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docx
《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心学经典|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
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1、“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的私塾读书。
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
“何谓第一等事?
”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最完美的回答:
“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
“我认为不是这样。
”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
“怎么?
你还有不同的看法?
”王阳明夸地点头,说:
“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
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3、“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
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
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声:
“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
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
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
“家里还有何人?
”
和尚回答:
“还有老母。
”
“想念她吗?
”
和尚不语。
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
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
“怎能不想念啊。
”
4、“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故事背景:
1496年,他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山。
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
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动用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
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
他说:
“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
5、“光不仅在烛上”
故事背景: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
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
你太执着于事物。
徐樾不理解。
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
“这是光。
”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
”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
“老师我懂了。
”王阳明说:
“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
”徐樾拜而去。
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
“到哪里了?
”
弟子回答:
“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
”
王阳明又问:
“船好像停了?
”
弟子回答:
“在章江河畔。
”
王阳明笑了一下:
“到南康还有多远?
”
弟子回答:
还有一大段距离。
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积叫进来。
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
“我走了。
”
周积无声的下泪,问:
“老师有何遗言?
”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
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7、“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裤么?
”
故事背景:
关于“盗贼也有良知”这个论点,王阳明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
据说他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
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
“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
”王阳明于是说:
“那好,今天就不审了。
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
”
大盗说:
“脱就脱!
”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
“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衣也脱了吧!
”
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
“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
“膀子都光了,不如把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
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
“不方便,不方便!
”
王阳明说:
“有何不方便?
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裤吗?
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
8、“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故事背景:
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
“都见到了什么?
”
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
“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
我们应该注意,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
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王艮不相信。
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
“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
“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
王艮尴尬的一笑:
都是圣人。
王阳明点头说:
对!
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9、他一疑,事就成了
故事背景:
王阳明的这个计谋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
造假。
他伪造了各种迎接正规军的公文,在这些公文中最耀眼的就是正规军的人数,粗算一下,大概有十万人。
公文中还声称,约定在本年六月二十日合围城,二十一日发动拂晓总攻。
在另外的公文中,王阳明“回复”说,不要太急躁,为了避免重大伤亡,攻城是下策,应该等朱宸濠出城后打歼灭战。
他还伪造了答复士实和养正投诚的书信,在信中,他对两人弃暗投明的态度表示深深的欣赏,并且答应两人,在平定朱宸濠后会给两人升官发财的机会。
他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
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这些造假计谋不以为然,他们问王阳明:
“这有用吗?
”
王阳明不答反问:
“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
有官员不假思索的回答:
“肯定会疑。
”
王阳明笑道:
“他一疑,事就成了。
”
10、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故事背景: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
王阳明回答:
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
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王阳明举个例子说,当时和朱宸濠对战时,我们处于劣势,我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我说了四次,他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
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
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容】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
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作者】
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畅销书《帝王师:
伯温》作者。
大学时便反复诵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至今已可倒背,深信王阳明事功与“良知”和“知行合一”之间的因果关系,遂以近十年之功,厚积薄发,著成这部唯一从“知行合一”角度阐释王阳明人生的通俗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