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3719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docx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练习题

2018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

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A.

2018

读》对此予以明确,并对于中报未能及时采用财会〔2018〕15号中规定的报表格式及内容

的(如因交易所披露格式未更新),至少应在2018年9月30日的中期财务报表中采用。

A.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B.若企业按要求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应当对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C.企业首次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或新收入准则时,不调整可比期间信息

D.企业首次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或新收入准则时,必须调整可比期间信息

A正确。

企业按照相关规定

答案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一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规定,当期财务报表的

列报,至少应当提供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故选项

追溯应用会计政策或发生前期差错更正,并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应当对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进行相应调整,故选项B正确。

为简化新旧准则衔接时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新金融

C正确选项D错误。

工具准则和新收入准则均不要求全面追溯调整,而是将首次执行的累积影响数仅调整首次执

行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项目,不调整可比期间信息,故选项

 

“应收股利”项目

 

利”和“其它应收款”三项内容合并而成。

)。

4.根据财会〔2018〕15号,下列不属于新收入准则增加的会计科目的是(

A.合同资产

B.合同取得成本

C.应收退货成本

D.应付退货成本

答案解析:

新收入准则增加的会计科目有:

合同资产、合同负债、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约成本、应收退货成本、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合同资产减值准备、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等。

在资产负债表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若是流动性的债务工具,

 

中反映的项目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衍生金融资产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D.其他流动金融资产

答案解析: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若是流动性的债务工具,

在资

产负债表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若是非流动性的债务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中的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反映。

6.下列不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行项目包括内容的有(

)。

A.未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B.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预期持有不超过一年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包括指定为

FVOCI的)

C.企业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

FVOC

I-债务工具)的期末账面价值

D.未通过SPPI测试的、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预期持有不超过一年的债务工具投资(含嵌入

衍生工具)

 

答案解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行项目包括的内容有:

①未通过

SPPI测试[仅为本金及未

偿付本金额之利息的支付(SolelyPaymentsofPrincipalandInterestontheprinci

palamountoutstanding)]的、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预期持有不超过一年的债务工具投

资(含嵌入衍生工具);②以其他业务模式持有的债务工具投资(含嵌入衍生工具);③未

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④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预期持有不超过一年的权益工具投

资(不包括指定为FVOCI的);⑤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预期持有不超过一年的、直接指定

为FVTPL的债务工具投资(含嵌入衍生工具)。

企业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FVOCI-债务工具)的期末账面价值,在“其他流

动资产”行项目反映。

7.下列不属于“其他流动资产”行项目包括的内容的是(

)。

A.企业购入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

AC)的期末账面价值

B.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AC)的期末账面价值

C.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

D.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确认为资产的应收退货成本,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

内出售的

答案解析:

“其他流动资产”行项目:

①企业购入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

资(AC)

的期末账面价值,在“其他流动资产”行项目反映;②企业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

FVOCI-债务工具)的期末账面价

值,在“其他流动资产”行项目反映;③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

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

 

应减去“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④对于附有销售退

AC)的期末账

回条款的销售,确认为资产的应收退货成本,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出售的,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

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面价值,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列报。

FVOCI-债务工具)的期末

8.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长期债权投资(

 

账面价值不可能列示的项目有(

)。

A.债权投资

B.其他债权投资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D.其他流动资产

答案解析: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长期债权投资

(FVOCI-债务工具)

的期末账面价值可能列示的项目是“其他债权投资”,但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长

期债权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行项目反映;企业购入的以公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一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

FVOCI-债务工具)的期

末账面价值,在“其他流动资产”行项目反映。

9.关于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应当以净额列示

B.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不能互相抵销

C.该净额若为借方余额,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

 

D.该净额若为贷方余额,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中填

答案解析:

不同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不能互相抵销。

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

负债应当以净额列示。

该净额若为借方余额,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资产”或“其他非

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减去“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的

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该净额若为贷方余额,应当根据其流动性在“合同负债”或

“其他

非流动负债”项目中填列。

10.根据财会〔2018〕15号,下列不属于“其它应付款”项目构成内容的是(

)。

A.原“应付利息”项目

B.原“应付股利”项目

C.原“应付账款”项目

D.原“其它应付款”项目

答案解析:

根据财会〔2018〕15号,“其它应付款”项目是由原“应付利息”、

"应付股

利”和“其它应付款”三项内容合并而成。

11.下列关于利润表中的项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管理费用”行项目不再包括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化支出

B.

“资产减值损失”行项目不再包括各项金融工具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

C.

“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项目均以总额列示,不允许抵销

D.

“其他收益”项目只包括总额法下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

 

答案解析:

“其他收益”项目包括总额法下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及其他与日常活动相关且应直接计入本科目的项目。

12.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引起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类项目的增加,下列不属于其增加项目

 

A.信用减值损失

B.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C.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D.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其增加项目有:

其他权益

答案解析: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引起利润表损益类项目的增加,

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金

融资产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和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A.固定资产正常报废或自然灾害的处置利得

B.固定资产出售的处置利得

C.无主应付款

D.现金盘盈利得

答案解析:

固定资产出售的处置利得在“资产处置收益”行项目中列示。

)。

14.下列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类项目是(

A.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

B.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C.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D.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答案解析:

选项A“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不能重分类进损益。

 

A.有助于降低对管理水平要求的标准

B.有助于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C.有助于提高客户价值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D.

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E.

助于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目标成本法的主要缺点是:

其应用不仅要求企业具有各类所需要的人才,更需要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通力合作,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A.目标售价

B.企业针对该产品的战略目标

C•目标利润

D.融资需求

目标售价的设定应综合考

答案解析:

市场容许成本是指目标售价减去目标利润之后的余额。

虑客户感知的产品价值、竞争产品的预期相对功能和售价,以及企业针对该产品的战略目标

等因素。

目标利润的设定应综合考虑利润预期、历史数据、竞争地位分析等因素。

 

A.不同行业的产品

B.不同种类的产品

C.不同批次的产品

D.不同步骤的产品

答案解析: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或不同步骤的产品。

A.就不同的成本或费用项目,分别确定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B.确定每一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

C.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D.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

答案解析:

企业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一般应结合经验数据、行业标杆或实地测算的结果,运

分别确定

用统计分析、工程试验等方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①就不同的成本或费用项目,

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②确定每一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③汇总不同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

19.甲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W产品,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

 

A.56.25

B.62.4

C.58.5

D.60

答案解析: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6600/22/8)X(1.5+0.1)=60(元)。

20.甲公司是一家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按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

公司预计

下一年度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为13元/公斤,运输费为2元/公斤,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为

)元。

5%,原材料入库后的储存成本为1元/公斤。

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为(

A.15

B.15.75

C.15.79

D.16.79

答案解析: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包含发票价格、运费、检验费和正常损耗等成本。

所以,该

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13+2)/(1-5%)=15.79(元)。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C<*

答案解析:

变动成本法下,仅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

22.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生产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

答案解析:

变动成本法下,仅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23.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贡献式损益表,下列不属于该表构成项目的是。

A.营业收入

B.边际贡献

C.营业利润

D.产品销售成本

答案解析:

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贡献式损益表。

该表一般应包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禾U润等项目。

产品销售成本是完全成本法下的项目。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制造费用

D.变动制造费用

答案解析:

变动生产成本的构成内容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根本区别在于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

 

A.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B.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C.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D.为便于将资源费用直接追溯或分配至各作业中心做准备

(2)

答案解析: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包括:

(1)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更真实地揭示资源、作

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

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优化提供依据;(3)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