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1837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6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单元教案(详案)

第1课时不进位加

(1)

教学内容:

教材P11~12例1,完成教材P1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教材P11的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校安排二年级4个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博物馆,知道每个班的人数,还知道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师:

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学生能准确选择计算方法。

有的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有的是后面学习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2.引入新课。

师: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不进位加

(1)]

二、探究新知

1.体会加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P12例1)

师:

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小组里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交流。

【预设】二

(1)班的学生人数和本班带队老师的人数。

师:

你能找到这些已知条件吗?

【预设】二

(1)班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2人。

师:

求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

【预设】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

(板书:

35+2)

2.领悟算理,掌握算法。

(1)交流口算方法。

师:

观察35+2,可以发现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预设】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

5+2=7,7+30=37。

(2)探究笔算方法。

师:

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或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吗?

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或拨一拨,其余学生小组内交流。

【预设】预设1:

将35根小棒分为3捆和5根,将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再与3捆合在一起。

预设2:

先在计数器的十位拨3颗珠子,个位拨5颗珠子表示35。

2是一位数,所以在个位上再拨2颗珠子,此时个位上有7颗珠子,表示7个一,与3个十合起来是37。

师:

根据摆小棒和计数器拨珠的过程,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列竖式计算,也叫笔算。

教师借助课件展示规范的竖式计算过程并讲解,先写35,在35的左下方写“+”,再写2,再画“——”(等号线),最后在等号线下面写出得数。

师:

2写在什么数位上?

和哪个数对齐?

为什么不和十位上的3对齐?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指出:

2是个位数,个位与个位对齐。

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严格要求相同数位对齐,等号线用尺子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规范书写竖式,同桌互查。

3.比较算法,沟通联系。

师:

刚才我们用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以及笔算解决了“二

(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

比较这四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教师可引导说出: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12“做一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教材上填写。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32+6列竖式时,6写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

(2)24+3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5+43列竖式时,5写在什么位置?

和43中的哪个数对齐?

要让学生不仅会做,还要会讲出算理。

2.完成教材P12“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列式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预设】这两小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学生在列竖式时容易出错,要强调:

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

2.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试做后说明理由。

【预设】这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难,重点在说算理上。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2课时不进位加

(2)

教学内容:

教材P13例2,完成教材P13“做一做”和P15“练习二”中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P13例2的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二

(1)班有35名学生,二

(2)班有32名学生。

师: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一般学生都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也有学生会提出“二

(1)班比二

(2)班多多少名学生”或“二

(2)班比二

(1)班少多少名学生”等不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灵活处理。

师:

要知道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算式?

【预设】应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32。

师:

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不进位加

(2)]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口算,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师:

同学们,你们能用口算的方法算出35+32的得数吗?

请说一说口算的过程,重点说一说谁与谁相加。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

【预设】将个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将两个部分的数相加,即5+2=7,30+30=60,60+7=67。

2.充分利用摆小棒加深对笔算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1)课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

师:

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3捆和3捆合起来?

结果是多少?

【预设】它表示5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7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7,故结果是67。

(2)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

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35+32=67。

你们会列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指名学生板演。

【预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学生都会写,关键看算得数时是从哪一位算起的。

学生完成后,全班集中评价板演的竖式。

师:

这位同学竖式写得对吗?

师:

谁能说说,竖式是怎样写的?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师:

我们再来一起看看为什么竖式这样写。

(出示课件)笔算过程。

师追问:

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

【预设】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

师: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预设】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先从个位加起和先从十位加起都不影响计算结果,所以学生往往不注意运算顺序。

师:

你们觉得先算哪一位比较好?

教师强调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师:

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尝试归纳。

师小结: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13“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小棒图填写加法竖式,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填在教材上。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看小棒图写出加法竖式的。

2.完成教材P13“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

注意先请学生思考:

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订正时注意订正要点,让学生说一说写另一个加数时是怎样对齐数位的,加的时候是把哪一位上的数和哪一位上的数相对应的,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完成教材P15“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预设】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出正确结果都没有问题,重点是要理解算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4.完成教材P15“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3课时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材P14例3,完成教材P14“做一做”和P15“练习二”中第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等操作活动,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自主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式。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还记得计算方法吗?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教师出一道加法算式:

36+32。

指名学生板演。

2.回顾、交流计算方法。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回顾,说出计算方法。

师:

在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预设】学生能写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并准确地用语言描述计算过程。

师:

看来大家已经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了,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进位加)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14的情境图)

师:

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二

(1)班有35人,二(3)班有37人,二

(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

2.合作交流,感悟算理,掌握算法。

师:

求二

(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小组讨论交流。

列式:

35+37=________。

(1)尝试口算。

师:

观察算式,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

谁来试一试怎样算?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借助以前的口算经验,直接口算,先从个位加起,但在口算十位的时候忘记加“进位的1”导致出错。

有的学生想先算30+30=60,5+7=12,再算60+12=72,将进位加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2)结合摆小棒计算。

①学生摆小棒。

师:

请大家打开学具盒,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自主摆小棒。

②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算法。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算3捆加3捆等于6捆,再算5根加7根等于12根,12根中的10根又可以捆成1捆,还剩2根,这样6捆加1捆等于7捆,再加上剩下的2根,一共是72根;有的学生可能先算5根加7根等于12根,12根中的10根又可以捆成1捆,还剩下2根,都能得到一共是72根。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利用小棒图有序地呈现“35+37”的计算过程。

先摆35根小棒代表二

(1)班的35名学生,出示3捆5根。

再摆37根小棒代表二(3)班有37名学生,出示3捆7根。

5根加7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捆成1捆。

师小结:

结合小棒计算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了,可以捆成1捆放在十位。

(3)用竖式计算。

师:

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

怎样算?

学生讨论。

教师展示规范的计算过程:

师:

个位5加7满十,向十位进1。

在竖式中怎样表示呢?

【预设】有的学生说打一个小圆点,有的学生说写一个小小的“1”,教师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后,规范要求:

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个小“1”。

师:

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

【预设】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

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

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

【预设】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

师生交流后,借助课件完整展示规范的竖式计算过程。

师:

计算35+37=72(人),可以借助小棒,也可以直接用竖式计算。

(4)归纳算法。

师: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要加上进位的1。

(板书)

(5)对比分析,感悟算法的多样化。

师:

刚才,我们用口算、摆小棒、笔算解决了“二

(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个问题。

比较这三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14“做一做”。

请3名学生分别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评讲订正。

【预设】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进位1漏写或写错位置的情况,还有可能在计算十位时进位1没加等错误的情况。

第二道题目,个位相加刚好等于10,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漏写个位的0。

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灵活处理,分析错误原因或计算过程。

2.完成教材P15“练习二”第4题。

请5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P15“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讨论错误原因,交流改正方法。

4.课件出示习题。

【预设】这道题是加法计算的逆思维,多数学生能填出一种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填出所有符合题意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材P15~16“练习二”中第3、6、7、8、9、10、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为退位减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2.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氛围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能利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

前面学习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学会了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

总结得真不错。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专项练习

1.完成教材P15“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中评价。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全部当成不进位加法计算,直接把十位上的两个数相加填入方框里,也有的学生全部当成进位加法计算。

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个位上的两个数的情况,再确定进不进位。

师: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P16“练习二”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说说各自的想法。

【预设】学生可以先计算,再比较计算的结果;也可以先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特点,再直接推理得出比较的结果。

如67+9和69+7,左右两个算式的十位上都只有1个6,个位上都是7和9相加,所以左右两个算式相等。

再如4+38与40+38进行比较,一个加数相同,直接比较另一个加数就可以得出和的大小。

3.完成教材P16“练习二”第9题。

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预设】题目算式较多,学生往往是直接连线,容易漏题。

提醒学生最好是先算出所有算式的得数后再进行连线。

三、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P15“练习二”第3题。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看懂统计表,再根据问题去寻找有用的信息,独立解决第

(1)题和第

(2)题,展示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呈现错例,比如信息找错了、计算出现错误等。

教师应及时指导订正。

(2)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

2.完成教材P16“练习二”第11题。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题,根据问题找信息,列式计算。

(2)第

(2)题是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渗透尽量多买一些玩具,而且尽量把钱用完的思想。

注意指导解答格式的规范性。

(3)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P16“练习二”第7、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第5课时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P17~18例1,完成教材P18“做一做”和P20“练习三”中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及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笔算。

2.经历算法的探索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竖式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能正确笔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办的。

课件出示教材P17的金牌榜主题图。

师:

这是2008年奥运会金牌榜,大家仔细观察,从表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各国代表团都有出色的表现。

在奥运金牌榜上,中国的金牌总数位列第一,这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

师:

现在根据这些金牌数,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指名学生提出问题,其余学生判断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预设】学生可能根据主题图中的数据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学生能准确选择计算方法。

有的是上节课已学的计算问题,有的是本节课和后面的学习中会遇到的计算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情况灵活处理。

师: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加法问题我们在前面已会计算,今天我们就主要来学习有关减法计算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P18例1。

师:

要求什么问题?

也就是求什么?

怎样列式?

【预设】要求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就是求36比23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6-23。

(教师适时板书)

师:

观察算式,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是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且减数不是整十数的计算。

师:

说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

不退位减)

师:

你们会算吗?

同学们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全班汇报,交流算法。

【预设】预设1:

采用转换法。

先用36减去20,再减去3,或先用36减去3再减去20,结果都是13。

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转换成已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内容。

预设2:

用摆小棒的方法。

此种方法,让学生上台摆一摆。

先摆3捆和6根小棒表示36,减去23就拿走2捆和3根小棒,所以还剩1捆和3根小棒就是13。

预设3:

用画点子图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点子图中各部分对应的意义。

先画36个圆点,每10个圆点为一行,画满3行,最后一行画6个圆点,要减去23,先从中圈出2行,再从最后一行中圈出3个圆点,还剩13个圆点,就是13。

预设4:

用拨计数器的方法。

先在计数器的十位拨3颗珠子,个位拨6颗珠子表示36,减去23就是从十位去掉2颗珠子,从个位去掉3颗珠子,这样十位剩1颗珠子,个位剩3颗珠子,表示13。

预设5: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此种方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应单独重点教学。

2.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

同学们真棒!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了36减23的差。

下面我们重点来研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请刚才用这个方法计算的同学上台板演。

师:

他这样计算对不对呢?

请同学们拿出圆片摆一摆,再判断。

想一想,竖式中的数分别对应圆片的哪部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圆片后,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摆,边摆边说。

【预设】十位摆3个圆片,表示3个十,个位摆6个圆片,表示6个一。

减去23就要从十位拿走2个圆片,还剩1个圆片,就是10,再从个位拿走3个圆片,还剩3个圆片,就是3。

所以得13。

结合学生的板演和汇报,教师出示课件,动态展示竖式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和补充。

师:

想一想,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归纳。

师小结:

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教师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P18“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说说自己是怎样看圆片图写出减法竖式的。

2.完成教材P18“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师:

对于48-18,想:

个位上得几?

怎样写?

这里的0可不可以不写?

为什么?

师:

对于25-21,想:

十位上得几?

怎么办?

这里的0为什么可以不写?

【预设】对于第一个算式个位上得0,必须写0,用来占位,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起来比较轻松;而第二个算式十位上得0,有的学生会写出来,这时就要提醒学生0不能在最高位,所以这时的0不能写。

3.完成教材P20“练习三”第1题。

学生先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师:

观察这3道题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被减数相同,减数都由8组成,且8所在的数位不同。

师:

说一说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

4.完成教材P20“练习三”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灵活自主地选择口算或笔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全班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P20“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6课时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P19例2、例3,完成教材P19“做一做”和P20~21“练习三”中第4~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会用“从十位退一”来解决被减数“个位不够减”的问题,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操作小棒的学习过程,理解算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竖式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奥运会的信息,知道了中国的金牌数排在第一。

国获得了51枚金牌,美国获得了36枚金牌(课件出示教材P19例2表格),根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能会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师:

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

(板书课题:

退位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想?

你们会列式吗?

【预设】学生会分析题目意思,选择表中数据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51-36。

(2)自主计算,探索算法。

师:

还记得上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