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8054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docx

传播学复习大纲学霸版

传播学复习大纲

传播学内容:

1.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一级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内容分析法(3)实验法(4)个案调查法(5)定性研究方法

3.学习与研究传播学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

(2)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3)有助于提高船舶决策的科学化水平(4)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5)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4.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首先诞生美国。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2)经济:

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3)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三论: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5.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拉斯维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6.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2)口语时代(3)文字时代(4)印刷时代(5)大众传播时代(6)网络传播时代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

新闻学和传播学都属于文学类专业,但是二者初试考试科目有三科相同,即政治、英语、综合考试[新闻传播类],另外一门有差异的学科为:

新闻学——新闻学基础

传播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研究重点不同

  传播学重理论研究,其研究路线是:

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和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

  新闻学重业务研究,其研究路线是:

实务-历史-理论。

研究方法不同

  新闻学沿用传统的人文学科的思辨定性的分析方法;

  传播学则以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多采用试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传播学研究范围更广;新闻学是大众传播的一种现象,是传播学的母体之一。

传播模式(什么是线形传播?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

Who(谁);Say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

a.意义:

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

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

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

③评价:

a.意义:

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

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

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③评价:

a.意义:

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

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

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③评价:

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

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内容:

③评价:

a.意义:

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

b.不足:

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功能观: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即“受众”。

任何人只要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

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意义的消费”。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单向性主要表现在,

(1)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2)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

大众传播的单向作用的性质为它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拉斯韦尔“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2)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4、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

1)环境监视——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传达信息时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目的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在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

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

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5、施拉姆《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传播学概论》)

1)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

2)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

3)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

施拉姆明确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

传播的经济功能不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6、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这种地位赋予功能,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主要来自于它的公开性。

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人们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双重含义:

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微观);

2)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直接间接、有意无意、明显潜在)和结果的总体(宏观)。

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媒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考察对象。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

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也称“视野制约效果”,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2)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形成和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通过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地位赋予”功能。

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4、传播效果的类型

P.戈尔丁英国学者依据时间和意图

①短期的预期效果(个人的反应、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无关,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觉反应,有益或有害);

③长期的预期效果(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知识的传播,推广和普及等);

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产生的综合或客观效果,个人社会化、媒介的社会控制、媒介与社会变革)。

5、考察传播效果须留意的环节和要素

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和,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在内的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

3)寻系载体与传播效果--寻系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象等载体传递的。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的注目,引起他们呢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翻译,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测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讼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6、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D.麦奎尔英国学者

1)“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直接体验形成的观点和看法;

2)“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所持,包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

3)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

①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获得的系统知识。

②基本观点:

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其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③评价:

避免“常识理论”的直观性与零碎性,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第二节

1、传播效果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强效果论

20世纪40~60年代——弱效果论

70年代至今——回归强效果论

2、“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1)背景:

①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的迅猛势头所产生的社会冲击是巨大的;

②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

③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④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

2)核心观点:

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3)评价:

“魔弹论”是错误的,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

它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3、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

4、“传播流”研究

传播流(communicationflow)——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卡兹《个人的影响》

罗杰斯《创新与普及》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5、《人民的选择》

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选择性接触”假说——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

即:

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其结果更可能强化原有立场而非导致其改变。

3)“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和“两极传播(twostepflowof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即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特征:

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传媒接触大。

4)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或“补强”(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主要)、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改变(使受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较少)

6、《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

1)卡兹、拉扎斯菲尔德

(1)《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旨在验证其提出的假说在其他领域是否适用。

结果发现,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

(2)“中介因素”(mediatingfactors):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四:

①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

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

②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

③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④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2)罗杰斯

(1)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极传播概念)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

(2)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

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

3)《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是,其结论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7、“有限效果论”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提出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

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

—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

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力强调拉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成为“有限效果理论”

8、“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C·I·霍夫兰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说服与态度改变”实验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

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主要采用试验心理学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等。

霍夫兰的心理实验法和拉扎斯菲尔德的抽样调查法一起,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9、宏观效果论

1)“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a,只探讨了在态度和行动层面,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c,过分强调效果的“有限性”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泛滥提供“口实”等。

2)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

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

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3)与早期“子弹论”有着本质的不同:

“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第三节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

1.传播者的信誉。

2.专业权威性。

霍夫兰韦斯“四项主题”实验

霍夫兰凯尔曼“如何对待失足少年”主题实验

提出了“可信性效果”概念:

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小,说服效果越小。

说明:

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2、“休眠效果”

霍夫兰

“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说明了,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3、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传播技巧——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包括:

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效果,两种给人一种公平的效果。

(霍夫兰)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给人一种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给人一种免疫效果。

(拉姆斯丁、贾尼斯)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给人一种观点鲜明,但同时也给人一种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

而另一种给人一种理解的困难性。

(霍夫兰、曼德尔)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前者指摆事实讲道理,后者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

“诉诸感情”的说服效果略好于“诉诸理性”,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性的支配程度有差异。

无论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H.H.哈特曼)

5)警钟效果——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同。

所唤起的心理紧张效果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效果与之相反。

“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贾尼斯)

4、传播对象的属性

传播效果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

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生产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也同样重要的制约作用。

传播对象的属性包括:

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2).人际传播网;3).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4).人格、性格特点;5).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

所有这些属性都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情感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基本特征:

a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b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c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

d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测定指标:

生活阅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

(卡兹)

2)群体归属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有两个基本视角:

1、作为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群体2、作为个人行为的精神依托点的群体,即由过去和现实的群体归属关系所产生的观念、价值、行为准则的内在化,统称为“群体规范”。

3)受传者的个性

“可说服性”——“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

①饱户宏日本传播学者

可说服性包含三个方面:

1、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3、一般可说服性。

②贾尼斯

“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高低之间促在密切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反之亦然

③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个人寻求、接触和处理信息的各种行为。

(求知欲、性格和习惯)。

什么是舆论?

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舆论”

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传统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的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作是简单的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舆论。

第四种,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

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双重意义:

①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

②它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功能

1、概要和特点

M·E·麦库姆斯D·L·肖美国传播学家《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2)特点:

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