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9911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docx

地理会考题整理必修123

地理会考题整理

必修—-------自然地理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

天体系统的层次、

(09春)1.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09题例)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太阳:

地球的位置、太阳系概况。

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从自身条件、宇宙环境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09春)2.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

(09夏)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

A.自西向东自转B.具有大气层C.存在生命现象D.拥有卫星

(09题例)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09春)3.太阳活动可以A.诱发地震和潮汐B.诱发沙尘暴和极光

C.诱发海啸和台风D.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

(09夏)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A.维持地表温度B.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C.产生潮汐现象D.导致无线电通信中断

(09题例)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A.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B.产生“磁暴”和“极光”C.诱发海啸和台风D.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

(09题例)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势能B.生物能C.太阳辐射能D.风能

3、地球运动:

记住、运用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等运动特征

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个)

分析地区公转的地理意义(3个)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1),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4~5题。

(09春)4.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A.傍晚B.正午C.下午D.凌晨

(09题例)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

富士山的风景照(图2),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6~8题。

6.小明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

A.上午B.正午C.下午D.晚上

09春)1读图10“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11“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要求。

(10分)

(1)在图10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图10表示的日期约是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图10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4)该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选择填空)。

A.此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此日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高纬地区递减

(5)该日图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09夏)1.读图9“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9

(1)在图9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在④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地球处于③位置时,北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选择填空)。

A.昼短夜长B.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C.昼夜等长D.正午时人的影子最短

(3)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___;此时段北极圈以北有___(极昼或极夜)现象,且范围逐渐____。

(4)地球位于①~④中的___位置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日期是___。

(09题例)1.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17)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图18),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7上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这一天,图17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

是;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向

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

范围是。

(4)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图18)中的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09题例)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9),完成下列要求。

 

图19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

中的段,

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

(2)在地球公转轨道

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有。

(3)当地球运行到Ⅰ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

最大值的范围是。

在Ⅰ、Ⅱ、Ⅲ、Ⅳ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有。

(4)当地球处于Ⅲ位置时,北京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选择填空)。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D.正午时人的影子最短

(09夏)15.图6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4、地球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分界线;岩石圈的组成与特点

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与特点

(09春)7.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岩石圈不包括地壳

C.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09夏)读图1“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09题例)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3),回答9-10题。

(09题例)9.图4中①表示

A.地幔B.地壳

C.地核D.软流层

(09题例)10.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B.②顶部

C.①和②顶部D.③外部

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

说出三类岩石的名称、岩石相互转化过程。

(09春)8.关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正确叙述是D

A.

B.

C.

D.

读图1“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09夏)4.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正确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变质作用

C.丙——沉积作用

D.丁——冷却凝固

(09题例)1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B.②——外力作用

C.③——冷却凝固D.④——变质作用

 

2、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形式、相互关系。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流水、风、冰川)

(09春)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1),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4~5题。

(09春)5.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D.流水沉积(堆积)

6.导致珠穆朗玛峰抬升的是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D.海平面下降

(09夏)5.主要由图中A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A.长江三角洲B.东非大裂谷

C.喜玛拉雅山D.维苏威火山

(09题例)22.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是

A.外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沉积作用D.内力作用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图9),回答23~24题。

23.四种地貌景观中,有断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四种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5.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褶皱可形成

A.宽大的裂谷B.高大的山脉和谷地C.断块山地D.火山

2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09题例)7.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4),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2)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①为_______;

②为_______;

③为________。

(3)图中字母所示的内力作用

B为_______、

C为_________、E为_。

图中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运动:

(1)大气热状况:

大气的能量来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运动的原因、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城市热岛、海陆风、季风)

09春)9.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10.古人有“放火作煴(yūn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防御霜冻做法,该做法使

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短波辐射增强D.大气逆辐射增强

1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垂直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

(09夏)读图2“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6~8题。

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B.②C.③D.④

7.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

8.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09题例)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回答12-14题。

12.图6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B.BC.CD.D

1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

14.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AB.BC.CD.D

18.利用人造烟幕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

A.逆辐射作用增强B.逆辐射作用减弱C.反射作用加强D.反射作用减弱

(2)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候:

熟记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说明北半球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分布。

(09春)读图2“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①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图2

13.在气压带②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09夏)读图3“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此季节甲地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盛行西南风C.气候炎热干燥D.有太阳直射

 

(09题例)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16—17小题。

16.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17.在气压带②的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3)天气:

辨认锋面、气压的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描述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现象

看简易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说明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09春)资料:

中央气象台预报:

2008年12月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6~10℃。

(1)从图12中判断,甲、乙两地中受高压系统控制的是地,其天气状况是。

(2)12月1日至5日强冷空气将向方向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受到锋的影响。

(3)该天气系统移过北京时,简述北京的天气变化过程。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试说明理由。

 

(09夏)2.读图10“2009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资料:

中央气象台2009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

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地区、华北北部将有4~6级偏南或偏北风,气温将下降6~8℃。

(1)图中A、B、C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_____,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

(2)5月27日~30日,冷空气向_______方向移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_____锋天气过程。

(3)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4)该天气系统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表现为、。

(09题例)4.读我国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图21),回答下列问题。

 

 

图21(单位:

百帕)

(1)此时,A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

(2)近日,将有锋从B地过境。

C地在锋面过境后,气温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3)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

在C、D两地的暖空气被迫抬升的    地。

(4)此时,M地与N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4、水循环(水的运动)

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对自然、人类活动的影响

(09春)14.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

15.读图3,归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B.中低纬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C.南纬3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

形成了西风漂流

D.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

1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①能促进高低纬度地区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③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④对航海没有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09夏)11.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B.加速了冰川的融化C.造成海平面下降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图2

读图4“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1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09题例)5.读全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

可表述为北(半球)南(半球);

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以大洋为中心,东侧多为流,西侧多为流。

(2)图①—④中可以形成渔场的是,其主要原因是。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对具有重要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作用。

(4)某油轮如在②处发生原油泄漏事故,洋流对该污染能够起到作用。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举例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整体环境的变化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09春)17.“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的阐释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单一性

读图4,完成18-19题。

18.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19.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海陆分布C.海拔D.水分

(09夏)1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释了地理环境的

A.复杂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差异性

读图5“中国北方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15~18题。

15.自然景观A-B-C的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09题例)28.各个自然带都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的地表形态  B.完全一致的气候类型C.各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D.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29.图10自然要素的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

 

2007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

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

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草甸的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

气候改变就在身边!

——节选自《世界博览》2007.12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30-31题。

30.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

31.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A.差异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稳定性

读图11,回答32-33题。

32.图12中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33.影响图12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的原因是

A.热量为基础   B.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水分变化为基础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

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09春)20.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城市形态及铁路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B.交通运输的需要

C.政治和经济的发展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09夏)16.兰州城市形态呈东西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的需要B.地形和河流的分布C.矿产资源的分布D.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2、气候:

变化状况、全球变暖的原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09夏)17.民勤周边沙漠广布,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气候变暖B.水土流失C.旱涝灾害D.土地荒漠化

18.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措施是

A.放弃全部耕地B.加强灌溉C.开发能源D.恢复自然植被

(09夏)19.全球变暖导致A.粮食总产量增加B.二氧化碳排放增多

C.气象灾害增多D.酸雨出现频率增多

(09题例)34.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D.臭氧层“空洞”扩大

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000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

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据此完成35~36题。

35.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36.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B.导致山地雪线下降C.改变冰川生态环境D.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3、自然资源:

主要类型、特征。

按资源性质分别举例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09题例)37.随着生产力的发展,2001年以来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

引黄河水入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A.华北地区多旱灾   B.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C.华北地区水库干涸      D.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夏季

4、自然灾害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危害。

(寒潮、地震等)

09夏20台风带来的主要危害是A.洪水泛滥B.农作物受冻害C.旱情加重D.沙尘肆

(09题例)38.在我国最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①地震②洪涝③干旱④寒潮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必修二-------人文地理

一、人口和城市

1、人口

(1)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分布地区;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09春)图5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21-22题。

2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22.丙国可能是A.肯尼亚B.印度C.英国D.尼日利亚

23.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B.生态环境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

(09夏)读“1978~2006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抽样表”,完成21~22题。

年份

1978

1996

2006

出生率(‰)

12.9

8.0

6.2

死亡率(‰)

6.1

5.3

5.0

总人口(万人)

871.5

1259

1581

城镇人口(万人)

479.0

852

1333

21.北京市2006年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2.该表数据反映出北京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化水平较低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经济结构的变化

23.近年来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09题例)39.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40.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09题例)8.根据表2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图25),回答下列问题。

表2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图26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

由于。

高、人口迁移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