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4492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有一正确答案。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

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B.大气稀薄C.夜短昼长D.没有磁场

2.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能够发光B.大气反射作用强

C.大气逆辐射强D.地面反射作用强

【答案】1.D2.B

【解析】考查行星特征。

1.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

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没有磁场,D正确。

2.行星不能自己发光,靠反射大阳光而发亮。

金星大气层浓密,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强,亮度大,B正确。

3.柯伊伯带是太阳系内海王星轨道外的圆盘状区域,布满着大大小小的冰封物质。

有关柯伊伯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地月系中B.其冰封物质属于天体

C.有星云分布D.位于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因为柯伊伯带在海王星轨道外的圆盘状区域,即位于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之间,则A和D错。

星云存在于太阳系之外,C错。

这些冰封物质符合天体定义,B正确。

考点:

天体概念、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

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的冷热不均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

风的直接原因。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点睛:

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气温分布不均对气压及大气运动状况的影响,

属于知识性试题。

另外考生还应该明确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之间的差异。

5.下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

天体系统划分四个层次,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如下示意图: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同级别,故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

故C正确。

6.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组合正确的是()

A.日冕层——黑子B.色球层——耀斑

C.光球层——日珥D.光球层——太阳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耀斑和日珥发生于色球层上;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上。

【考点定位】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了太阳大气层及对应的活动。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

太阳大气层三层的特点是:

由里到外,温度、厚度越来越大,亮度、密度越来越小。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最主要的有:

①光球层:

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②色球层:

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③日冕层:

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7.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

【答案】D

【解析】考查地球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为生物圈,且生物圈不单独占有一定的空间,其分布渗透在其他圈层中。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主要集中在生物圈,生物圈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正确。

上图为某市近地面某日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图中气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人口集中②郊区工业发达

③市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9.图中的气温分布差异会导致()

A.市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B.市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

C.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D.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市区

【答案】8.B9.D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环流。

8.图示市区较郊区气温高,故判断为城市热岛效应,其形成原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建筑物密集,排放大量废热而形成热岛。

9.城市热,故空气上升,则降水量增加,而郊区形成下沉气流;近地面的水平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而高空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

故选D项。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红外线波段B.紫外线波段

C.可见光波段D.X射线波段

11.图中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

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气象

C.下垫面D.大气环流

【答案】10.C11.C

【解析】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0.太阳辐射按波长可分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其中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可见光都可以到达地面,故选C。

........................

读“某城市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城市最可能是()

A.辽宁沈阳B.海南三亚

C.浙江杭州D.陕西西安

13.该城市6月份降水量最大,其控制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锋面B.对流雨

C.台风D.反气旋

【答案】12.C13.A

【解析】考查气候类型判读与常见的天气系统。

12.读“某城市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图”可知,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0-10℃,为我国亚热带气候区,排除北方地区温带气候的AD,海南三亚为热带气候也排除,故选C。

13.该城市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降水量最大,故其控制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锋面,A正确。

14.下列关于下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州地区夏季受风带1的影响

B.图中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C.7月,大陆上的热低压能切断该气压带

D.该气压带风带位于南半球

【答案】D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风带内风向。

根据近地面风形成原理分析,图中气压带附近大气向两侧流动,说明该气压带是高气压带,两侧风带内的风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都向左偏,可推断该气压带和风带同位于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只有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分布有两个风带,结合上述,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1是东南信风带,风带2是西风带。

温州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季风环流的控制,A错误;图中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来自赤道的气流在此受阻下沉形成的,是动力因素,B错误;7月,北半球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错误;风带2是南半球西风带,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海洋上形成西风漂流,故D正确。

15.下列关于地壳和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B.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C.岩石圈是地壳的别称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

【答案】B

【解析】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A错误;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C、D错误。

故本题选B。

下图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a—g为等压线,箭头①与等压线垂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数值a>b>cB.③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D.该风形成于高空

17.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M地风力大小()

A.小于N地B.等于N地C.大于N地D.与N地无法比较

【答案】16.B17.A

【解析】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

16.读材料,已知箭头①与等压线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等压线数值c>b>a,A错误;风向应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为②;地转偏向力应垂直于风向,故判断为③。

B正确。

风向右偏,此风形成于北半球,C错误;风向斜穿等压线,受摩擦力作用,该风形成于近地面,形成于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错误。

故本题选B。

17.图示N处等压线较密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判断风力较大,故M地风力小

于N地,A正确。

“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有“流纹岩博物馆”之称。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流纹岩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

C.侵入岩D.喷出岩

19.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

【答案】18.D19.B

【解析】考查地质地貌的形成。

18.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流纹岩属于喷出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D正确。

19.结合题目材料图片可知,“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有“流纹岩博物馆”之称,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历了火山活动,然后是地壳的抬升,再后来是流水的侵蚀、搬运,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

所以这种景观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的结果,B正确。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A.岩浆岩、岩浆、变质岩B.岩浆、岩浆岩、变质岩

C.变质岩、岩浆、岩浆岩D.岩浆、变质岩、岩浆岩

21.图中序号③表示的是()

A.搬运作用B.侵入作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

【答案】20.B21.C

【解析】试题分析:

20.根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图示只有①作用能生成乙,故判断乙表示岩浆岩,则甲表示岩浆。

岩浆(甲)只能生成岩浆岩(乙);而变质岩和沉积岩都可以由其他已经生成的岩石转化而形成,已经生成的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

则丙应表示变质岩。

21.结合上题结论,③应表示生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

考点:

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中的地质作用过程,学生应抓住不同的地质作用生成的不同岩石类型分析。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大理石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当地物理风化作用强。

读“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昆仑山物理风化作用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力大B.土层厚

C.风力小D.温差大

23.和田玉的形成过程是()

A.丙

甲B.乙

C.丁

丁D.丁

【答案】22.D23.C

【解析】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3.读“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丁为变质岩。

和田玉是大理石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玉石又是大理石变质作用形成,所以和田玉的形成过程是丁→丁。

C正确。

下图为瓯江下游示意图,图中甲岛是江心屿,海拔约4米;乙岛是七都岛,海拔约3米;丙岛是灵昆岛,海拔约3米;丁岛是大门岛,最高海拔约340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丁四岛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5.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来丙岛最有可能与之相连的为()。

A.龙湾B.乙岛C.乐清D.丁岛

【答案】24.D25.C

【解析】考查流水的沉积作用。

24.读材料可知,甲岛是江心屿,海拔约4米;乙岛是七都岛,海拔约3米;丙岛是灵昆岛,海拔约3米,甲乙丙岛海拔低,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丁岛是大门岛,最高海拔约340米,所以不可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正确。

25.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南岸侵蚀,北岸淤积,将来丙岛最有可能与乐清相连。

C正确。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7.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渭河谷地的形成B.日本地震的发生

C.东非裂谷带的形成D.青藏高原的隆起

【答案】26.B27.C

【解析】考查板块运动学说。

26.图中海绵代表板块,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代表地幔物质对流。

实脸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纬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说明板块相分离,板块运动形式为张裂,板块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

所以②③项正确。

故本题选B。

27.渭河谷地的形成原因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A错误;日本地震的发生、青藏高原的隆起属于板块相互挤压形成,BD错误;而东非裂谷带的形成是因为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

按板块构造学说,是处在地壳下部的地幔物质,在对流过程中,上升流向两侧扩张时产生张力而使地壳发生破裂,形成巨大裂谷,并伴随有火山地震活动,这种扩张过程至今仍在继续着,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为2017年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8.下列城市盛吹偏东风的是()

A.济南B.上海

C.首尔D.东京

29.此时,M海域的天气状况为()

A.狂风暴雨B.大风降温

C.高温晴朗D.温和晴朗

30.与从东京到济南的陆地地理特征变化相似的是()

A.气温逐渐升高B.年降水量减少

C.降水变率减少D.气压逐渐升高

【答案】28.D29.D30.B

【解析】试题分析:

28.据图可知,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呈闭合状,且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说明为低压系统;受该系统的影响,济南、上海、首尔风向为西北风,东京为偏东风,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9.图中M地处于冷锋锋前的位置,此时未受到冷锋天气的影响,受单一的暖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处于低纬度地区,天气状况为温和晴朗,故D项正确;受台风影响会产生狂风暴雨天气,故A项错误;冷锋过境时会产生大风降温天气,故B项错误;受高气压控制的区域往往高温晴朗,故C项错误。

30.东京位于日本,受海洋的影响,气候具有很强的海洋性,济南位于中国大陆内部,大陆性较强;从东京到济南的气温变化因季节而不同,故A项错误;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故年降水量减少,B项正确;大陆性增强,故降水变率增大,C项错误;气压状况因冬季和夏季变化而不相同,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旨在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下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填髙或低)。

据图推断,此时欧洲正值▲(填冬或夏)季。

(2)此时B地气流▲(填上升或下沉)。

(3)该季节C地受▲(填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控制,气候特征是▲。

(4)此季节亚欧大陆东岸的东亚地区受▲(填风向)控制,其成因为▲。

(5)D处于▲板块和▲板块的▲(填消亡或生长)边界。

【答案】

(1)低,冬

(2)下沉

(3)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

(4)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亚欧(板块),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解析】考查区域大气环流及板块边界。

(1)A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低。

据图推断,此时欧洲正值冬季。

(2)此时B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

(3)该季节北半球冬季,C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

(4)该季节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东岸的东亚地区受西北风控制,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D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32.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回答:

(1)①表示▲,②表示▲,③表示▲,④表示▲,⑤表示▲。

(2)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填序号),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原因是▲

(3)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填序号)

(4)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填序号)

(5)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填序号)

【答案】

(1)①削弱作用,②太阳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⑤大气辐射

(2)①,大气稀薄,大气吸收热量少。

(3)④

(4)②

(5)①

【解析】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1)①表示削弱作用,②表示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大气辐射。

(2)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①削弱作用大小有关,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原因是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吸收保存的热量少,气温低。

(3)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主要与图中的④大气逆辐射大有关。

(4)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②太阳辐射小有关。

(5)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①削弱作用大有关。

33.如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处,判断理由是▲,适合建采石场的是▲。

(2)A地成山的原因是▲。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为▲岩。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

▲,理由是▲。

【答案】

(1)B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B

(2)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紧密,不易被侵蚀

(3)变质(大理)

(4)B处地下B处为背斜,背斜的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的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聚集,这样就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安全。

【解析】考查地质构造及应用。

(1)读地质剖面图可知,A、B两处,因B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所以属于背斜的是B处,B处为背斜,背斜的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适合建采石场。

(2)A地是向斜成山,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紧密,不易被侵蚀。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是岩浆侵入的高温高压区域,石灰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大理)岩。

(4)B处为背斜,开挖地下隧道适宜在背斜部位B;理由是B处为背斜,背斜的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的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聚集,这样就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安全。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为黄淮海平原及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右上图为北京气候资料图,右下图为2015年11月底某日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1)根据左图中相应图例代表的地貌,完成下表。

(2)北京气候类型为▲,形成原因▲。

(3)今冬北京霾污染严重,据图3所示,过几天后▲(天气系统)将到达北京,届时北京霾污染程度会▲。

(4)从整体性角度简析地形对北京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答案】

(1)冲积扇河流入海口流水沉积

(2)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冷锋减轻

(4)地形平坦利于建设;西北面有山脉,可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解析】考查区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1)根据左图中相应图例可知,①代表的地貌为冲积扇;三角洲②分布位置为河流入海口;外力作用③为流水沉积作用。

(2)北京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今冬北京霾污染严重,据图3可知,过几天后冷锋天气系统将到达北京,届时刮风、降水,北京霾污染程度将会减轻。

(4)注意从整体性角度简析。

地形对北京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有:

地形平坦利于建设;地形利于冬季挡寒、夏季增雨。

因西北面有山脉,可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夏季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