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84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天祝县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一、前言

城镇化是指由农牧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牧业社会, 向非农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

果,反过来又能够有力地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既是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城镇体系完善的过程,也是城镇经济不断增长、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吸纳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

略,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为阐明我县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 明确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我县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改革方向和政策调整方向,,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年限为 2009~2020年,其中:

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5至2020年。

本规划范围为天祝县行政辖区范围,幅员面积 7140平方公里,包括 9个镇10个乡。

二、城镇化现状

(一)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2004年撤乡并镇使我县的城镇发展更加集中,目前全县建制镇已发展到 9个,比2000年增加3个,城镇体系规划正在编制,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底城镇化水平达到 26%左右。

农牧民生活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传统藏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天祝县已初步具备构筑民族文化旅游县的框架雏形。

2、城镇布局趋于合理。

全县形成了华藏寺镇为中心,炭山岭镇、打柴沟镇、

哈溪镇为次中心,其它 5镇11乡为骨干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基本达到乡镇相通,10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3、县城功能进一步增强。

在“十五”期间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万吨水厂一期工程;4纵3横的城市道路网络;新建了达隆路大桥。

县城供热锅

炉由2000年的4个锅炉点增加到了 8个,五年内增加了供热吨位 84吨,县城集

中供热普及率达 94%。

庄浪河县城段两岸按 30年一遇标准建成了水泥堤坝。

县城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已完成科研论证、 立项等前期工作。

县城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4%。

绿化覆盖率达到 22%,人均公共绿地19.7平方米。

县城电信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电话普及率达 17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为 5万户。

县城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 25平方米。

4、产业发展。

紧紧围绕县委实施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工业富县、草畜强县、旅游活县五大战略,打造中国民族自治第一县、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西北

生态旅游避暑胜地、雪域高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大品牌, 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生态旅游业,特色工业,藏酒藏医药业和以白牦牛为主的特色畜牧业五大特色产业的“五四五”发展战略,特色种植业、生态旅游业、特色工业、藏酒藏药业和白牦牛为主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依托自然景观、宗教文化等资源优势,旅游经济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以华藏寺 (县城)为核心,以国道 312和兰新铁路为主轴的华藏寺—打柴沟—安远镇县域一级轴带,和华藏寺—天堂寺公路为主轴的华藏寺—石门镇

—炭山岭镇县域二级轴带,推动了周边农村向城镇转化, 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但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

忽视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1、城镇化水平低,县城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我县城镇化水平低于武威市平均水平近 10个百分点。

县城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县城所在地华藏寺镇人口4.57万,其中非农户人口只有 2.3万,县城以外的村镇区位条件差经济基础较薄弱,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发展还很不平衡。

2、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除县城外,绝大部分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城镇功能不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弱,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力不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十一五”期间县城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不足,低于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的比例。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偿还“历史欠帐”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规划编制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乡镇规划编制工作进度缓慢,没有完

善的乡镇规划管理机制。

建筑精品不多,民族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住宅区绿化面积达不到要求,县城和建制镇死角部分脏、乱、差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

规划体制不完善,乡镇规划管理尚处于空白阶段, 规划监督和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违法建设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4 、保障体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改革经营城市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市政公用事业、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子不快, 经营管理体制不活,公用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和无形资产尚未真正实行市场化、 产业化经营;政府土地储备、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起步晚、 程度低;社会保障等城镇化建设相关制度需进一步配套完善。

5、城镇化质量不高。

城镇经济的总体效益不高,大部分城镇既无能力容纳大批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城镇, 又不能够有效反哺农村;城镇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水平低的状况,具有比较优势和地区特色的产

业少,大部分城镇资源整合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不足以

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低水平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状况依然存在;重建轻管现象还比较严重等等。

6、工商业基础薄弱,特色产业规模和水平还不是很好。

特别是特色产业深

加工工业化程度很低,使小城镇不能以工带农或以商带农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三)有利条件

全县加快推进城镇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 城镇化建设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1、地方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天祝煤矿开发有力地推动了炭山岭镇的

发展,天祝“小三峡”、天堂寺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则直接促成了石门镇、天堂乡的发展。

2、生态移民力度加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从而减轻广大山区和草场的生态压力,增强了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意义。

随着西部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的全面启动,生态移民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都在不同程度地接收和安置移民,城镇人口规模将逐步扩大。

3、交通带动明显,兰新铁路、国道 312等交通干线等级的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发展。

华藏寺、打柴沟、安远镇等城镇的发展,都直接受到交通发展的带动。

4、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农村人口转移,农牧业人口城镇化是小城镇人

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农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结构调整, 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和规模扩大。

5、国家对藏区及少数民族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相比较其它地区来说,藏族自治县城镇发展有着较强的政策优势。

6、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

意味着许多民族牧业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地域结构及所有制结构,培育非农产

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人口职业间的转换,地域下的转换,从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少数民族牧业县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一次历史机遇。

三、形势分析

我县目前正处于二元经济后期,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的新时期。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是县城经济的时代, 在这世纪之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党的十六大了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城镇化进程的方针。

这个重大战略的实施给城镇化水平低的天祝县带来了城镇建设和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挑战。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快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为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眼下“三农”问题依然是城乡统筹过程中的“成长烦恼”。

我县必须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筹划,通过工业支持农牧业,城市反哺农村,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是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四、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

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培育产业为出发点,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新天祝创建新平台、打造新载体,走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二)发展思路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和中央关于支持青海甘肃等藏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围绕建设以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生态文化县城为目标的县城总体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布局,发展城镇经济,充实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城镇质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发展;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强中心镇建设,择优扶持小城镇,构建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努力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三)指导原则

1 、城镇化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城镇化专项规划作为指导城镇化发展的纲领性规划, 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为依据,符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原则,充分体现和落实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要因地制宜, 实行分类指导,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政策。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加大力度,又量力而行,既适度举债,又不劳民伤财。

既要使农村人口有序转化为城市人口, 又要提高转移人口对城镇环境的适应能力。

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本地实际,高起点规划,适当超前又兼顾现实;要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杜绝长官意志;要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4、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原则

要围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制,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和农村对城

市的促进作用,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

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5、多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

以构建合理结构、层次分明、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网络体系为目标,突出发展中心城市,加强城市建设,择优扶持小城镇。

各类城镇要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准确定位,塑特色,树形象,努力打造城镇品牌,不断提升城镇竞争力。

6、城镇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 注重长远,全面提高各类城镇的生态与环境质量。

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使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 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做到既加快城镇发展,又要青山绿水。

五、奋斗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 5年到15年我县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我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确定为:

城镇体系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