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1248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docx

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

 

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

 

作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指导教师

一、储蓄、居民以及居民储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

(一)储蓄、居民以及居民储蓄的概念…………………………1储蓄率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1

(二)有关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2

1、个人可支配收入…………………………………………3

2、个人对未来的期望收入…………………………………3

3、较高的通货膨胀率………………………………………3

4、其他相关因素……………………………………………3

二、我国居民现阶段储蓄状况………………………………………4

(一)分析我国近些年来居民储蓄的主要情况…………………4

1、居民储蓄的情况(储蓄率偏高)………………………4

2、居民储蓄的强烈愿望……………………………………5

(二)居民储蓄率偏高的主要原因………………………………5

1、社会保障感缺乏…………………………………………6

2、投资渠道不足……………………………………………6

3、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6

4、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6

5、物价上涨…………………………………………………7

6、利率的影响………………………………………………7

7、社会保障不充分和预期不稳定…………………………7

8、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增长缓慢…………………………7

9、人口负担轻………………………………………………7

三、我国居民储蓄对国家经济的影响………………………………7

(一)居民储蓄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7

(二)居民储蓄对人民生活的影响………………………………9

四、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比中、外的金融体制并从中获得启示

…………………………………………………………………………10

(一)针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见解……………………10

(二)推进股票市场的规范建设和债券市场强化……………10

(三)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金融环境并轨………………10

(四)全方位大力刺激消费潜力,避免“高收入停滞”………11

(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消费转型…………………………13

五、结论与对策………………………………………………………13

(一)根据上述的分析得出结论………………………………13

(二)降低储蓄率的对策………………………………………14

1、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4

2、缩小贫富差距,增加生活保障性………………………14

3、规范资源分配秩序………………………………………15

4、积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扩大投资渠道…………………15

5、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加强中国金融与世界接轨的改革…………………………………………………………16

(三)对以上分散性的见解进行总结,并提出长远的规划…16

我国居民储蓄状况及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于世界之首;1989年至1993年统计,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总产值的35%以上,尽管近几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趋势,但中国居民的储蓄热情丝毫未减;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速度越来越快,然而放款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存贷倒挂形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我国居民的储蓄虽经过7次降惠,仍持续较快增长;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最后为抑制储蓄过快增长找到对策:

净化股市环境,加快储蓄分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保等覆盖面;放宽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审批制度等;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居民储蓄分流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从推动我国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的崭新视角,提出了解决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对策性建议;本文对我国储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居民储蓄;储蓄问题;经济政策;金融体制

六、储蓄、居民以及居民储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一)储蓄、居民以及居民储蓄的概念

广义的讲,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而且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此时储蓄是居民(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狭义的讲,储蓄是指居民储蓄,也就是指居民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而不包含政府储蓄;居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符合上述情况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本国居民;居民储蓄也有广义的概念,通常包括居民的储蓄存款、证券投资、保险及外汇等金融类资产的持有;从储蓄的概念中,我们可得出储蓄率是储蓄占收入的比率;不同的研究目的的储蓄率含义不同,研究居民储蓄行为多采用居民储蓄与居民收入比,而储蓄率的部门分析则多采用居民储蓄总量与GDP之比;

(二)储蓄率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

储蓄率是广义概念,包括狭义的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及外汇储备;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人均储蓄率是中国人平均存在银行的钱有多少;而决定储蓄率的因素有:

1.收入的不确定性

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上升将会导致城镇居民总体储蓄率的上升;因此,降低城镇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措施都是提高居民消费、降低储蓄等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

2.家庭的年龄构成

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于储蓄率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产生以上影响的内在机理在于不同年龄人口所对应的教育、医疗支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和医疗体制下,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家庭的储蓄和消费行为;

(二)有关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1.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统称非税支付)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2.个人对未来的期望收入

个人对未来的期望收入即人对于自己将来的可收入的一种设想,能够支撑起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从而满足在各方面得到可支配状态;

3.较高的通货膨胀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起较高的名义利率,即是1)利率提高,人们就会把钱存进银行,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减少,从而降低通胀;2)利率提高,人们可以得到更多利息,也即意味着政府投入到流通中的货币增多,会增加通货膨胀;利率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在金融产品不发达的情况下,将资金存入银行生息是普通居民首选的一种投资方式,特别是对于经济更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所以当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时,就会促进居民的储蓄意愿;

4.其他相关因素

实际存款负利率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居民投资渠道增加较多,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的分流作用明显;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趋于活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蓄存款的分流;房地产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投资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消费支出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一个直接因素;[6]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由居民对当期的物价满意度来评价;

七、我国居民现阶段储蓄状况

(一)分析我国近些年来居民储蓄的主要情况

1.居民储蓄率偏高

近几年来,我国储蓄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之中,而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高储蓄率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此外,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有向银行业集中的趋势;高储蓄率导致的高投资率,也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出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4]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来扭转对外贸易顺差较大,国内需求不足的局面;

2、我国居民储蓄的愿望强烈

我国居民的储蓄愿望强烈,但消费和投资数量增长相对迟缓或滞后,内需严重不足: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消费信心缺乏,消费信心用来概括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的总合,这些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等;缺乏消费信心是致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低下的原因之一;首先,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以至于很多人丧失了对消费的信心,形成了有钱即储蓄的心态;

2.住房、教育、医疗负担沉重,众多研究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很多居民长期的财富积攒知识为了购买最基础的生理需求物品,以至于无法进行随性的消费;

(二)居民储蓄率偏高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率偏高主要的因素是:

1.社会保障感缺乏

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消费却不升反降,除了消费信心不足或投资渠道匮乏的因素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正是在于社会保障感的缺乏;社会保障感的缺乏也就是说居民预期未来的消费会增多,从而抑制当期消费;即形成所谓的“预防性储蓄”;

2.投资渠道不足

除了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因素外,投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投资渠道的缺乏,是中国储蓄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全球经济角度而言,我国居民储蓄率明显偏高,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远远高于世界25%左右的一般水平;这其中除了我国所具有的储蓄传统外,把仅有的一点闲钱存到银行成为许多居民不得已而为之的理财方式,在利息率极低,甚至是负利率的条件下,亦是如此;[5]

3.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

储蓄意愿与人口年龄结构的相关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一般来说,低龄及高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考虑居住、教育、养老、医疗等各项支出,因而具有较强的储蓄动机;而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恰好是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

4.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高增长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居民储蓄的基本前提;这些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尽管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5.物价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比

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消费支出也是影响储蓄的一个直接因素;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由居民对当期的物价满意度来评价;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居民对物价的满意指数会相对下降,消费意愿也会下降;近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涨幅最大;

6.社会保障不充分和预期不稳定,诱导居民通过储蓄来实现自我保险;

7.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足,导致居民具有高储蓄倾向;

8.人口负担轻,因此经济剩余比例大;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我国现阶段的高储蓄率状况以及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但是我们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如果存在我们将如何进行解决,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八、我国居民储蓄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居民储蓄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1、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从银行角度而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当前银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业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积累的数额巨大,很难消化,如果不是高储蓄率的支撑,金融的运行和平衡就将被打破;

其次,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加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在外部条件上形成了投资率上涨的压力;而投资正是我国经济近几年实现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储蓄余额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有能力储蓄更多,这是看得到的财富;

2、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最近几年,在宏观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下,高储蓄率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我国过高的储蓄率值得担忧,不希望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

 首先,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到位,金融市场规模偏小,投资渠道狭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

其次,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最后,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投资增长27.8%,依然保持高位;而过去几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占到GDP的45%左右,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大的资金等待投资;

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而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3、居民储蓄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从表面来看,储蓄率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储蓄率的高低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首先,高储蓄率必然会影响人民的物质生活是毫无疑问的;假如每个公民把得到的钱都进行储蓄不进行消费,那么就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其次,高储蓄率必然会影响中国的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足以证明了高储蓄率会影响人民的文化生活;

总之,储蓄率间接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综上论述,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既有贡献,也有危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时间上来看,贡献更多地来自于过去,危害更多影响到未来;从性质上来看,贡献更多地指向我们应该竭力避免和改变的方面,危害主要针对我们要追求的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经济展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让这种贡献无的放矢;这样,就目前的时间点和经济形势来讲,高储蓄率的危害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在未来长期稳定的增长,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是不仅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的手段;

九、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比中、外的金融体制并从中获得启示

(一)针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见解

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一半部分就是实物资产的累积和调控,这里主要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加强宏观调控中消费导向的力度和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拉动内需的最主要的方面,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人口基数很大,这样对稳定中国经济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是发展以按揭为主的居民部门金融负债,配套培育消费热点,以国家的宏观手段、微观的市场调节和思想层面的诱导都可以拉动内需就,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实体经济,只有中国的经济发展了才可以增加储蓄和消费的基数,进而增加储蓄量;

(二)推进股票市场的规范建设和债券市场强化

扶持企业债券市场,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

首先适度扩大发行规模有效增加国债余额;其次以增发长期国债作为解决债市诸多难题的突破口;来增加我国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平稳化;当债券市场得到了完善,中国的股票市场也会得到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中国融资环境的改善,进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会储蓄和投资的改善;

(三)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金融环境并轨

对于我国在新世纪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在于利用国外资金,以弥补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之不足;我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高起点、高速度、高目标的特征,引进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是我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除了依靠国内的积累之外,还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引进国外资金方面迈开很大的步伐,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等形式,引进巨额的外国资金和海外资金,同时还通过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了巨额的外汇,为现代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其次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培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结构的高度;作为赶超型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并以较快的速度赶上世界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允许外资独资经营等方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培植起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了这些产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见,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增加与世界各国金融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利用世界各国之间的资源来繁荣中国的市场,发展中国的经济;

(四)全方位大力刺激消费潜力,避免“高收入停滞”

通过改善消费者的消费环境,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特别是宏观政策上的支持,消费增长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1.宏观政策刺激消费增长;历届美国政府不仅充分发挥财政、工资政策对消费的调控作用,而且引入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储蓄政策、消费信贷、经济计划、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重要调控手段;同时,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项目和范围,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实行了失业补偿、老年保险、医疗照顾制度,为社会提供“安全网”和消费增长的“内在稳定器”;

2.金融创新挖掘消费潜力;住房按揭贷款及其证券化是美国促进消费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把消费者一生的财富做了均衡安排,把家庭的经济压力分解到贷款期的各个还款时点上,使贷款者除享受住房之外还可利用资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满足衣、食、行、娱等其它消费需求;美国还通过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居民提供财产增值渠道和新的收入增长来源;

3.技术、产品与经营模式创新诱发消费需求;美国拥有鼓励创新的制度架构,始终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源源不断地开创出崭新的投资、消费需求,驱动经济发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从制造产业到文化创意,激发强大的消费动力;迪斯尼、互联网等就是创新创造需求的例证;

4.充分发育的商品市场体系优化消费环境;美国大力优化各种消费环境,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多层次市场定位的商品市场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消除区域市场分割,形成高度统一的商品市场与流通体系,如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对居民消费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对我国而言,东部发达地区可能较早步入高收入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配套政策,促进消费的可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大力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和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鼓励居民适度的负债消费,将居民可预期的未来收入转化为当期消费,合理配置生命周期的投资与消费比例;运用经济学当中的IS—LM的理论来全面分析中国投资和储蓄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中的经济;

(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消费转型

1.促进就业结构从农业向城市有序转移;

2.有计划地分配公共投资,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道路、港湾、城市基建积累社会资本;

3.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产业组织引进高层次教育训练,培养技术高度熟练的劳动力,不断提高生产率;

4.减少管制,激励国民技术创新;通过大力引入高科技,交通运输和通信业迅速发展;

5.大力消除农业与工业之间、地区之间、大小企业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一十、结论与对策

(一)根据上述的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上问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居民储蓄问题主要就是,居民的储蓄率相对比较高;这样会使大量的资金被存到银行里,进而限制了资金的流动性;资金的流动性被限制就会使市场的需求被降低,需求的减少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来降低储蓄率;

(二)降低储蓄率的对策

1、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1.国家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

2.国家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出台并落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

3.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定并发布增加各项农业补贴的方案,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4.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2、缩小贫富差距,增加生活保障性

完善市场分配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完善社会分配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效能转换,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生产要素的市场调节和效能转换;就目前情况看,微观经济主体所具有的市场主要还是消费品市场,而关系到经济主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比如,由于没有健全的资本市场,经济主体需要钱不能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其生存就处于十分脆弱的地位;因此,资金始终成为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也是现在企业发展首要的制约因素;如今的问题是,如果还仅仅把劳动量的多少作为社会对个人分配和收入的主要的,甚至是单一的依据,那么,社会分配所影响的就只能是劳动者个人对劳动量的投入,并不会更多地影响到生产要素的或资源的转换;同时,由于劳动分配所形成的收入更多地是用于消费,并不能更多地形成资本,进行生产性投资,因而也不能更多地影响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效能转换;要使经济更有效地增长,一方面要使生产要素本身的作用或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促使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效能转换;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接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加速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推动经济更快发展;但是同时也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节,防止悬殊和两极分化;[9]

3、规范资源分配秩序

1.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贫富差距;

2..立法强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主要包括工资立法、最低工资立法、公务员工资立法、各种社会保障立法等;

3..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管;

4、积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扩大投资渠道

应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通过鼓励金融创新,为居民提供充分多的金融市场产品,避免金融产品不足所导致的居民被动性存款;同时要保障金融市场监管,有效利用居民储蓄率;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优化,疏通国内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可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低收入者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度,提高国内金融体系配置资金的效率,可减少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净缺口,减轻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

5、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势头加强中国金融与世界接轨的改革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外资本的流入和对外投资都直接影响着储蓄投资的均衡水平;在国内储蓄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适度对外投资不仅可以缓解国内储蓄相对过剩的状况,提高国内储蓄的配置效率;

(三)对以上分散性的见解进行总结,并提出长远的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