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6246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5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docx

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化学

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

)与苯

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概念。

【名师点睛】有机物的概念是历次考试的主要考点儿之一,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分类、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四同”。

有机物所属类别主要由官能团决定,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类物质。

同位素:

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间的互称,是针对原子而言;同素异形体:

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的互称,是针对单质而言;同系物:

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的互称;同分异构体:

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的互称。

“四同”往往结合在一起考查,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概念便可顺利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

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故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3.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HBO2B.H2BO3C.H3BO3D.H2B4O7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个,所以其最高化合价是+3价,然后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不可能是H2BO3(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4价),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化合价判断及化学式书写。

【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注意审题“最高价”=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其次注意含计算氧酸中中心原子化合价时H原子为+1价、O原子为-2价,且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O与CO2B.NaCl与HClC.SiC与SiO2D.Cl2与I2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方法。

【名师点睛】物质熔点高低取决于熔化过程中需要破坏作用力类型和大小,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主要原因是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融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键能越大熔点越高,且原子晶体中原子间由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需要破坏化学键数目大于离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键能无关,且分子间作用力强弱远小于化学键。

因此,本题换个角度考虑,实质是在考查晶体类型,即两种物质全部是分子晶体的选项符合题意。

5.烷烃

的命名正确的是

A.4-甲基-3-丙基戊烷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D.2-甲基-3-乙基己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选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共6个碳原子称为“己烷”;并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给主链的碳原子编号,可见2号碳原子上有1个甲基、3号碳原子上有1个乙基,所以该物质的名称是:

2-甲基-3-乙基己烷,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烷烃的命名方法。

【名师点睛】有机物的命名有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考查重点是系统命名法。

烷烃中没有官能团,系统命名法可概括为以下步骤:

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为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对于烯烃、炔烃及其他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选主链、给主链碳原子标序号时都要以官能团为主、其他与烷烃规则类似。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0.1mol/L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

【名师点睛】强酸与弱酸的区别在于溶解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弱酸只能部分发生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以CH3COOH为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①测定0.1mol/LCH3COOH溶液pH>1,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②将pH=1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定3>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随着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③测定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7,说明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弱酸阴离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Z>W

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原子半径比较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题型,通常考查的重点是原子序数排在前20号的元素,依据题给信息准确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还原性越强,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越容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8.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A.铜棒的质量B.c(Zn2+)

C.c(H+)D.c(SO4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

A.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

【名师点睛】原电池原理无论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重要用途,尤其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

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如果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放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回正极,电流方向正好相反;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及移动方向由电极反应决定。

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钙粉末B.稀硫酸C.氯化钙溶液D.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

Cl2+H2O

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

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

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加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氯水的性质。

【名师点睛】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关系:

Cl2+H2O

H++Cl-+HClO、HClO

H++ClO-、H2O

H++OH-,氯水中存在三分子:

H2O、Cl2、HClO,四离子:

H+、Cl-、ClO-、OH-。

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混合物,其所含的多种微粒使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重性。

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性等)、弱酸性;④Cl-的性质等。

特别注意的是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HClO存在电离平衡,分析氯水的性质时要结合反应条件及平衡移动原理。

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

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

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

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

11.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PV是聚苯乙炔

B.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PPV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D.1mol

最多可与2molH2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该物质不是聚苯乙炔,错误;B.该反应除产生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正确;C.PPV与聚苯乙烯

的重复单元不相同,错误;D.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苯环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1mol

最多可以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判断。

【名师点睛】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两大类基本反应,但这两类反应的定义是不同的,注意理解二者的区别。

加聚反应是指由不饱和的单体通过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加聚反应中无小分子生成;而缩聚反应是指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氯化氢等)的反应。

据此很容易判断出题目所给反应是缩聚反应。

另外还要准确理解单体和高聚物结构式的关系,既能根据单体写出高聚物的结构式,又能根据高聚物的结构式判断出它的单体,比如题目中的PPV和聚苯乙炔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称为高聚物的链节,准确判断链节的前提还是要能够准确写出高聚物的结构式,比如本题中考查PPV和聚苯乙烯的链节是否相同。

本题的答案D中,还要注意苯环化学键的特殊性,虽然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苯环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2.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离方法。

【名师点睛】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的过程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的过程叫分离。

物质的分离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所以这类题目的实质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只有熟练掌握了各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和解答。

本题中涉及到镁、铝、铁、铜、硅等元素的化合物,重点考查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对于答案A,虽然氧化镁和氧化铝都是金属氧化物,但根据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的特点,可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将二者分开,过滤得氧化镁固体和偏铝酸钠溶液,往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可得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将氢氧化铝加热可得氧化铝;对于答案B,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氢氧化铁和偏铝酸钠溶液,往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可得氢氧化铝,过滤,然后用盐酸分别溶解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可得到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对于答案C,一个碱性氧化物,一个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可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得氧化铁固体和硅酸钠溶液,往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过滤,将所得沉淀加热即可得到二氧化硅。

对于答案D,由于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都只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且得到的沉淀又都溶于盐酸,所以二者不能分离。

13.O2F2可以发生反应:

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O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的还原产物,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H2S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SF6中的+6价,所以H2S是还原性,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与氧化剂O2F2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

4,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

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14.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B.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D.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装置图可知,从a进入的气体是含有SO2、O2、N2等的冷气,经过热交换器后从b处出来的是热的气体,成分与a处相同,正确;B.在c处出来的气体SO2、O2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的含有SO3及未反应的SO2、O2等气体,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经过热交换器后被冷的气体降温,SO3变为液态,故二者含有的气体的成分不相同,错误;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冷的气体,同时冷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3的吸收创造条件,正确;D.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后再次被催化氧化,目的就是使未反应的SO2进一步反应产生SO3,从而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正确。

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制硫酸中SO2催化氧化的设备及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化学工业是历次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完全考查设备的题型不是特别多,但是往往以工业流程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所以教材中的几个重要工业(工业生产中均有重要应用)的整体流程、主要设备、反应条件的选择等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关注的有:

工业制硫酸、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镁的冶炼、铝的冶炼、铜的精炼等。

要求会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理解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条件的选择依据。

15.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名师点睛】实验题的考查涉及知识零散、覆盖面广泛,复习过程中要做好有关专题总结、尽量多走进实验室进行基础实验训练,要以做实验的心态面对实验题。

关于气体的制备思路可归纳为:

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除杂提纯→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

至于各步所需要的仪器、试剂、操作方法要依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进行选择。

所以,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关键。

16.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

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名师点睛】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及制取(或合成)的自然科学,而物质的制取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到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等问题,因此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题型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

常用分离方法有:

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盐析、洗气等。

选择物质分离提纯试剂和方法的基本原则:

①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

17.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

A.0.80B.0.85C.0.90D.0.9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标准状况下112mLCl2转移电子数为0.01mol。

则有:

×(3-

)×x=0.01,解得x=0.8。

故选项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是历次考试的重要考点,往往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一般难度不大。

得失电子守恒法(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具体步骤:

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产物;②准确找出一个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对应的得失电子数目;③设未知数、依据电子守恒列出关系式、计算出未知量。

注意,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

A.H2和N2制备NH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始终不能消耗完;B.可以加入过量的浓盐酸,使二氧化锰彻底反应完全;C.浓硫酸随着反应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D.18mol/L的浓硫酸与锌开始反应产生S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再与锌反应产生H2。

故选AC。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可逆反应的判断。

【名师点睛】常见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能否发生(或者能否完全反应)除了与反应本身特点有关外,往往与反应物的量(或浓度)有关。

常见类型有:

①所有的可逆反应;②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③铜只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④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两个反应的原理不同;⑤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随着气体的量不同产物不同;⑥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⑦可溶性铝盐与强碱溶液、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强酸溶液的反应;⑧银氨溶液的配置过程;⑨过量的变价金属铁与定量浓硫酸、浓稀硝酸的反应等等。

建议整理的过程中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9.已知:

SO32-+I2+H2O→SO42-+2I-+2H+。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含有SO32-D.肯定含有NH4+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

加入溴水仍然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SO32-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没有I2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32-。

由于SO32-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

因所有离子浓度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可判断SO42-肯定没有。

故选BC。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离子反应及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名师点睛】本题将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

如果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还原性离子,向其中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离子首先被氧化,常见离子的还原性:

S2->SO32->Fe2+>I->Br-;注意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如“无色”、“酸性”、“一定”、“等物质的量”等。

日常学习中,建议将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结合一起做好专题总结,以便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20.已知NaOH+Al(OH)3→Na[Al(OH)4]。

向集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