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35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学时:

64

学分:

4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课程归属:

适用专业: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开设时间:

第1学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年月

系主任及审定日期:

年月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多媒体技术、图文印刷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作用

平面构成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前导、后续课程

(1)前导课程

(2)后续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一、基本理念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适合所有设计类专业,对其所有的专业课都起到显著的基础性的作用。

平面构成是一切应用类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平面中形态构成要素、立体与空间概念、图形与构图的分析,平面中三维、四维幻象的塑造,平面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平面构成的美学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从本质上理性地把握平面中构成的基本属性和应用规律,以为今后的各类专业应用设计作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

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

构成在造型艺术领域里还有组织、建造、结构、构图、造型等含义。

概括来讲,《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4、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5、能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

6、培养学生的审美、解读能力;

7、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

1、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4、制作方法;

5、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平面构成;

6、设计意识的培养;

三、职业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表现能力,并为以后的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4、拥有较好得设计洞察力和较好的时代进步感以及优秀的平面构成审美能力;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

一、理论教学部分

附表1:

课时分配表

序号

学习情境

子学习情境(任务、项目)

学时

1

平面构成概述

构成的起源

1

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1

构成的概念

2

形式美的法则

2

2

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

定义

2

形象的分类--抽象形,具象形

2

形象的组合

2

3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点的形象

4

线的形象

4

面的形象

4

4

构成形式种类

重复

4

近似

4

渐变

4

发射

4

特异

4

空间

4

对比

4

空间构成

4

密集构成

4

机理(质感表现的构成)

4

合计

64学时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学习情境

子学习情境

学习目标

(能力描述)

主要内容(任务描述)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设计

建议学时

平面构成概述

构成的起源

理解包豪斯主义

全新的设计理念和造型设计的新形态

包豪斯设计学院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

提出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领域

1

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赴日留学生的影响

构成学发展历程

了解构成思想进入我国的过程

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1

构成的概念

构成;

平面构成;

设计构成分类;

构成目的;

平面构成是构成和设计的基础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

包括具象形态、抽象形态—点、线、面、体;

装饰设计;视觉设计;机能设计;环境设计

现代设计领域的划分有多重标准,通常按照呈现的形式分为:

二维空间的平面设计,三维世界的立体和空间设计以及带有时间因素的多维设计

通过学习构成理论和各种基本概念,构成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及其形式法则,学习各种构成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掌握平面设计基本规律,形成现代设计观念和审美意识

2

形式美的法则

调和与对比;

对称和平衡;

分割与比例;

节奏和韵味

调和亦称和谐;

对称又称均称;

等形分割;

等量分割;

渐变分割;

图形形式上的优美情调

所有的形式美的法则是本节重点,形式多样需掌握

图形图像制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形式美的制作,把握好形式美的法则,才能创作出有韵味的佳作

2

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

定义

1.任何抽象形态或是具象形态都称作形象。

2.物体的外形,特征,以及表达含义的视觉元素通称为形象

抽象形态;

具象形态;

外形;

特征

定义的概念范围

抽象形态实例;

具象形态实例;

外形;

特征

2

形象的分类--抽象形,具象形

几何形;

有机形;

偶然形;

人为形;

自然形

掌握基本的这五种抽象形,具象形的形态

理解在具体的风格绘制中需要什么样的平面构成形态

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来满足不同种类的设计需要

2

形象的组合

分离;

接触;

覆迭;

透迭;

结合;

减缺;

差迭;

重迭

在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形象的组合方式

用不同的平面构中的形象组合方式来满足不同种类的设计需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点的形象

点是最活跃的形态,它没有宽度也无长度,是最小的单位

虚点:

画面留白形成的点;

把线断开,所形成的虚点

用面加以包围,留下点状的空白所形成的虚点;在画面上挖洞所形成的虚点

虚点的存在感较弱,但可表现纤细的感觉

4

线的形象

线在现代抽象作品与东方绘画中广泛运用,有很强的表现力

直线;

曲线;

封闭曲线;

线的粗细;

线的浓淡;

线与线间隔;

线的方向;

线的面化

线并非单一种类,根据线的不同形象分为多种

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去理解线条的魅力

4

面的形象

单纯的面的形象具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是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

面分为实面和虚面二类

实面即具有明确,突出的形状,虚面则由点、线、密集而成

面的应用范围很广,在设计领域应用非常重要,面的运用需要是具体环境而定

4

构成形式种类

重复

基本形的重复;骨格的重复;形状的重复肌理的重复;方向的重复

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两次以上

重复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性的秩序,使画面统一

体味重复的形式美感

4

近似

形象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有着共同的特征

形的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相互加减,可构成不同的近似形状

近似给人的感觉是同类族的关系。

如形状的近似,两个形状若属于同一类族,那幺就是近似的

4

渐变

基本形状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大小渐变;色彩渐变;骨骼渐变

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

是一种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

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由简单渐变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4

发射

花中心点式发射;

螺旋式发射;

同心圆式发射

发射种类分别说明了平面构成形式的多样化

所有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扩散,有时可造成光学的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根据设计需要才做出相应的设计发射形式

4

特异

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色彩的特异;方向的特异;

正负的特异;肌理的特异

有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要素显的突出,以此打破规律性,也叫突变

通过小部分不规律的对比,使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形成视觉焦点,打破单调,以取得构成画面生动活泼的效果

打破常规

别出心裁

独具匠心

4

空间

利大阴影,疏密,平行线,色彩变化,肌理变化,矛盾空间

空间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牢记于心

平面构成的空间是立体形态的二次元的空间,是一种虚拟的空间,把立体空间的东西表现于二次元平面上

通常用透视的方法或者使用空间表现方法

4

对比

形状,大小,色彩

肌理,位置,重心,

空间,虚实

与平和,调和,静态相对的是对比,对比可以产生明朗

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自然形象的对比:

视觉上有天地.陆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听觉上对比有乐曲的强弱,快慢等

4

空间构成

自然的空间;

平面的空间

自然的空间是立体的空间;要在平面的画面中体现立体感,则形象的大小、位置、方向至关重要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覆盖排列;投影效果;投影效果;肌理变化表现空间感;矛盾空间

有利于空间构成的一切元素都可以拿来用作平面构成

4

密集构成

点的密集;

线的密集;

自由密集;

拥挤与疏离

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

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

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在图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向磁场一样,具有节奏感

4

机理(质感表现的构成)

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

肌机理应该是触觉的感受,但作为平面视觉元素出现和研究的肌理,主要是长期经验所形成的视觉性质感

粗细,硬软,干湿及笔触排列,拓印,喷绘,渲染,刻刮以及对纸张的折叠,烤炙,揉,撕,搓,拼贴等

平面视觉元素出现和研究的肌理,主要是长期经验所形成的视觉性质感

4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在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化抽象难懂为形象移动,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勤于实践。

在实训操作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精神和科学严谨、耐心细致的习惯。

在实训设计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加以辅导,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施条件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本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3方面的基本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2、掌握平面构成的知识与方法,了解色彩构成的发展状况、并且有很强的美术功底与基础造型能力等;

3、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

相关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均应聘请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行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和担任兼职教师。

针对平面构成这一专业基础课程,我们需要拥有专业美术功底的教师,在教师基础造型能力中尤其突出设计能力,有很强的平面构成能力,能够从事复杂的平面构成教学活动,并能够引导学生强化平面构成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平面构成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视觉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为进一步学习设计类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