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34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docx
《难点34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34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点34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备战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90讲解析版
难点34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考查频率较高的是:
1.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做状语。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判断一个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须要结合具体语境。
若一个句子中没有动词,就要考虑句中某个名词或形容词是否充当了动词,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其中的“礼”是名词,“礼貌”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有礼貌地接待”的意思。
修饰动词的名词常活用为状语,如上例中的“庙”,指“在庙堂上”。
若句中有动词,但不是及物动词,直接翻译会导致语意不通,就要考虑其是否属于动词的使动或者意动用法,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其中的“舞”和“泣”是两个不及物动词,如果直接翻译为“起舞”和“哭泣”,则语意不通,因此要考虑其运用了使动用法,翻译为“使……起舞”和“使……哭泣”。
而形容词和名词活用时常为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促织》)中的“劣”为形容词,“差,不好”的意思,这里为意动用法,是“认为……不好”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
”曹沫曰:
“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
“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选自《史记》,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2)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3)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答案】
(1)齐桓公和鲁庄公已经在盟坛上订立了盟约。
(2)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3)(曹沫)回坐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句应注意“盟于坛上”是状语后置,“盟”是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的意思。
(2)句应注意“鲁之侵地”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是“鲁国被侵占的土地”的意思。
(3)句应注意补上省略的主语“曹沫”,“北面”是“面向北”的意思,“颜色”是“脸色”的意思。
活用词的翻译要注意以下4点: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
(1)换词法。
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代汉语的名词。
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译为“杀”。
(2)扩充法。
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名词扩充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译为“驻军”
2.名词做状语,一般要带上“用……”或“在……”或“像……”之类的词语。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父【1】曰:
“周将亡矣!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
源塞,国必亡。
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若国亡,不过十年。
十年,数之纪也。
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是岁也,三川,岐山崩。
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
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
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
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都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
“源塞,国必亡。
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则又吾所不识也。
且所谓者天事手?
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
又曰:
“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愈甚手哉!
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
【1】伯阳父:
周朝大夫。
【2】澒洞轇轕:
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概于圣概:
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由:
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特:
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
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
使……熟烂
⑥抑人事乎抑:
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既:
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术:
途径、原因
A.①⑦B.②⑧C.③⑥D.④⑤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认之者不塞则惑
②吾无取乎尔也
5.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
一、(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队)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
C.何厌之有(厌倦)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地位低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C.氾南,氾水的南面。
古代常以山水来表述地理方位,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在周朝的时候,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晋国是侯等,秦国是伯等,所以叫晋侯秦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化解危机。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二、(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原三先生传
【明】傅山
太原缙绅先生,如山所亲见,则献明王先生嘉言,虚舟钱先生文蔚,皆非近代所易有。
王先生昆仲八人,先生长,诸弟称之为老大。
真朴懒简,好道,求烧炼之法,老而不厌。
游宦二十余年,贫不任办美衣精食,然亦性不屑为此。
时有宦途人所馈书仪者,诸弟遇之辄拿去,不令至老大手,遥语老大是某人馈者,我适急用,老大写报书与之,我荷去了也。
老大笑而颔之曰:
“荷去,荷去!
”如此其常。
山生平不登宦人之堂,敬先生风,以事拜先生。
先生所居大房在桥头,庭堂窗户不能得纸,风呜呜然。
陈生谧言曰:
过先生棋索卓子卓子残毁不稳唤小厮不来自起绕地寻支高木瓦支之定对弈。
食时,中出小米饭二碗。
黄咸菜二碟。
对谧云:
“客待食则食些。
我盖不敢让。
”谧亦颇怪之,何遽尔尔。
及看先生食甚香美不介意,以是信先生之贫之真。
尝守西安,嫌郡之烦剧。
苦求调,简得宝庆。
喜曰:
“是中出丹砂。
”未任,察罢。
傅山曰:
王先生晋人也。
今之人何足以知之。
貌朴厚而高眉秀目,须冉冉,得风如古道士。
钱先生与王先生丁酉同举于乡,以广文复令百泉,二年余归。
归之日,即焚冠带,制棺木,敛衣备而藏之,曰:
“吾事了矣。
从今以去,无一事可萦吾怀。
”围棋茶酒,吟风弄月,寻花访竹。
入夏,则三月不见客。
读书抄书,时时有诗。
所得佳句,率粗健淡,极似老杜口占诸奇句。
七十以后,益老益健,益率益淡。
傅山曰:
先生癖洁,以县令居家,而见任诸地方有司,乃不知有先生,奇哉!
山数造,先生语山前辈人行事。
先生语声极高,竟日夜不渐低,不能饮而饮兴豪。
噭笑胜后生。
忆戊寅正月,先生治具,邀山辈集崇善寺,坐过半夜矣,先生神益旺,次日有诗示山辈曰:
“谁谓钱生老,犹然一酒狂。
”晚年自号虚舟老人。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烧炼之法,老而不厌厌:
满足
B.谧亦颇怪之怪:
感到奇怪
C.忆戊寅正月,先生治具治:
置办
D.次日有诗示山辈曰示:
指示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老大笑而颔之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敬先生风,以事拜先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入夏,则三月不见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乃不知有先生,奇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嘉言在外做官二十多年,无积蓄不置办美衣美食,同僚们送来的钱物,别人拿走也丝毫不介意。
在西安为官时,厌恶官场的繁重,主动要求去偏远的宝庆。
居家时,以棋为乐,吃住简单。
B.钱文蔚归隐后常下棋饮酒,观花赏竹,多读书赋诗,能够写出极似杜甫风格的诗作;七十多了身体却很健康,与人集会,坐至半夜不疲倦,他酒量不高但酒兴高,笑声爽朗胜过年轻人。
C.本文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清贫与对仕途的淡漠和决绝;而他们所倾心的都是围棋、读书等。
他们都能超脱名缰利锁的羁绊,都是甘于物质贫困而享受精神富足的人。
D.本文在传文中属“史传类”,它在质朴自然、平实深沉的风格中,显示着一种亦庄亦谐、亦雅亦谑的笔调,凸显出当时知识分子层的某一情状,并折射出现世的某些势态。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过先生棋索卓子卓子残毁不稳唤小厮不来自起绕地寻支高木瓦支之定对弈。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遥语老大是某人馈者,我适急用,老大写报书与之,我荷去了也。
(2)山数造,先生语山前辈人行事。
真题实战
1.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
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
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本题考查课内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
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①“概”,概括。
⑦“既”,已经。
2.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理解的基础是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
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B项“诬”应为“欺骗”的意思而不是“诬陷”。
3.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
C项,“说明自然界自动自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曲解原文。
原文是说可以改变,而且后文也说“其孰能知之?
”(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
)
4.①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孤陋寡闻的就是糊涂的②我对于《国语》的上述说法无所采纳。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
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①中“认”,辩认;“塞”,闭塞;“惑”,惑乱。
②中“取”,赞同,同意;“尔”,此、这个。
5.文章第三段首先批驳川震亡国说,指出自然界自动自休,与人世间的祸患没有关系;接着批驳源塞造成财用匮乏从而导致国亡说,指出财用匮乏自有其原因,不能归因于川震;最后批驳“天之所弃,不过其纪”说,指出此论之荒谬更甚于前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明确伯阳叔的观点,划分韩愈批驳的那段话的层次,明确是针对伯阳叔哪些观点的。
同时注意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文中“且曰”“又曰”这样的提示性词语也有助于考生划分层次,定位信息。
【参考译文】
左丘明的《国语》,它里面的文章深刻宏阔接触特异。
本来就是世人所沉溺爱好欲罢不能的。
并且它的观点很多都是欺骗人、惑乱人的,不能很好的概括完美。
。
我害怕当世求学的人沉溺于它的文采却模糊了是非。
这就不能够从中庸之道来进入尧、舜的学说、主张。
依照这些理由,我写了《非国语》这本书。
(《国语》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的泾水、渭水、洛水一带发生了大地震。
大夫伯阳父说:
“周朝快要亡了!
天地间的阴阳二气,不能错乱了位置。
如果错乱了,那是被人搅乱的。
阳气隐伏在下面不能冒出来,被阴气压迫得不能上升,于是就会发生地震。
现今泾水、渭水、洛水一带发生地震,就是阳气失去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镇住了。
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跑到了阴气的位置上,水源就必然会被堵塞。
水源堵塞了,国家一定要灭亡。
如果国家灭亡,不会超过十年。
因为十是数的终极。
天既然要抛弃这个国家,是不会让它超过这个终极的。
”正是这一年,泾水、渭水、洛水枯竭,岐山也崩塌了,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了。
周平王不得不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
柳宗元非议说:
高山和大河,不过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体;阴气和阳气,不过是天地间的元气。
它们自己运行,自己休止,自己屹立,自己流动,这哪里是与人商量过的呢?
它们自己冲击,自己枯竭,自己崩塌,自己缺损,这哪里是人安排的呢?
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的,而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
用锅煮饭,汤水翻滚蒸气升腾必然会煮烂各种食物;引水灌田,水势奔腾波浪激荡必然会破坏田里的土石。
这些老妇老农所做的事,尚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何况天地之大无边无际,阴阳变化无穷无尽。
阴阳二气,充满于茫茫无际的天地之间,有时聚集,有时分散,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好像车轮滚动,好像纺机运转,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
伯阳父说:
“水源堵塞了,国家必然灭亡。
”“人们缺乏财物,国家还不灭亡吗?
”这又是我们不能理解的了。
这里所说的究竟是天造成的呢?
还是人造成的呢?
如果说是天造成的,那么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如果说是人造成的,那么由于缺乏财物而导致亡国的,难道没有其他原因吗?
何以硬要说是那几条河的过失,还说“天既要抛弃一个国家,不会超过十年”,这就越发荒谬了!
我不同意他的这些看法。
创新闯关
一
1.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A项,“军,军队”错误,“晋军函陵”意思是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C项“厌,厌倦”错误,“何厌之有”意思是有什么满足呢?
“厌”,满足;D项,“微,地位低下”错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思是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微”,没有。
故选B。
2.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臣之壮也”意思是我在壮年时,“也”,助词,表示句中停顿,与“犹不如人”意思无关联,应在“也”后断开,排除BC两项;“子”意思是“您”,指烛之武,作“早用”的宾语,“吾不能早用子”意思是我不能早早的重用你;“急而求子”的主语是郑伯,不是“子”,所以应在“子”与“今”之间断开,排除A项;“是”是这的意思,作后一句的主语,“是寡人之过也”意思是这是我的过错。
故选D。
3.B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错误,《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开纪传体先河。
故选B。
4.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C项,“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错误,由原文第三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可知,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对郑国利益只字未提,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
故选C。
5.
(1)秦伯很高兴,和郑国结盟。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那里,秦伯就回去了。
(2)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第
(1)句得分点:
“说”,通“悦”,高兴,喜悦;“盟”,名词作动词,结盟;“戍”,驻守、防守;省略句,“派遣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那里”之前补充主语“秦伯”。
第
(2)句得分点:
“每”,常常;“自比于”,介词结构后置,“比于”,和……相比;“莫之许”,宾语前置,“莫许之”,没有人不称赞他。
【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国家很危险了!
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辞谢说:
“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
”郑公说:
“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
”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
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
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
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二
1.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示:
给……看。
2.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项,连词,因为;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C项,连词,就/连词,却;D项,连词,竟然/连词,于是。
3.A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主动要求”不合文意,“简得宝庆”的意思是“被选拔到偏远的宝庆”,是“选拔”去的宝庆。
4.过先生棋/索卓子/卓子残毁不稳/唤小厮不来/自起绕地/寻支高木瓦/支之定/对弈。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所断句子的基本含意,其次了解断句的规律,找出句中的动词,注意一些技巧。
句中的动词有“过”“索”“唤”“寻”“支”等。
句中的“卓子”连用,是顶真的修辞手法,两个词语之间要断开。
5.
(1)远远地告诉老大是某某馈赠的,我恰好有急用,老大给馈赠的同僚写回信时,我就把钱物拿走了。
(2)我屡次去造访,钱先生告诉我前辈人的事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
句中的关键词有:
(1)“语”“馈”“适”“报”“荷”,
(2)“数”“语”“行事”。
【参考译文】
太原的缙绅,像我所亲眼见到的,王嘉言献明先生,钱文蔚虚舟先生,他们都不是近代所能轻易出现的贤才。
王嘉言先生兄弟八人,他年龄最长,诸位弟弟都称他为老大。
他纯真朴实,疏懒简易,喜好道家思想,寻求道家,寻求道家的烧炉炼丹方法,年龄越老越不厌倦。
他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二十多年,生活清贫,也不置办美衣精食,当然本性上也不屑做这些。
当时有同僚馈赠钱物的,以前诸位弟弟遇见了总是拿走,不让东西到老大的手里,远远地告诉老大是某某馈赠的,我恰好有急用,老大给馈赠的同僚写回信时,我就把钱物拿走了。
老大(见了)笑着点头说:
“拿去,拿去!
”像这样的事都是经常的。
我生平不喜欢登官宦之家的门,但敬重先生的风操,因为一些事常去拜访先生。
先生居住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