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2033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docx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

4

重庆市就业状况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十一五”以来,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为重要的“民心工程”之一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格局和就业人员状况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

本文主要依据重庆市历年人口就业数据,采用现代统计分析和数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人口、经济等角度,深入研究重庆当前就业形势和发展态势,探讨未来劳动力就业趋势,力图为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规模提供有益参考。

第一部分就业规模及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凭借改革开放、中央直辖、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试验区等众多历史机遇,积极落实“314”总体部署,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增长势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用工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积极就业政策的持续推行,全市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就业规模稳步扩大

(一)全市就业规模及其发展历程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从优从宽制定就业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实现了良性互动。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全市就业规模稳步增长。

2008年全市就业规模为1646.44万人,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214.41万人,增长15.0%。

自1985年以来,全市就业规模经历了“先增、缓降、再增”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1985年—1997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1986年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四项规定”出台,随后职业介绍所、劳动力市场开始兴起并发展壮大,逐步结束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传统劳动就业制度,开拓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新型就业体制,也促进了我市就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1985年至1997年,全市就业人数增加283.40万人,12年间增幅达到19.8%,是就业规模快速膨胀的阶段。

2、第二阶段:

1998年—2006年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市外转移成为这一阶段全市就业人员规模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在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转型对就业形成了巨大压力,企事业单位中多年累积的隐性失业逐渐显现。

随着国家开始实施国企三年脱困攻坚计划,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结构调整,“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改革思路在促进国企优胜劣汰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下岗职工的出现。

受上述两项主要因素的影响,我市就业规模逐年下降,到2006年,我市就业规模降至最低点,为1605.45万人,比1997年下降109.95万人,降幅为6.4%。

3、第三阶段:

2007年至今

2007年开始,随着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发展的良性积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外出人员回流,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就业渠道不断扩大,全市就业规模止降回升。

2008年全市就业人口比2006年增加40.99万人,增长2.6%,就业规模开始呈现扩大趋势。

图1-11985-2008年重庆市就业人员情况

单位:

万人

(二)分城乡的就业规模

随着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岗位快速增加,城镇就业规模在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

在统筹城乡步伐逐步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强的合力作用下,乡村就业人员规模稳步缩小。

因此,分城乡看,我市城镇就业人员规模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而乡村就业人员则持续减少。

2008年,全市城镇就业人员为688.74万人,比1985年增加419.37万人,增幅达155.7%,每年平均增长4.1%;而乡村就业人员则由1985年的1162.66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957.70万人,减少204.96万人,降幅为17.6%。

特别是直辖以来,我市城镇就业人员以平均每年3.4%的速度增长,而乡村就业人员以平均每年2.2%的速度下降,这一增一减反映在变化曲线上,呈现出城镇和乡村就业规模近年来逐步趋同的变化趋势。

(三)分产业的就业规模

2008年底,全市第一产业就业规模为747.30万人,第二产业就业规模为383.78万人,第三产业从业规模为515.36万人。

从总体上看,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规模呈现“缓增快降”的变化趋势,第二产业就业规模稳中有增,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规模逐步赶上并超过第二产业,近年来更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

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幅最高,2008年比1985年增长196.3%,第二产业次之,增幅达到71.8%,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1042.22万人减少到747.30万人,降幅为28.3%。

具体来看,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规模在1989年达到顶点,比1985年的1042.22万人增加40.19万人。

1990年开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规模以平均每年2.1%的幅度不断减少,2008年减少至747.30万人,比1989年减少335.11万人。

第二产业在多年来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中,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开始显现,就业人员规模整体上保持平稳中略有提升的势头,2008年比1985年增加150.61万人,达到383.78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1%。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规模随着我市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随后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规模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图1-21985-2008年重庆市分产业就业人员情况

单位:

万人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就业结构是指影响就业人员分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或形式,是就业人员素质技能与资本结合所形成的就业状态。

因此,就业结构一方面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人员总体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人员比例;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因此,从广义上讲,就业结构包括就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等。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经济结构调整日趋深入,就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一)城乡就业结构

长期以来,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地区,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很大。

1985年,全市绝大部分就业人员在乡村就业,乡村就业人员比重高达81.2%,是城镇的4.3倍。

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力度的加强,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

到2008年,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上升至41.8%,比1985年增长23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员比重逐步下降至58.2%,城乡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图1-31985-2008年重庆市城乡就业结构

(二)所有制就业结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所有制改革,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崛起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重庆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形式逐步实现多元化,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联营、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从无到有。

随着“非公经济36条”的颁布和逐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相适应,“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实施使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长期形成的“重全民、轻集体、鄙视个体”的择业观念逐渐改观。

到2008年,全市1646.44万就业人员中,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员占58.4%,比1996年的83.1%下降24.7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迅速上升,由1996年的16.9%上升到2008年的41.6%,我市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新就业格局。

 

(三)产业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种植业、畜牧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农业就业人员积压的问题逐渐突出,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步转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传输、房地产、商务服务、居民服务以及金融、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非农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领域。

全市产业就业结构由1985年的72.8:

15.6:

11.6调整为2008年的45.4:

23.3:

31.3,表现出“一减、二平、三增”的突出特点。

图1-41985-2008年重庆市产业就业结构

从图1-4可以明显看到,我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

1985年全市72.8%的就业人员在第一产业就业,其就业比重是第二、三产业比重之和的2.7倍。

到2008年,这一比重降至45.4%,下降了27.4个百分点,更多的就业人员转移至二、三产业。

1985年至2008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稳中略升,23年间增长7.7个百分点。

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随着全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

2008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1985年增长19.7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更趋合理。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人员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也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目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已超过60%,成为就业的主要产业。

我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虽然仅仅才达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但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充分表明,我市就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第二部分单位就业人员现状分析

单位就业作为现阶段就业人员最基本、最典型的主流就业渠道,在促进就业和实施社会保障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单位就业人员作为全社会就业人员中情况最为复杂,特点最为鲜明,变化最为显著的一部分人群,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因此,如何从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分析研究单位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对于描述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就业人员个体特征、区域分布、行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弥补全社会就业状况分析的不足,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重庆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断改善和促进就业形势,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机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单位就业人员规模

伴随经济发展的良性积累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完善,我市对企业和就业人员的吸引和容纳能力逐渐增强,加之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效果逐渐显见,就业渠道不断增加,单位就业人员规模逐年扩大。

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汇总资料显示,2008年全市单位就业人员为564.05万人,比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时增加156.60万人,增幅达到38.4%,年均增速为8.5%。

图2-12004-2008年重庆市单位就业人员

单位:

万人

注:

2005-2007年单位就业人员数据为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下同

二、单位就业人员的个体特征

(一)单位就业人员的性别差异明显

从全市单位就业人员的性别构成看,男性单位就业人员为395.77万人,女性就业人员为168.28万人,单位就业人员的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下同)为235.2。

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相比,男女性别差异更加显著。

与2004年相比,男性单位就业人员增长了39.0%,而同期女性的增幅为37.0%,男女性别比也提高了3.4。

全市单位就业人员的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就业人员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增幅都明显高于女性,说明现阶段我市单位就业人员仍然以男性为主,就业歧视的现象和传统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在单位就业。

图2-2重庆市分性别的单位就业人员

单位:

万人

(二)单位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竞争,是我市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人才问题,是决定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十一五”期间,在“科技兴渝、人才兴市”的政策指引下,我市采取了一系列就业引导和就业服务政策,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下岗就业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了单位就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技术水平。

全市单位就业人员向着高素质、高技能化的方向发展,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的“明显提高”:

1、单位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2008年,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单位就业人员为6.24万人,占单位就业人员总量的1.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为64.15万人,占11.4%;具有大专学历的为98.58万人,占17.5%;具有高中学历的为174.52万人,占30.9%;只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220.56万人,占39.1%。

与2004年相比,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的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学历的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大学专科的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

图2-32008年重庆市单位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状况

单位:

%

图2-42004年重庆市单位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状况

单位:

%

2、单位就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水平明显提高

专业技术职称是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学术研究水平及业绩的考核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进取,促进技术人才的成长,对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全市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单位就业人员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比例结构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单位就业人员增长尤为迅速。

从绝对数量上看,2008年全市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单位就业人员为106.40万人,较一经普增加14.33万人,增长15.6%。

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为10.83万人,增加2.80万人,增长34.9%;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为38.68万人,增加6.18万人,增长12.9%;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为56.89万人,增加5.34万人,增长10.4%。

从比例结构来看,2008年全市具有技术职称的单位就业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10.2%,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占36.4%,上升1.1个百分点,初级技术职称人员占53.7%,下降2.6个百分点。

3、单位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人员从事某一职业的必备证书,表明该就业人员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业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因此它是就业人员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更是衡量就业人员职业技术能力的标尺。

2008年,全市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单位就业人员为58.35万人,占全部单位就业人员的10.3%,其中高级技师2.45万人,占4.2%;技师6.94万人,占11.9%;高级工16.00万人,占27.4%;中级工32.96万人,占56.5%。

与一经普相比,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单位就业人员增加9.77万人,其中高级技师增加1.02万人,技师增加3.04万人,高级工增加2.89万人,中级工增加2.82万人。

三、单位就业人员的地理区域特征

“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制订了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一圈”带动“两翼”的发展战略。

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着眼于“领头领跑”,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着眼于“提速提档”,建设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着眼于“做特做优”,建设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区县发展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实现了各区县突出自身特色、错位发展的良性发展局面,也使得三大经济区域以及各区县的单位就业人员无论在规模、结构还是发展速度方面差异显著、各不相同。

(一)按“一圈两翼”分的单位就业人员规模及结构

一小时经济圈整体经济水平处于领跑地位,其单位就业人员的规模相对较大,2008年达到了442.83万人,占全市单位就业人员的78.5%。

而两翼地区受到地理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单位就业人员整体规模较小,渝东北翼的单位就业人员为94.53万人,占全市的16.8%,渝东南翼的单位就业人员仅为26.68万人,占全市的4.7%。

由于一小时经济圈正逐渐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产业升级换代时期,而两翼则处于承接东部以及一小时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以及特色优势产业创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从发展速度来看,两翼片区的单位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一小时经济圈。

与2004年相比,渝东南翼、渝东北翼的单位就业人员的增速分别为48.7%、45.8%,而一小时经济圈的单位就业人员的增速为36.4%,低于两翼12.3和9.4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的差异导致三大经济区域单位就业人员比例结构的变化,渝东南翼、渝东北翼的单位就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0.8个百分点,而一小时经济圈则相应下降1.2个百分点。

(二)按区县分的单位就业人员

为进一步分析和探寻区县在促进单位就业的不同发展道路上共同点,本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区县单位就业人员的规模、结构以及发展速度进行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寻找一种能客观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统计量,然后根据这种统计量把研究对象区分为成若干类。

在同一类中,这些研究对象在某种意义上趋向于彼此相似,而在不同类中对象趋向于不相似。

本文应用sps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组间连接法对分区县的单位就业人员进行聚类,以划分出具有相似特征的类。

采用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其结果如下:

类型一

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类型二

万州区、涪陵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万盛区、巴南区、

江津区、永川区、綦江县

类型三

双桥区、渝北区、黔江区、长寿区、合川区、南川区、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山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

类型一为经济较为发达的除大渡口区外的其他主城五区,其主要特点为单位就业人员绝对数量较多,所占比重较大,但单位就业人员的增速较慢,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相比,其单位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类型二包括主城的大渡口区、北碚区、巴南区和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等区域中心城区以及渝西地区的万盛区、綦江区。

主要特点是从无论绝对数量、增速或是比重变化来看,其均居于三种类型的中间层次。

类型三包括渝东北翼片区、渝东南翼片区、一小时经济圈中的渝北区以及渝西地区的部分区县,其主要特点是单位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度相当快,大部分区县占全市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表2-1按地区划分的单位就业人员

单位:

万人,%

地区

单位就业人员数量

单位就业人员比重

一经普

二经普

增减百分比

一经普

二经普

增减百分点

重庆市

407.45

564.05

38.4

100.0

100.0

——

一小时经济圈

324.68

442.83

36.4

79.7

78.5

-1.2

渝中区

42.15

49.11

16.5

10.3

8.7

-1.6

大渡口区

9.89

12.40

25.3

2.4

2.2

-0.2

江北区

21.85

24.62

12.7

5.4

4.4

-1.0

沙坪坝区

26.11

32.13

23.1

6.4

5.7

-0.7

九龙坡区

36.00

45.94

27.6

8.8

8.1

-0.7

南岸区

20.14

22.98

14.1

4.9

4.1

-0.9

北碚区

15.51

19.99

28.9

3.8

3.5

-0.3

渝北区

18.67

36.92

97.8

4.6

6.5

2.0

巴南区

15.52

21.84

40.7

3.8

3.9

0.1

万盛区

3.95

4.32

9.2

1.0

0.8

-0.2

双桥区

1.30

1.68

29.2

0.3

0.3

0.0

涪陵区

15.65

22.16

41.6

3.8

3.9

0.1

长寿区

9.27

20.21

118.0

2.3

3.6

1.3

江津区

14.25

21.08

47.9

3.5

3.7

0.2

合川区

9.87

14.22

44.0

2.4

2.5

0.1

永川区

13.89

20.84

50.0

3.4

3.7

0.3

南川区

7.91

10.25

29.5

1.9

1.8

-0.1

綦江县

8.68

10.07

16.0

2.1

1.8

-0.3

潼南县

5.80

7.45

28.5

1.4

1.3

-0.1

铜梁县

6.70

10.42

55.5

1.6

1.8

0.2

大足县

6.04

10.32

70.9

1.5

1.8

0.3

荣昌县

7.29

11.79

61.7

1.8

2.1

0.3

璧山县

8.23

12.10

47.0

2.0

2.1

0.1

渝东北翼

64.83

94.53

45.8

15.9

16.8

0.8

万州区

18.98

28.02

47.6

4.7

5.0

0.3

梁平县

5.07

6.28

23.8

1.2

1.1

-0.1

城口县

1.44

1.74

20.6

0.4

0.3

0.0

丰都县

4.15

6.13

47.7

1.0

1.1

0.1

垫江县

6.47

9.84

52.0

1.6

1.7

0.2

忠县

5.53

8.50

53.7

1.4

1.5

0.1

开县

8.98

12.79

42.3

2.2

2.3

0.1

云阳县

4.79

5.68

18.6

1.2

1.0

-0.2

奉节县

4.34

8.61

98.2

1.1

1.5

0.5

巫山县

2.87

3.78

31.7

0.7

0.7

0.0

巫溪县

2.19

3.17

44.8

0.5

0.6

0.0

渝东南翼

17.95

26.68

48.7

4.4

4.7

0.3

黔江区

3.17

4.53

42.9

0.8

0.8

0.0

武隆县

2.95

4.76

61.3

0.7

0.8

0.1

石柱县

2.69

4.23

57.3

0.7

0.7

0.1

秀山县

3.78

4.91

29.9

0.9

0.9

-0.1

酉阳县

2.44

4.08

67.7

0.6

0.7

0.1

彭水县

2.92

4.17

42.6

0.7

0.7

0.0

四、单位就业人员的经济结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