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22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doc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的发展

什么是发展

1.发展过程包括变化与稳定两个方面

2.发展性变化包括量的变化与质的变化

量的变化:

数量或程度的变化,如身高、体重或词汇量的变化

质的变化:

在性质、结构或组织上的变化,如从非言语性的交流到言语性的交流

一、心理的种系发展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与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一)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

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动物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二)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随着历史进步而发生的发展

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学相交叉。

它主要研究原始人类,即从类人猿到文明人类的心理,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是这方面的先驱性著作。

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则是原始人类研究的较早著作之一。

(一)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

刺激感应性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二)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意识性

社会性

语言

二、心理的个体发展

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的毕生发展)

实质:

社会化过程

内容:

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三、发展的性质

1.发展是终生性的;

2.发展同时具有得与失(多维性)

3.生物学因素与文化因素的作用是相对变化的

4.资源(时间、精力、才能、金钱、社会支持等)的分配不断改变(儿童和成年初期侧重于成长,中年同时侧重成长、维持或康复,老年侧重康复或复原)

5.发展是可以改变的

6.发展受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学

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

动物(比较)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人类心理学的特殊性

二、发展心理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动物(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

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目的

(一)任务

 揭示毕生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稳定性(怎样发生的?

怎样发展的?

)描述、解释、预测、修正行为

(二)内容

1.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先天与后天(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的作用)

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主动与被动)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领域和生命分期

(一)发展领域

生理发展:

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感官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的变化或稳定性。

认知发展:

学习、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和创造力等心理能力的变化或稳定性。

社会性发展:

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稳定性。

三者相互影响。

(二)生命分期

产前期(怀孕到出生)

婴儿期(和学步儿期)(0~3岁)

儿童早期(幼儿期)(3~6岁)

儿童中期(6~11岁)

青少年期(11~约20岁)

成年初期(20~40岁)

成年中期(40~65岁)

成年晚期(65~  )

年龄阶段划分的相对性与生理、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见下表)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过去:

历史

诞生前:

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时期

诞生:

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年出版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

1930年,H.Z.Hollingwerth的《发展心理学概论》

40年代出现“生命全程”概念。

70年代前后,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兴起    

二、现在:

现状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成人心理)

1.成人记忆

2.成人思维

3.成人智力发展趋势

4.成人道德发展

5.成人自我概念

本土化研究

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补充材料:

与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关的职业

与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关的职业

1.学前、幼儿园教师(preschool/kindergartenteacher)

2.中小学教师(elementaryandsecondaryschoolteacher)

3.特教教师(exceptionalchildrenteacher/specialeducationteacher)他们以教育残障儿童即心智迟滞者、身体残障者、学习失能者、行为异常者,以及天才儿童为工作对象。

4.日托(托儿)所督导(day-caresupervisor)对日托所的学前教育计划进行指导,并对计划在日托所内的运行负责。

5.早期教育工作者(earlychildhoodeducator)他们通常在社区学院从事教学。

对早期教育工作者一般要求有硕士学位,或至少有2年的研究生学习经历,主修早期教育领域的课程,并在日托所或早期教育中心接受过有督导的实习训练。

6.儿童福利工作者(childwelfareworker)他们受各州/省儿童保护服务机构所聘用,主要是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有关的服务工作,尤为关注那些被处置不当的和受虐待的儿童个案。

7.辅导咨询师(guidancecounselor)他们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中学生,对中学生在教育和生活方面的计划给予帮助。

对辅导咨询师要求至少经过四年本科教育,许多州/省还要求有2年的研究生课程的学习经历或硕士学位。

9.儿科护士(pediatricnurse)他们在各种医疗单位中工作,工作目的是促进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

10.精神科护士(psychiatricnurse)

11.儿童生活专家。

他们受医院的聘请,工作对象是那些被允许住院之前的和被允许离院之后的儿童及其家长。

12.儿科医生(pediatrician)

13.儿童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childclinicalpsychologistorcounselingpsychologist)。

他们的工作是对儿童的各种问题和异常作出判断和心理治疗。

要求在大学学习5-年,或获博士学位,并在精神病医院或心理卫生机构有过一年的实习医生职务的经历。

14.儿童精神科医生(childpsychiatrist)其作用与儿童临床心理学家相似。

但是,精神科医生能从事生物医学方面的治疗。

15.儿童发展、教育、家庭发展、护理、社会工作方面的高校教授(college/universityprofessorinchilddevelopment,education,familydevelopment,nursing,socialwork)要求他们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有5-6年的研究生学历,主修相关领域的研究生课程。

三、未来:

趋势

心理发展的系统观

研究的生态化:

现场研究(观察、实验等)

研究手段现代化:

计算机、观察实验设备的运用

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作业与讨论

思考发展心理学、种系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讨论学习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如何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具体的数据收集方法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问题

如何研究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民族)的儿童在

 1.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等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差异?

 2.气质或性格特征的差异?

 3.攻击性的发展特点及其差异?

 4.利他性的发展及其差异?

第一节具体的数据收集方法

一、两种研究传统

量的研究:

注重“硬”数据和数量或统计学的测量的研究;

   客观性,有利于得到心理发展的一般结论

   以自然科学方法为基础(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表研究结论)

   通常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

  

质的研究:

注重主观体验、感受或信念等“软”数据的研究;  

   开放性、探索性;

   不能产生一般性结论,但可以深入探讨人的态度和行为

   通常在日常的社会环境下探测知之不多的问题,费时费力。

 

 

研究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研究问题的性质;

  对研究问题是否熟悉;

  研究者的能力和理论倾向;

  环境

 两种研究方法经常综合运用

二、取样

从总体中选取的可以代表总体的研究对象(被试群体)

样本具有代表性

随机取样,研究结论可以推广或概化

三、具体的数据收集方法

常见的三类:

 自我报告:

日记、访谈或问卷

 行为测量:

测验或其他行为测量法

 观察:

自然观察法与实验室观察法

(一)(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环境下,不加干涉或控制,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行为进行研究

特点:

自然、无干预

优点:

可以较好地描述行为;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

缺少控制;观察者偏差;不深入

(二)访谈法

1.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儿童)的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以及获得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即访谈法。

2.特点:

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访谈者与儿童互动;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计划。

3.分类

 按提问和反应的方式:

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

 按是否直接与被访谈者接触:

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按访谈对象多少:

个别访谈、团体访谈

4.优点

 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

 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

 能比较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方面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

5.缺点

 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访谈者的观点容易影响被访谈者;

 访谈工作效率低,既花钱又花精力;

 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

(三)问卷法

1.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以获得心理研究活动的规律。

2.特点:

书面提问

3.优点:

(1)比较客观统一,效率比较高,标准化程度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

(2)结果统计高度数量化、规范化;

(3)费用低;

(4)问卷不计名,质量有保障。

4.缺点

不灵活;

容易产生废卷,如请人代答、随便答题、漏答等常见问题;

只适合于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信用或主观性问题,收集到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四)测验法

1.通过测量量表,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的程序,收集数据资料,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

2.特点:

被试通过测验来测量能力、技能、知识、潜能或生理反应

3.优点:

测量客观、标准化;避免主观性

4.缺点:

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高,难以进行定性分析;不能深入考察态度或行为机制;可能受练习、测验经验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五)实验法

1.通过严格控制的、可以重复的程序,操纵变量,考察一个(些)变量对另一个(些)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