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9809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docx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00001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

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

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

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

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

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

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

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

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

的气。

24、奇经八脉:

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则,与脏腑没有直接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25、病因:

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使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具体地讲,凡能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及心理活动障碍而发生疾病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皆可称为“病因”。

26、内寒:

是指机体阳气虚弱,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散的病理状态。

27、邪气: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28、阳胜则阴病:

即阳偏盛的实热证,大量耗伤津液和阴气,出现实热兼阴虚证,进一步发展为“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29、治法:

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对于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

30、寒因寒用:

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1\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32、阴阳互跟:

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人。

33、后天之本:

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34、肺为娇脏:

是对肺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

生理上肺脏情绪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

35、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36、体质:

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37、辨证求因:

中医探求病因,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症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这种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38、阳偏胜:

是指机体在疾病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胜,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39、寒者热之:

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药物来治疗。

记即以热药治寒证。

40、阳病阴治: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种针对虚热性病证的治法。

“阳病”,即指虚热证。

因虚热证的病机是阴气虚衰不能制阳而致阳气相对偏亢,故治宜滋阴以抑阳,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41、异病同治:

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42、抑木扶土:

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症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43、天葵:

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44、中焦如沤:

沤,即沤渍。

它生动的表述了脾胃肝胆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的生理过程。

45、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脉中的主要部分,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共十二条。

十二经脉又称“正经”。

46、从化:

即病情随体制而发生的转化,又称为质化。

如偏阴质多寒化,偏阳质多热化等。

47、疠气:

指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48、阴偏胜:

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胜,机能抑制,热量消耗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阴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49、实则泻之:

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来治疗。

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

50、阴中求阳:

是根据阴阳互跟互用理论而设的一种治法,即在补阳的基础上适当配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适用于阳偏衰的虚寒证。

51、五行相生: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地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52、罢极之本:

肝精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

53、下焦如渎:

渎,即沟渠。

喻指下焦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具有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

54、小肠主液:

是指小肠泌别清浊,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

55、津液: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56、气随血脱:

大出血的病人,气往往随之发生大量的丧失,导致气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故称为“气随血脱”。

57、一源三岐:

指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故称此三脉为“一源三岐”。

58:

、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59、风气内动:

即内风,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

60、热因热用:

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61、五行相克: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盛行的克制和制约。

62、先天之本: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63、奇恒之腑:

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奇,异也;恒,常也。

因其形态似腑,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名奇恒之腑。

64、脾主运化:

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65、气:

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够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66、阳脉之海、指督脉。

督脉行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汇,对全身阳经起血气总督和调节作用,故称“阳脉之海”。

67、七情:

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于人人皆有的正常情绪体验。

68、阴胜则阳病:

即阴偏胜的实寒证,大量损伤阳气,出现实寒兼阳虚证,进一步发展为“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69、通因通用:

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71、滋木涵土:

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72、藏象: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证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食物和现象。

73、肝藏血:

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

74、津血同源:

血与津液皆有饮食水谷精微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血与津液之间的来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75、阴脉之海:

指任脉。

任脉行腹部于正中,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76、风行主动:

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77、内生“五邪”: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

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78、病机:

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79、因时制宜:

根据时令气候节律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时制宜”。

80、祛邪:

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适用于各种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

81、益火补土:

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

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82、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83、大肠主津:

是指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后使之形成粪便,从而参与体内水液代谢。

84、夺血者无汗:

当大量失血时,脉中血少不能化为津液,而脉外津液渗入脉中,导致津液不足,汗液生成无源,此时不可再妄用发汗疗法,称之为“夺血者无汗”。

85、经别:

即别行的正经,是从十二正经别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腑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86、血瘀:

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的范畴。

87、正气:

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88、阳偏衰:

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表现为阳气不足,扬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胜的虚寒证。

89、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药物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

90、阴病治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一种针对虚寒性病证的治法。

“阴病”,即是虚寒证。

因虚寒证的病机是阳气虚衰不能制阴而致阴气相对亢盛,故治宜温阳以消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91、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92、肺主行水: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93、脾主统血:

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94、血: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95、皮部:

是指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应区,即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又称“十二皮部”。

96、三因学说:

即六淫邪气侵犯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

97、气闭:

即气机闭阻,气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98、扶正:

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及康复能力。

适用于各种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

99、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称为“因地制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