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49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小学四年级教材上册的一篇通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巨人有一个很美丽的花园,当巨人把孩子们拒之园外时,花园里就只剩冬天,而当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请到花园里玩耍时,花园又恢复了生机,处处都是春天。

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些道理:

“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快乐要与别人分享”等。

在语言价值方面:

这篇课文描写花园景色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学情分析]

童话对四年级学生既熟悉有喜爱,他们从小就在童话书堆里长大,但是他们在读童话时有可能只注意其中的情节和情趣,而没有特别注意其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所蕴含的道理,这里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设计理念]

以创设情境理念为前提,必须走进文本,营造文本的环境,貼近人物的心灵,通过图片、音乐、文字等艺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方便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在这基础上以朗读为经,以品悟为纬,通过读课文、品语言、悟内涵、写感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理解“洋溢”、“冷酷”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变化的过程。

 

3.明白“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巨人的花园景色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快乐要与别人分享”等道理。

[教学方法]

情境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

师(板书:

花园)问:

同学们,你们想去花园吗?

印象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们会用哪些词来形容它?

2.学生畅所欲言,描绘自己印象中的花园。

3.师:

刚才大家用许多优美的词语来描绘自己印象中的花园。

那你见过巨人的花园吗?

(板书:

巨人的),它又是什么样的呢?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导入课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复习积累了部分词语。

二、初读感知,字词正音

1.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较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并标出自然段。

 2.学习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如下)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鲜花凋谢冰雪覆盖

训斥 任性 冷酷

(!

)自由读词语

(2)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得好就请他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3)男生读第二行词语;女生读第三行词语。

(4)齐读词语

3.引导发现:

读着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行写出了花园的“美丽”;第二行写出了花园的“荒凉”;第三行写出了巨人的动作和性格)

设计意图:

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把好“字词关”,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去发现词语排列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由词语教学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三、精读理解,品悟语言

(一)走进花园

1.导入:

同学们,巨人的花园到底是怎样的呢?

请再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用“---”把文中描写花园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

板块一:

欣赏“美丽”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到这里玩。

   

(1)学生说句子,师课件出示此句。

(2)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3)交流想象画面,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板书: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

(4)课件展示美丽画面,学生欣赏再读句子。

(5)看着画面背诵这段话。

 板块二:

体验“荒凉”的花园 

a.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b.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

)边读边想想画面。

(2)交流想象画面。

(板书: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鲜花凋落)

3.“美丽”与“荒凉”的对比

(!

)课件出示以上的两组句子。

放在一起。

(2)学生对比着读一读。

 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要通过朗读、品读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在这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展示画面,不能使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展开想象就已经定格在教师所给的图片里面。

语言不是无情物,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升华情感;通过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场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诵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二)走进巨人

1.导入:

美丽的花园怎会变得如此荒凉呢?

快速阅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巨人言行的句子。

2.交流。

3.重点研读巨人的语言(课件出示如下句子)。

a.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都滚出去!

b.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c.“喂!

你赶快滚出去!

(!

)引导发现:

同学们,读了这三句话,你能发现藏在其中的语言秘密吗?

(都有一个“滚出去!

”)

(2)比较品悟:

把“滚出去!

”换成“出去。

”,让学生来比一比,谈一谈感受,体会巨人那颗“任性、冷酷、自私”的心。

(3)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写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品味语言,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都应该成为教学的关注点。

(三)走进童话

1.引导:

读了这则童话,你明白了什么?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等)

2.小练笔: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也就没有()。

(假设:

如果学生能把前面描写美丽的花园的词语用上,要表扬他们会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便于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巩固知识,提升情感。

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研读注释,拓展探究

1.同学们,你知道这篇有趣的童话是谁写的吗?

2.结合学生的回答,师引导学生再去研读句子(文中的注释)“本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点拨: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4.拓展比较:

原文究竟是怎样的呢?

课后我们可找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哪些地方有了改动。

设计意图:

俗话说:

“编框编篓,全在收尾”让学生发现批注的秘密,并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拓展阅读,自己去尝试着发现语言的秘笈。

课后作业:

1.阅读王尔德《巨人的花园》(原文)。

2.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巨人的花园

鲜花盛开 狂风大作

绿树成荫任性、冷酷雪花飞舞

鲜果飘香鲜花凋落

第二课时(略)

一、结合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特点

二、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