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8689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

【答案】

(1)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

(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分析】

(1)第一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这是说要以正直待人;第三则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而“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的问题时所说的: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

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忠恕”并非无原则的,要求能明辨是非,这与“公正”“正直”并不违背。

故答案为:

⑴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

⑵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个性化阅读额的能力。

根据原文关键句子提取概括。

根据材料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重责备自己,而轻责备别人,人要有包容之心,强调“以直报怨”。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说:

“君子不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

(宋)朱熹

   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

   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

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

   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

身之与国,孰大孰小?

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则其所聚有,不为大盗积者耶?

明公试观自古国家倾覆之由,何尝不起于盗贼?

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

   惟明公深察其言,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自列于明主之前,务以尽变前规,共趋时务之急,而于熹所陈荒政一二事者,少加意焉。

情迫意切,矢口尽言,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选自《朱子大全》有删改)

【注】①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浙东发生饥荒,宰相王淮推荐朱熹任提举浙江常平茶盐公事。

上任以后,朱熹即征购粮食,兴修水利,了解民情,弹劾污吏,竭尽全力,以救灾荒,但他向朝廷的建议,很少被采纳。

为此,朱熹给王淮写了这封信。

②缗钱:

此处指购买粮食储备的钱。

③赏典:

指赏赐的典礼。

④名器:

名号与车服,指官爵。

⑤馈餫(yùn):

运送粮饷。

⑥苞苴:

指馈赠的礼物。

⑦规规:

浅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均之二者,皆失也          均:

权衡                     

B. 事急则籍之         籍:

登记

C. 而济其侵欺之奸        济:

帮助                     

D.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     措:

放置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若当急而反缓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B. ①岁不知其几巨万        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①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 ①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里指“书信”,多用于记事陈情。

由于朝廷在赈灾之事上迟缓拖沓,朱熹于是写信给宰相,希望他能改变以前的做法,共赴当前的急难。

B. 朱熹认为赈灾是关系民心的大事,建议朝廷一方面要及时拨款购买救灾的储备粮食,另一方面要激励富有人家出力赈灾,但朝廷却吝惜赈灾费用,失信于民。

C. 朱熹驳斥了以节约用度、爱惜官爵为由,反对自己赈灾举措的观点,并对各级官吏利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侵吞和浪费国家钱财的劣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D. 朱熹委婉含蓄地批评了宰相重财轻民、爱己轻国,然后用反问句强调了“民与财”“身与国”的轻重关系,指出朝廷赈灾不力而导致的饥饿是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

(4)用“/”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②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

【答案】

(1)B

(2)C

(3)D

(4)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5)①我私下考虑当今朝廷的政事,不论大小,全都松弛懈怠,现在没有时间一一列举。

②为国家利益谋划的大计,竟这样违悖情理,(将来)遇到急难之事再后悔,难道还来得及吗?

【解析】【分析】

(1)B项,“籍”,结合“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以为一时之用”等分析,“登记”错误。

应该是通“藉”,借助。

句意:

在事急的时候,依靠他们捐助。

故选B。

(2)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承接,就。

B项,“其”,①代词,指数目;②连词,表选择关系,还是。

C项,“以”,介词,把。

D项,“焉”,①代词,指书信中建议;②语气词,用于句中,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故选C。

(3)D项,“委婉含蓄”不正确,结合“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分析可知,朱熹对宰相赈灾不力的批评是严厉而不留情面的;“指出朝廷赈灾不力而导致的饥饿是造成国家倾覆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结合“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

”分析可知,国家倾覆是因为饥饿,但不一定是由赈灾不力而导致的饥饿。

故选D。

(4)“明公”是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作为后面句子主语,前面应该断开;“是以”是连词,因此,联系前后语句,前面应该断开;结合代词“此”,连词“然”“则”等及句意内容分析断句即可。

句意:

因此不肯尽力去做救济百姓的工作;您忧国的念头,也不像保全自身那么迫切,因此只作谄媚迎合的打算。

这为个人着想,可以说很周到了,但就旁观者来讲,也可说是太欠考虑了。

(5)本题翻译需注意:

①“窃惟”,我私下考虑;“之”,助词,的;“无”,无论、不论;“一”,全、都;“弛缓”,松弛懈怠;“暇”,空闲、闲暇;“条数”,列举。

②“谋国”,为国家利益谋划,治理国家;“之”,助词,的;“乖戾”,违悖情理;“此”,代词,这样;“临事”,遇事或处事,指遇到急难之事;“而”,连词,表承接;“其……哉”,难道……吗,反问句。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D;

⑷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⑸①我私下考虑当今朝廷的政事,不论大小,全都松弛懈怠,现在没有时间一一列举。

②为国家利益谋划的大计,竟这样违悖情理,(将来)遇到急难之事再后悔,难道还来得及吗?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六月八日,具位之臣恭敬地捧着信,再拜献给某官:

   我曾说天下的事情,形势有时宽缓,有时紧迫;朝廷的政务也有适宜的缓急之分。

应当缓的事处理急了,就会使事情变得繁琐苛刻,反而把大的事情丢掉了;应当急的事情却用缓的办法来处理,那就会造成懒散松懈,无法抓住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权衡这两个方面,都是失策的。

但我认为应当缓办却操之过急,害处固然不小,如果应当急办却拖延迟缓,那么它的危害就不是用语言所能所能讲清楚的了,真是不可以不看明白啊。

我私下观察当今形势,可以说应当急切对待,万不可再拖延了,但是今天的政事,恰恰相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竟会这样。

   我私下考虑当今朝廷的政事,不论大小,全都松弛懈怠,现在没有时间一一列举。

姑且拿赈灾一事来说,这是天下的事中最应当急办而不可拖延的事。

在赈灾之中,有两件事,又极其急迫不可稍缓的。

一是发给缗钱,多多收购粮食。

储蓄的粮食已经很多,一旦急需,足够支用,即使朝廷另有需要,只需早上发一纸命令,米当晚就能发出。

这是第一件事情;二是迅速推行赏赐制度,激发鼓励富有人家出力助赈。

这个政策,原是用来诱导百姓,在事急的时候,依靠他们捐助,以供一时的需要;事成之后给予酬赏,以此劝勉后人。

反过来看眼前的情形,已经大大丧失信用,今后再有紧急的事,靠什么来使唤民众?

为国家利益谋划的大计,竟这样违悖情理,(将来)遇到急难之事再后悔,还来得及吗?

这是第二件事。

   但是或许有人会这样讲,朝廷应当节约开支,爱惜官爵,认为国家的大政,就在于此,上面两项请求,恐怕难以做到。

我却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节约开支,在于杜绝侵占、欺骗、浪费和损耗的弊害;爱惜官爵,在于抑止没有功劳而侥幸获得的滥赏。

现在预先广积粮食,替一个地区防荒作充分准备,那就不是所说的侵占欺骗、浪费损耗的弊害;推行赏赐,以显示国家的信用,那就不是所说的没有功劳而侥幸获得的滥赏。

况且国家经费,用处极广,消耗在养兵方面的占十之八九。

至于那些将帅用虚报士兵名额,来帮他实现侵占、欺骗的奸谋;负责运输的官吏,在账簿文书上弄虚作假,实施盗窃的勾当;行贿的财物,用车装载,还相互争胜,送入权贵宠臣的家中,每年不知数目有多少万。

您对这些事不加纠正,反而浅陋地去斤斤计较饥民糊口的一点东西,把这作为节约财政开支的措施,我不明白这有什么理由?

   大概朝廷爱护百姓的心思,不像吝惜费用那么周到,因此不肯尽力去做救济百姓的工作;您忧国的念头,也不像保全自身那么迫切,因此只作谄媚迎合的打算。

这为个人着想,可以说很周到了,但就旁观者来讲,也可说是太欠考虑了。

百姓和财物,谁轻谁重?

自身和国家,谁大谁小?

财物散失了,还可以重新积聚,民心一旦失去了,就不可能再得到;自身遭受危险,还可以化险为夷,国家一旦倾覆,就不可能再恢复了。

到了百姓离散、国家危亡、自己无处安身的时候,那么所聚有的财物,不是替盗贼积累了吗?

您看自古以来国家倾覆的原因,哪个不是从百姓反叛开始?

而百姓的反叛不知不觉的发生,哪个不是因饥饿而产生?

   希望明公能好好考虑这些话,把以前办事拖拉松弛的错误,自己在皇上面前一一列举出来,务必彻底改变以前的做法,共赴当前的急难,而对我所说有关救灾的一二件事,稍加留心。

情意迫切,直言无忌,希望您能加以考虑。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岘,乐善下士,少有吏干。

以门荫入仕,累迁高陵令,政术知名。

改京兆府尹,所在皆著声绩。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且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日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

乾元二年,与吕袒、李揆、第五琦同拜相。

岘位望稍高,军国大事,诸公莫敢言,皆独决于岘。

初,李辅国判行军司马,每日于银台门决天下事,须处分,便称制敕。

禁中符印,悉佩之出入。

及岘为相,叩头论辅国专权乱国,上悟,赏岘正直,事并变革。

   代宗即位,征岘为荆南节度。

属銮舆幸陕,岘由商山路赴行在。

既还京师,拜岘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故事,宰臣不于政事堂邀客,时海内多务,宰相元载等见中官传诏命至中书者,引之升政事堂,仍置榻待之;岘为宰相,令去其榻。

奏请常参官各举堪任谏官、宪官者,不限人数。

   初收东京,受伪官陈希烈已下数百人,崔器希旨深刻,奏皆处死;上意亦欲惩劝天下,欲从器议。

时岘为三司使,执之曰:

“夫事有首从,情有轻重,若一概处死,恐非陛下含弘之义,又失国家惟新之典。

昔者明王用刑,歼厥渠魁,胁从罔理。

况河北残寇未平,官吏多陷,苟容漏网,适开自新之路。

若尽行诛,是坚叛逆之党,谁人更图效顺?

困兽犹斗,况数万人乎!

”崔器、吕袒,皆守文之吏,不识大体,殊无变通。

廷议数日,方从岘奏,全活甚众。

竞为中官所挤,罢知政事。

永泰二年七月以疾终,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旧唐书·李岘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酉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B.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C.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D. 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荫:

也称作“门腐”,指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B. 制敕:

指自行裁决,文中是指李辅国专权乱国的行为。

C. 銮舆:

即銮驾,天子车驾。

文中指代当时的唐代宗。

D. 行在: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文中指天子巡行所到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岘礼贤下士,政绩卓著。

李岘乐于交结地位低下的贤士,年少时就有治理才干;多次升迁,因为处理政务有方而知名,所任各职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B. 李蚬声望极高,嫉恶如仇。

与吕翘、李揆、第五琦同任宰相,李岘的地位声望颇高,军国大事全李岘独自裁决;他向皇上进谏,指责李辅国专权乱国。

C. 李蚬严守规矩,广延人才。

宰相元载等违反先例在政事堂设置榻床接待宦官,李蚬任宰相后,命令撤去榻床;上奏请求举荐能够胜任谏官、宪官的人才。

D. 李岘能识大体,决事明敏。

李岘力排众议,建议朝廷依据黄河以北地区的形势,尽数免除接受叛贼官职的人的死罪,开启悔过自新的道路,从而保全了多人性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崔器希旨深刻,奏皆处死;上意亦欲惩劝天下,欲从器议。

②若尽行诛,是坚叛逆之党,谁人更图效顺?

【答案】

(1)C

(2)B

(3)D

(4)①崔器逢迎旨意严峻苛刻,上奏全部处死;皇上也打算以此惩戒天下,想要听从崔器的建议。

②如果全部处死,就是坚定叛逆党羽的决心,谁还会改过自新来归顺国家呢?

【解析】【分析】

(1)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天宝十三载连雨六十余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兆尹乃出为长沙郡太守且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日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这句话的含义是:

天宝十三年,阴雨连绵六十余天,宰相杨国忠憎恨他不肯依附自己,把大雨造成的灾害归咎于京兆尹,因此出任长沙郡太守。

当时京师米麦价格昂贵,百姓唱民谣道:

“想使米粟贱,莫过追李岘。

”根据对文句的理解,“天宝十三载”表时间,应断开;“京兆尹”是“归咎”的对象,不能断开;“时”引出“米贵”的事实,不能断开;“无过”强调“追李岘”,不能断开。

故答案选C。

(2)选项B,制敕:

指自行裁决,文中是指李辅国专权乱国的行为。

说法有误。

制敕:

指皇帝的诏令。

故答案选B。

(3)选项D,“尽数免除……死罪”于文无据,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李岘不提倡“一概处死”,但未提出“尽数免除”。

故答案选D。

(4)本题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①“希旨”逢迎旨意;“深刻”严峻苛刻;“惩劝”惩戒警示;“从”听从。

②“行诛”处死;“坚”坚定;“之”结构助词,的;“更”更改。

故答案为:

⑴C;⑵B;⑶D;

⑷①崔器逢迎旨意严峻苛刻,上奏全部处死;皇上也打算以此惩戒天下,想要听从崔器的建议。

②如果全部处死,就是坚定叛逆党羽的决心,谁还会改过自新来归顺国家呢?

【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

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

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参考译文】

   李岘,乐于交结地位低下的贤士,年少时就有治理才干。

依靠祖上功勋入仕,多次升任高陵令,以处理政务有方而知名。

改任京兆尹,所任各职政绩显著。

天宝十三年,阴雨连绵六十余天,宰相杨国忠憎恨他不肯依附自己,把大雨造成的灾害归咎于京兆尹,因此出任长沙郡太守。

当时京师米麦价格昂贵,百姓唱民谣道:

“想使米粟贱,莫过追李岘。

”他理政时就是如此深得人心。

乾元二年,与吕諲、李揆、第五琦同时拜任宰相。

李岘的地位声望颇高,军国大事,诸公不敢表态,全由李岘独自裁决。

起初,李辅国判行军司马,每天在银台门处理

   天下政事,需要决定时,就称是皇上颁下的诏令。

宫中的符印,进出都佩带在身上。

等到李岘任宰相,叩头上论李辅国专权乱国,皇上感悟,赏识李岘的正直,这些事情都被革除。

   代宗即位,征用李岘任荆南节度使。

时逢皇上前往陕州,李岘路经商山奔赴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

回到京师后,拜任李岘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照先例,宰相不在政事堂接待宾客,当时天下多事,宰相元载等见宦官传达诏命来到中书省,就领他们进入政事堂,并设置榻床接待;李岘任宰相后,命令撤去榻床。

上奏请求常参官分别举荐能够胜任谏官、宪官的人才,人数不限。

   刚收复京师时,讨论如何处置接受叛贼官职的陈希烈以下数百人,崔器逢迎旨意严峻苛刻,上奏全部处死;皇上也打算以此惩戒天下,想要听从崔器的建议。

当时李岘任三司使,坚持说:

“凡事有首恶有胁从,罪行有轻有重,如果不加区分全都处死,恐怕有违陛下宽宏大量的深义,也不符合国家允许改过自新的法典。

古时贤明的君王施用刑法,只是杀掉他们首恶,胁从不问。

何况现在黄河以北地区的残敌尚未平定,许多官吏身陷贼中,如果宽大处理免除死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