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5409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山西省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山西省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塞,有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有大量的浮渣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下降

2.化学学习中有很多的“一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

C.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3.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4.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

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5.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点燃混合气

B.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一—水分子体积变大

B.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一—含有不同种分子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一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

7.氮化硼(BN)是一种棕色的晶体,具有

良好的导热性和硬度。

1973年美国利用氮化硼制成CBN刀具,现已广泛应用于金属钢材的切割。

经分析氮化硼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相似,则氮化硼(BN)应该是由()构成的物质。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制作铅笔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作燃料

D.用氢气充探空气球

10.用燃烧法除去氮气中混入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最好选用的物质是()

A.木炭

B.硫粉

C.磷

D.细铁丝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形不正确的是()

A.

镁条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物的质量

C.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D.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甲)加入二氧化锰(乙)稍微加热生成氧气质量

12.已知化学方程式

,则关于R化学式正确的是               。

A.C2H6

B.C2H6O

C.CH4

D.CH3OH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

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4.用水灭火的原理是

A.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使可燃物变为不燃物

D.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隔绝空气

15.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有些地方推广使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16.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量取液体

D.

闻气体气味

17.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身体不适,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的什么原因造成的()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

C.氧气与氮气比例不变,但一定体积空气中气体质量减少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大

18.在O2、H2O2、HN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2个氧原子

B.1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2个氧元素

19.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21.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__。

22.化学基础与常识

(1)如图所示实验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

(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3.G20峰会举办期间,杭州市进行了严格的安检措施,每瓶水都要品尝后才能通过。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了除去难溶的固体小颗粒,进行(填操作名称)________,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室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可溶的钙镁离子。

24.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硬水中的钙离子_____  ②金刚石_____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

⑤3个硫原子_____ ⑥8个水分子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数字“2”表达的含义:

①Mg2+_____;②2CO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建设新农村后,村民已经用上自来水,加入_____可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日常生活中通过_____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②实验室通常用如图装置来电解水,该装置中,A试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当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mL时,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_mL。

③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B用大量水冲洗汽车

C用淘米水浇花                   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25.请根据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人们常说:

“高原缺氧。

”这里的氧是指              (填化学式);

(2)发酵粉中的小苏打是NaHCO3,它由         种元素组成,0.5molNaHCO3中含有      g氧元素,该物质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        色;

(3)Fe2O3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医用0.9%的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5)常用于充填气球的稀有气体是             (填化学式);

(6)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      色,升高温度,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增大”或“减小”);

(7)水果飘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            。

三、实验题

2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

(3)利用D装置测量反应生成的氧气体积,集气瓶水面上方有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利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5)简述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四、推断题

27.下图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他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

已知:

C、G、E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A、B、D、F也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A能产生温室效应,G是是最常用的溶剂,且G→E是放热反应。

(1)写出物质化学式:

D_____。

(2)F→A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E→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写出E的一种用途:

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8.某校学生用下如图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一些白色固体掉落在石棉网上。

 

(1)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

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黄色固体是Mg3N2

(3)(反思与交流)

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②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

④从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你对燃烧条件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请写出一种:

________。

六、计算题

29.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甲烷水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甲烷水合物样品,取95.6g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容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烷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g二氧化碳,求该甲烷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精确到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