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7029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docx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作业指导书

山东亿德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

SDYDZD03—15(01)

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人工检验

批准:

宋运禄

编制:

刘儒坦

第1版第1次修改

共3页

一、机动车人工检验

(一)、检测目的

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关零件将不同程度地产生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或因意外事故而损伤,其结果不但使技术状况逐渐变坏、动力性下降、可靠性恶化、经济性变差,而且还会影响车容市容,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为了使车辆外观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确保车辆的完好状况,外观、底盘检测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对外检项目进行认真检测。

(2)、判定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

GB25990-2010车辆尾部标识板

GB23254-2009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

(三)、人工检验主要项目

1.车辆唯一性检查

(1)号牌号码/车辆类型

(2)车辆品牌/型号(3)车辆识别代码(或整车出厂编号)

(4)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5)车辆颜色和外形

2.车俩特征参数检查

(1)外廓尺寸

(2)轴距(3)整备质量(4)核定载人数(5)栏板高度(6)后轴钢板弹簧片数(7)客车应急出口(8)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9)货厢

3.车辆外观检查

(1)车身外观

(2)外观标识、标注和标牌(3)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4)轮胎

(5)号牌及号牌安装(6)加装/改装灯具

4.安全装置检查

(1)汽车安全带

(2)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3)灭火器(4)行驶记录装置(5)车身反光标识(6)车辆尾部标志板(7)侧后防护装置(8)应急锤(9)急救箱(10)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11)防抱死制动装置(12)辅助制动装置(13)盘式制动器(14)紧急切断装置(15)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16)手动机械断电开关(17)副制动踏板(18)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19)危险货物运输车标志

5.联网查询车辆事故/违法信息

6.底盘动态检验

(1)转动系

(2)传动系(3)制动系(4)仪表和指示器

7.车辆底盘部件检查

(1)转动系部件

(2)传动系部件(3)行驶系部件(4)制动系部件(5)其他部件

(四).检验方法

1.车辆唯一性检查

目视比对检查,目视难以清晰辨别时使用内窥镜等工具;有条件时,可使用能自动识别车辆识别代码、发动机号码的仪器设备。

2.车俩特征参数检查

(1)外廓尺寸:

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重中型货车、专项作业车、挂车应使用自动测量装置

(2)轴距:

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有条件时,可使用自动测量装置。

(3)整备质量:

用地磅或轴(轮)重仪等装置称量

(4)核定载人数:

目视检查,目测座椅宽度、深度及驾驶室内部宽度等参数偏小时使用量具测量相关尺寸。

(5)栏板高度:

用钢尺等长度测量工具测量。

(6)后轴钢板弹簧片数:

目视检查。

(7)客车应急出口:

目视检查,目测应急出口尺寸偏小的,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8)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

目视检查,目测通道、引道偏窄或高度不符合要求时,使用通道、引道测量装置检查。

(9)货厢:

目视检查,目测货厢有超长、超宽、超高嫌疑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3.车辆外观检查

(1)车身外观:

目视检查,对封闭式货厢的货车、挂车应打开车厢门检查,目测有疑问时,使用透光率计、钢尺、手锤、铁钩及照明器具等工具测量相关参数。

(2)外观标识、标注和标牌:

目视检查,目测字高偏小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3)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

目视检查并操作。

(4)轮胎:

目视检查轮胎规格/型号,目测胎压不正常、轮胎胎冠花纹深度偏小时,使用轮胎气压表、花纹深度计等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参数。

(5)号牌及号牌安装:

目视检查,目测号牌安装位置、形式,有疑问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相关尺寸。

(6)加装/改装灯具:

目视检查。

4.安全装置检查

(1)汽车安全带:

目视检查并操作。

(2)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目视检查。

(3)灭火器:

目视检查。

(4)行驶记录装置:

目视检查,目测显示功能异常存疑时,使用专用检验仪器。

(5)车身反光标识:

目视检查,目测逆反射系数偏小时,使用专用检验仪器。

(6)车辆尾部标志板:

目视检查,目测逆反射系数偏小时,使用专用检验仪器。

(7)侧后防护装置:

目视检查,目测防护装置单薄、安装不规范时,使用长度测量工具。

(8)应急锤:

目视检查。

(9)急救箱:

目视检查。

(10)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

审查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凭证资料。

(11)防抱死制动装置:

打开电源,观察“ABS”指示灯,对于半挂车检查相关装置。

(12)辅助制动装置:

操作驾驶区内操纵开关,有疑问时检查相关装置。

(13)盘式制动器:

目视检查。

(14)紧急切断装置:

目视检查。

(15)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目视检查。

(16)手动机械断电开关:

目视检查,有疑问时操作开关,观察是否断电。

(17)副制动踏板:

目视检查,有疑问时踩下踏板,判断踏板工作是否正常。

(18)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

目视检查。

(19)危险货物运输车标志:

目视检查。

5.联网查询车辆事故/违法信息

利用联网信息系统查询车辆事故/违法信息。

6.底盘动态检验

(1)转动系

(2)传动系:

起步并行驶20m以上,通过检验员操作车辆,利用目视、耳听、操作感知等方式检查。

对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和转向力有疑问时,使用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测量相关参数。

(3)制动系:

以不低于20km/h的速度正直行驶,双手轻扶方向盘,急踩制动踏板后迅速放松。

(4)仪表和指示器:

检验过程中,观察仪表和指示器。

7.车辆底盘部件检查

车辆停放在地沟上方的指定位置,使用专用手锤等工具检查,并由驾驶室操作人员配合;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专项作业车、挂车检查时应使用底盘间隙仪。

(5).检验要求

机动车人工检验项目应符合GB21861-2014中的检验要求。

 

山东亿德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

SDYDZD03—15(02)

作业指导书

制动性能检验

批准:

宋运禄

编制:

刘儒坦

第1版第1次修改

共5页

二、制动性能检验

(一).检验目的

为了保证机动车安全行驶,可靠地减速、停车和紧急制动,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需要定期对车辆制动性能进行检测。

(二).判定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1.汽车、汽车列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测出的制动力应符合GB7258-2012中表6的要求。

对空载检验制动力有质疑时,可用GB7258-2012中表6规定的满载检测制动力要求进行检验。

2.制动力平衡要求(两轮、边三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除外)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当后轴及其它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为与该轴轴荷)之比,对于新注册车和在用车应分别符合GB7258-2012中表7的要求。

3.车轮阻滞力要求

进行制动力检验时,汽车、汽车列车各车轮的阻滞力均应小于等于轮荷的10%。

4.制动系统协调时间要求

汽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对液压制动的汽车应小于等于0.35s,对气压制动的汽车应小于等于0.60s;汽车列车和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应小于等于0.80s。

5.驻车制动力要求

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大于等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应大于等于15%。

6.合格判定要求

台式检验汽车、汽车列车行车制动性能时,检验结果同时满足GB7258-2012中7.11.1.1-7.11.1.4的,方为合格。

(三).检测设备

FZD-9010B汽车制动试验台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最大检测重量:

10吨/轴

⑴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

0~40摄氏度

大气压力:

86.0kPa~106.0kPa

相对湿度:

不大于85%

电源电压:

交流220V±10%,50Hz±1%(仪表)

交流380V±10%,50Hz±1%

允许通过最大轴荷:

10000daN

允许汽车轮内外距:

750mm~2450mm

⑵测量范围

左制动力测量范围:

0~3000daN

右制动力测量范围:

0~3000daN

制动时间测量范围:

0~2.54s

⑶测量误差

制动力示值误差:

不超过±5%

制动力零点示值误差:

不超过25N

制动时间示值误差:

小于0.05s

⑷滚筒直径

测力滚筒直径:

245mm±0.1mm

辅助滚筒直径:

245mm±0.1mm

测速滚筒(第三滚筒)直径:

58mm±0.1mm

⑸滚筒长度

测力滚筒长度:

1000mm

辅助滚筒长度:

1000mm

测速滚筒(第三滚筒)直径:

910mm

⑹电源功率

仪表功率:

200W

电动机功率:

2×11KW

⑺外形尺寸

台架尺寸:

2670×954×450mm

仪表尺寸:

1500×400×700mm

控制柜尺寸:

1070×600×330mm

⑻整机重量

台架重量:

1400kg

仪表重量:

25kg

控制柜重量:

25kg

(5).操作规程

1、检测前准备

检验前应准备工作如下:

(1)制动检验台滚筒(或平板)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

(2)检验辅助器具应齐全;

(3)气压制动的车辆,气筒压力应能保证该车各轴制动力测试完毕时,气压仍不低于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kPa计);

(4)液压制动的车辆,根据需要将踏板力计装在制动踏板上。

2、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

检验步骤如下:

(1).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各轴依次停放在轴(轮)重仪上,并按规定时间(不少于3s)停放,测出静态轮荷(轮重、制动分列式);

(2).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将被测试车轮停放在制动台滚筒上,变速器置于空挡,松开制动踏板;对于全时四驱的车辆,非测试车轮应处于附着系数符合要求的辅助自由滚筒组上,变速器置于空挡,

(3).启动滚筒电机,稳定3s后实施制动,将制动踏板逐渐慢踩到底或踩至规定制动踏板力,测得左、右车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及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并依此测试各车轴;对驻车制动轴,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并按GB7218-2012中C.1.5.1要求计算轴制动率、不平衡率、驻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

4.可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以适应制动检测需要。

(六)、设备保养与故障检修

1.日常维护

(1)日常维护

1)保持滚筒表面清洁、干燥并无油污。

2)车辆检测前先应检查轮胎的纹路内有无石子之类的硬物,以免划伤滚筒。

(2)每周保养

1)打开盖住电机和减速箱的盖子,检查滚筒轴承座以及减速机支承轴的轴承座处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2)检查减速机法兰盘、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力臂与电机联接处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3)检查第三滚筒磁电开关是否松动及其工作情况,如松动则紧固之及调整作用距离。

4)保持滚筒表面清洁,检查滚筒表面是否起了较深的划伤痕,滚筒粘沙层是否较严重脱沙或粘沙层较大面积剥落。

(3)每月保养

检查滚筒轴承处及第三滚筒(汽车)回转处的润滑情况,注意轴承的清洁并保持干净,加以润滑油以使之转动灵活。

(4)每季保养

1)检查减速机内润滑油的贮存量及脏污程度,注意补充或更换双曲线齿轮油

2)检查链条脏污及张紧情况,链条脏污时要彻底清洗并加以润滑油;若张紧度不合适,应重新调整好。

3)对减速箱保养时,下压传感器的力臂应轻轻提起,慢慢放下,避免对传感器造成瞬间的强力冲击,致使损坏传感器。

2.简单故障排除

序号

故障现象

解决方法

1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显示板不亮,主板等上的指示灯不亮

1.检查220V交流电是否正常

2.检查保险管是否烧毁

3.检查开关电源输出是否正常(DC5V及DC12V)

4.检查线路板连接线是否松动

2

测量中刹车刹死后停电机需时较长(约3秒)

检查第三滚筒上接近开关是否松动或作用距离太远,紧固并调整作用距离,保证接近开关输出的脉冲数不丢失(以接近开关指示灯为准)。

3

测量中尚未刹车即停电机

第三滚筒损坏,尝试修复或联系厂家更换。

4

左右制动力明显偏差较大

1.对设备重新标定;

2.重新标定后两边加相同的力后两边显示偏差仍然较大,检查数据不准的一侧传感器与力臂间是否有虚位;若无虚位,则检查传感器的线性,直至更换;

3.较大一边减速箱内齿轮啮合不好,与厂家联系更换减速箱。

5

仪表跳数,稳定性差,线性不好

1.请检查传感器固定螺钉是否松动,是则固定;

2.检查制动台的法兰盘与压臂间连接螺钉是否松动,是则固定;

3.按照说明书重新标定后线性仍然很差,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6

键盘板按键接触不灵或按键完全失灵

拆开按键压帽,如是机械故障更换整个按键,如果触点锈蚀可刮净。

也可整个更换键盘板。

7

制动台仪表单边或双边无数据,或两通道相互干扰(即在给单边传感器加力时,另一通道也有很大的数值出现)

1.无数据时,用万用表测量无数据一侧通道信号对地电压,看加力和减力时电压值是否有变化。

若无变化,则检查传感器信号线是否断开;若断开,则接好;若未断,则更换传感器。

若加力和减力时电压值有变化,请进行下一步检查;

2.无数据(在已进行上一步检查的基础上)或两通道相互干扰时,检查主板TP.E和TP.F对地电压,看加力和减力时电压值是否有变化;若无变化,则更换LM324芯片;若有,则更换CD4051(或MC14051)

8

粘砂滚筒砂层剥落、脱砂,表面有较深的划伤痕

与厂家联系更换滚筒或自行修复

 

山东亿德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

SDYDZD03—15(03)

作业指导书

前照灯检验

批准:

宋运禄

编制:

刘儒坦

第1版第1次修改

共2页

三、前照灯检验

(一).检验目的

保证机动车在夜间及其它不良天气的情况下安全行驶并不妨碍对方来车的行驶安全。

(二).判定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根据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1、远光光束发光强度的要求

机动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达到GB7258表8的要求;并且,同时打开所有前照灯(远光)时,其总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符合GB4758的规定。

测试时,电源系统应处于充电状态。

2、光速照射位置的要求

机动车光速照射位置应达到GB7258中8.5.3的要求。

(三).检测仪器

FD-103前照灯检测仪。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⑴测试范围

发光强度:

(0-80000)cd

远光光轴偏移量:

垂直方向:

上2°~下3°或上35cm/dam~下50cm/dam

水平方向:

左3°~右3°或左50cm/dam~右50cm/dam

近光光轴偏移量:

垂直方向:

上2°~下3°或上35cm/dam~下50cm/dam

水平方向:

左3°~右3°或左50cm/dam~右50cm/dam

⑵发光强度示值误差:

±12%(相对误差)

⑶远光光轴偏移量示值误差:

±15´

⑷近光光轴偏移量示值误差:

±15´

⑸灯高示值范围:

(460~1300)mm

⑹检测距离:

1m

⑺导轨长度:

3或4.5m

⑻消耗功率:

600W

⑼外形尺寸

主机尺寸:

770mm×1590mm×650mm

工控机尺寸:

550mm×1600mm×660mm

⑽质量:

主机:

145kg

主控机:

130kg

导轨:

85kg(3m)、125(4.5m)

⑾输出:

RS-232C串行口输出(可通过转接口转成RS-485或RS-422接口)

(五).操作规程

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

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如下:

(1)检测仪受光面应清洁;

(2)对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应检查其电池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3)轨道内应无杂物,使仪器移动方便;

(4)前照灯应清洁。

2、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

采用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车辆应重新停放,或采用车辆摆正装置进行拨正;

(2)置变速器于空挡,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远光灯;

(3)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测量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

(4)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

(5)按上述(3)(4)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检测;

(6)在对并列的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

(7)采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检验时,测试前应预热。

(6).设备维护与保养

1、光电箱不要让太阳光直射、受潮或受冲击。

2、检测仪不用时,用罩子把电箱盖好。

3、检查导轨是否有杂物,如果有,要及时清理。

4、检查垂直导轨的润滑情况,定期进行润滑保养。

5、清除仪器表面灰尘,尤其是光接受箱的前玻璃屏幕。

 

山东亿德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

SDYDZD03—15(04)

作业指导书

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

批准:

宋运禄

编制:

刘儒坦

第1版第1次修改

共3页

四、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

(一).检测目的

车速表是否准确反映车辆实际行驶速度。

(二).检测标准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2机动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按国标的规定,车速表允许范围为32.8~40km/h。

(三).检测设备

FCS-9010A汽车车速试验台。

(四).设备参数和主要指标

1.主要参数

(1)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

(0~40)℃

大气压力:

0.07MPa~0.106MPa

相对湿度:

20%~85%

电源电压:

AC220(1±10%)V(单相,供仪表用)

电源频率:

(50±1%)Hz

允许通过最大轴荷:

3000kg(3t)10000kg(10t)15000kg(15t)

允许汽车轴距:

750mm~1870mm(3t)750mm~2450mm(10t,15t)

(2)转速测量范围:

(0~120)km/h

(3)测量误差:

不超过±2%(±d,d=0.1km/h)

(4)滚筒直径:

177mm±0.1mm(3t)196mm±0.1mm(10t,15t)

(5)滚筒长度:

820mm(3t)1100mm(10t,15t)

(6)电源功率:

200W

(7)外形尺寸

台架尺寸:

2830×770×405mm(3t)

3360×1150×410mm(10t,15t)

仪表尺寸:

1500×400×700mm

(8)整机重量

台架重量:

700kg(3t)800kg(10t,15t)

仪表重量:

25kg

(9)气泵要求

输出气压:

0.5MPa~0.8MPa

输出气流:

0.3m3/min

气泵由用户自己购买

(5).操作规程

1、检验程序

(1)将车辆正直居中驶上检验台,驱动轮停放在测速滚筒上;

(2)降下举升器或放松滚筒锁死机构,为防止车辆向前驶出该工位,可在非驱动轮前部加止动块(前轮驱动车使用驻车制动);

(3)当车速表指示40km/h时,测取实际车速,检验结束;

(4)升起举升器或锁止滚筒,将车辆驶出检验台。

2、检验注意事项

(1)测速时车辆前、后方及驱动轮两旁不准站立人员;

(2)检验结束后,检验员不可采取任何紧急制动措施使滚筒停止转动;

(3)对于不能在车速表检验台上检验的车辆,只需在底盘动态检验时定性判断其车速表工作是否正常即可。

(六)设备保养及故障检修

1、日常维护

(1)日常维护

1)每日检查升降台的举升动作是否畅顺、气路是否漏气。

2)经常检查及排放油水分离器内的积水,保持滚筒表面清洁、干燥并无油污。

3)车辆上线前检查轮胎的纹路内有无石子之类的硬物,以免划伤滚筒。

(2)每周保养

1)检查升降台限位架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

2)检查接近开关传感器是否松动及其工作情况,如松动则紧固之及调整作用距离。

(3)每月保养

检查滚筒轴承处的润滑情况,注意轴承的清洁并保持干净,加以润滑油而使之转动灵活。

(4)每季保养

1)检查两滚筒间的联轴器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2)检查滚筒轴承座以及减速机支承轴的轴承座处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紧固之。

3)检查滚筒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应予以更换。

2、简单故障排除

序号

故障现象

解决方法

1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显示板不亮,主板等上的指示灯不亮

1.检查220V交流电是否正常

2.检查保险管是否烧毁

3.检查开关电源输出是否正常(DC5V及DC12V)

4.检查线路板连接线是否松动

2

测量值偏小

接近开关传感器与测速齿轮距离需要调节,保证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数不丢失(以接近开关指示灯为准)。

3

车辆较重时举升缓慢或举升台单边举升不畅

1.气囊压力不足。

调整机内限压阀,使工作压力为0.6Mpa

2.检查电磁阀和气路是否漏气,是则修理电磁阀或更换气管

3.清理油水分离器和三联体中过多的水分

4.检查气路是否堵塞

5.检查快速排气阀是否漏气,若漏气,则进行清洗或更换。

4

举升台不上升、不下降

1.检查按键板动作是否正常;

2.首先检查气路气压,如无气,请开气泵。

3.检查继电器是否动作,若有,则检查电磁阀是否断线,并进行相应处理;若无,则更换继电器;

4.检查快速排气阀是否堵塞或不动作,并作相应处理。

5

举升台升起后滚筒不能抱死

调整或更换刹车片及刹车片弹簧

6

联轴器出现裂痕或断裂

联轴器所联结的两滚筒不同轴,调滚筒安装轴承以调整同轴度,并更换联轴器。

7

键盘板按键接触不灵或按键完全失灵

拆开按键压帽,如是机械故障更换整个按键,如果触点锈蚀可刮净。

也可整个更换键盘板。

 

山东亿德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

SDYDZD03—15(05)

作业指导书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

批准:

宋运禄

编制:

刘儒坦

第1版第1次修改

共3页

五、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

(一)﹑检测目的

转向轮定位值是评价机动车操纵性和直线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如果这些参数不符合要求,不仅会引起转向沉重,而且还会加剧转向机构和转向轮胎的磨损,导致燃油消耗量增加,动力性能下降,甚至发生行车事故。

通过检测转向轮侧滑量,可以了解转向轮各定位值的综合作用结果,以便将其控制在最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