信号发生器(generators)、仿真图表(graph)等。

举例,当你选择“元件(components)”,单击“P”按钮会打开挑选元件对话框,选择了一个元件后(单击了“OK”后),该元件会在元件列表中显示,以后要用到该元件时,只需在元件列表中选择即可。

5.方向工具栏(OrientationToolbar):

旋转:

旋转角度只能是90的整数倍。

翻转:

完成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

使用方法:

先右键单击元件,再点击(左击)相应的旋转图标。

仿真工具栏

仿真控制按钮

1*运行

2*单步运行

3*暂停

4*停止

2.4.2点击软件界面下方的三角形按钮进行仿真。

一开始时RV4处于中间位置(温度正常),红绿两灯都不亮,喇叭没有声音发出,用示波器观察喇叭处,无波形显示(直线)。

调节RV4至上端某位置(温度下降),绿灯亮,红灯不亮,喇叭发出声音,用示波器观察可得如图2-3所示波形。

图2-2绿灯亮时电路图

图2-3绿灯亮时喇叭处波形

调节RV4至下端某位置(温度上升),红灯亮,绿灯不亮,喇叭发出声音,用示波器观察可得如图2-5所示波形。

图2-4红灯亮时电路图

图2-5红灯亮时喇叭处波形

3.实际电路的安装调试

3.1元件参数确定

由于对PROTEUS系统仿真软件不熟悉,电路基本设计出来后,在计算机上实现仿真花费了大量时间。

对元器件的取值应严格按照设计的电路及实际情况来确定,以减少在硬件操作时的麻烦。

3.2电路板布线设计

焊接前对万用电路板进行了电路设计,以整洁美观为原则。

对布线,元件的放置都标明明确位置。

3.3焊接

严格按照原理图所示连接电路图,LM324的4脚接电源正极,11脚接地(电源负极)。

焊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不能搞混,脚长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

或使用万用表测量。

(二)LM324不能直耳机接口的极性已标出,注意不能反接。

(三)接焊接在电路板上,那样的话既不容易调试,还容易烧坏片子,应焊接8脚的集成电路管座,在焊接完成后将LM324插于管座上。

3.4调试与测量

开始接通电源电路,对各个电位器的阻值进行调整使电路正常运行。

同时将耳机接入耳机接口听声音。

由于没有一个可大幅度精确调温的环境,所以我把热敏电阻改为了可调电阻,通过手动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来模拟温度的变化。

接通电源,首先对高温报警进行测试,然后调节可变电阻RV3使其阻值变小,对应于真实温度的升高,这事红灯亮,耳机发出连续的“嘟”音,报警成功。

然后对低温报警进行相同的测试,成功。

若要进行相差较大的温度上下限报警,只需调节RV1和RV2两电位器即可。

测试成功。

测LED的两端电压:

当绿灯亮时通过led-red的电压为-4.091V,,led-green电压为2.298V,输出电压为3.17V。

听到喇叭发出滴滴的响声。

当红灯亮时通过led-red的电压为2.298V,led-green电压为-4.091V,输出电压为3.16V。

听到喇叭发出滴滴的响声。

图3-1绿灯亮图3-2红灯亮

当亮灯均不亮时,led-red的电压为-0.761V,,led-green电压为-0.762V,两灯均反向截至,无输出值,后面的振荡电路不工作,喇叭不响。

图3-3亮灯均不亮

3.5分析结果及改进

经过Proteus的仿真,当温度升高时(模拟是用可调电阻RV3阻值下调代替),红灯亮,喇叭发声,说明高温预警成功。

当温度降低时(模拟是用可调电阻RV3阻值的上调代替),绿灯亮,喇叭发声,说明低温预警成功。

当温度始终(模拟是用可调电阻RV3阻值在中间位置处)亮灯均不亮,喇叭不发生,说明正常温度时成功。

由于观察示波器,喇叭的波形是接近方波,应该是振荡器的设计出现了偏差,使得波形失真,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4.总结

由于买电路元件时无法买到与理论仿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用其他相近似的元件代替了,所以对真实电路焊接实验时有一定影响,但理论上影响并不会很大。

我可以改变反馈电阻等元件进行仿真。

试了不同阻值电路的情况,有时红,绿灯会同时亮;有时只能红灯亮,这不满足条件;有时只能亮绿灯,这也有问题,主要是电阻的不同导致的。

所以正确调整4个变阻器的阻值到适当的位置是调试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仿真成功时我会用示波器观察波形,了解情况。

另外该电路板布线不太规范工整,我们有部分导线从电路板的上方穿出,还有排线的布置比较混乱。

这还有待改进。

 

5.心得体会

短短一周的电路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了我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通过这次电路设计,我加深了对电压比较器的理解和知识,最开始接手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而这个设计需要的理论知识我们都已经全部学习完,这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统一和对于器件在实际中的使用还有很大的不足,在做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加深了对模拟电路设计方面的兴趣。

从开始的朦胧到后面得到的结果。

我制作前在网上找了一些电路图以后,开始只是盲目的效仿,但是得出的结果都不理想,有的根本就得不出结果,后来慢慢的学会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对电路进行了自己的设计并不断尝试和修改,最终确定电路图。

仿真所用软件为Proteus7.7汉化版。

仿真时由于热敏电阻无法在软件中设置温度,用电位器来代替进行仿真。

本课设用的比较器器件是LM324,这是一个带有四个比较器的芯片,本课设用到了其中三个。

开始仿真后调节代替热敏电阻的电位器,可观察到红绿灯的变化情况正常,喇叭输出正常。

仿真成功。

再根据电路图焊接实物。

电路连通后进行调整,使电路能在设定的指标下正常运行。

整个课设完成。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几个飞跃,也更加了解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学是无边界的,自己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要以更饱满的热情突入到学习中。

这次课程设计,严格的说是对Proteus的一次应用,是一次对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过程,但实验过程并不顺利,对软件功能掌握不足,实验之前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也不透彻,所以实验中有些地方很茫然。

但是,也知道了其带来的方便,可以继续学习。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们认识到在此次设计电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在其中有所收获。

由于第一次设计,不足之处还很多,请老师多多指教,我万分感谢!

由于第一次设计,不足之处还很多,请老师多多指教,我万分感谢!

6.参考文献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李哲英,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周政新,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践与训练(第三版),中国名航出版社,2002

何宝祥,模拟电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附件1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

孙瑞

性别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电信1005

课程设计题目:

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

 

成绩评定依据:

 

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