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76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政治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政治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政治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政治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概论.docx

《政治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概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概论.docx

政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权力

1.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

权力不仅是当今社会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更是现代社会维持正常运作必要的机制。

•权力资源

1.权力的大小与资源的占有是成正比的。

资源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武力、财力、人力、象征和组织、甚至包括了人性本身。

2.权力是指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分水岭,在于占有资源的不同;而权力的取得,通常都取决于对某种资源的自然或社会的垄断。

•权力的个性论

1.个性论,即是说权力是与个性有关的

2.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

社会中存在两种权力性格,一种人拥有强大的“权力意志”,他们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有着强烈的统治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焦躁不安。

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他们一心往上爬,最后成为统治者。

另一种人则有一种“奴隶意志”强烈地渴望被别人统治,如果没有领袖来统领他们,他们就会深感恐惧不安,这种人往往就成为被统治者。

•政党

1.所谓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团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政府失败

1.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借用古典自由主义的话称“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2.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治行为分析之中,提出了“政府失败”的观点,即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将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因为政府缺乏竞争机制和利润压力,同时政府官员追求的是广大个人影响而不是公共利益,从成本效益的分析框架来看,政府官员不会为公共利益而支出过多的成本,而由政府垄断社会资源的法,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而言则是成本高于利益。

•寡头统治铁律

1.在社会组织中,绝大多数群众总是受到极少数统治者的统治。

工会组织、职业性协会、群众的政治运动等都倾向于寡头制。

很少有人、有时间再组织中积极地工作,于是控制权便掌控在少数积极分子手里,而不积极地人就把他们当作代理人而接受他们的权威。

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铁律,称为“寡头统治铁律”。

•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是特定体质框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

它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

要手段。

•政党制度

1.所谓政党制度,一般是指根据一国的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政党结构模式。

2.政党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一国的执政参政和党际关系模式,即政党制度的体质模式;二是政党的内部构成和活动规则,即政党的组织结构。

•政府

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政府概念仅仅是指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譬如人们通常所谓的“里根政府”、“一府两院”

2.广义的“政府”则泛指各类国家权力机构,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的机构,即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

•政治制度(老师PPT暂缺)

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活动和程序取得社会认可,并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

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会影响到政治系统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亨廷顿提出了衡量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标准:

1.适应性:

政治体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存活能力。

2.复杂性:

完整明确的职能体系、下属组织和高度专门化。

3.自主性:

政治组织和程序独立于其他社会团体和行为方式而生存的程度。

4.内聚力:

政治体系内部成员必须要有基本的共识基础。

•利益集团

所谓利益集团就是指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为实现这种群体利益而寻求影响政府决策的一种社会团体。

这里,利益集团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素。

1.集团利益是利益集团存在的基础。

2.这种利益是某一集团的特殊利益,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3.影响政府决策过程是利益集团实现集团的重要途径之一。

•竞争型政党制度

1.竞争型政党制度是指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选票或议席的方式而上台执政的政党体制模式。

2.萨托利结合一国政党的数量与竞争性的程度两个标准,将竞争型政党制度又细分为极端多党制、有限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独大制四种主要类型。

简答题:

每题6分(共5题)

•权力资源有哪几种?

(P40)

1.人格(人格上的自然优势,是吸引追随者、打败竞争者的重要条件)

2.财富(财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权力资源,财富易于转化为权力)

3.组织(组织资源的垄断,可以聚拢人脉,获取大量行政支持提高掌控能力,这是单纯控制财富无法比拟的)

4.武力(权力最重要的资源是武力。

权力以武力做后盾,武力为权力提供了强制基础)

5.象征( 象征资源意义在于动员,一旦垄断了某种象征资源,就有可能将社会力量动员

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6.知识(知识是一种新的权力资源的崛起,打破传统权力资源的设限,使权力更富于流动和机会平等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经典论述?

(P58)

书;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这一定义的完整阐述来自恩格斯:

国家是表示:

社会陷入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为了不使这些对立面互相冲突,不至于在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定义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威权国家和寡头国独裁政体有哪些不同?

(P73)

1.威权国家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民族主义这一意识形态来巩固其权威统治,故有意识的去塑造某些名族认同符号,以强化对民众对国家的认识

2.权威国家的统治缺乏巩固合法性,十分依赖国家机器,他们往往会试图允诺幸福,以有效性寻求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3.权威国家中的寡头领袖虽然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

政权运作好坏,全赖寡头本人领导能力,但是寡头不至于全凭一己之好来实行实施统治,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民众意志之上,而是试图通过行政机政党等组织力量去控制社会。

•政治参与具有哪些特征?

(P191)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由公民组织的团体

2.政党参与的目标指向是政府的活动

3.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

4.政治参与的途径常常多种多样

5.政治参与基本上是一种体制内的非暴力行为

•行政机构功能扩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P149)

1.管辖(政府扩大了它对经济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家经济主脉已经不是农业而是商业和工业的现代社会)

2.分配(政府通过公共事业开支和其他手段在利益分配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干涉的分配)

3.生产(政府在经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生产功能)

4.(资源)提取(政府为了实现其庞杂的社会管理和政治管理功能,就必须加强它从社会获取行政资源的能力)

5.防御(政府的军事防御能力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且其发展速度常常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概述政治权利的基本特征?

(P41)

1.政治权利具有公共性(政治权利的行使具有公共性,对社会产生普遍的影响。

这与经济权利私人交往是完全不一样的。

政治权利要长久而稳定,就一定要在相当程度上服务于公共权益,诉诸民众对政权的普遍认同)

2.政治权利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也就是说,政治权利是唯一可以合法地使用暴力的权力。

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广泛性是:

政治权力无孔不入,能将广大的人口充分组织运动起来。

深入性是:

政治权力无微不至,能够激发参与者为之奉献的精神。

弥散性:

政府权力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存在,让人服从它而浑然不觉。

强制性:

政治权力可以通过强制命令来迫使人们服从。

•政府组织的特征?

(P126)

1.合法性(政府组织的合法性表现为政府权力的取得和运用必须符合宪法和有关法令所规定的范围,而且政府产生的有关法律或惯例,得到人民认可)

2.权威性(政府的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3.公共性(政府拥有的权力无论是从源泉上还是目的和用途都必须是公共的,必须服从公共利益,而不是某个政党等等的谋利工具)

•现代政党的政治功能有哪些?

(P180)

1.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

2.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

3.政治社会化

4.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

5.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

•简述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P196)

1.选举投票。

参加选举投票是公民最基本、最普遍的参与活动

2.政治结社。

包括参加政党和社团的有关政府活动

3.公民有时也参与政府政策的创制、复决以及对某一公职人员进行罢免等活动

4.公民不服从。

这是一种根据公民良心自由的原则进行的有理由有节的非暴力公共行为。

•简述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政策的主要途径?

(P199)

5.政治捐款。

通过竞选捐款影响政治候选人或党政当选后的决策意向则成为利益集团参政的重要的政治手段

6.参加选举。

''帮助自己的朋友而打击自己的敌人”,是利益集团在选举中的惯用策略

7.院外游说。

院外活动是利益集团在选举日以外大部分时间里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

•权力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P35)

8.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9.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

10.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简要解释自由主义国家?

(P62)

11.坚持“有限国家”模式,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勘定国家权力的范围,反对国家权力和政府职能的扩张,尤其是竭力反对国家队社会经济事务的过度干预

•政府的政治职能有哪些?

(P127)

12.构建和维护有利于既有政治秩序的政府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制度环境

2、 制定维护国家与社会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

3、 建立和维护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网络结构系统及其必要的附属设施,并保障机关工作人员的权益

•政党的类型有哪些?

(P164)

1.资产阶级的政党与无产阶级的政党

2.左翼政党与右翼政党

3.干部党、群众党与全方位政党

4.代表型政党与整合型政党

5.综合性分类

•政治参与的主体有哪些?

(P195三个小标题)

1.公民(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2.政党

3.利益集团(所谓利益集团,就是指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的,为实现这种群里利益而寻求影响政府政策的一种社会团体)

论述题:

每题10分(共2题)

•论述国家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P59)

1.资源的大量获取(国家的形成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能否在资源的提取和获得上取得优势或便利条件,就是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2.安全的地缘政治。

(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毗邻之处不能出现无可匹的大国否则很难维持自治和镇压反对力量。

3.坚持的政治人才供给(国家形成一•定要有大批相应的政治人才出现,以适应国家的开拓和治理。

4.战争中获胜(这也是国家形成的最关键因素。

欧洲中世纪存在不计其数的政治单位,而这些绝大多数政治单位都是在战争中被消灭掉了,剩下的战争胜利者和幸存者,它们形成了国家。

5.被统辖人口文化上同质(如果统辖围内的人口,在文化上是同质的,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国家形成的成本,因为这将更容易推进统一行政安排,促进被统辖人口的忠诚和团结,统治者也可以坐享其成地利用既有的沟通系统。

6.中央权力与地方精英的强大同盟(前现代社会都是农业社会,农民的人口占主导,这就导致国家要与土地争夺资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