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7496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docx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

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凝聚其中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相关中西方文化知识,以知人论世和文化阐释两种方法来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体会蔡元培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并能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向蔡元培先生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重点字词、语句的内容,领悟其深刻含义;了解蔡元培先生人格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进一步体会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并向蔡元培先生学习。

总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蔡先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教育家,1898年戊戌变法:

废科举兴学校—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学

1912年中华民国:

北京大学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

1916年6月袁死,黎元洪由副总统继任总统。

民国初的北京大学

人事混乱严复为首任校长。

但校内山头林立,派系纷争,严复没干几天,被指抽鸦片而掩面下台。

其后,走马灯似的换了三任校长:

章士钊、何燏(yù)时、胡仁源,大都因人事问题,板凳没坐热就走人。

官气较重官僚养成所:

科举的替代品,要一个“进士出身”,混一个资格为将来做官做准备。

老爷学堂:

学生多为官僚子弟,称“老爷”。

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以此为仕途捷径。

二、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浙江绍兴人。

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1916年12月—1927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北大思想的活跃、新思潮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

众多革新人物和学术大师云集北大,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

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已难,兼备尤不可觏。

”文章里所写蔡元培的事迹均以此贯穿始终。

概括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作用。

本文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缘由,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蔡元培先生的无限敬仰之情,从侧面表现了蔡元培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一段“我以为能给蔡先生写传,无论为长久或为一时,都是我辈最荣幸的事”中“荣幸”一词的理解。

“荣幸”一词既表现了作者对蔡先生的尊重和敬佩,是作者情感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蔡先生“高深的理想”的独特魅力的展现,作者不仅以是蔡元培先生的学生僚属而感到幸运,更是为能够受到蔡先生的教益而感激。

逐一分析每一件小事,仔细品味先生的言辞,看看这些小事突显了先生怎样的人格特征.1.文中有

(一)

(二)(三)三个序号,分别写作者记录的蔡元培先生的几件小事,这三件是都写的是关于蔡先生哪方面的事情?

明确:

先生生气责人。

2.逐一分析每一件小事,仔细品味先生的言辞,看看这些小事写突显了先生怎样的人格特征?

试着填下面的表格。

三件小事

先生的主张

先生的理由(态度)

“我”得到的教益

先生的人格魅力

1.第一件事,写先生谴责匿名揭帖“讨伐”同学的行为。

意在表现此事不合做人道理,要有责任意识;不合做人道理:

方法不正当,品行不磊落彻底理解“正心”“诚意”“不欺暗室”之意;做事,决不匿名,决不推自己责任。

光明磊落的君子作风,宽而有度的处事方式。

2.第二件事,写先生批评阻止性情荒谬的学生前来拜访的建议。

其深意是告诫弟子们要以圣言引领行动,心口一致,宽以待人待人以宽,多看优点,既往不咎《论语》:

“人洁己以进,……”要以圣言引领行为,心口一致,宽以待人。

以发展眼光看学生;言行一致;胸襟开阔。

3.第三件事,写先生斥责“我”信口开河“驱逐”“西洋鬼子”。

其深意是要面对现实,不要言过其实,想入非非异想天开要不得不耐烦,声色俱厉

不要夸夸其谈尊崇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实践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简要分析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

本文第2段总体介绍蔡先生的为人是宽以容众,不严责人,也不滥奖人,有时也很严词责人。

其作用是领起全文。

文章第5段中作者说“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彻悟”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要“正心”“诚意”“不欺暗室”来处理问题,选择正当渠道待人待事。

二是做事决不推卸责任,决不匿名,要正大光明。

文章第6段中写出蔡先生批评我们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你认为先生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蔡先生引用《论语》中的话来批评他们有比较深的用意:

首先《论语》中的观点是圣人的观点,用圣言指导自己的行为,张扬善行,有很大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其次,要学用结合,把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引用《论语》中的话也告诫大家要做到言行一致。

深入解读——言行显文化

阅读文章第10自然段,“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不全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

”“滥”有何含义?

什么是“高深的理想”?

明确:

“滥”表面上似乎是老好人,任何人犯错,任何错事都不予追究,相信人的品质都是美好的,但这深层确实先生“仁者爱人”的“恕”的精神的体现。

这就是先生身上“高深理想的体现”。

第11-12自然段

作者用三件事证明蔡元培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又举一个远例,说明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是哪一个远例?

作者曾经说过,蔡元培先生既有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又有法国大革命中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从这三件事和一个例中,可以看出来吗?

面对北洋政府的施压、恫吓,再加上“谋客”的“高见”,蔡元培先生表现出了临艰危而不惧,当大难而不惑的丝毫不苟的精神;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蔡元培先生既有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又有法国大革命中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结合本文说说蔡元培先生为什么拒绝辞退思想激进的陈独秀、胡适二人?

这件事表现了蔡元培先生怎样的精神?

蔡元培拒绝辞退陈独秀和胡适,是为了坚持他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先进办学理想。

这件事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坚持实践先进办学理念,不畏强权勇于担当的大无畏性格。

纵读全文,你认为蔡元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蔡元培为人宽以容众,不严责人,不滥奖人,有时也很严词责人。

本文是如何表现蔡元培性格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凝练的语言,叙述了“批评匿名揭帖者”“批评拒绝同学来访”“批评作者说大话”三个典型事例,刻画了蔡元培的性格特点。

这样写能全面、立体、真实的塑造蔡元培先生的伟大形象,而且给人一种亲切感。

先生为何会有这种高深的理想?

也就是我们敬仰先生的原因是什么?

从文中哪里可以找到?

明确:

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

融汇中西方文化精粹

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仔细推敲文中讲述的三件小事,是否都体现出蔡先生代表的两种伟大的文化?

分别都是怎样的文化?

匿名揭帖,讨伐同学:

不欺暗室;博爱

阻止拜访先生:

待人以宽,既往不咎;发展的眼光看人,博爱

“我”信口开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由平等博爱

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是叙议结合,请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谈谈这些议论的作用。

议论的作用:

这些议论性的文字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既是记叙性文字的深化,也是对文章主旨的一个升华。

文中的这些议论性文字,真实而具体的表现作者受教益后的感悟与感激,从而表现了作者对蔡元培先生发自肺腑的敬仰之情。

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写蔡元培先生严词责人的三件小事,澄清世间对蔡元培先生接物“滥”的原因,写了蔡元培先生临大事而不苟的勇气魄力,最后画龙点睛地指出蔡元培先生伟大人格中蕴含的两种伟大的文化,并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对先生深深的敬仰之情。

总体特色

1.追根溯源,凸显人物神韵。

2.语言刻画,写法因事多变。

3.结构层进,主旨逐步深化。

互乡难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跟他们交谈,一个互乡的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疑惑。

孔子说:

“我只赞许他的进步,而不赞许他的退步,这样做有哪点过分呢!

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抓住不放。

五、比较讨论——精神永流传

蔡元培先生之所以能够赢得世人敬仰,因为先生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

结合文本的三件小事,如果是我们,我们会怎么做?

和先生的差距在哪里?

我们应该学到先什么?

相似事件

先生的主张

我们的一贯做法

我们受到得到的教益

讨伐同学

规劝、不匿名讨伐、

对待有错误的同学

既往不咎、多看有点

如何爱国

不要异想天开、尊重人权

 

蔡元培的名人名言

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3.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4.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8.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六、课后作业

1、文章除了写这三件小事以外,还有一件事,看看这件事体现出先生怎样的人格特征?

2、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人的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