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519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我国医学探究面临挑战文档格式.docx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新概念认为,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2]。

WHO关于健康新概念的定义,不仅包括人的生物学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且把健康概念扩展到一个人的社会相互影响的质量。

因此,医学模式也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而有所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个转变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预防医学的研究也从单纯的病因预防,向着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目的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2 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以及多学科的交叉和合作为预防医学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2.1 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学发展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基因功能不清,这对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病机制、营养对防治疾病的机制、传染病以及各种慢性病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

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DNA重组技术应用于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并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

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产生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和细胞株,转基因技术可导入外源性的或发生突变的基因片断,在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使导入的基因能进行稳定的遗传并表达,把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用于研究和发现重大传染病或慢性疾病的新基因及功能。

DNA测序在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易感性差异的遗传因素研究中,用高通量技术迅速收集核心遗传学数据并进行再测序,以便掌握整个人群和不同人种中这些“环境疾病”基因的等位基因变异和频率,从而鉴定多态功能上的意义,并实施与等位因素、暴露和疾病发生率有关的人群研究,最后可据此改进危险度评价与环境的暴露控制法规,对高危人群进行目标疾病的复查,更好地保护易感人群[3]。

以核酸杂交技术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DNA芯片技术可以使大量生物信息得以自动、快速、平行的分析,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

在预防医学研究中,通过比较组织细胞基因的表达谱差异,可以发现新的可能致病基因或疾病相关基因,用于监测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流行和传染病的扩散[4]。

此外,以核酸杂交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进行各种致病病原体的检测,不仅可以做单一病原体的专用检测,也可以将有关病毒、细菌中不同的品种作一次多元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5]。

对于难于培养的病毒(乙肝)、细菌(如结核、厌氧菌)和原虫(如梅毒螺旋体)等来说尤为适用。

此外,质粒图谱分析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以及寡核苷酸图谱分析等,在病原体检测、分型、鉴别致病性、分析变异以及宿主作为传染源的传染性和测定排毒期的长短等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蛋白质组学与生物标志物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功能的执行体。

蛋白质组学是对特定细胞、组织或器官所包含的蛋白质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以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及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深入认识有机体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6]。

毒物蛋白质组学有助于阐明那些直接作用于蛋白质的环境化学物的作用机制。

个体血清蛋白质谱的研究为同时寻找暴露、效应和易感性三类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捷径。

我国已经开展包括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以及易感标志物三大类在内的数十种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蛋白质组学为环境化学物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在职业危险度评价、生物监测、职业与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易感性预测以及职业病临床等方面发现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带来了希望[3]。

肿瘤蛋白质组学是指对正常组织与疾病组织(从癌前病变到肿瘤)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7]。

一个细胞由非疾病状态转变为肿瘤的过程中,细胞内蛋白医学论文范文质表达谱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使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能够从细胞整体水平上显示出这种变化,为寻找特异的肿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带来了生机。

蛋白质组学通过和基因组学研究数据结合,可以建立研究细胞分子通路的数学模型。

利用这一模型,研究者可以发现新的蛋白质、分子通路,并预测一些未知的相互作用,有望降低肿瘤的发生和死亡率。

近几年来对传染病的研究变得比以前更为深入和细致,包括SARS病毒等在内的一些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疾病的挑战。

同时,一些原来认为已被控制的疾病,如结核、多抗药性的链球菌属感染等又死灰复燃,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有毒力的微生物进行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用来寻找和研究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及其抗原、研制疫苗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极为重要。

2.3 分子流行病学与基因多态性研究 分子流行病学不仅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以阐明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同时也用来检测暴露于外来化学致癌物中的DNA特有分子标记,以表示DNA受损程度并观察其后果。

我国预防医学领域中关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既包括基因多态性与病因未知的疾病关系的研究,又包括对已知特定环境因素致病易感基因的筛检,涉及的疾病有肿瘤、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循环系统和骨骼疾病等。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在职业医学领域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对易感基因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将某些携带敏感基因型的人甄别出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提高预防职业性危害工作的效率[8]。

此外,由于职业人群在生产环境中接触污染物的种类和水平便于检测,易于评价,使得在特定职业人群中开展遗传易感性研究更具针对性,更有的放矢地根据污染物的致病过程选择相关基因进行研究,而这些研究又推动了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研究的迅速发展。

2.4 现代信息技术 生物信息学是基于人类基因组信息分析的需要而出现的一门与信息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的新兴领域。

生物信息学和其他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了整合生物学,其主要特征是从分子、细胞、器官到机体和从个体、群体到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上生物信息的整合和定量化[9]。

整合生物学将成为今后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预防医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接触一个或多个代表性环境化学物后,利用各种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来研究生物种属间全部分子影响差异,从而外推环境化学物在种属间作用过程,建立数学模式评估mRNA、蛋白质、代谢水平的变化或差异,来阐明整体生物学效应,同时应用毒物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学的信息和数据,可显著改善传统的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广泛应用,已经或正在改变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医学信息网络的建立,可以把流行病学监测网收集的大量传染病疫情及媒介生物学方面的数据,通过建立综合分析技术方法和信息共享技术平台,把这些分散、孤立的、没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的共同时间和空间基础的数据整合起来,用于分析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重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构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时空传播动态模型,对传染病发生的地域和时间进行风险评估,对流行强度进行预测,实现重要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极大地发挥其在指导预防策略和制定措施方面应发挥的作用。

3 新世纪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3.1 传染病仍然是当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

如在疫苗接种以及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影响下,发病得到明显控制的结核病在20世纪80年代又卷土重来。

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我国首次开展的结核病防治社会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菌,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还有新发肺结核病人145万人[10]。

此外,近20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SARS、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O139型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肠弯曲菌肠炎、汉坦病毒、B组轮状病毒腹泻、疯牛病(克-雅氏病)、禽流感等等,这些新传染病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12]。

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加速了一些传染病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了新发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也使一些过去得到控制的传染病重新蔓延。

3.2 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 我国的疾病谱、死因谱正在发生变化。

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比例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死因。

据统计,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分别占我国居民死因的前三位,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慢性病在总死亡人口中的比例从60%上升到80%。

估计目前高血压患者有1亿人;

糖尿病患者2000万;

现存脑卒中患者600万,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人156万;

每年肿瘤新发病人160万,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3]。

3.3 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

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有576个是地方病流行的重病区。

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50%,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

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1017万人,其中80%由缺碘所致。

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877万氟斑牙患者和284万氟骨症患者。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我国有大骨节病患者81万人(其中12岁以下患者5.59万人)、慢型克山病患者1.09万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2.99万人。

此外,还有地方性砷中毒患者9686人[14]。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表现为“旧的不去新的到来”的局面,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

在全国报告的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占到半数以上,慢性职业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

急性职业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

此外,我国每年还发生急性农药中毒10万例。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

同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职业病。

3.4 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医学论文范文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妇女的产后和更年期抑郁、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15]。

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医院中,约十分之一的门诊病人及三分之一的住院病人情绪低落、持续性疲乏、精力缺乏患有抑郁症,但其中只有不到一半被识别,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

3.5 意外伤害发生率在我国不断上升 意外伤害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预防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视。

我国每年因各种伤害而需急诊和住院治疗的伤害患者估计可能超过2000万人。

伤害已经成为全球半数以上国家的第一位死因。

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居死因顺位第5位[16]。

由于伤害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我国因意外伤害而致死的前三位是:

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毙。

3.6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

目前我国有1.32亿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

而且老人的数量以每年3.2%的速度不断增加。

据人口学家统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占全国人口的23.5%[17]。

大部分老人生活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农村,老人完全依赖子女善待他们勉强为生。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

如何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将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3.7 妇女儿童健康倍受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2005年世界卫生日主题是“健康的母亲和儿童”,口号是“珍爱每一位母亲和儿童”。

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立法宗旨是“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中国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关注贫困地区的母亲和儿童,一直是政府的卫生工作重点。

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落后地区,一些疾病仍然严重威胁着妇女和儿童的健康。

尤其在我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接近城市的两倍,婴儿死亡率农村也明显高于城市。

关注妇幼卫生保健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3.8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近几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法国葡萄酒事件、英国疯牛病事件、日本“0157”事件、多国发生的口蹄疫以及禽流感事件等等都给全球的食品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此外,我国近年也出现了瘦肉精事件、有毒大米事件、酱油的毛发水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假酒事件、哈根达斯事件、雀巢奶粉事件等等,我国食品安全的红灯频频亮起,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3.9 关注人类健康状况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环境-健康-发展是医学与地理学的边缘领域,随着传统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在全球的有效控制,人类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新的全球性危机,如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臭氧损耗、生态破坏、能源耗竭等问题的出现。

此外,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健康的概念逐渐拓展为完全的体质健康、精神健康和完美的社会生活状态。

因此,随着21世纪全球环境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环境-健康-发展研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4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预防医学将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11,18]。

首先,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

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是医学更加社会化。

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个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公平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达到减少发病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人人健康的目的。

其次,预防医学朝着防治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不仅要求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而且要求懂得防病和保健的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也是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

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

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以及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最后,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现代工业化社会带来的新一系列心理、精神问题,这些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当前,医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治疗扩展到预防;

另一方面从生理扩展到心理。

21世纪心理学有可能继分子生物学之后,成为医学中的带头学科。

[参 考 文 献]

[1]陈宁庆,童道玉.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预防医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

[2]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郑玉新,何凤生.环境基因组与预防医学发展.中华医学杂志,2000,80(9):

656~658

[4]方福德.基因组研究与预防医学.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

(1):

6~7

[5]李君文,靳连群,晁福寰.生物芯片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19

(2):

153~156

[6]CollinsFS,GreenED,GuttmacherAE,etal.Avisionforthefutureofgenomicsresearch.Nature,2003,422:

835~847

[7]孙薇,贺福初.蛋白质组学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2004,34

(1):

1~5

[8]俞顺章,陈声林.我国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5(21):

383~386

[9]陈益强,高文,付岩,等.基于信息技术的蛋白质识别研究.生命科学,2003,15

(2):

70~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