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3428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docx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

国民经济论述题答案

六、论述题目录

1.1.试述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P7一、与哲学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阐释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对统计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

所谓实质性科学,是指这类科学的内容及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改造世界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种方法科学,只是提供人们如何从数量方面入手去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社会的武器,离开数量就不成其为统计。

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

1.2.试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

流量:

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

比较审查法

设置疑问框审查

•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

•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以备分析之用

•4.对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

2.2.如何进行统计表的设计?

•1.设计表之前,要对列入表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2.统计表的形式应长宽比例适中,一般为长方形

•3.统计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4.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行),表中纵栏的“合计”一般列在最前一栏

•5.表的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与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按栏的顺序编号

•6.表中的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

标题内或在标题下面说明统计资料所属时间、空间

•7.表中的指标数字应有计算单位

•8.表内上下各栏数字的位数要对整齐,同类数字要保持有效的统一位数

•9.表内各主词之间、各宾词之间的排列顺序,应按时间先后、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自然顺序合理编排

•10.对某些资料必须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

3.1.试述应用平均指标须注意的问题。

1.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统计口径一致)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平均数

3.计算和运用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

4.1.试述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基本原则:

各项指标是否可以相互比较,即是否具有可比性

•1.注意时间单位(年、季、月等)的选择,时间长短应一致

•2.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统一

•3.注意空间范围的变化

•4.计量单位要统一

•5.计算方法相同

•6.缺失资料要尽可能弥补

编制时间数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注意时间单位(年、季、月等)的选择,时间的长短应一致。

2.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统一

3.注意空间范围的变化。

4.计量单位要统一。

5.计算方法要相同。

6.缺失资料要尽可能弥补。

5.1.试述指数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指数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在经济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起基本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分析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2.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因素影响的大小

5.2.试述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与方法。

•1.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要分析的对象及影响因素

•2.根据指标间数量对等关系的基本要求,确定分析所采用的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并列出其关系式。

•3.根据指标关系式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相应的绝对增减量关系式

•4.应用实际资料,根据指数体系及绝对量关系式,依次分析每一个因素变动对对象变动影响的相对程度及绝对数量,每一个因素的影响是根据相应的因素指数公式及对应的绝对量关系式计算的

5.3.论述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1.引入同度量因素,解决复杂总体在研究指标上不能直接综合的困难,使其可以计算出总体的综合总量

•2.将同度量因素固定,以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

•3.将两个时期的总量对比,其结果即为综合指数。

6.1.试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P176

(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2)样本容量大小

(3)不同抽样方法的影响

(4)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6.2.试述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P196

.影响因素:

(1)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允许的极差误差的大小

(2)允许的极限误差或的大小。

(3)抽样方法

(4)抽样方式

(5)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7.1.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P216

1.区别

(1)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

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必须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对于变量x与y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计算中改变x与y的地位对结果无影响;

回归分析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

(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变量都是随机的,或者其中一个是随机的;

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变量(给定的变量),因变量的随机变量

2.联系

(1)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2)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

8.1.试述中国国民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P235-P236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

相互间的关系:

五张基本核算表之间彼此衔接,连成一体,构成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但它们又是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体系。

五张基本核算表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表,它核算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消费、投资、进出口等社会再生产中的基本总量,并对其他基本核算表中的有关总量起着重要作用。

8.2.试述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共同性。

P241

共同性

国民经济统计是指:

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活动及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表现在:

1.研究客体一致

2.研究目的一致

3.研究主要内容相同

4.研究方法基本相同

9.1.试述人口质量统计的主要指标。

P258

(一)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

—平均身高、体重、胸围,青少年生长情况能反映人群的发育状况;

—体育运动成绩、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和占运动员比重等指标,能反映人口的体育水平;

—患病人口数、疾病种类、传染病人口比重、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呆残低能人口比例和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反映人口的健康状况。

—平均预期寿命又称平均寿命,是指同时期出生的一批人按现有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平均可活多少岁。

该指标综合反映人口总体的死亡水平,从正面说明人的寿命长短。

但需注意,不能把某一年全部死亡者的平均死亡年龄当做平均预期寿命。

(二)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

—(三)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指标

9.2.试述劳动力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其统计的意义。

P261-P262

—理论含义: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定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实际应用中,劳动力资源的定义:

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

—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1.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再生长周期较长

—研究意义:

—劳动力资源是社会再生产所依赖的三大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要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劳动力资源统计主要是反映劳动力资源的总量、构成、变动及其利用情况,分析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种职业间的分布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如何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供依据

—3.劳动力资源一种有生命周期的资源

9.3.如何看待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P272-P273

(一)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关系的分析

—统计上反映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计算平均每人的产品产量或产值指标并作动态比较

 

—2.分别计算各年的或平均的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并进行以下两者比较:

(1)计算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的差额。

如果产量(产值或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一般表示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间保持协调,反之不协调

(2)计算生产发展的超前系数,即两者发展速度的比率。

 

生产发展超前系数≥1,表示两者之间保持协调;如果生产发展超前系数<1,则表示两者不协调。

9.4.试述人口两种变动的涵义及反映两种变动的主要统计指标。

P253

人口的出生与死亡是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人口总体更新的两个自然因素。

反映人口自然因素变动规模的统计指标有:

一定时期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自然净增人数

10.1.试述现阶段环境统计的意义。

 

10.2.试述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P296

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单位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价值及金融资产与负债关系的平衡表,它是有机构单位与资产负债项目纵横交叉组成的矩阵或平衡表。

其主要作用:

(1)综合反映了全社会和各机构单位国民财产的规模、结构、联系等重要国情国力资料,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2.提供了有关经济存量的分类指标,以此为基础与其他经济指标结合起来,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国民经济和整体状况进行多方面的经济分析3.其编制原理与方法的依据是已实施多年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所提供的资料有利于进行国际对比,也有利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11.1.试述国内总产出的构成。

P310

总产出是反映社会总产品价值量的指标,它的价值构成从其概念的全面描述中提出了两方面的认识,即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角度看和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角度看。

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来划分,总产出由货物产品价值和服务产品价值构成。

从社会总产品的生产角度来划分,总产出由中间投入的产品价值和最终产品价值构成。

11.2.试述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P312

工业总产出(即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具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11.3.试述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P320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

=∑(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12.1.试述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方法及各类别的作用。

1.按参与商品交换的主体划分,可分为三类,即商品生产者、转卖者和消费者;2.按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及使用领域的关系,可以将买卖行为分为:

最初商品流通、中间商品流通和最终商品流通三类;3.按购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商品批发和商品零售两类;4.按商品流通的渠道不同,可分为直接商品流通和间接商品流通

12.2.试述对外贸易统计的国别统计原则。

国别原则

进口

出口

1.产销国

生产国或原产国

消费国

2.贸易国

购自国

售予国

3.运输国

起运国

抵达国

12.3.试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

1.售给城乡居民作为生活用的商品和修建房屋用的建筑材料;

2.售给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和公用消费品;

3.售给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和旅店、招待所附设专门供应本店旅客食用、不对外营业的食堂的各种食品和燃料,企业事业单位和国营农场直接售给本单位职工和职工食堂的自己生产的产品;

4.售给军队官兵生活用的粮食、副食品、衣着品、日用品和燃料等;

5.售给来华的外籍人士、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生活消费品;

6.居民自费购买的中、西药品,中药材及医疗用品;

7.报社和出版社直接售给居民与社会集团的报纸、图书和杂志,集邮公司出售的新旧邮票及集邮用品;

8.旧货寄售商店自购、自销的部分商品;

9.燃气公司(站)售给居民与社会集团的煤气灶具和罐装液化石油气;

10.农民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的商品。

12.4.试述海关进出口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指标体系,是由十余个子指标体系组成的。

主要有:

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进出口商品目录、贸易伙伴指标、贸易方式指标、经营单位指标、收发货单位所在地指标、运输方式指标、进口用汇来源指标和海关的关别指标等。

价值量指标体系与实物量指标体系,是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

12.5.试述海关进出口统计中各主要分组的涵义。

(1)按国别分组,这是对进口按来源国,对出口按去向分别进行分组。

(2)按贸易方式分组,在我国海关统计中,按贸易方式分组可分为:

一般贸易;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物资;华侨、港澳台同胞与外国籍华人捐赠物资;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装备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寄售代销贸易;边境地方小额贸易;对外承包工程货物;租赁贸易;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进口的设备和物品;出料加工贸易;易货贸易;免税外汇商品;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保税区仓库转口货物;出口加工区进口设备等。

(3)按经营单位的经济类型分组,可分为8类:

国有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有报关权无进口经营权企业和其他。

(4)按商品类分别组,可分为两大类,即初级产品细分为食品及活动,饮料及烟类,非食品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类及蜡;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化学品,轻纺橡胶制品,矿冶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

(5)按运输方式分组,具体分为江海运输、铁路运输、汽车运输、空运、邮运和其他。

12.6.试述对外贸易业务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出口商品收购统计

•反映一定时期内,从外贸系统以外购进的供应出口的商品货源情况。

(二)出口业务统计

•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出口商品的规模、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情况

•1.出口成交统计:

正式签订的出口合同,按合同价计算。

•2.出口交货统计:

反映对外贸易企业按照出口商品合同向买方交货的情况。

•3.实际出口统计:

以出口商品实际离开我国口岸或过境,并以谁出口谁统计的原则进行核算,按离岸价格计算。

•(三)进口业务统计

•反映在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的规模、结构及其变化,以及进口货物的来源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情况,检查进口合同的执行,国家外汇的合理使用,以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进口统计“起运国”,即货物起始发出的国家或地区。

•1.进口订货统计

•2.进口交货统计

•3.进口到货统计:

按到岸价格统计。

•(四)出口商品库存统计

•出口商品库存统计,就是反映在某一时点上对外贸易商品出口的货源准备情况。

•出口商品库存统计的范围,包括对外贸易企业取得商品所有权的全部出口商品库存,即在库出口商品、在途出口商品、口岸待出口商品和加工中的出口商品等。

12.7.论述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规模、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因此,据此作进一步分析,对加强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是极为重要。

(一)总量平衡分析

•在利用国际收支调节国内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同时,从长期看,应保持国际收入与支出的基本平衡。

(二)结构分析

•找出造成国际收支现状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对策。

一般从几个主要项目的差额入手,结合每个项目收支状况进行分析。

•(三)储备资产分析

•储备资产反映了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国际收支总差额的顺差是增加储备资产的来源。

•13.1.试述储蓄统计的主要指标。

•P396答:

储蓄是指城乡居发个人收入的银行存款,也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其主要指标有:

1储蓄率,储蓄率是指一定时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城乡居民货币收入额的比倒,是反映储蓄水平的一个指标,2人均储蓄额,人均储蓄额是指城乡居民平均每个人的储蓄额,是反映储蓄水平的另一个指标,3储蓄存款的平均存储天数,储蓄存款时间的长短与可支配的信贷资金规模直接相关。

5

•13.2.试述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P410答:

资金流量分的的主要内容有:

1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2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3分析积累和消费的关系,4分析货币供应量,5分析收入分配去向。

•14.1.试述国民经济使用与国民经济生产的关系。

•P414答:

国民经济使用与国民经济生产是密切相关的,国民经济使用是依存国民经济生产的,任何一项生产活动的成果,都会以某种形式构成使用对象,或用于生活,或用于生产,或通过储蓄储存起来。

用于生产部分又使生产得以扩大。

从理论上说,国民经济使用总量和国民经济生产总量应是一致的,但在经济逐渐全球化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使用总量和国民生产总量总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14.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价值指标有哪些?

•P425答

(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建筑工程投资完成额+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其他投资完成额

(2)新增固定资产,包含各种建筑安装工程的价值;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价值;属于增加固定资产的其他投资。

•15.1.试述国民经济结构不同的分组类型及其内容。

•P436答

(1)反映国家基本资源的经济结构。

主要包括国土结构和人口结构

(2)反映经济存量的结构。

主要指国民财富的结构,分自然资源结构和国民财产结构(3)反映社会产品的性质和原材料性质的经济结构。

主要指产业结构,(4)反映社会在生产过程的经济结构。

包括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和消费结构。

(5)反映生产要素的经济结构,包括劳动力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等。

(6)反映经济类型的经济结构,即由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形成的国民经济结构,还可再行细分,形成公有经济内部的经济结构和非公有经济内部的经济结构等(7)地区经济结构

•15.2.试述国民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变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P461答:

国民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

1总和因素分析法,影响国民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变动的因素极多,主要有: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宏观经济决策,产业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以及活劳动消耗,物化劳动消耗,资金利用,投资效果及技术进步。

总和因素分析法是对各影响因素在绝对数及相对数上变动的总和等于国民经济综合经济效益在绝对数和相对数上反映的总变动关系的分析方法。

2连乘因素分析法,表现为各因素变动百分比的连乘积等于该经济效益变动的百分比,对这种关系的分析,称连乘因素分析法。

在用此法进行分析时,应先建立有关的指数体系,然后就相对指标和绝对数具体计算。

•15.3.试述国民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

•P464答:

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应同步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效益的相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发展速度。

通常情况下,计算结果为1或靠近1为好,说明既有效益又保持了经济增长,如果系数远超过1,则反映只是有速度而忽视了效益,反之,系数大大小于1,则表明没有保持必要的速度增长。

•15.4.试述国际上测定综合国力的主要方法。

•P467答:

测定综合国力的主要方法(6种):

1.ASHA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美国社会健康组织提出的一种综合评价指标,包括六项目,就业率,识字率,平均期望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2.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HDI),人文发展指数有平均期望寿命,识字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方面.国内生产总值统一折算成美元进行综合,计算人文发展指数,需要给每项指标都确定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3.现代化社会一般标准的十项指标(人均国民生总值,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非农业就业者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成人识字率,同年龄青年中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城市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平均每800人中一名医生,平均期望寿命,每三人中一份报纸)4.强国公式,即简化基本变量,以外推的派生公式为基础的方法,对国力进行定量分析所建立的模型。

5.J.P.考尔的综合结构比方法,将国力分解为人口,面积,钢消费量,标准能源消费量,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军事实力等6个指标.6.R.S克莱因国力方程,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强制能力,并把国力分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大要素,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乘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