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docx
《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
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
作者:
陈大舜,季聚良,周德生,谭静,张雪花
【摘要】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方案的临床价值。
方法根据文献调研和临床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将2型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阴阳两虚证,建立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进行临床疗效验证。
结果观察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或),而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P)。
中药组对FBG、PBG疗效不如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
表2三组证型分布情况比较
对象选择标准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推荐的标准。
2型糖尿病的辨证标准把入选病人按照各自的主症和次症特征,按照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湿热内蕴5个证型进行辨证。
(1)阴虚热盛证(含热盛津伤证):
主症:
咽干口燥、烦渴多饮、舌红苔黄。
次症:
心烦畏热、喜冷饮、溲赤便秘等。
同时具备主症2~3项,或主症1项+次症2项以上者可诊断。
气阴两虚证:
主症:
咽干口燥、神疲乏力。
次症:
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尿频或溲赤、便秘或便溏、舌红少津少苔、或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同时具备2项主症或具备1项主症+1~2项次症者可诊断。
肝肾阴虚证:
主症:
咽干口燥、腰膝酸软、眼花目糊。
次症:
尿黄少或尿频、大便干结、头昏耳鸣、五心烦热、口渴多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同时具备主症3项或主症2项+次症2项者可诊断。
(4)阴阳两虚证:
咽干口燥、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手足畏寒、夜尿频多。
次症:
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自汗易感冒、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水肿、尿多浊沫或尿少、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大便溏结不调、舌体胖大有齿痕或舌质红绛少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
同时具备3项以上主症者,或2项主症+3项次症者可诊断。
(5)湿热内蕴证:
主症: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脘腹胀满、头身困重。
次症:
形体肥胖、心烦胸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口干口苦。
同时具备主症3项以上或主症第1项+次症3项或主症第1项+其他主症1项者可诊断。
纳入病例标准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5个辨证分型的,住院时间≥4周,年龄在40~7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
排除标准
(1)妊娠、哺乳期妇女及有药物过敏史者。
(2)有严重并发症者。
(3)不愿意合作及精神病患者。
(4)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紊乱及合并严重感染者。
(5)未满4周,观察期间即出院者。
治疗方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3组,每组病人各22例,按照五种证型分别给予针对性方药治疗。
阴虚热盛证选用三消汤,方药包括薏生地、麦冬、花粉、知母、黄连、黄柏、西洋参、白术、茯苓、当归、甘草等。
气阴两虚证选玉泉丸加味,方药包括黄芪、西洋参、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熟地、山茱萸等。
肝肾阴虚证选左归丸加减,方药包括生地、枸杞、山茱萸、淮山药、菟丝子、淮牛膝、茯苓、炙甘草等。
阴阳两虚证选方为右归丸加减,方药包括熟附片、熟地、肉桂、山茱萸、淮山药、枸杞、杜仲、炙甘草、生蒲黄、丹参、牛膝、鹿角胶等。
湿热内蕴证选方为三仁汤加味,方药包括苡仁、白蔻仁、杏仁、川朴、通草、滑石、法夏、淡竹叶、生地、花粉、黄连等。
中药组病人单独以中药汤剂,每日1剂口服治疗,西药组病人口服糖适平或二甲双胍或者二药联用,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汤剂+西药口服治疗。
4周为一疗程,观察一个疗程。
服药观察过程中同时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治疗等。
并对纳入病人治疗前后做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观察指标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小便频数、夜尿频多,大便不爽、大便干燥、大便频多、心烦、手足心热、脘腹胀、头身困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健忘、腰背痛、腰膝酸软、手足畏寒、多汗、水肿、腰胁痛、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舌象、脉象共计26个症状或体征,均根据不同证型判断为主症和次症分别记分。
其中上述症状或体征为主症时,分别根据重、中、轻、无设定分值为6分、
4分、2分、0分;上述症状或体征为次症时,分别根据重、中、轻、无设定分值为3分、2分、1分、0分。
舌象、脉象重、中、轻、无的记分,按照很典型、比较典型、基本符合、不符合给分。
并对治疗前后的积分进行统计。
治疗前后FBG、PBG、HbA1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疗效评定标准[3]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计算公式:
采用尼莫地平法:
[(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分析。
2结果
三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前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意义(P),三组治疗后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具体见表3。
表3三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情况比较
注:
疗前和疗后观察组组间比较,*P;三组组内疗后与疗前比较,△P;与西药组疗后比较,#P
三组各个症状治疗前后积分情况比较三组对口渴喜饮、腰膝酸软、舌象、脉象改变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其他症状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小便频数、头身困重中药组疗效占优(P),多食易饥、心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失眠中西组占优(P),其他症状改善中药组和中西组疗效相当(P)。
具体见表4。
三组疗效情况比较中药组、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疗效相比,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组(Z=-,P=;Z=-,P=);而中药组和中西药组比较,则中西药组疗效占优(Z=-,P)。
具体见表5。
表4三组各个症状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注:
由于尿黄、大便不爽、大便频多、手足心热、脘腹胀、心悸、腰背痛、健忘、手足畏寒、多汗、浮肿、肢体疼痛等症状病人例数太少,故未作统计。
疗后与疗前比较,*P;疗后比较,#P;疗后比较,△P表5治疗后三组疗效比较
三组FBG、PBG、HbA1C治疗前后情况三组治疗前FBG、PBG、HbA1C水平差异均无显着性(P)。
三组治疗后FBG、PBG、HbA1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三组治疗后相比,中药组FBG、PBG水平与西药组及中西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而HbA1C水平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疗效占优(P、P);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相比疗效差异无显着性(P)。
具体见表6。
表6三组治疗前后FBG、PBG、HbA1C比较
注:
疗前,*P;疗后与疗前比较,△P;疗后三组HbA1C比较,#P;疗后中药组和中西组HbA1C比较,*P;疗后FBG、PBG比较,**P
不良反应观察组服药期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显示正常。
3讨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畴。
中医药对于消渴病的治疗由来已久,但是其传统的三消辨证论治已不能适应今天的临床需要,所以针对糖尿病进行辨病辨证规范化论治已经势在必行。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国内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不仅有辨证分型论治的报道,也有从肝、从脾、从痰、从瘀论治糖尿病的报道。
虽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由于临床辨证分型不统一,也造成了一些临床报道疗效主观性强的情况,同时辨证论治在忽略辨病的前提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4],如辨证依据不足或者无证可辨或者辨证不准、疗效不足等情况。
所以我们通过对国内10年文献的调研,认为糖尿病的中医分型主要有气阴两虚、阴虚热盛、肝肾阴虚、湿热内蕴、阴阳两虚5种证型,而且从入选病人证型分布情况来看,与我们文献调研结果基本接近,从而也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为了判断中医辨病辨证论治在糖尿病中的治疗地位,我们针对每个证型提供针对性选方治疗,而且我们在确定治疗方案的时候,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补虚与泻实相结合、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辨病辨证分型论治,结果显示中药组在控制血糖方面和西药组相比稍有不如(),但是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优于西药组(P)。
由于HbA1C反映了糖尿病患者较长时间的糖代谢情况,而且HbA1C控制良好会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及神经并发症的危险性,所以对HbA1C的控制则更能体现对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这与目前关于糖尿病的控制不仅仅在于控制血糖,更重要的是在于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观点一致。
另外,在症状改善方面,三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虽然中药组和中西组的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但是在对于某些症状方面如多食易饥、心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失眠的改善上中西组疗效占优(P),而其他症状改善基本和中药组相当,从而显示出中西结合的治疗优势。
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整个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而中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更为明显(P),这不仅体现了中医辨病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也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糖尿病的优势。
我们的临床研究虽然体现了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的优势,但是由于在做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时样本数偏少,且统计的是5种最多见的住院病人的证型,其他一些少见的证型已经排除,可能会影响到一些病人纳入。
另外,病人长时间服用中药汤剂,其顺从性稍差,这都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大舜,葛金文,周德生,等.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23139例调研分析研究.中医药学刊,2003,21(8):
1225-1228.
2张清梅,陈泽奇,刘英哲,等.1490例2型糖尿病临床辨证分型调查分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5):
33-3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
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4陈大舜.中医辨病论治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思路方法.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4):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