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1097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23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docx

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比较阅读)

(2003——2020年)

所选试题篇目明细

年代

地区

诗题

作者

朝代

首句

2020

福建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

福建宁德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元代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甘肃天水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

广西贵港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河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

赤壁

杜牧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

黑龙江绥化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湖北黄冈

早兴

白居易

唐代

晨光出照屋梁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湖北孝感

水调歌头

苏轼

北宋

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

苏轼

北宋

莫听穿林打叶声

湖南邵阳

赤壁

杜牧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

泊秦淮

杜牧

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

辽宁盘锦

望海楼

米芾

北宋

云间铁瓮近青天

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

辽宁沈阳

塞下曲

李白

唐代

五月天山雪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

内蒙古通辽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

山东临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

四川达州

从军行

王昌龄

唐代

大漠风尘日色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

浙江杭州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明代

青枫飒飒雨凄凄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浙江湖州

江汉

杜甫

唐代

江汉思归客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浙江金华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裴迪

唐代

积雨晦空曲

答裴迪

王维

唐代

森淼寒流广

浙江宁波

晓望

周容

清代

万点寒鸦过尽西

晚望

周容

清代

独立空庭日没西

浙江衢州

浣溪沙

晏殊

北宋

小阁重帘有燕过

浣溪沙

屈大均

清代

一片花含一片愁

浙江台州

早梅

谢燮

南北朝

迎春故早发

王淇

北宋

不受尘埃半点侵

浙江温州

夜雨有作

张嵲

南宋

睡足秋堂夜雨声

2019

黑龙江绥化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春望

杜甫

唐代

国破山河在

湖北黄冈

从军行

骆宾王

唐代

平生一顾重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湖北孝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

贾生

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

湖南永州

山行

项斯

唐代

青枥林深亦有人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

辽宁沈阳

宿江边阁

杜甫

唐代

暝色延山径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山东青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

山东潍坊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南宋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

山西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湖心亭看雪

 

 

 

上海

送友人

李白

唐代

青山横北郭

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

四川达州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南宋

生当作人杰

满江红

秋瑾

清代

小住京华

四川宜宾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元代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

浙江衢州

枕石

高攀龙

明代

心同流水净

竹里馆

王维

唐代

独坐幽篁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代

清晨入古寺

江西

春尽

郑獬

北宋

春尽行人未到家

春尽

韩偃

唐代

惜春连日醉昏昏

浙江湖州

奉诚园闻笛

窦牟

唐代

曾绝朱缨吐锦茵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赵孟頫

元代

溪头月色白如沙

浙江宁波

牧童

栖蟾

唐代

牛得自由骑

牧童词

李涉

唐代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浙江台州

南行别弟

韦承庆

唐代

澹澹长江水

卢溪别人

王昌龄

唐代

武陵溪口驻扁舟

2018

甘肃天水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

广西桂林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

黑龙江绥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

湖北黄冈

战城南

杨炯

唐代

塞北途辽远

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

湖北黄石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湖南永州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唐代

木落雁南度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

客路青山外

辽宁沈阳

过山农家

顾况

唐代

板桥人渡泉声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

四川达州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唐代

绿蚁新醅酒

约客

赵师秀

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

四川宜宾

从军行

杨炯

唐代

烽火照西京

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

浙江衢州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程宿

北宋

短亭疏柳映秋千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唐代

晨起动征铎

江苏宿迁

山中

王勃

唐代

长江悲已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

贾至

唐代

江上相逢皆旧游

浙江杭州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南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

春暮西园

高启

明代

绿池芳草满晴波

浙江台州

雨夜

项安世

北宋

夜雨疏窗不堪听

喜雨

朱矅

明代

一犁春雨润新田

2017

广西桂林

乌衣巷

刘禹锡

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

泊秦淮

杜牧

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

湖北黄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

春望

杜甫

唐代

国破山河在

辽宁沈阳

别夔州官吏

刘禹锡

唐代

三年楚国巴城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

四川达州

题乌江亭

杜牧

唐代

胜败兵家事不期

赤壁

杜牧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

四川眉山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浙江杭州

渔家

孙承宗

明代

呵冻提篙手未苏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

浙江丽水

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南宋

霁天欲晓未明问

披仙阁上观荼蘼

杨万里

南宋

仰架遥看时见些

2016

辽宁沈阳

汉江临眺

王维

唐代

楚塞三湘接

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

江苏泰州

山中

王勃

唐代

长江悲已滞

登楼

韦应物

唐代

兹楼日登眺

浙江杭州

早行

陈与义

北宋

露侵驼褐晓寒轻

月夜

刘方平

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

浙江宁波

二月四日作

陆游

南宋

早春风力已轻柔

定林所居

王安石

北宋

屋绕湾溪竹绕山

2015

河北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春望

杜甫

唐代

国破山河在

四川达州

从军行

杨炯

唐代

烽火照西京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川自贡

渔家傲

李清照

南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

浙江衢州

陇西行

陈陶

唐代

誓扫匈奴不顾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

浙江台州

山行

叶茵

南宋

青山不识我姓字

浣溪沙

晏殊

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江苏泰州

望夫石

王建

唐代

望夫处,江悠悠

望夫石

刘禹锡

唐代

终日望夫夫不归

浙江金华

春水生

杜甫

唐代

一夜水高二尺强

春水生

杜甫

唐代

二月六夜春水生

2014

四川自贡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

采薇

诗经

春秋

昔我往矣

甘肃天水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唐代

王杨卢骆当时体

论诗

赵翼

清代

李杜诗篇万口传

四川南充

咏山泉

储光羲

唐代

山中有流水

晓至湖上

厉鹗

清代

出郭晓色微

浙江嘉兴

重阳后菊花

范成大

南宋

寂寞东篱湿露华

咏菊

杨万里

南宋

物性从来各一家

2013

上海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北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四川达州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春望

杜甫

唐代

国破山河在

四川绵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

采薇

诗经

春秋

昔我往矣

四川自贡

咏煤炭

于谦

明代

凿开混沌得乌金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明代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浙江衢州

塞下曲

李白

唐代

五月天山雪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湖北黄冈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南宋

生当作人杰

题乌江亭

杜牧

唐代

胜败兵家事不期

2012

四川自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浣溪沙

晏殊

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广东广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

小池

杨万里

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江苏盐城

望洞庭

刘禹锡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

登岳阳楼

杜甫

唐代

昔闻洞庭水

江苏扬州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唐代

王杨卢骆当时体

论诗

赵翼

清代

李杜诗篇万口传

浙江杭州

送人之松江

俞桂

南宋

西风萧瑟入船窗

别董大

高适

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

2011

甘肃天水

东栏梨花

苏轼

北宋

梨花淡白柳深青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苏扬州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

江西南昌

武陵春

李清照

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

如梦令

李清照

南宋

常记溪亭日暮

山东潍坊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天将暮,雪乱舞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

2010

贵州毕节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唐代

一封朝奏九重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

江苏盐城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秋词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

江苏扬州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唐代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

四川自贡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

广西桂林

山行

杜牧

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

江南春

杜牧

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

2009

江苏扬州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北宋

绿树交加山鸟啼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四川自贡

虞美人

李煜

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

凉州词

王翰

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

2008

广西贵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别云间

夏完淳

清代

三年羁旅客

湖北黄冈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乡愁

余光中

现代

 

湖北黄石

绝句

杜甫

唐代

江碧鸟逾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

江苏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

内蒙古察哈尔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秋词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

2006

广东广州天河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

湖北黄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现代

北国风光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广西桂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

小池

杨万里

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湖北宜昌

宁赴常流终不悔

郭沫若

现代

宁赴常流终不悔

莫愁工人丑画身

王睿

唐代

莫愁工人丑画身

2005

甘肃天水

南园

李贺

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广西桂林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唐代

扬子江头杨柳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

江苏连云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秋词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

浙江温州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

绝句

志南

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

2004

江苏无锡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别云间

夏完淳

清代

三年羁旅客

青海西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秋词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

2003

江苏无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秋词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5.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解析】

甲诗“杨花落尽”是视觉,“子规啼”是听觉,无嗅觉。

乙诗“沙似雪”“月如霜”有视觉,“吹芦管”是听觉,无嗅觉。

【参考答案】D

5、【解析】

分析情感,要结合标题、背景、诗歌正文来得出结论。

甲诗是李白听说王昌龄左迁龙标而写给昌龄好友的,表示关心和慰问,尤其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就代表我的心,月亮追随着你,我的心也思念和牵挂着你。

乙诗看标题得知是与打仗有关,时间是晚上,“受降城外月如霜”,心冷啊,打仗辛苦,且还要打到什么时候;还有末句“一夜征人尽望乡”,望月也是望乡,表现了对回家的渴望。

【参考答案】

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评分说明:

意思答对即可。

(2020福建)

 

【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4.对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曲开头化动为静,描写了兵家必争之地潼关的险峻,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

 B.乙曲前三句回顾了骊山历史,“今何处”强调对古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C.乙曲第四句的“只见”二字强调阿房宫的破败,加重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D.两首散曲结尾分别用“兴”与“亡”、“赢”与“输”的对比深化全曲的主题。

 5.两首散曲都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4.(3分)A

5.(3分,意对即可)甲曲除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慨,更有对百姓的同情(2分);乙曲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骄奢淫逸行径的愤慨之情(1分)。

(2020福建宁德)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

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7.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B

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暾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

《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2020辽宁盘锦)

 

【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táo)河:

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

9.李贺作诗。

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示例:

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1分)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

(1分)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1分)(共3分)

10.示例一:

【甲】诗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1分)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1分)(共2分)

示例二:

【乙】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

(1分)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意近即可,1分)(共2分)

(2020四川达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甲诗略。

乙诗:

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1)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写法】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

(1)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地点,以飘飘青枫和凄凄秋雨营造了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映衬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

(2)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宽慰,又借“白云”高洁的形象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2020浙江杭州)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

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3分)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

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