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9055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docx

自由软体使用意愿之研究

自由軟體使用意願之研究

林娟娟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

jclin@cis.scu.edu.tw

林進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基隆市私立光隆家商資訊組長

sammanli@

摘要

自由軟體(FreeSoftware)或稱開放源始碼(OpenSourceSoftware)活動方興未艾它將改變消費者的消費形式,從購買軟體產品本身改由購買軟體廠商的服務甚而電腦自我效能強的使用者可加入自由軟體的活動中,因此除了廠商動作頻頻外,政府更從經濟上的成本效益及安全性的考量由經濟部工業局成立「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劃」、復有產官學界的「阿里山日出計劃」大量投入自由軟體的活動中冀望提升台灣軟體產業競爭力。

本研究將以Rogers(1983)所提出的認知創新特質(PerceivedAttributesofInnovations)來探討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態度的形成,並使用分解式計劃行為理論模式(DecomposedTheoryofPlannedBehavior,DTPB)(TaylorandTodd、1995)並結合Goodhue的「工作-科技配適度」模型(Task-TechnologyFit,TTF)為研究架構基礎,探討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

使用者在習慣了現有的各項視窗軟體中,如欲改變其使用行為,勢必提出強而有力的說服因素,因此本研究期望能找到提升使用者接受自由軟體意願之因素,使政府單位及企業在推動自由軟體中能有一個參考的方向,促以事半功倍之效。

關鍵詞:

自由軟體、工作科技配適度、認知創新特質、電腦自我效能、分解式計畫行為理論

壹、前言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自由/開放源碼軟體(TheFree/OpenSourceSoftware,以下通稱自由軟體)是數位經濟時代其中一個獨特的現象,自由軟體主要是以網路社群集體開發的力量為後盾,透過不同的授權條款的設計,將社群的集體智慧發揮至極致。

自由軟體一詞指的是允許任何人自由「使用/研究/修改/分送」的軟體。

這裡的「分送」,包含分送原來的版本與分送修改過後的版本這兩個層次的自由。

關於自由軟體TiroleandLerner(2000)將自由軟體視為一種「由使用者驅動的創新」(user-driveninnovation)。

以Linux作業平台軟體為例,因為自由軟體本身自由散播及修正的特性,再加上GNUGPL(GNUGeneralPublicLicense)的限制,宣告開放原始碼的自由軟體即可以匯集所有使用者的力量將其修改至符合每位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及去除軟體中程式碼的錯誤而使軟體不斷地改善以至完美。

在2002年歐洲對自由軟體社群調查報告中(FLOSSFINALREPORT,http:

//www.infonomics.nl/FLOSS/report/)歸納出多項自由軟體的特性(例如:

免授權費用,高穩定性,較佳安全性等),最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使用者偏愛自由軟體的原因是因為其高穩定性和較佳的安全性,低/無授權費用則是使用者的第二個考量,再其次則是節省安裝和管理成本,第四是其自由軟體開放原始碼特性可供專業使用者修改原始碼。

因為原始碼完全開放,所以沒有程式後門或漏洞的問題,因此在全球皆重視資訊安全的前題下,使用自由軟體,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在具有遠見的國際大廠和國家的積極鼓吹推動下,全球已有超過25個國家,70個各級政府提案聲明和研究推動自由軟體(資策會MIC),可見自由軟體的發展廣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

在台灣方面政府也有具體的措施推出,那就是「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劃」。

為了降低企業使用軟體的成本,並有效提升我國軟體產業競爭力,九十一年九月二十日,經濟部工業局成立自由軟體推動小組,提出「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劃」,希望藉由這項計劃的推動與執行,建全我國自由軟體產業的發展,並帶動我國自由軟體的應用,進而達到資訊的共享與交流,並與世界趨勢相接軌。

國內產官學界也以「阿里山日出」之名,擬定一個為期五年的Linux產業發展計劃,其成員包括行政院資推小組、主計處電子中心、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工業局、技術處、以及立法委員等,於2002年共同齊聚阿里山迎接日出,宣誓致力推動Linux產業發展,這也是阿里山日出計劃名稱的由來。

在這項計劃中,預計在2007年時,能夠成功培訓1萬名Linux程式設計人員,並完成十萬個以Linux為基礎的相關機關及企業的電子化成績,同時推出1,000套Linux驗證中心所通過的軟、硬體產品,整體估計Linux產業整體總產值將可達到120億元。

此外,在政府單位以及企業用戶的網路伺服器端,推動自由軟體作業平台的使用使其達30%之比率,而個人電腦使用自由軟體作業平台比率亦達5%。

(阿里山日出計劃)

綜合上述當大家談到自由軟體的特性時,除了授權條款規範的自由流通性與開放性之外,許多焦點似乎也都集中在自由軟體係透過社群的集體努力而產出的成果。

因此,當大家談論到發展自由軟體時,很自然地會將焦點放在如何培育更多社群或開發專案,希望藉此豐富自由軟體的資源例如「自由軟體鑄造廠」。

這樣的出發點固然是由自由軟體結合社群集體智慧的特點出發,但是似乎並未以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及使用為考慮。

近年來的一些自由軟體的相關文獻研究大部份都是在探討自由軟體開發者的內外在動機為何、為何他們願意在自由軟體運動上無私的貢獻及付出(Bonaccorsi&Rossi、2003;Hars&Ou、2002;.Hertel,Niedner,&Herrmann,2003;Lerner&Tirole,2001,2002),但是卻甚少文獻探討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的「態度」及「行為意願」,及瞭解他們對自由軟體的接受度如何。

根據資策會的調查,目前國內只有10%的政府機構與企業採用Linux平台,在個人電腦市場更只有0.2%的市場佔有率,換句話說,自由軟體的模式雖然使軟體取得來源與使用,趨向開放與自由化,然而自由軟體的使用率並未大幅的增加,由此可見,開發及推動者(技術開發社群、政府、業者)與一般使用者,在自由軟體的使用認知上,仍具有相當大的落差。

一個資訊系統存在的價值,來自於資訊系統使用者的肯定(楊正甫、戴維舵,1991)。

資訊系統使用者的肯定,則來自於二方面:

一為資訊系統使用者心理層面的因素,包括「認知有用」、「使用意願」、「態度」等變數;另一方面則是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或績效之提昇是否有所幫助,包括資訊內容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可輔助使用者作成正確且及時的決策。

因此本研究使用TaylorandTodd於1995年所提出之「分解式計劃行為理論(DecomposedTheoryofPlannedBehavior,DTPB)為基礎,結合Goodhue(1995)所提出的任務-科技配適度(Task-TechnologyFit,TTF)理論,企圖尋找影響一般使用者對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因素。

貳、研究目的

自由軟體的應用層次甚廣,它並非是單一的作業系統或某一套軟體,因此本研究僅以自由軟體中Linux、Apache、MySQL、PHP(以下簡稱LAMP)等軟體,為自由軟體的研究標的,LAMP為目前一般民眾使用最多或者有興趣學習的自由軟體的組合架構,本研究將透過相關文獻及資料的收集,探討影響一般使用者對於LAMP自由軟體使用意願的各種因素。

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有下列三點:

一、以認知創新特質探討使用者對自由軟體的行為態度,繼而影響使用者對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

二、了解自由軟體的科技特性與使用者的任務特性是否適配,繼而影響使用者對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

三、探討使用者的電腦自我效能及政府在自由軟體的推動的程度,是否會影響使用者對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

參、文獻探討

一、自由軟體的介紹與發展

在1980年代,軟體工業一直視軟體為私有財產並加以保護、設限,然而RichardStallman在1984年時提倡電腦使用者可以自由的修改任何的軟體去符合他們的需求並自由的分享,為當時的版權專屬軟體(Proprietary)、共享軟體(Shareware)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

Stallman並成立了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SoftwareFoundation),提出公有版權(GNUGeneralPublicLicense)做為保護自由軟體的版權。

(http:

//www.gnu.org)

自由軟體賦予軟體使用者以下的四種自由:

「使用的自由」:

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來使用軟體。

「研究的自由」:

可以研究軟體運作方式、並使其適合個人需要。

「散佈的自由」:

可以自由地複製此軟體並散佈給他人。

「改良的自由」:

可以自行改良軟體並散佈改良後的版本以使全體社群受益。

它和傳統商業軟體之間最顯著的差異在於:

自由軟體鼓勵使用者拷貝、自由軟體允許使用者研究或改良。

(自由軟體與資訊公民聯網、http:

//fsoss.fcu.org.tw)

自由軟體發展來自於網路社群,靠著網際網路上的網站、郵件列表(MailingList)、傳訊軟體(如ICQ)和版本控制系統(ConcurrentVersionsSystem)等通訊工具來協同合作。

這些工具相互配合,將分散全世界的合作伙伴集結起來,讓開發團隊不受時間地域限制,且團隊大小沒有上限,集合世界各地高手,不斷地薪火相傳地推出高品質的自由軟體(Dempseyetal.,2002)。

自由軟體是一種全球性的聯合創作、開發,除了造就自由軟體的爆炸性成長外,還包括快速找到程式的錯誤並修護。

就如Raymond(1999)所言:

“Givenenougheyeballs,allbugsareshallow”。

自由軟體相對於傳統商業軟體的最大競爭優勢,便是控制權,特別是擁有程式的原始碼,為國家在知識經濟時代確保資訊安全的基礎、軟體產業發展與升級的捷徑。

自由軟體具有下列四項優勢

(1)高效能

(2)伸縮性佳(3)可快速升級(4)低成本,等競爭優勢,如此使得自由軟體所採用的開放程式碼開發方式成為一種新的標準與趨勢。

微軟公司為了因應此潮流,對於其在資訊家電方面的主力產品WindowsCE和網路服務.Net的程式碼部分,開始以「微軟程式碼分享授權」(MicrosoftSharedSourceLicense)的方式,希望透過部分程式碼的開放來增加工程師對微軟產品的掌握度,加速客戶的產品開發時程與應用品質,由此可見自由軟體的威力。

(自由軟體與資訊公民聯網、http:

//fsoss.fcu.org.tw)

目前流通自由軟體種類眾多,包含作業系統、程式發開工具、伺服器程式、辦公室應用軟體等,如表一所示。

從表一中我們可看出自由軟體的應用涵蓋了底層的系統軟體至上層的應用軟體。

在台灣為了提昇自由軟體在個人電腦使用者(client)的應用比例,經濟部工業局的「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劃」,特委由翔威國際執行「FirefoxonMSWindows可應用度測試計劃」,選定網際網路瀏覽器Firefox,在MSWindows平台下進行可應用度(usability)測試,提供電腦使用者另一個替代選擇的瀏覽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資訊環境。

由此可看出自由軟體由水平應用有朝向個人電腦使用者(client)應用發展的趨勢。

二、科技接受行為

在過去對科技接受度的研究,較廣泛被應用的有理性行為理論(TRA)、計劃行為理論(TPB)以及Davis(1989)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型(TAM)。

這些理論均適合從使用者觀點去探討使用者對科技之接受情形,經研究後都具備有良好的解釋力與預測能力。

本研究僅就TRA、TPB及DTPB進行個別介紹。

表一、常用的自由軟體

作業系統

程式語言

視窗系統

桌面環境

Linux

FreeBSD

OpenBSD

NetBSD

GNU/Hurd

GNUC/C++

Perl

Python

Tcl

TheXWindowSystem

XFree86

GNOME

KDE

GNUStep

Xfce

瀏覽器

生產力工具

辦公室應用

伺服器應用

Mozilla

(Netscape6)

AB/Word

GNUImageManipulationProgram

OpenOffice

KOffice

Samba

Apache

PhP

Zope

MySQL

PostgreSQL

資料來源:

free-soft.org,2003年1月

1.理性行為理論

FishbeinandAjzen(1975)依據社會心理學,提出了「理性行為理論」(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廣受應用於探討行為意願的研究。

此理論常被用來預測與解釋「態度」(Attitude)與「行為」(Behavior)之間的關係。

根據TRA中的假設,個人的「實際行為」(ActualBehavior)是由其「行為意願」(BehaviorIntention)所決定,而「行為意願」又受個人對此行為的「行為態度」(AttitudeTowardBehavior)與「主觀規範」(SubjectiveNorm)影響,此模型如圖1所示。

圖1、TRA架構

2.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ofPlannedBehavior)是用來解釋與預測各種不同狀態下的人類行為。

在TRA中,個人的行為是出於自由意志,個人的行為可完全決定是否執行(FishbeinandAjzen,1975)。

然而有些行為的表現,除了出於自願的狀況下,尚需執行行為時所需的資源與機會加以配合,亦即個人是否具有控制及執行行為的能力,皆會影響其「行為意願」,此部份的個人控制能力稱之為「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

故Ajzen修正了TRA模型加入了「知覺行為控制」,認為在預測行為意願時,除了探討「行為態度」和「主觀規範」外,個人是否能夠擁有機會和資源去執行行為以及個人是否具有夠控制執行為的能力,皆會影響其「行為意願」,此理論即為「計劃行為理論」(Ajzen,1985)。

其架構參見圖2。

圖2、TPB架構

3.分解式計劃行為理論

分解式計劃行為理論(DecomposedTheoryofPlannedBehavior,DTPB)是由TaylorandTodd於1995年所提出,分解式計劃行為理論是為了解釋資訊科技使用行為所設計的計劃行為理論版本,TaylorandTodd依據創新特質的文獻、原始的計劃行為理論和科技接受模型,將計劃行為理論裡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予以分解。

該研究目的在於比較TAM、TPB,以及由該研究建構的分解計劃行為理論(DTPB)等三種模式對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InformationTechnology,IT)的解釋能力。

TaylorandTodd(1995)將「行為態度」分解成「相對優勢」、「複雜性」及「相容性」等三項變數;其中「相對優勢」及「複雜性」等同於科技接受模型中的「認知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及「認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而「主觀規範」則分解為同儕影響(PeerInfluence)和上級影響(SuperiorInfluence)二項變數;並將「知覺行為控制」分解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Bandura,1982)、助益條件(FacilitatingConditions)(「資源助益」和「技術助益」)等三項變數。

其架構如圖3。

圖3、DTPB架構

三、創新擴散理論

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ofInnovation)最初是Rogers在1962年所提出,Rogers指出當消費者獲知一項新產品或新服務時,即使知道有很多顯著的優點,但要嘗試去接受它卻是非常困難的事(Rogers,1962)。

所以,當人們試著要去接受一項新事物時,需要一段時間來說服自己去接受新產品或新服務。

因此,創新、接受、以及擴散三者之間的關係是習習相關。

Rogers根據創新相關的文獻中,提出五個創新特質,作為解釋及推論影響使用者接受行為之主要關鍵,此五個認知創新特質分別敘述如下(Rogers,1983):

相對優勢(RelativeAdvantage):

創新被認為優於先前概念的程度,如經濟效益、便利性等。

以本研究而言當個人知覺到自由軟體的相對優勢愈高時,採用的可能性愈高。

相容性(Compatibility):

創新被認為與個人價值觀、過去經驗及現有需求相符的程度。

以本研究而言當個人知覺到自由軟體的相容性程度愈高,則採用的可能性愈高。

複雜性(Complexity):

創新被認為難以瞭解或使用的程度。

以本研究而言當個人知覺自由軟體的學習、使用,困難程度愈高,則採用自由軟體的可能性愈低。

可試用性(Trialibility):

創新被認為可以有限度地試用、體驗的程度。

以本研究而言,當自由軟體可以讓使用者僅花費少數取得費用,並試用時,則可以降低潛在採用者的不確定性,增加採用自由軟體的可能性,而鼓勵人們提早採用。

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

創新本身或創新被採用後結果,可以被觀察、討論的程度。

以本研究而言當自由軟體的利益或功能容易被認知且容易被口語表達時,則資訊流通速度加快,促使更多人提早採用。

自由軟體是人們對軟體使用權模式的一種創新及改變,自由軟體開放源始碼的特性,促使著某些使用者願意去嘗試這種新的思維及作法,因此本研究認為自由軟體適合從「創新特質」來加以探討。

四、任務-科技適配

資訊科技採用的研究領域中,任務-科技適配理論(Task-TechnologyFit,TTF)是近年被廣泛接受與採用的一個理論(Kloppingetal.,2004;Goodhueetal.,2000;D'Ambra&Wilson,2004;Staples&Seddon,2004;Dishaw.&Strong,1999),任務-科技適配理論是由Goodhue與Thompson(1995)提出,其綜合了研究資訊科技與個人績效表現之間關係的兩類研究主流:

認為態度是行為之預測指標方面的研究,以及強調科技與任務配合方面的研究。

Goodhue等人(1995)認為此兩者實際上是互補的,故將之合併成為科技-績效表現鏈(technologytoperformancechain;TPC)之模型並討論之,其主要理論是認為資訊科技要能對績效表現有所幫助,其前提是此科技必須被接受而願意使用,故科技、任務、個人三方面的配適會影響績效表現本身與使用者的認知信念,而信念會轉而影響使用情形,再進一步影響績效表現。

其研究架構如圖4所示。

圖4、TTF架構

肆、研究架構與假設

根據前述文獻的研究探討,本研究為了更加了解態度的形成,因此以創新擴散理論之「創新認知特質」來衡量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的「行為態度」。

此外自由軟體本身的安全性、穩定性、開放性等特性是否與使用者的任務特性適配,繼而影響了使用者內心的使用意願。

故本研究使用分解式計劃行為理論(Taylor&Todd,1995)為主要架構並加入了「任務-科技配適度」理論(Goodhue&Thompson,1995)以用來預測及解釋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如圖5所示。

根據研究指出,「實際的行為」是由「行為意願」所決定,而「行為意願」則由三個因素所決定,其包含了「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Ajzen,1985)。

因此要了解一個人是否會採用某種行為,就必須了解他對該行為的行為意願(FishbeinandAjzen,1975)。

因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H1:

使用者的「行為態度」對於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會有直接的影響。

假設H2:

使用者的「主觀規範」對於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會有直接的影響。

假設H3:

使用者的「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會有直接的影響。

自由軟體使用意願之研究

DTPB/TTF複合架構

圖5、研究模型

GoodhueandThompson(1995)提出「任務-科技配適度」(Task-TechnologyFit,TTF),該模式之主要特點為提出「任務-科技配適度」變數,該模式假設使用者對系統之「任務特性」(TaskCharacteristics)、「科技特性」(TechnologyCharacteristics)與個人態度等三個變數的認知,會透過此變數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使用度」(Utilization)以及「使用績效」(PerformanceImpacts)。

故此三項的配適會影響績效表現與使用者認知信念,而信念會轉而影響使用情形,再進一步影響績效表現。

基於此本研究提出假設4如下:

假設H4:

「任務-科技配適度」,對於使用者在自由軟體的「使用意願」會有直接的影響。

近年來許多學者利用創新擴散理論來探討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的問題(Tanetal,2000;Roman,2003;Martinsetal,2004),MooreandBenbasat(1991)指出,個人對資訊科技創新的「認知」(Perceptions)會影響其採用該資訊科技的行為。

TaylorandTodd(1995)在分解計劃行為理論時,將「認知」的三項影響個人接受資訊科技的特點:

相對優勢、複雜性、相容性,列為影響計劃行為理論中的「行為態度」的變數;因此,本研究假設,個人認知創新性特質會影響使用者面對資訊科技的態度。

Rogers(1983)探討過去創新擴散相關研究,將「認知創新特質」歸納為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可試用性、可觀察性,並認為個人對創新本身特質的認知,會影響個人對創新的採用決策,基於此故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H5:

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相對優勢」的認知,會影響其「行為態度」。

假設H6:

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複雜性」的認知,會影響其「行為態度」。

假設H7:

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相容性」的認知,會影響其「行為態度」。

假設H8:

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可試用性」的認知,會影響其「行為態度」。

假設H9:

使用者對於自由軟體「可觀察性」的認知,會影響其「行為態度」。

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自己去完成某一特定活動的能力評斷,其和一個人擁有的技能無關,而是和運用技能完成任務的能力評斷有關(Bandura,1982、1986)。

而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self-efficacy)指的是個人認為可以利用電腦工作或利用電腦執行特定任務的能力,而且會影響個人對於使用電腦產生結果的期望(Compeau&Higgins,1995),自由軟體是一種在網路社群上相互分享知識的各類型的各程式軟體。

因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H10:

使用者的「電腦自我效能」對於使用者的「知覺行為控制」有直接的影響。

在自由軟體的發展過程中,熱心的人、相關組織、政府、供應商等都扮演了積極正面的角色。

其中,政府絕對是非常強大的推動力量,以大陸為例,紅帽(RedHat)的成功背後來自於國家的全力支持,甚至連中國字內碼都制定完成。

在台灣則有經濟部工業局所推動的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劃,並由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負責營運「軟體鑄造場」(http:

//www.openfoundry.org)。

因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H11:

「政府推動政策」對於使用者的「知覺行為控制」有直接的影響。

Goodhue&Thompson(1995)在任務-科技配適度理論(Task-TechnologyFittheory)中指出資訊科技要能對績效表現有所幫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