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0464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docx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道路勘测设计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道路的分类: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公路等级的划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

快速路、主干路(Ⅰ、Ⅱ、Ⅲ级)、次干路(Ⅰ、Ⅱ、Ⅲ级)、支路(Ⅰ、Ⅱ、Ⅲ级)。

(Ⅰ级—大城市;Ⅱ级—中等城市;Ⅲ级—小城市。

4、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5、路面结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能:

组成:

面层、基层、土基。

功能:

面层:

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

基层:

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

土基:

6、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

(1)一阶段设计:

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一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2)两阶段设计:

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测、初步设计、设计预算、定线测量、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

(3)三阶段设计:

预可研、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7、重要概念:

(1)公路:

连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

(2)城市道路:

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设施的道路。

(3)计算行车速度:

又称设计车速,在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如弯道、坡道),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安全顺适行驶所能维持的最大速度。

(4)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

(5)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在1h为单位进行连续若干小时调查所得结果中,交通量最大的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

在正常可接受的运行速度、行车舒适、车辆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7)城市道路红线:

指城市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红线间的宽度为道路的用地范围。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1、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汽车运动时所受的力可分为:

①路面摩擦力②路面凹凸不平产生的力③路面构形产生的力(包括路拱侧向力、路面形状而产生的力、弯道引起的力)。

2、牵引力如何产生:

来自内燃发动机。

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因此牵引力取决于发动机的性能。

3、行驶阻力包括哪些?

方向如何?

每种阻力有哪些影响因素?

行驶阻力和方向:

滚动阻力(正)、空气阻力(正)、坡度阻力(上坡正,平坡零、下坡负)、惯性阻力(加速正,等速零、减速负)。

影响因素:

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系数、汽车总重量。

空气阻力:

迎风面积、空气阻力系数。

坡度阻力:

车重、公路的坡度角。

惯性阻力:

车轮惯性影响系数、发动机飞轮惯性影响系数、汽车回转质量换算系数。

4、汽车纵、横向行驶稳定性的受力分析(P33)

5、汽车在道路上重心轨迹的几何特征:

①轨迹连续且圆滑。

②曲率是连续的。

③曲率变化是连续的。

6、重要概念:

(1)附着系数:

是附着力与车轮法向(与路面垂直的方向)压力的比值。

(2)道路阻力系数:

坡度阻力系数与滚动阻力系数之和。

(3)横向力系数:

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

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

1、确定直线的最小、最大长度考虑哪些因素?

最大长度:

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最小长度:

当设计速度不低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考虑哪些因素?

最小半径:

横向力系数、路面横坡

最大半径:

考虑测设、施工。

不超过10000m为宜。

3、圆曲线的计算

4、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

①缓和曲线曲率渐变,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

②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

③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

④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

5、缓和曲线的曲线参数的选取

与回旋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回旋曲线上任一点到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有关。

6、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考虑哪些因素?

①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②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7、缓和曲线的计算

8、最大超高坡度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

9、超高方式、超高旋转的过程(书:

P56)

10、超高设计值的计算和超高设计图

11、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

①超高缓和段长度应采用5m的倍数,并不小于10m。

②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曲线时,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③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但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为保证排水),而只设在该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

12、确定加宽值考虑的因素?

几何需要的加宽、汽车转弯时摆动加宽。

13、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的主要组成部分?

停车视距:

司机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

超车视距:

加速行驶距离、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超车完毕,超车汽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成的过程中,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

14、不同行车视距的适用情况?

①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

②二、三、四级公路,一般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

③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度10%~30%。

15、图解法确定视距切除范围?

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的地方开始,按距离定出多组视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

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

16、平面线形的组合(回头曲线、S型曲线、复曲线等)

回头曲线:

指在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采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的曲线。

S型曲线:

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复曲线: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f=0)或插入缓和曲线(Lf≠0)的组合曲线。

17、平面交叉的分类及适用情况?

加铺转角式:

交通量不大、速度不高、转弯车辆少。

分道转弯式:

交通量不大、转弯车辆较多的岔路口。

加宽路口式:

交通密度较大的交叉口。

环形交叉:

多条道路相交,左右转弯车辆多,交通量500-3000辆/h,地形平坦。

18、平面交叉口边缘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19、熟悉不同地形处交叉口的等高线分布趋势(P81~P83)

20、掌握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方格网法(便于测设):

绘出5×5m或l0×l0m平行于路中线的线,确定方格网角点处的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

设计等高线法(清晰反映竖向设计线形状):

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线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画设计等高线。

二者结合法:

综合二者所长。

21、路线平面图设计内容

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网络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路线交叉位置。

22、基本概念:

(1)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2)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这时路面就可以不设超高。

(3)停车视距:

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4)超车视距:

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并与对向来车保持所必要安全距离所需的最短距离。

(5)横净距:

公路曲线范围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的界限线的距离。

(6)视距曲线:

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的地方开始,按距离定出多组视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

(7)交织长度:

环道在两相邻岔道口导流岛边缘之间的净距离。

(8)交织角:

两相邻的岔道口以转弯圆曲线车道边缘内侧1.5m(相当于外侧车道中心线)为定点,同时向中心岛边缘外侧1.5m(相当于环道内侧车道中心线)作圆弧的两条外公切线,这两条外公切线代表岔道与环道之间车流交织线,它们相交时所夹的锐角。

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1、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平均纵坡考虑的因素?

最大纵坡:

汽车的动力特征、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

最小纵坡:

长路堑路段、横向排水不畅路段。

平均纵坡:

路线长度两端的高差、路线长度。

2、最大坡长、最小坡长考虑的因素?

最大坡长:

汽车动力性能。

最小坡长: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

3、如何确定组合坡长?

当连续陡坡是由几个不同受限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按不同坡度的坡长限制折算确定。

例:

三级公路(30km/h)最大坡度限值:

8%——300m;6%——700m。

问:

8%长120m,则6%可设多长?

解:

120/300=2/5;剩余的3/5的额度可用来设计6%的坡度,即3/5*700=420m

4、合成坡度、缓和坡段主要在哪些情况下要考虑?

合成坡度:

公路等级、设计速度。

缓和坡段:

位置、大小、长度。

5、竖曲线计算

6、竖曲线(凹、凸)最小半径考虑了哪些因素?

凹形:

①限制离心力。

②前灯照射影响。

③跨线桥下视距。

凸形:

①限制失重。

②纵面行车视距。

7、竖曲线最小长度如何确定?

在竖曲线上3s的行程时间控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

8、爬坡车道在何种情况下需设置?

公路:

①上坡行驶的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

②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

城市道路:

①纵坡度大于5%的路段。

②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路段通行能力。

③沿上坡方向大型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到50km/h时,或行驶速度降低到40km/h。

9、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①连续性。

②均衡性。

③安全性。

④配合性。

10、纵断面设计步骤:

①准备工作。

②标注控制点。

③试坡。

④调坡。

⑤核对。

⑥定坡。

⑦设计竖曲线。

⑧高程计算。

11、纵断面图中需表达的内容:

比例尺。

上半部分:

①高程、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

②桥涵。

③隧道。

④与道路、铁道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

⑤水准点的位置、编号及高程。

⑥断链桩位置及长短链关系。

⑦沿线跨越河流的现有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位。

下半部分:

土壤地质情况、施工高度、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长及坡度、里程及桩号、直线及平曲线。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1、我国公路限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书:

P126)

2、中间带、路肩的组成及作用。

路肩:

组成:

土路肩、硬路肩。

作用:

①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②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

③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④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

⑤增加公路的美观。

中间带:

组成:

中央分隔带和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作用:

①分开车流。

②防眩光。

③为沿线设施提供场地。

④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

⑤视线诱导的作用。

3、行车道宽度的构成(侧向余宽)

车与车之间的余宽和车与边之间的余宽之间的余款。

(侧向余宽值的大小与车速和交通组成有关,且与车速成正比。

4、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一块板(单幅路):

优点:

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适用:

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

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

二块板(双幅路):

优点:

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

缺点:

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

适用:

郊区快速路。

三块板(三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

缺点:

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

适用:

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四块板(四幅路):

优点:

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

缺点:

占地多。

适用:

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

5、了解常用路拱、边沟及边坡的坡度设置。

路拱:

路肩横坡略大于路面1-2%。

边沟:

一般同路线纵坡,若路线纵坡为零,边沟也应保持0.3-0.5%。

边坡:

若路堤基底情况良好,边坡高度≤20。

若边坡高度>20m,需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6、“两图两表”包括哪些内容?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7、掌握土方调配的方法。

(书:

P146)

8、基本概念:

(1)建筑限界:

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中间带: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

(3)路基宽度:

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4)计价土石方: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予计价,填方则应按土的来源决定是否计价,就近借土就应计价。

(5)经济运距:

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

L经=B/T+L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