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0850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1.项目建设背景

1.1溧阳市基本概况

江苏溧阳,人杰地灵,山清水秀。

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新市,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处长江三角州,属上海经济区。

土地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

北纬31°1'-31°4',东经119°08'-119°36'。

距上海、杭州200公里,距南京、苏州、张家港百余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距常州机场60多公里。

104国道穿境而过,宁杭高速公路扬溧高速纵横全境,芜太运河直达长江码头,拥有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欣欣向荣的产业基础,周到优越的服务环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创业,安居生活的一方乐土。

改革开放以来,溧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弘扬“团结创业,实干兴市”的溧阳精神,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五”期间,溧阳经济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有荣誉为证:

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7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44位、江苏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江苏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县)市行列,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等称号,首次进入《福布斯》2005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前100名,入选2005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思路决定出路。

”溧阳市委书记高清说,“一个地方经济社会能否快速发展,工作思路是关键。

‘十五’期间,溧阳市委、市政府根据不同时段的发展特点和任务,每年都确立两个工作重点,作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

先后实施了‘两改’(企业改制、机构改革)、‘两抓’(抓作风建设、抓项目建设)、‘两名’(创城市名片和企业名牌产品)、‘两升’(提升经济发展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和‘两争’(争先抢位、争光添彩),这些工作战略,使溧阳的三个文明建设有了显著的提升。

“十一五”时期,溧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定位是:

通过实施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环境立市、城乡统筹五大战略,把溧阳打造成适宜创业、生活的现代新兴中等工贸旅游城市。

”高清说,为确保实现全市“十一五”良好开局,溧阳把明年作为“有效投入年”,并以“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结构调整”(“两加”)作为主要抓手,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是全力主攻外资。

力争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并实现“两个提高”,即在全市有效投入中的外资比重有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层次有提高。

二是充分激活民资。

用足用好溧阳茅山老区税收优惠政策,面向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加强招商宣传,大力吸引市内外各类民间资本落户溧阳创办实业。

三是狠抓重大项目。

重点抓好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深圳赛为LED产业化、上上集团特种电缆生产线扩能、桑夏嵌入式软件基地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重点推进苏浙皖边界市场扩建工程、溧阳国际商贸城、江南春市场搬迁、溧阳物流园、中欧国际论坛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

四是加速载体建设。

加大经济开发区、天目湖工业园建设力度,加快埭头、绸缪、上兴和戴埠工业集中区建设,启动南渡工业集中区开发,形成以两大省级开发区为核心,重点工业集中区相呼应的格局,五是做到“三箭齐发”。

围绕建成“长三角都市圈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建成“东部中心城市的工业配套发展基地”,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做强做优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步伐;围绕建成“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充分发挥溧阳区位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特色经济,重点促进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经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1.2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基本概况

1.2.1边界市场基本情况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是1991年经省体改委批准建立的,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催生的一个新生事物,成立于1992年1月15日,它是我省首家省际区域性大型综合市场。

根据溧阳市与三省七县(市)毗邻的区位特点,市场先后建立了17个商品交易中心,分散于市内各处。

市场成立后,交易额连年上升,逐步辐射到周边县市70多个农贸市场,带动了溧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消化了当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

10多年来,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轻纺、农副、粮油、茶叶、竹木建材等22个交易中心,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

市场累计成交额达300多亿元。

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布局较为分散、局部规模偏小、管理困难、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日趋明显,已构成了再发展的障碍。

为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拉开城市框架,溧阳市委、市政府经过两年多的调查论证,于2001年作出了市场整体南移的决策。

新建的苏浙皖边界市场位于溧阳市区南端104国道以北、清泓路以东、北侧靠市场路,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综合市场之一。

市场采用划行归市、分区管理、店库分离的运营模式,主要经营茶叶、蔬菜、水果、水产、家畜、粮油、竹木、夹板、地板、陶瓷洁具、五金、水暖配件、灯具电器、油漆涂料、型材钢材、花岗岩等几十种商品批发,至2003年底,共有经营户1200余户,从业人员6000余人,2003年全年实现成交额46.8亿元,2005年总成交额达50多亿元,各项上交税费超过1100万元,公司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市场、常州市文明市场、常州市农业产业十强龙头企业,综合排名在常州市十大市场中列第二位。

1.2.2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近几年发展情况

市场建成后的几年中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门路,安置了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城乡剩余劳动力,据初步统计,边界市场南移后,各项进场人员共约6000人左右,其中75%是本地人,下岗职工约占30%,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闲散人员约占70%,25%是外地人,外地人来自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江西、湖南、上海等10多个省市。

辐射周边县市70多个农贸市场,进场交易的商品有近20个大类2万个品种,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边界市场在引领周边农业结构调整上作用也不断增强,仅溧阳全市就建成了30多个板栗、茶叶、养鹅、水产、水果、蔬菜、建材等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涌现出上千人的农民经纪人队伍。

同时,市场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宾馆、房地产、信息中介、旅游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005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达60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1.4%。

此外,还培植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现在市场每年上交的各类税费超过1100万元,为溧阳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也为溧阳城区的南移和市中心的环境整治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统计,2006年1-11月边界市场茶叶已累计成交1842万公斤,成交金额17220万元,土特产已累计成交84730万公斤,成交金额167144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9.2%、31%。

茶叶、土特产成交量逐年增长,使苏浙皖边界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拓展了溧阳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促进了溧阳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目前,苏浙皖边界市场现已成立市场有限公司,政府从原来的大包大揽转为科学规划、政策调控、依法监督和优化服务,使市场充满了活力。

公司成立第二年,市场交易额就达36亿元,比建场之初增加了13倍,给政府开辟了新税源,同时又提高了地方百姓的收入。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以“建一个市场,富一方百姓”作为发展宗旨,在边界市场整体南移后,不仅体现了市场的规模和档次,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的集散,成为老百姓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茶叶、水果、蔬菜、粮油、竹木、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70%都是来自本地产品,价廉物美,就地取材。

老百姓把产业结构调整后生产的优质农产品,通过市场这个渠道销售出去,既活跃了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1.2.3苏浙皖边界市场的未来发展及相关改、扩建工程情况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建成三年多来,虽然改变了原有市场布局分散、行业细分、规模偏小等弊端,但在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方面仍然有不足之处,现有市场区域布置、行业格局都存在许多问题,也给管理带来许多难度,迫切需要对市场进行改造和扩建。

现在,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改、扩建工程已被列为常州市现代服务业五十项重点项目之一。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溧阳市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此极为重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号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工作布署,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并积极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决定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投资20937万元人民币,拆除原蔬菜果品大棚、搬迁竹木市场后改扩建茶叶、农副产品市场总建筑面积为120000平方米,所需资金由申请银行贷款12000万元人民币,其余由自有资金及销售、出租收入构成,以扩大现有市场的经营种类、品种和规模。

1.3编制依据

1.溧阳市规划局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2.江苏苏浙皖边界发展有限公司与常州安邦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书;

3.溧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苏浙皖边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改扩建农副产品市场项目核准决定书”(溧发改[2006]38号);

4.《民用建筑通则》;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江苏省市政工程计价表》、《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及有关文件。

1.4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导思想

进行功能重新定位、布局再调整、设施大改造,在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率先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合理、形象优美的以农副产品为专业特色,为市场提供商品交易、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配载、信息咨询、金融服务,进一步实现农药残留检验、电子商务交易、全程信息服务、加工出口、代办一关三检等现代物流服务,最终,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商贸交易功能提升、导入现代物流理念,把边界市场建成近距离辐射全省乃至华东、远距离影响全国的、年成交额达百亿元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根据现有的基础资料和调查资料进行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总论;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建设条件和建设地址;

4.建设内容和规模;

5.工程技术方案;

6.施工组织;

7.环保、节能;

8.项目管理;

9.运营管理;

10.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

11.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计划;

12.项目综合评价;

13.风险评估。

第二节研究结论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用地面积

113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20000

3

工程总投资

万元

20937

2.研究结论

(1)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规划地块总用地约113亩,总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工程拟投资20937万元。

(2)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但现有市场区域布置、行业格局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也给管理带来许多难度,更难以提升档次,做大做强。

因此,对市场进行改造和扩建是企业内在的迫切要求,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3)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

要形成以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农业信息体系和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明确提出在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

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

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

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气象工作要加强对农业的服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加快开通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抓紧落实降低或免交车辆通行费的有关规定,并尽快实现省际互通。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

要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

全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三十六条优惠政策已经出台;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已被列为常州市现代服务业五十项重点项目之一;市政府及领导较为重视,给予行政性规费全免、事业性规费减半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同时又有利于解决建设和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因此建设边界市场,已是当务之急。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边界市场现状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最早成立于1992年1月15日,位于溧阳市区,随着市场的发展,管理困难、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日趋明显,已不利于市场的发展,为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将市场做大做强,拉开城市框架,于2001年市场整体南移至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位于溧阳市区南端104国道以北、清泓路以东、北侧靠市场路,边界市场正是籍此地利位置、交通优势和优良的经营管理,人市两旺,自2001年开办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0%,以锐不可挡之势连年高速发展,迅速发展成为苏浙皖地区较大规模的以一级批发为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溧阳市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市场高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缺乏总体规划

2.经营服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交易环境较差

3.交易方式与结算手段落后

4.市场交易主体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对交易者进行资格认定与规范

5.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6.对农产品的安全性缺乏有效监控

第二节市场需求分析

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上分析,把苏浙皖边界市场建成“江苏第一、全国一流”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要求,“新空间经济学”理论认为,当面对众多的可能时,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把他们的活动绝大部分集中在有限的可能上,这在经济活动中就表现为向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地区集中,在经济活动中,集中具有巨大的现实魅力,世界的信息电子产业向美国硅谷集中,国际金融业向英国伦敦、美国纽约集中,摩托车制造业向重庆集中,陶瓷制造向广东佛山市集中,蔬菜产地市场交易向山东寿光集中等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经济活动中的产业和地点的集中,在初期都伴随着偶然性。

只是这种偶然的集中在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会进一步导致新的集中,在一种滚雪球式的自我增殖过程中急剧自我扩展。

这种扩展是集中的必然结果,它是由经济活动点的局部条件所决定的。

此外,从国际农产品流通模式上看到集中。

国际上现行农产品流通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订单直接进超市为主的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萎缩,现仅占市场份额的约20%,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欧美实行大农场生产,规模较大,可实行订单生产。

另一种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模式, 因为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大订单,一般需要通过批发市场集货才能进入超市等。

我国的农业为家庭分散经营,农产品生产规模比日韩规模更小,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使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较容易对接,节约交易成本,减少入市门槛。

换句话说,把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重要的流通模式,符合我国国情。

这正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发展的经济基础,并决定了相当长时期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地位。

安全农产品向边界市场集中,促使边界市场要适应这一要求,并成为这一模式的代表。

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大,要求本市场规模扩大,边界市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农产品消费群体绝对量大,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增加态势,特别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将更加迫切,这都将要求边界市场在扩大规模和提升档次上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边界市场从一个小型农贸市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积累了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经验,尤其是建立了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制度,这些经验和制度,是建成“江苏最大、全国一流”市场的重要基础。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溧阳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调整的要求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改、扩建工程已被列为常州市现代服务业五十项重点项目之一,溧阳市政府及领导较为重视,给予行政性规费全免、事业性规费减半的优惠措施,因此,边界市场应抓住此次发展契机,尽快完成全面升级改造。

2.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键。

所以,最近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今后的工作重心是解决“三农”问题。

而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

在需求约束、市场主导型经济条件下,流通的后重性地位愈发突出。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2月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

”实践证明:

在商品交易由买方主导的条件下,高效率的流通和消费一定可以拉动高效率的生产。

流通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新起点、助推器与发动机。

基于这一认识,我国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已经进入了由分散自由发展到集中规范发展的时期。

苏浙皖是我国较大的农产品消费地区,边界市场的升级改造发展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它的升级改造与发展无疑会对该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对农产品流通环节边界市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

流通过程中的生产性是农产品的最大特性之一。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已达到农产品本身产值的3倍,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加工食品约占食品消费量的80%,我国还不到30%。

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前景广阔,增值潜力很大。

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在深加工方面大有可为。

二是入世后外资已拥有大举进入我国分销行业的权力,我国目前已遇到了来自外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流通方式的挑战,例如,一些大型外企超市已经自办了农产品配送中心,开展农产品配送和“订单”购销业务。

因此,入世对边界市场按照现代营销方式进行改造,并为发展农产品“订单”交易、深加工、配送等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前景。

3.是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并出现了结构性过剩,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经进入了由需求主导的买方市场。

溧阳市已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7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44位、江苏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江苏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县)市行列,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多元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安全、健康、精细等较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空间不断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已逐步由对量的满足转变为对质的追求,形成了购买力增长的现实与潜在市场。

边界市场项目建设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满足这一多样化市场需求,并对该种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引导、扩大与提升。

4.是保障居民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必然要求

农产品不安全因素有3个方面:

一是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污染、耕地污染、水污染等;二是投入要素带来的不安全,包括农药残留、化肥施用过量等;三是人为因素,包括瘦肉精、注水肉等。

最近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对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抽检,结果是仅有57%的合格。

另外,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各地时有报道。

在消费者的投诉中,食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方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农产品的安全要求日益增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强调:

完成新阶段“菜篮子”工作任务,要有新的思路,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有利于保证农产品卫生安全的产销体制。

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订单农业”建立原料基地等方式,带动农户按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进行“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确保质量卫生安全。

目前政府开始实施“肉菜放心工程”,通过定点、发放市场准入证的办法,让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市场换产品,以市场换质量,以市场换安全,推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

这项制度的主要措施是从生产源头抓起,把监督管理关口前移,凡进入边界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其生产商必须与市场建立定向经营合约,明确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以及依法追究安全生产责任等制度,从生产环节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边界市场在安全检测、场地挂钩等方面做了积极努力,但由于基础设施及相关条件不具备,使得市场的“关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难已完全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所以,为保证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食品,必须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落实“放心工程”,实行市场准入制,由市场连基地,到让基地进市场全程抓起,联合治理,有效解决食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第三章建设条件和建设地址

第一节建设条件

1.交通条件

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位于104国道、镇广公路交汇处,紧临宁杭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气象条件

该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温度为39.2℃,极端最低温度为-17℃。

年平均降雨约25.4天,年平均降雨量1136毫米,月最大降雨量为216.8毫米。

年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22.5m/s,主导风向东风,次主导风向西风。

年平均日照2132.2小时,年最多日照2361.2小时,年最少日照1838.7小时。

年平均蒸发量1509.8毫米,年最大蒸发量1693.3毫米。

年最小蒸发量1242.6毫米。

年最多雾63天,年最小雾日12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82%,极端最小相对湿度7%。

年平均气压1015.9毫帕

3.地形地貌

该地块属于平原纯圩区,地势平坦如河砥,平均海拔在4.8米左右(青岛高程),境内土质肥沃,残丘零星分布。

4.工程地质

该地块工程地质较佳,地耐力一般在30吨左右。

5.物产资源

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油菜籽、蔬菜、茶叶等为主,此外,蚕桑、家畜、家禽、淡水鱼类养殖发达,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市场经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建设地址

拟建项目位于溧阳江苏苏浙皖边界市场内,西侧为清泓路,东侧为清溪路,南侧为一规划道路,北侧为沿街保留建筑,地块大致呈长方形。

第四章建设内容和规模

第一节建设内容

从规模经营和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场地条件,本项目拟新建四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

地上主体结构为四层,地下为一层地下室。

准备用三年时间将边界市场建成苏浙皖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茶叶、土特产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1.交易设施一流

2.交易方式一流

3.结算方式一流

在市场中实现电子结算和全国银行通存通取。

4.检测系统一流

建成较为完善的经营主体身份检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

这两套系统有机地结合,科学地落实“场地挂钩”协议基地的准入制度,市场内无公害蔬菜销售率将达到100%。

5.信息网络系统一流

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将达到向上能收集和整理多方面的农产品信息为政府决策服务;向下能形成价格,发布信息,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

6.管理服务一流

引入一站式服务模式。

将信息中心、结算中心、检测中心、商务中心和公安、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汇集在一处办公,为商户提供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

7.市场环境一流

市场的升级改造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设置宽敞的道路、绿地、花园和娱乐休闲场所,形成“花园式”市场环境。

总之,通过升级改造后,苏浙皖边界市场将成为现代化、规范化、功能齐全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

第二节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2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