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467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docx

西大版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702]《土地利用规划学》

第一批次

[单选题]划定基地农田保护区,这是对()内部规划。

  

A:

农用地

B:

耕地

C:

园地

D:

林地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某县城1996年城区面积为7.2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是()  

A:

建城区

B:

规划区

C:

规划控制区

D:

用地区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提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中国

参考答案:

A

[论述题]

1、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

2、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3、简要回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4、什么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是什么?

5、未来几年是我国"实现奔小康计划”的关键几年,"吃饭”与"建设”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如何协调这对"矛盾体”谈谈您的观点和看法?

6、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收集哪些相关资料?

7、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一般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包括那些?

8、简要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

9、什么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目标?

为实现其总目标一般包括那些具体数量指标?

10、什么是土地利用结构?

按其类型划分它包括哪些类型?

11、简要阐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部门与审批程序?

1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

13、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14、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内容?

15、试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主要途径?

16、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17、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18、试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用途管制的关系?

19、计算:

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8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480kg,蔬菜占有量140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

2,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

20、下表为某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请据此填写土地利用结构表:

表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

单位:

hm2

类型

基期面积

土地利用类型

期内减少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城镇村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耕地

4120

3800

60

130

15

45

35

25

10

320

园地

550

 

460

20

5

30

20

10

5

90

林地

542

 

10

500

 

18

14

 

 

42

牧草地

210

 

 

 

180

10

15

5

 

30

城镇村用地

614

60

20

10

10

500

8

 

6

114

交通用地

326

50

10

26

8

12

200

10

10

126

水域

1560

 

 

 

10

10

40

1500

 

60

未利用地

185

80

13

12

20

8

6

16

30

155

规划面积

8107

3990

573

698

248

633

338

1566

61

937

期内增加

 

190

113

198

68

133

138

66

31

 

土地利用结构表:

表2土地利用结构表

用地类型

基期年

规划年

面积

%

面积

%

耕地

4120

3990

园地

550

573

林地

542

698

牧草地

210

248

城镇村用地

614

633

交通用地

326

338

水域

1560

1566

未利用地

185

61

土地总面积

8107

100%

8107

100%

21、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

(2)耕地需求量;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

由于我国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按行政区域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

  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有所不同。

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宏观控制性规划,主要任务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严格控制城市、集镇和村庄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和地域间进行调整和合理配置。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实施性规划,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和布局要求,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土地利用区的土地用途和使用条件。

市(地、州)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介于省、县级之间的过渡性规划。

  上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紧密衔接。

上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导,下级规划应在上级规划的控制下进行编制;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具体化和落实。

没有上级规划指导的规划是盲目的规划,没有下级规划落实的规划是无法实施的规划。

2、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1)准备工作;

(2)调查研究;(3)拟订规划供选方案;(4)协调与论证;(5)规划报批;(6)规划公布。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供给量预测;(3)土地需求量预测;(4)确定规划目标与任务;(5)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6)土地利用分区;(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3、

地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龙头”。

作用:

(1)合理、科学利用土地的基础。

(2)为协调与调节非农建设与耕地保护间矛盾提供了参考方式。

(3)贯彻基本国策与执行用地方针的有力手段。

(4)对土地利用管理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使有限的土地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即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2)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

(3)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前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4)坚持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

5、

(1)分析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把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

(3)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4)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集约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6)针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3S手段克服上一轮土地规划编制中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数学模型与指标相结合)的同时,利用3S手段克服上一轮土地规划编制中对空间分布格局考虑不全面的问题。

(7)注重实际调研与公众参与。

6、

1、区域基础资料:

(1)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水文、自然灾害等;

(2)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等;(3)人口资料包括历年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等;(4)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等;(5)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状况;(6)主要产业发展状况;(7)农业普查资料;(8)生态环境状况;(9)县域历史资料等。

2、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

(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包括数据、图件和报告;(3)历年土地统计资料;(4)历次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5)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及其他专项用地调查资料;(6)土地评价及土壤分级资料等。

3、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3)上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资料;(5)国土规划、县域规划、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开发区规划、农业区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及林业、交通、水利等各专业部门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等。

7、

依据

(1)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性。

(2)土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性。

(3)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性。

(4)土地生产效益的区域差异性。

(5)区域内有关区划、规划是分区的参考依据。

(6)各部门的发展战略及相应土地需求量是分区的主要依据。

一般可划定以下11种土地用途区:

(1)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指为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2)一般农地区:

是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3)林业用地区:

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4)牧业用地区:

是指为畜牧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5)城镇建设用地区:

是指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下同)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6)村镇建设用地区:

是指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下同)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7)村镇建设控制区:

是指为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8)工矿用地区:

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之外,为工矿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9)风景旅游用地区:

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观赏、休憩、娱乐、文体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10)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

是指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11)其他用途区:

是指根据实际管制需要划定的其他土地用途区,其命名按管制目的确定,如水源保护区、陵园墓地区等。

 8、

(1)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2)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

(3)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4)了解区域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

(5)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效果。

(6)了解区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

9、

规划总目标是指规划期间通过规划实施在土地利用上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

具体数量指标包括: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10、

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其类型:

土地利用的理论结构;土地利用需求结构;土地利用规划结构。

11、

(1)土地规划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程序:

①前期工作。

②申报。

③审查。

④批复。

12、

(1)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

(2)用地数量综合平衡;(3)用地布局综合平衡;(4)部门用地需求预测;(5)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6)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均是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统筹安排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从土地利用的广度看,两个规划是域和点的关系,前者是在域的范围内研究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空间布局,侧重于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而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以上工作。

这就是说城市规划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城市规模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它包括农村用地,城镇用地在内。

从可操作性来看,县(市)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

5万,各个乡(镇)用地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

1万,因此,对城区范围用地,仍属示意图性质,对城区作出详细程度的用地安排是城市详细程度规划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之一是确定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空间布局的选择,当然,这也就必然要涉及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市规划的协调问题,但须以法律形式,保证未来人口吃饭所需的基本农田不再被侵占。

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来说,应对长远未来用地的扩展,作一些超前考虑,既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也要考虑农业用地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经过权衡,提高长远未来城区扩展用地的可能范围,以作为确定城市规模的重要依据。

14、

基本内容是:

(1)农地用途管制,包括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

前者是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划定一定数量的农地主要是耕地作为特殊保护的区域严格加以管制;后者则是根据规划需要,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允许部分农地进行规定用途的转用;

(2)非农地用途管制,其重点是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主要包括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存量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其中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与农地许可转移管制密切结合,因此非农地用途管制的重点应是存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

15、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1)要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与管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计划的具体安排并实施规划的最重要的行政手段之一;

(2)要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层层定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度可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落到实处;

(3)要实行规划公告制度,要有组织地做好规划的宣传、发布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公告工作;

(4)要建立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审查制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必须经态度管理部门预审;

(5)应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6)要加强城市和村镇规划审核,加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及近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等方面的审核,切实保证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7)要建立健全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审理制度,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并改善态度生态环境;

(8)强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总而言之,应充分利用规划过程和动态监测的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检验、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提高规划管理的工作效能和效率。

16、

其基本特征如下:

(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都有高低之分,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17、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各种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土地利用处在无规划的盲目利用状态,以致造成一系列退化破坏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继续发生,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迫切需要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方向、结构、布局作出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宏观规划,藉以指导各个局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改良和保护,为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人均面积的1/3左右,而且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势必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对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如不做出统筹兼顾的长远安排,不加以控制,任其自由占用和随意扩展,必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过去土地利用宏观失控的后果,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因此,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和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都提出了尽快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行用途管制的基础。

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基础和依据。

18、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用途管制则是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的手段措施。

首先,建立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前提的,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划分的,划分土地用途区,落实用地布局。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导用途是管制的重点,也是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向;鼓励次要用途向主导用途转变,也可维持现状,但不变为期他用途。

其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可解决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并保证规划实施。

依据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未经规划的地区或规划未批准的地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而且,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就是要求交通用地规划、水利用地规划、林地规划、城市规划、城市用地规划等专业规划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通过专业规划的实施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19、解答如下:

耕地需求量:

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自给率)/(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80万人×480kg/人×80%)/(15000kg/hm2×2)

=1.024万hm2

经济作物用地=(1.024×2)/8

=0.256万hm2

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80万人×140kg/人)/(30000kg/hm2×2)

=0.1867万hm2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

=1.024万hm2+0.256万hm2+0.1867万hm2

=1.4667万hm2

20、

土地利用结构表:

表2土地利用结构表

用地类型

基期年

规划年

面积

%

面积

%

耕地

4120

50.28%

3990

49.22%

园地

550

6.78%

573

7.07%

林地

542

6.69%

698

8.61%

牧草地

210

2.59%

248

3.06%

城镇村用地

614

7.57%

633

7.81%

交通用地

326

4.02%

338

4.17%

水域

1560

19.24%

1566

19.32%

未利用地

185

2.28%

61

0.75%

土地总面积

8107

100%

8107

100%

21、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

P总人口=P2001×(1+年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规划期年限

=116×(1+4.5‰+16‰)(2010-2001)

=139.2435万人

P城市人口=139.2435×62%

=86.3310万人

P村镇人口=139.2435×38%

=52.9125万人

(2)耕地需求量(6分);

粮食用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调入粮食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139.2435万人×420kg/人-15000kg)/(15000kg/hm2×2)

=19493.59hm2

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调出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

=(139.2435万人×160kg/人+10000kg)/(30000kg/hm2×3.5)

=2121.90hm2

由于经济作物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3%,因此,蔬菜用地和粮食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87%.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蔬菜用地)/88.87%

=(19493.59hm2+2121.90hm2)/88.87%

=24322.5948hm2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

城市居民点用地=(城市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

=86.3310万人×96m2/人=9287.776hm2

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

=52.9125万人×124m2/人

=6561.15hm2

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15848.926hm2

(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

规划年人均土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垦殖率)/规划目标年总人口

=(24322.5948hm2/36.56%)/139.2435万人

=0.7167亩/人

规划年人均耕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规划目标年总人口

=(24322.5948hm2)/139.2435万人

=0.2620亩/人

[单选题]

在报酬递减规律中,生产要素合理投入阶段是()

  

A:

边际报酬小于平均报酬且大于0

B:

边际报酬大于平均报酬

C:

边际报酬小于平均报酬

D:

边际报酬小于0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辖区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耕地的()

  

A:

75%

B:

80%

C:

85%

D:

90%

参考答案:

B

第二批次

[单选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河流一般用的颜色是()  

A:

红色

B:

黄色

C:

绿色

D:

蓝色

参考答案:

D

[单选题]根据中心地理论的市场原则,中心地系列为()  

A:

1,2,6……

B:

1,3,12……

C:

1,6,42……

D:

1,2,8……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根据中心地理论大城市的商品种类()  

A:

B:

C:

中间

D:

无关系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根据韦勃工业区位论,原材料系数<1时,工厂企业选址应位于()  

A:

产品消费区和原材料地中间

B:

原材料产区

C:

产品的中心消费区

D:

产品消费区和原材料地之间的某一地点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某县将一河流中的滩涂开发为耕地,土地分类滩涂属于()  

A:

未利用土地

B:

已利用土地

C:

水面

D:

农用地

参考答案:

A

[论述题]

概念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