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0938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

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

江 西 王笑开

  

【重点讲解】

 

一、浅谈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原因、意义及其基本经验

 

对外开放:

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1.背景

 

(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来进行服务。

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这些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准备了难得的国际环境,为创办特区提供了机遇。

 

(2)国内方面,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2.实行原因

 

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意义: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状况,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开放、互相依存程度更加增强。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早在1984年10月,邓小平明确地指出: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他强调指出:

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不是短期的政策,而是长期的政策,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

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和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

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

在当代,世界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

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既发展自己,也推动全世界的发展。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

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产的危险。

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4.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

 

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

 

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第五,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六,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要强化党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和协调。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益矛盾凸显,怎么加强改革的统一领导,加强改革统筹协调,非常重要

 

二、对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1.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辅射和带动作用。

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由四个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个层次是内地。

 

3.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三、浅谈浦东开发的目的、条件及其成就

 

1.目的: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并改变浦东的落后局面。

 

2.优势条件:

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非常快。

 

3.成就:

浦东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形态和生态、建设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发展迅速,并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也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难点分析】

 

浅谈经济特区的含义、创办过程、条件、特点及其意义

 

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

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创办过程

 

“经济特区”一词,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条件:

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1)靠近国际市场。

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与台湾隔海相望。

 

(2)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3)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

(4)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

 

(5)是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6)特殊政策:

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3.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影响

 

(1)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050项,外商企业13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2)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

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

 

(3)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说: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于是,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

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

 

【易混知识】

 

一、经济特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区别

 

1.在管理体制上,前者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后者则是在所在市面上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和具体管辖下的一块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的开放区域。

 

2.在经济结构上,前者是以工业为主。

第三产业主要依托所在城市面上,必要时,也可在区内设立外贸、金融、商业、仓储、运输、生活设施,但这主要是为本区域生产、经营、生活提供服务。

 

3.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上,前者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的,均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后者,只有生产、科技型企业才能享受这一待遇。

 

4.在减免关税上,前者在管理线内进口的生活消费品和市场物资多数是免征或减征关税;后者则一律照章征收关税。

此外,后者在人口构成上,以国内人员、原有城市市域范围内的人口为主体,境外人员很少。

 

5.在地理特征上,后者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城市一般的“建成区”。

从1988年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哈尔滨、大连、皇岛、烟台、威海、上海闵行、福州、福清、东山、惠州、重庆等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27个,中部10个,西部12个)。

 

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同为“开放”,何以不同?

中国近代被迫的“门户开放”与今天的对外开放有本质区别。

 

1.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闭关自守、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

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4.性质: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结果不同:

近代开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工业。

今天对外开放有利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富强繁荣。

 

【学法导航】

 

1.应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如比较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和现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地区都在东南沿海及长三角地区,同时总结具有共性的原因各是什么。

 

2.课文中关于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巨大差异等,非常有限,也相对抽象,可利用网络图片及其介绍,增强感性认识和体会。

 

3.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4.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

 

5.对“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被迫开放的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今天我们又主动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这两次融入世界市场?

”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小资料】

 

王佑贵谈《春天的故事》歌曲的创作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那么这首歌当时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他的曲作者王佑贵是这样说的:

“这首曲子是我1994年在深圳创作的。

这是有感而发的曲子。

经过‘文革’,我们这代人都快绝望了;改革开放后,我们看到希望,这希望是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带来的。

没有小平同志,我们不可能有今天。

邓小平数次来南方视察都是在春天,词作者叶旭全等因此用《春天的故事》命名。

歌词写得很直白,我开始觉得不像词,后来觉得这风格就像小平同志一样平易近人,就接受了。

谱曲时我下了一番功夫,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那天当我睡到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电影、电视表现大人物的场面,都有个鸣锣开道的氛围,何况是一个那么伟大的人物出来?

我赶快跑到楼下去把钢琴打开,加上了‘春天的故事’虚词段。

而且还将南方的秀美与北方的粗犷糅合起来,这看起来什么都不是,但什么都不是往往什么都是。

后来果然一唱就响了。

 

【热点追踪】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没变

 

2011年3月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外资并购的安全审查,并不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改变。

而是在进一步地开放的同时兼顾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兼顾到一些规则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外资并购的安全审查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做法,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在扩大引进外资和更多的企业参与中国的企业改革、改制的过程中保护国家的安全。

商务部7日发布公告,公布了《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有关事项的暂行规定》。

规定称,外国投资者并购属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明确的并购安全审查范围的境内企业,应向商务部提出并购安全审查申请。

 

陈德铭表示,在今年及今后的若干年,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特别要切实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还要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扩大进口。

要增加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前提条件是,那些贸易不平衡的国家能够放弃对华出口的管制措施,同时大家妥善地处理贸易摩擦。

另外,还要推动企业对外投资与国际合作,外资企业到中国发展等等,特别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要通过投资促进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风险防范,使“走出去”更稳。

在利用外资方面,商务部将与发改委共同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同时要鼓励国际资本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以及中西部地区投资。

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将以更加成熟的世贸组织成员姿态,与其他会员共同繁荣发展。

 

【同步训练】

 

1.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促进本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全国各地都加快了开放的步伐。

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的是

 

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等地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五百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四百多家企

 

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十多家工厂和工业园       

 

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建立分厂

 

2.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7年,李建国参加高

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79年,李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3.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写了“开发区大有希望”(下图)。

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沿海开放城市              B.以引进外资为主   

 

C.人才、知识、技术密集              D.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4.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

 

A.大连                              B.秦皇岛         

 

C.沈阳                              D.烟台

 

5.2008年7月8日,2008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揭晓,江苏江阴市居首位,并且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

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  )

 

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开发开放浦东 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

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B.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结果

 

C.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     D.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

 

①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②对工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③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④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的是(  )

 

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400多家企业

 

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14家工厂和工业园

 

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建立分厂

 

9.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

 

A.海南岛                          B.深圳

 

C.大连                            D.上海浦东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

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

 

材料二 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

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

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

《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

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

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材料二 阅读建国后我国农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张路的四幅春联:

①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②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③会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改革春风吹大地。

富民改革荡神洲。

 

(2)依据材料二选其中③④两幅对联(注意对联编号),分析指出对联反映的事件及其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我国如火如荼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果,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农民的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农村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高、基层民主建设得到较大进步。

 

(3)依据材料三,模仿材料二的形式为新时期农民渡过2011年新春佳节写一幅春联。

材料四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

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4)“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

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材料五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沿海

港口城市

福州(福建)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

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