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2608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docx

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月考卷

2020-2021学年度某学校初三物理2月月考卷

班级: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分数:

___________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答案】A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正确;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正确;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A.

考点:

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音色

2.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        。

【答案】振动、音调、甲丙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振动频率不同,振幅相同,能够听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考点:

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

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答案】300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

用公式s=vt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传播的总路程,除以2即可得到此处海深.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利用激光测距.超声波来回总路程:

s=vt=1500m/s×4s=6000m,该处海深:

h=s/2=6000m/2=3000m;

考点: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4.鉴定物质的方法之一是测定它的( )

A.压力

B.压强

C.密度

D.质量

【答案】C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不同物质可以有相同的质量、相同的压力和相同的压强,但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故选C.

考点: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应用,由于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答案】B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A、水和岩石撞击后,岩石会振动发出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声音的反射进行测量距离,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蝉和虫的发声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色辨别是什么动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人体有不适时,会发出与平时不同的声音,因此可以根据此信息探测身体的病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音色;声与能量.

【专题】应用题.

【分析】A、明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点评】本题综合了声音的多个知识点,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6.蝙蝠能准确地判断方向,是因为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     ,这些声波碰到障碍物会     回来,根据其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了.人们把这种定位的方法叫做     ,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发明了     .

【答案】超声波;反射;回声定位;雷达.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方位和时间,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和声呐系统等.

故答案为:

超声波;反射;回声定位;雷达.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专题】声现象.

【分析】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做出判断.

【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答案】D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A、医生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A说法正确;

B、声源1分钟振动360次,频率是6Hz,不在听觉范围内,我们是无法听到的,故B说法正确;

C、烛焰在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上“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说法正确;

D、“脆如银铃”形容声音的音调高,故D说法错误.

故选:

D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但大都是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8.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C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力学

【解析】解:

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掉一半后,汽油的质量减少一半,但密度、热值和比热容是不变的.

故选C.

考点:

物质的基本属性.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密度、热值、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一般是不同的,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变化无关.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质量、密度、热值、比热容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9.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一项是( )

A.

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

B.

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

C.

用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

D.

吹口哨,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

【答案】A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A、图中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小球弹起的高度不一样,说明振幅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符合题意.

B、为探究声音的传播,故B不合题意;

C、用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为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故C不合题意;

D、吹口哨,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为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轻敲和重击鼓面,振幅不同,可根据振幅与响度的关系进行解答.

【点评】应该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别;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10.下列设备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

A.用验钞机来识别钞票的真假

B.照相机使用滤镜来照相

C.家中的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来控制频道和音量

D.医院用灯照射的方法来消毒灭菌

【答案】C

【考点】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

【解析】解:

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错误.

B、照相机的滤镜是利用可见光来成像的.错误.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机进行控制操作.正确.

D、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起到灭菌消毒的作用.错误.

故选C.

考点:

红外线.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对比记忆效果比较好.

11.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     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学生的耳朵.“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1)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故答案为:

振动;空气;音色.

考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2.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做光的     .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看不见光.请写出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种即可)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那么她应该把     放到C处.(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

【答案】

(1)色散;牛顿;

(2)不是;(3)红外取暖器;(4)100元纸币.

【考点】初中物理人教版

【解析】解:

(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复色光;

(3)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红外取暖器利用了这一特点;

(4)在紫光之外有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100元纸币放到C处来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

故答案为:

(1)色散;牛顿;

(2)不是;(3)红外取暖器;(4)100元纸币.

考点:

光的色散.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

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

(2)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

(3)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都是红外线的应用

(4)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使用紫外线来鉴别钞票和商标的真假.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

13.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答案】D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B、声音本身是一种波,看不到摸不着.此选项正确;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此选项正确;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此选项错误.

故选:

D.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②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另外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③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声音基本特征的认识,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14.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答案】B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解析】解:

A、正确,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时,吉他弦的振动频率就不同,所以吉他声的音调就改变;

B、错误,吉他声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C、正确,弹奏吉他弦所用的力度不同,它的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所以声音的大小就不同;

D、正确,吉他声具有能量;

故选B.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影响声音的音调的高低;

(2)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4)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和响度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15.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开始时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

(1)本实验的原理公式是    .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     测出斜面的长s1=1.20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达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4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2=     m.所用时间t2=     s,则小车在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v=     m/s.(保留两位小数)

(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     ,小车做     运动.

【答案】

(1)v=;刻度尺;秒表;0.2;

(2)0.15;(3)0.60;2;0.30;(4)快;变速直线.

【考点】初中物理人教版

【解析】解:

(1)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时间,用速度公式v=计算速度;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0.2m/s;

(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4s,路程s2=0.60m;

所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15m/s;

(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0.60m,所用时间t3=6s﹣4s=2s;

所以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30m/s;

(4)根据计算的数据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因此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1)v=;刻度尺;秒表;0.2;

(2)0.15;(3)0.60;2;0.30;(4)快;变速直线.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

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探究小车速度变化的实验原理是:

速度公式v=,实验需要测量路程的刻度尺和测量时间的停表;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2)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3)求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4)分析计算的数据,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求平均速度、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等问题,了解实验原理、由图示停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是求小车平均速度的关键.

16.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C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A、地震是地壳的变动引起的,地震时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地震波是一种声波,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所以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可以将声音传到地面上搜救人员的耳朵里,搜救人员获得求救信息才能营救被困人员.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

专题:

应用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

(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超声波和次声波等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7.一箱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

A.比热容、密度不变,热值减半

B.比热容、密度、热值均不变

C.比热容、密度、热值均减半

D.比热容减半,密度、热值不变

【答案】B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力学

【解析】

试题分析:

比热容、密度和热值都是物质本身所具有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多少无关,所以当用去一半后,比热容、密度、热值均不变,故应选B。

【考点定位】比热容;密度;热值

18.彩色电视机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______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_______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答案】绿;红外线;反射

【考点】初中物理人教版

【解析】

试题分析: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光线是红外线,这一种不可见光,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利用反射光,也可以控制电视机。

考点:

光现象

19.下面不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 )

A.蝙蝠在黑夜发现要捕食的昆虫

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

C.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答案】D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

蝙蝠在黑夜发出超声波来定位昆虫,故A正确;“B超”属于超声波,故B正确;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也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是普通的声音,不是超声波,故D错;应选D。

【考点定位】超声波

20.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答案】3000m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s=2s,

那么此处海底的深度为s=vt=2s×1500m/s=3000m,

答:

此处海底的深度为3000m.

考点: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的变形式就可求出此处海底的深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1.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答案】B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解析】解:

A、由于空气能传声,所以鼓声主要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其响度越大,故C错误;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其音调会越高,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递声音;

(2)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它决定声音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其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调、响度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

2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B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解析】解:

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B.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点评】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尤其是能根据实验的操作特点得出用不同的力是为了改变音叉的振幅,进而改变响度,是解答的关键.

23.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答案】C

【考点】初中物理知识点

【解析】解:

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

t=×6s=3s,

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

r=vt=340m/s×3s=1020m,

圆形凹坑的直径:

d=2r=2×1020m=2040m.

故选C.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