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秀教案.docx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秀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优秀教案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教学重点
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难点
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1:
(情境式导入)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中外有很多神话传说。
西方有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故事,亚当是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夏娃是第一个女人,从此就有了人类。
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许多男男女女,天地之间就有了人类。
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五色石补天。
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我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
下面你就能学到这些内容。
导入2:
(叙述式导入)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你知道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吗?
你知道远古人类是怎样劳动和生活的吗?
他们是怎样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的?
学习第1课,我们便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课堂探究
框题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问题导学】
(1)结合图一,说说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2)图二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牙齿化石,这种古人类是什么人?
距今约有多少年?
(3)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人类是由古猿逐渐演化而来的。
(2)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3)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
为研究人类的起源、特征和生活状况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过渡语: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而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北京人。
框题2 北京人的发现和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2月,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后来又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两百多块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二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周口店一带林草茂密,猛兽经常出没……由于生活环境险恶,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采集、共同狩猎……过着群居的生活。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续表
教学内容
课堂探究
【问题导学】
(1)材料一中反映的事实说明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 。
(2)材料一中“动物化石”和“灰烬”说明了北京人食物的来源和吃的方法。
食物的来源是 。
吃的方法是 。
(3)材料二说明北京人的生存方式是 。
(4)北京人遗址为什么会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
(1)打制石器
(2)猎取动物 用火烧烤食物,吃熟食
(3)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4)第一,北京人遗址内容十分丰富且有价值;第二,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小结: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变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
板书设计
当堂达标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B )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3.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C )
A.直立行走 B.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懂得审美
4.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B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5.北京人的体貌特征是怎样的?
简述北京人发现的重要意义。
答案:
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教学重点
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状况。
教学难点
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1:
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里,有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
传说,上古时候,有一只遍身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谷物,谷粒坠落地上。
神农氏把谷粒拣起来,种在地里。
他把种植的技术教给人民,从此就有了农耕。
究竟我国原始农耕是怎样开始的呢?
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导入2:
课件展示半地穴式房屋图和干栏式房屋图。
指出,大约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定居生活。
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改变了“竭泽而渔”的方法,发展成可持续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
我们的祖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活的,他们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中国的早期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
学习第2课,我们便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课堂探究
框题1 半坡居民的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
——郭沫若
【问题导学】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请你推测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穿越时间隧道,假如你到这一原始居民的家中做客,他们最有可能用什么招待你?
答案:
(1)半坡居民。
因为半坡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耕,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等。
(2)粟、鱼、肉等。
过渡语:
半坡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而河姆渡人的生活,则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河姆渡人的生活。
框题2 河姆渡人的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堆积物。
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
【问题导学】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中所述的这种现象会引发河姆渡人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3)试归纳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相同点。
答案:
(1)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水稻的出现会引发河姆渡人的生活发生变化,表现在:
河姆渡人不再单靠打猎和渔业为生,而可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生活所需食物可以有稳定的来源;粮食收获后需要储存,陶器等手工业就可以获得初步发展等。
(3)都会种植农作物;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建造房屋;都会制造陶器,都会饲养家畜。
教学内容
课堂探究
小结:
距今7000年左右,我国开始进入原始农耕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他们都具备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从事农业生产、使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和制造陶器等。
原始居民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作出了特有的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的劳动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和淳朴。
板书设计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生活区域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居住房屋
生产生活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半坡村
距今约
6000年
半地穴式
圆形房屋
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乐器,会纺织、制衣
河姆渡人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河姆渡
距今7000
年左右
干栏式建筑
种植水稻,使用骨耜,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乐器,懂得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重大发现→兴起区域→重要标志→重要意义
当堂达标
1.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B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2.半坡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下列有关半坡居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距今7000年左右 B.主要种植粟
C.会制作彩陶 D.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3.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D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D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C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 D.生活用水方便
6.下面两幅图是小明在暑假期间考察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时,见到的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请回答:
(1)请分别写出这两幅图的名称。
(2)想一想,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是怎样考虑的?
(3)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当堂达标
答案:
(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
(2)房屋样式的不同与南北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
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而干栏式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可见两地原始居民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来考虑的。
(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科学发展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