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7435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x

云南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期末考高二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

鲁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3;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单选题(本题有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B.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C.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4.“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B.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D.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6.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下图为“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8.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9.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广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秦岭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10.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

据此回答11-12题。

11.因CO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B.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C.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1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右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4.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

A.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D.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15.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7年上半年,国家基建投资增长21.1%,导致钢材价格涨幅明显,尤其是螺纹钢,每吨比年初涨了1000多元,创下了四年以来的新高。

同时煤炭价格持续回升,自6月7日至8月18日,焦炭期货价格已经持续上涨949元/吨,涨幅达71%;焦煤期货价格涨幅也达64%,焦煤、焦炭合约双双出两年来新高,而迎峰度夏高峰期的到来,更让各界惊叹“煤超疯”又来了。

完成16—17小题。

16.导致钢材价格上涨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价格持续回升B.钢铁生产加大了科技投入

C.全国钢铁环保限产D.国家基建拉动钢铁的需求

17.“煤超疯”来了对山西省的影响是( )

A.小煤窑大量增加B.促进煤炭产业发展

C.减小交通运输压力D.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完成18-19题。

18.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19.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下面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20—22小题。

20.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

21.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22.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2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影响。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

A.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

B.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

C.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D.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旱地为主

24.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

C.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D.土壤肥沃

2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⑤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26.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好B.矿产资源丰富C.腹地范围广D.毗邻香港澳门

27.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取水,水量大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②④B.①③C.③⑤D.①②

2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

29.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多种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B.从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地区过渡

C.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D.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30.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

第II卷非选择题(55分)

31.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1)分别写出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4分)

 

(2)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有哪些?

(3分)

 

(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下图为非洲及西亚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地处回归线附近、乙地深居内陆,两地均为沙漠气候区。

H地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地处生长边界的红海,所在河流为埃及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上中游地形以高原为主,下游地势地平。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4分)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4分)

 

(3)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8分)

 

33.材料一:

图示甘肃和河西走廊地图。

(16分) 

 

材料二:

河西走廊因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内陆联接西北边疆的大通道,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河西走廊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且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

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发展基础良好,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了前列,但是与发达地区的相比,差距还很大。

(1)指出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

(2分)

 

(2)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说明其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4分)

 

(3)如果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4分)

 

(4)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6分)

 

34.[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位于湖南省的南岳衡山近年来积极开发冬季旅游,其丰富多样的雪景、雾凇、雨凇等景观可与东北媲美,这种得天独厚的冬日冰雪资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开展冬季旅游的理想之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试分析南岳衡山开发冬季旅游的有利条件。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地理答案

1-5DCCBB

6-10CBACD

11-15BBDAC

16-20DBDCA

21-25DDACC

26-30DADAC

31.(13分)

(1)(2分)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2分)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

(2) (3分)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

(3) (6分)①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②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④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⑤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⑥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

32..(16分)

(1)(4分)趋势:

增大。

原因:

位于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2)(4分)甲荒漠: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乙荒漠:

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

(3)(8分)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

原因:

河流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

②以堆积(或沉积)作用为主。

原因:

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33..(16分)

(1)(2分)温带大陆性气候;

(2)(4分)(任答两点)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干旱区,降水稀少,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区内有冰雪融水和部分地下水资源灌溉,夏季降水偏多;

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种子干物质的形成;

该地区地势较低平,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4分)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如大规模发展种植规模,会加剧环境的恶化,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导致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等。

(4)(6分)(任答三点)河西走廊一带有色金属资源较丰富;

河西走廊有陇海兰新线经过,交通较便利;

国家政策支持;

地价低廉,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河西走廊接近黄河上游的水电基地,电力资源丰富。

34..(10分)

答案:

①冬季冰雪景观,南方少(罕)见,具有独特性和很强的吸引力(观赏价值高);

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

③衡山是五岳名山,其它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

④位于南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

⑤旅游设施齐备,接待能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